【历史】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线上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线上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线上考试)试题 考试范围:选修一(中外历史改革回眸) ‎ 考试时间:90分钟 年级:高二年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A. 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 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D. 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可知反映了个体小家庭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提及土地制度,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改变,未涉及地方管理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BD选项排除 ‎2.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这主要反映了商鞅 A. 力图建立并维护专制局面 B. 竭力提高民众的法治观念 C. 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 D. 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一性 ‎【答案】A ‎【解析】商鞅强调“法令者……为治之本也”,认为必须对民众加强“法治”教育,是达到“一教则下听上”,即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A项正确;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民本意识,排除C项;商鞅强调民众守法是为了加强统治,排除D项。‎ ‎3.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敬”“敦敬”“衷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A. 遵循古礼 B. 推行德政 C. 体制创新 D. 人才荟萃 ‎【答案】C ‎【解析】荀子认为秦国官吏、士大夫有古代之风,但并不能说明秦国遵循古礼,故排除A项;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德政,故排除B项;商鞅变法对秦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国良好的吏治源于秦国体制的创新,故选C项;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故排除D项。‎ ‎4.秦国商鞅变法规定:男子成年须与父母别居,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须出嫁,又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有相互纠察告发的责任,否则处以极刑。这些规定 A.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B. 削弱了分封贵族的势力 C. 保障了兼并战争的胜利 D. 有利于法家思想的传播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父子别居”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从而削弱了贵族势力,连坐制度对原来的分封贵族也会起到打击作用,故B项正确。连坐制度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无关,A项错误。兼并战争的胜利是多种因素结合的结果,故C项中的“保障”的说法错误,故排除。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削弱了分封贵族的势力,而不是有利于法家思想的传播,D项错误。‎ ‎5.均田制是为兴富民之本,俸禄制是为肃明吏治,三长制是为完善基层社会组织和加强赋役征发,礼制改革是为整肃朝仪和加强教化。这主要说明孝文帝改革 A. 基于解决现实问题 B. 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C. 接受汉族礼仪规制 D.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孝文帝改革措施的目的结合改革的背景相关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基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孝文帝改革针对现实问题,不是汲取历史经验教训;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接受汉族礼仪规制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儒家思想对改革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6.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均田制下土地严禁买卖 B 不分男女,同等授田 C. 未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 D.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均田制。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国有制,并未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均田制下露田不能买卖,桑田可以买卖,并非严格禁止;B选项错误,均田制按照男女不同标准分别授田;D选项错误,均田制下土地私有和买卖仍然存在,并未使土地兼并问题得到解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素后的一次发展。”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 A. 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 B. 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 C. 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 D. 实行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主要是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故B正确;A项商鞅变法就有了,排除; 科举制是隋朝的,排除C项; D项是宋朝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排除D项。‎ ‎8.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 A. 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 B. 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 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 D. 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可知,研究者叙述历史时具有主观性,故选A项;历史事实不会变,史料的变化是因为记载历史的角度不同而导致的,排除B项;评价历史还是有一定的标准,例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排除C项;材料强调反映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价,与“发现真相”无关,排除D项。‎ ‎9.北魏皇家园林主要分布于平城和洛阳两大区域。平城的皇家园林风格粗犷,多为自然景观,是帝王狩猎与祭祀的重要场所;洛阳的皇家园林精巧雅致,多是人工山水,帝王于其中游宴、赋诗以及听讼断狱。这样的变化印证了 A. 拓跋珪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B. 冯太后对汉文化的兴趣 C. 孝文帝汉化改革影响广泛 D. 孝文帝迁都为明智之举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平城和洛阳的皇家园林风格不同,这体现出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故C项正确;ABD项都是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 ‎10.《哈佛中国史》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强盛。”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的是 A. 保甲法、保马法、均输法 B.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 C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D. 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使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使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 ‎ 农业生产发展,故B项正确。A项,保甲法、保马法目的在于减轻国家军事负担,均输法在于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管理,增加国家税收,与题意不符合,排除。方田均税法指政府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与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等无直接联系,故排除CD两项。‎ ‎11.王安石变法中,“起于周之司市(管理市场之官吏),汉之平准……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的法令是 A. 市易法 B. 青苗法 C. 募役法 D. 保甲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起于周之司市(管理市场之官吏)”,可知该法令涉及市场管理领域,“市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故A项符合题意。“青苗法”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故B项不符合题意。“募役法”将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故C项不符合题意。“保甲法”是加强对农村的统治,维护农村社会治安。故D项也不符合题意。‎ ‎12.王安石变法期间,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直接免试授官,中等的须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题试后可授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 B. 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 C 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 D. 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使学校教育与仕途的结合更加紧密,其目的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王安石培养变法人才的措施,不是目的;C选项不是王安石改革教育制度的目的;D选项错误,王安石改革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变法服务,不是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3.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①‎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②‎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③‎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④‎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判断,“选举、新军、警察”出现于民国时期;“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应属于宋代;“路、府、州”是元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学校考蒙古学也可判断是元代);“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是当代的术语。所以①②③④分别是民国时期、宋代、元代、当代的地方志,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B项。‎ ‎14.南宋理学家斥王安石的新学为异端邪说,并把它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根源,予以无情打击。这一做法旨在 A. 揭示北宋灭亡的原因 B. 宣扬孔孟儒学的正统性 C. 抵制佛教思想的冲击 D. 强调宗法关系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斥王安石的新学为异端邪说”来看,南宋理学家的这种做法是为了宣扬孔孟儒学的正统性。B正确;材料是借北宋的灭亡来批判王安石,而不是揭示北宋灭亡,A排除;此时人们主要受理学的影响,佛教思想对人们的冲击较小,C排除;材料反映的对王安石的批判,宗法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D排除。故选B。‎ ‎15.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 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B. 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D. 论证法国大革命对各国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可知,康有为认为法国大革命付出了惨重代价,世界各国倾向“行立宪之政”,康有为目的是说服光绪帝维新变法,推行君主立宪,故B正确;,康有为认为法国大革命付出了惨重代价,不主张革命,排除A;康有为的主要目的是主张维新变法,CD不是康有为的主要目的,排除。‎ ‎16.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梁启超指出康有为的观点是,借鉴各国变法经验,通过“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为维新变法运动做准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康梁已经认识到了启发民智的重要性,A选项符合题意;康梁学西方各国改革政治从发动国民开始,说明其借鉴了外国经验,B项错误;康梁领导的戊戌变法是依靠光绪皇帝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变法, CD选项错误。‎ ‎17.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应该是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甲 ‎722‎ 乙 ‎287‎ 丙 ‎614‎ 丁 ‎96‎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1949—1978年间”信息可知时间限定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史学界”的论文数量同当时的意识形态和学术动态是一致的,以“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例,受“左”倾路线和“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史学界研究和重视最多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其次是辛亥革命,最少的当属戊戌变法,故D项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8.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 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 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 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 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材料假设“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或许变法就能取得成功。这说明康有为的性格对维新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B。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19.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 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 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 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 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已经开启了救亡运动的历程,上海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社会风气相对较为开放,材料强调的是是否废除帝制之争,所以不能确定为都主张废除帝制,结合“尚不知革命为何物”可知当时革命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当时社会主流依然是改良,所以A、B、C错误,所以选D ‎20.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 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 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 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答案】C ‎【解析】古代雅典,生活在山区的主要是农民,从事农业,所受压迫最严重,政治主张最激进。平原地区生活的是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生活在海滨地区的主要是工商业者,从事商业为主,财富多,政治主张较为温和。这说明了不同阶层因其经济地位不同,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故选C。题干材料表明的是不同阶层不同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强调他们之间的对立,排除A。政治要求最为激进的是农民,而不是工商业者,排除B。D项与题意无关。‎ ‎21.古代雅典的梭伦曾在诗歌中写道:“我完成了这些工作,用我的权力,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 我像我承诺的那样坚持到底。”据此可知,梭伦的改革 A. 坚持正义的原则,实现人人平等 B. 强调美德即知识,注重道德教化 C. 协调了各方利益,稳定城邦秩序 D. 铲除旧贵族势力,扩大民主基础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我完成了这些工作,用我的权力,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 我像我承诺的那样坚持到底。”并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中采取中庸的态度,既不偏袒贵族,也不偏袒平民,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C符合题意;据材料没有体现“实现人人平等”,A与材料无关;强调美德即知识,注重道德教化是苏格拉底的观点,B与材料无关;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中采取中庸的态度,既不偏袒贵族,也不偏袒平民,将蛮力与正义相互调谐,故没有“铲除旧贵族势力”,D说法无关。‎ ‎22.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 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 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 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 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并意图恢复僭主制的野心家,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的行为是政治野心家的体现,有可能遭到流放,C正确;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并不会对民主政治构成威胁,AD排除;B为雅典公民的共识,同样对民主政治无威胁,都不会遭到流放,排除。故选C。‎ ‎23.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所述选举措施,体现不出对贵族统治地位的维护,排除A项;权力的运行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是着重讲选举中的财产资格限制,C与题意不符。‎ ‎24.有学者认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以下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 文艺复兴只是上层知识界的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才是广泛群体的社会运动 B. 文艺复兴仅是生活层面的人文追求,宗教改革则是内容更广泛的社会变革 C. 文艺复兴导致了私欲膨胀,宗教改革却塑造了严谨积极的社会秩序 D. 文艺复兴推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宗教改革则是降低了上帝的权威 ‎【答案】D ‎【解析】宗教改革推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宗教改革仍然信仰上帝,D符合题意,故选D;ABC表述都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25.如下图是一幅有关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画中教皇和基督(代表上帝)分坐在天平两侧的托盘中,天平发生倾斜,下方分别为牲畜和信徒。作者意在宣扬 A. 教皇地位至高无上 B. 信仰上帝方可得救 C. 宗教信仰必须放弃 D. 信徒应该公平交易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画中教皇和基督(代表上帝)分坐在天平两侧托盘中,天平发生倾斜,下方分别为牲畜和信徒。”可知,基督(代表上帝)的重量远远重于教皇,寓意基督(代表上帝)是权威,体现了新教要求打破教皇的权威,树立基督(代表上帝)至高无上的地位,B正确;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教信仰必须放弃”,而是强调基督(代表上帝)是权威,C错误;D与材料无关。‎ ‎26.16世纪60年代,英国兴起了清教徒运动,提出“一切信徒皆教友”的思想,要求废除华美仪式,提倡建立“简化”“廉价”的教会。这实质上反映了 A.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长 B. 封建世俗势力极力争夺教权 C. 清教徒主张实用和进取 D. 英国国教腐败引起教徒不满 ‎【答案】A ‎【解析】英国的清教运动主张“简化”、“廉价”的教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倾向迎合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聚财富的要求,实质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故选A项;这种现象迎合的是资产阶级,并非封建世俗势力争夺教权,排除B项;C项没有体现实质,排除;材料内容没有说明英国国教的腐败,排除D项。故选A。‎ ‎27.宗教改革是基于宗教的一场运动,但是这个过程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统治精英各具宗教倾向,常常依据个人偏好推行新教或天主教,一些野心勃勃的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梳理自己的权力基础。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A. 否定了教会等级制度 B. 推动了新教改革运动 C. 有利于集权国家形成 D. 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 ‎【答案】C ‎【解析】材料“统治精英各具宗教倾向,常常依据个人偏好推行新教或天主教,一些野心勃勃的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梳理自己的权力基础”体现的是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各国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来强化自身的权力,有利于集权国家的形成,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否定教会等级的问题,A选项错误,排除;新教改革主要矛头是天主教,因此统治阶级对天主教的推行不利于新教改革运动的推进,B选项错误,排除;促进人文主义的传播属于宗教改革的影响,与材料无关,D选项错误,排除。‎ ‎2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下列文件内容与上述历史叙述相关的是 A. “我要让国家重新恢复尊严……我要让我的国民充满信心,成为世界的楷模。”‎ B. “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 C. “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 D. “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可以享有农村自由居民的各种权利。”‎ ‎【答案】D ‎【解析】根据“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结合所学可知,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于是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故D正确;A出自克伦威尔,B出自《共产党宣言》,C是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一段话,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9. 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 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1812年的战争是反对拿破仑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俄国获得胜利;1855年是英法俄争夺土耳其地区的争霸战争,俄国由于落后的农奴制而失败,由此催生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十二月党人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出现的,因此②表述错误,故排除含②的选项即可。因此正确答案选B。‎ ‎30.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说:“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以下史事符合此观点的是 A. 中国商鞅变法 B. 俄国1861年改革 C. 日本明治维新 D. 宋代王安石变法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指一个当国家社会矛盾空前严重危并及政权统治时,上层建筑所进行的改革反而加速了自身统治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实际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最终导致了1917年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爆发,B项正确。A项,商鞅变法是一场富国强兵的封建化改革,增强了秦国实力,为争霸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故排除。C项,明治维新是推翻“坏政府”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北宋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北宋财政收入,提高了军事战斗力,延续了北宋王朝的统治,故排除。‎ ‎31.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 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 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 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0年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明治维新以学习西方发展自身为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宣传忠孝精神”可以排除B项;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废除了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宣传忠孝精神”“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32.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 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日本新 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 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 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的西学东渐。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国力不断增强,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故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与西学有关的“日本新词”迅速传入中国,故C正确。A、B、D仅是原因之一,不是决定性因素。‎ 二.非选择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题15分,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中国佛教中的“佛”不是造物主,佛和菩萨大多是人修习佛法可以成就的。道教认为人有道心,有先天之性,此为人修道的前提,佛教也认为人有佛性,这是人觉悟成佛的根据。中国的各种宗教基本上是多神教,它们的许多神灵与人的现实生活的要求密切相关。政府允许各派宗教存在,以便教化百姓,一种宗教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各种宗教都必须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竭尽全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排挤其它宗教的存在。 ‎ ‎——摘编自尚九玉《中西宗教精神之比较研究》 ‎ 材料二 ‎ 新教主张按照自己的理解思考世界,强化了“认识自然就是认识上帝”的观念,认为并不存在各种大小不等的天神,而是上帝直接控制宇宙,并非借助各等级的神。新教主张信徒不必去修道院,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就可获得拯救,宗教改革还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态度,认为勤勉工作是对上帝信仰的确证。新教倡导“因信称义”原则,可以自主阅读《圣经》,从而否定了教皇。新教倡导“君权神授”的国家学说,并认为教皇的权力是人为的、不合法的,神授的君权有改革教会、建立民民主化的教会组织——长老制教会,这些思想都是资产阶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 ‎ ‎——据李勤《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等文章改编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宗教相比,西方宗教改革的突出作用。‎ ‎【答案】(1)特点:人本主义色彩鲜明;世俗色彩浓厚;多神崇拜;宗教宽容(多元并存);宗教从属于政权。‎ 成因:儒家思想的影响;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国文化的理性、功利倾向;宗教自身的道德教化作用。‎ ‎(2)冲击了等级秩序;冲破了禁欲主义,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或社会转型)。‎ ‎【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佛和菩萨大多是人修习佛法可以成就的”来看,人本主义色彩鲜明;依据材料“各种宗教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政府的态度”来看,又具有浓厚的世俗色彩;依据材料“中国的各种宗教基本上是多神教”来看,具有多神崇拜的特点;依据材料“根本没有能力去排挤其它宗教的存在”来看,具有多元并存的特点;成因:依据材料“道教认为人有道心,有先天之性,此为人修道的前提,佛教也认为人有佛性,这是人觉悟成佛的根据”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中国,文化具有理性、功利倾向,而且宗教自身的道德教化作用,促使中国宗教文化形成以上特点。‎ ‎(2)依据材料“上帝直接控制宇宙,并非借助各等级的神”来看,这冲击了等级秩序;依据材料“主张信徒不必去修道院,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就可获得拯救”来看,这有助于冲破禁欲主义,发展人文主义;依据材料“都是资产阶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宗教改革还促进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材料 ‎ 中国人教版 ‎ 美国希尔版 ‎ 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但是日本教育仍然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日本军队称为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它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封建色彩比较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 日本教育受西方影响,然而强调对家庭和社会忠贞的品德没有改变,尤其是强调对天皇的忠诚。明治维新后,一些煤矿工人在54度的高温下工作,一旦逃跑就会被射杀。日本现代化并没完全与传统价值分离,1889年宪法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限制男性投票权,1898年的民法典,降低个人权利,并把女性置于家庭角色中。 ‎ 上表是两种历史教科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描述,请任意提取1个不同之处,并试从教科书编撰者角度对其不同进行解释。(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范例一:不同:人教版强调教育和军事方面,突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倾向;希尔版强调教育的同时,更强调人权和女权问题,突出日本民主法治不健全。‎ 解释:两者的立场目的不同,所选择的历史事实不同。中国近代深受日本的侵略,更想探讨日本近代侵华的历史缘由,同时把日本现代化作为一种反思自我的参照;美国二战中受到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更想展示日本法西斯专政形成的缘由及美国制度的优越性。‎ 范例二:不同:人教版认为明治维新改革并不彻底,封建色彩浓厚;希尔版认为日本向西方学习,现代化并不完善。‎ 解释:两者的历史视角不同,所作出的历史解释不同。人教版教材强调日本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中改革的不彻底,属于阶级斗争(革命)史观的研究视角。希尔版教材侧重日本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很难割裂与传统的关系,属于现代化研究视角。‎ ‎【解析】不同之处:依据表格中人教版和希尔版对明治维新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看,人教版强调日本军国主义的倾向;希尔版强调人权和女权问题,突出日本民主法治不健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立场目的、历史事实、受日本侵略的特点等方面对其不同进行解释。例如:不同:人教版强调教育和军事方面,突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倾向;希尔版强调教育的同时,更强调人权和女权问题,突出日本民主法治不健全;解释:两者的立场目的不同,所选择的历史事实不同。中国近代深受日本的侵略,更想探讨日本近代侵华的历史缘由,同时把日本现代化作为一种反思自我的参照;美国二战中受到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更想展示日本法西斯专政形成的缘由及美国制度的优越性。‎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 清末新政在教育和军队体制改革中产生的具有相当数量的新型人才,加上改革中得到加强的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三股新的社会力量。清政府原来设想新政改革能够同化他们,使之成为巩固王朝统治的中坚力量,但是,这三股力量却成了清政府的对立面。清政府专制政体在它拥有足够充分、集中的权威时,不仅没有很好地运用其权威力量来正确解决民族危机和内政危机,反而镇压了戊戌变法,从而使其权威的合法性大大受损,对社会各阶层的吸引力减弱。另外,清政府因为完全是被动的、犹豫再三才推行新政,所以推行新政后既不能吸收他们,也不能控制他们。正是在新政改革中催生的这三大社会力量成为埋葬清王朝的掘墓人。 ‎ ‎——摘编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 ‎ ‎(1)根据材料,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产生的“三股新的社会力量”,并说明其没有“成为巩固王朝统治的中坚力量”的原因。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三大社会力量是如何成为“埋葬清王朝的掘墓人的。‎ ‎【答案】(1)三股力量:新型知识分子(留学生或新式学堂学生),新型官兵(新军),民族资产阶级。‎ 原因:清政府没能解决危机,却镇压了戊戌变法;被迫推行新政,却加剧社会矛盾。‎ ‎(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式学堂的兴办,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革命党人深入新军,进行组织宣传;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最终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华民国。‎ ‎【解析】‎ ‎(1)三股力量:依据材料“教育和军队体制改革中产生的具有相当数量的新型人才,加上改革中得到加强的民族资产阶级”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三股力量是新型知识分子、新军和民族资产阶级;原因:依据材料“不仅没有很好地运用其权威力量来正确解决民族危机和内政危机,反而镇压了戊戌变法”来看,清政府没能解决危机,却镇压了戊戌变法,使得其权威减弱,依据材料“因为完全是被动的、犹豫再三才推行新政,所以推行新政后既不能吸收他们,也不能控制他们”来看,清政府被迫进行新政,但被人揭穿其真面目,最后加剧了社会矛盾。‎ ‎(2)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式学堂的兴办,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相继建立了一批革命团体和政党,又深入新军,进行组织宣传,最终发动武昌起义,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华民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