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六安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在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 A. 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 B. 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 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 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答案】D ‎【解析】‎ ‎“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说明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D正确;A中开始打破说法绝对;B是五代时期已经开始;C中没有提及生态破坏信息。‎ ‎2.古代中国新统一的王朝通常会编写前朝的历史,既是对前朝的“盖棺论定”。也表明对前朝正统的继承。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政治的影响 B. 有利于推动元朝的政教合一 C. 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D. 激化了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可以看出该举措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故C项正确。A项中的消除说法绝对化,排除。该举措促进元朝政教分离,故B项错误。该举措有利于民族融合,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元朝民族政策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元朝民族政策改革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中后期人们对理学出现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留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这股“思潮”‎ A. 取代理学成为主流 B. 反映资产阶级诉求 C. 使得儒学焕发生机 D. 触发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理学,使儒学焕发了生机,故选C项;这股“思潮”最终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故排除A项;该“思潮”是对传统理学的批判继承,不是资产阶级的诉求,更没有触发思想解放,故排除BD项。‎ ‎4.仲伟民在《茶叶与鸦片》一书中认为:(鸦片战争前)与中国人沉迷于鸦片迷雾之中萎靡不振、日趋堕落相反,茶叶成为英国人日常必需消费品,英国人痴迷于茶叶清香、提神的功效。“一杯甘甜温热的茶可以让人心情舒畅,重新恢复精力。在以人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时代,一杯美好的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比较,最能说明的是 A. 中英两国传统文化对各自前途的影响力 B. 英国工业革命推动力 C. 中英两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D. 中国茶叶出口的起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吸食鸦片不能说是传统文化,A项排除;工业革命的推动力从根本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饮茶提神虽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不能称之推动力,B项排除;吸食鸦片与饮茶对两国人的精神风貌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一个是萎靡不振,一个是成为工作的重要推动力,这种不同的精神风貌在全球化已经展开的时代,必将影响两国相互交往的角色和地位,所以,C项正确;中国茶叶出口起源虽所学知识没有明确告知,按常理应是由近及远的,不应最早出口到英国,D项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鸦片战争前)与中国人沉迷于鸦片迷雾之中萎靡不振、日趋堕落相反,茶叶成为英国人日常必需消费品,英国人痴迷于茶叶清香、提神的功效”“在以人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时代,一杯美好的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的重要推动力”,联系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和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背景分析解答。‎ ‎5.社会的相对稳定、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升、新式海军的建成等,给晚清当政者及相当一批人造成“中兴”之感。中国近代的这一场“中兴”‎ A. 实践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 得益于清政府的政治改革 C. 避免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 D. 发展中酝酿着更大的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关键词语“大机器生产”“新式海军”等,可以判断出这一场“中兴”是指洋务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中体西用”并未解决根本问题,西方列强侵华的脚步没有停止,并在之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表明“中兴”在发展中酝酿着危机,故答案为D项。洋务运动实践的是“中体西用”思想,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想开始盛行,排除A项;洋务运动主要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领域,并未进行政治改革,排除B项;洋务运动并未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使中国避免被瓜分命运的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排除C项。‎ ‎【点睛】洋务运动旧称“同光中兴”。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反而掩盖了深刻的危机。‎ ‎6.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 B. “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 “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 “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温药治疗”是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故D项正确;“自我疗伤”是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故A项错误; “开颅洗脑”指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新文化运动,但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猛药重治”指辛亥革命,要暴力推翻清王朝,故C项错误。‎ ‎7.1930年10月,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游击战争”,中共的干部工人骨干才开始按共产国际的要求向农村地区转移。这表明当时 A. 中共始终以农民运动为革命的核心 B. 井冈山道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 C. 土地革命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开展 D. 中共党内关于革命道路的分歧消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井冈山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材料中共产国际主张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游击战争,说明井冈山道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故B项正确;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不同,故A项错误;C项错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排除;D项错在“分歧消失”,当时中共党内关于革命道路还存在分歧,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必须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游击战争”,联系所学“井冈山道路”的内涵分析解答。‎ ‎8.1940年,中共提出“抗日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1/3。”这一政策在当时 A.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 瓦解了日伪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D. 扩大了敌后抗日政权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政策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为巩固统一战线,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实行的三三制,这一政策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人士和左派进步分子的认可,扩大了敌后抗日政权的基础,选项D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选项A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工农武装割据时间在1927年—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B排除;大生产运动有利于瓦解日伪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而非三三制,选项C排除。‎ ‎9.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 为长江以南地区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C.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D.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片反映的是三大战役,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A不符合题意,排除;渡江战役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20世纪50年代后期,各种国际力量分化重组。毛泽东同志冷静分析形势,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即通过依靠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两个中间地带”思想提出的背景是 A.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支援中国建设 B. 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新中国建交 C. 新中国周边的外交环境逐渐恶化 D. 团结欧洲和亚非拉国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20世纪50年代后期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支援中国建设,排除A;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新中国建交是在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外交环境的恶化使中国改变了传统的外交方针,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思想,故C正确;团结欧洲、亚非拉国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这是目的而不是背景,排除D。‎ ‎11.1954年3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该期杂志“封面”反映的是 A. “北约”和“华约”全面对抗局面正式形成 B.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订 C. 广大亚非国家排除西方干扰,独立自主召开万隆会议 D. 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即将召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北约”和“华约”全面对抗局面正式形成是在1955年,排除A;《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订是在1954年7月,排除B;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故C错误;1954年3月,朝鲜战争已经实现停火,但印度支那战争还在继续,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宣告法国对越南侵略的失败。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抗法斗争中,中国给予两国有力的援助,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4月,故D正确。‎ ‎12.下图所示漫画左上角英文含义是“中美关系简史”,画中牛仔代表美国,龙代表中国。以下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 20世纪60年代中美处于敌对期,朝鲜战争使得中美两国关系僵化 B.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改善关系为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C. 20世纪90年代中美交往加深了,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中美主宰世界 D. 进入21世纪中美关系曲折发展,中美由一贯的盟友变为竞争对手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3年朝鲜战争已经结束,A错误;20世纪70年代牛仔和龙握手,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改善关系为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故B正确;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并非中美主宰世界,C错误;中美并非一贯的盟友,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一直仇视中国,D错误。‎ ‎13.1964—1978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旨在 A. 改变旧有工业布局 B. 加快发展内地经济 C. 备战应对国际局势 D. 创新科技调整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苏关系。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致使中国外部安全环境恶化,中国为应对这一国际局势,加强了内地的国防军事等发展。故答案为C项。AB项,改变旧有工业布局、发展内地经济并非主观目的,而是客观结果,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已经完成,而且这次调整主要是调节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例,与材料中“中西部地区”“三线建设”无关,排除。‎ ‎14.下图为中国(1952~2008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大量减少 B. 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C. 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 “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答案】B ‎【解析】‎ ‎【详解】观察图片可知,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是在1962年前后。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大跃进”时期农轻重比例进行调整,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随着重工业比重的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也下降,故B项正确;三年困难时期是1959~1961年,但人口减少与城市化率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故A项错误;上山下乡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城市化率下降是在经济建设方面纠“左”的表现,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表信息的解读,找到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时间是1962年前后,然后结合所学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的史实分析解答。‎ ‎15.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运输业等非农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城乡一体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才提出,不可能在80年代实现,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国家的工业结构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 ‎16.在下图所示报纸中,有可能刊登的内容有 ‎①叶剑英提出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②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 ‎③徐向前提出停止炮击大、小金门岛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元旦的《人民日报》有可能刊登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的内容;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同时,徐向前提出停止炮击大、小金门岛;1979年元旦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叶剑英提出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在1981年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中,排除含有①的A、B、C项。‎ ‎【点睛】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联系所学可知,叶剑英提出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在1981年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中,不可能刊登在1979年元旦的《人民日报》上。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17.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A. 海峡两岸开始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B. 闽台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 C.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D.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蒋经国作为败退台湾的蒋介石的儿子希望自己的“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即回到大陆,材料还强调了蒋经国的“民族感情”“奉献于国家”的精神,这是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海峡两岸结束军事对抗是在1979年元旦,大陆停止炮击金门,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蒋介石是浙江人,而闽是福建,材料没有反映闽台之间交流的信息点,排除;D项,仅蒋经国认可“一国两制”不能说明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而且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8.在古希腊,一些最杰出的剧作家和哲学家在写到女性时都说她们天生低贱,认为如果女人获得太多权力,便会带来可怕后果。这反映了当时 A. 贵族享有政治特权 B. 价值判断具有时代局限 C. 精英政治成为主流 D. 民主政治逐渐走向没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古希腊,一些最杰出的剧作家和哲学家对女性的轻视是古希腊时代对女性认识的结果,这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故B项正确;贵族包括女性,故A项错误;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全体公民都有参政权,不是精英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主政治逐渐走向没落,故D项错误。‎ ‎19.《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行政官员。这表明当时罗马 A. 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重视法律程序运用 C. 公法与私法有兼容的一面 D. 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行政官员”表明当时罗马公法与私法有兼容的一面,故C正确;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视法律程序运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材料显示的是奴隶社会,民主共和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家父(家庭首领)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行政官员”。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罗马法,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20.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表明文艺复兴后 A. 人终于拥有了现世生活 B. 人的价值开始得到肯定 C. 人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 D. 人摆脱了基督教的信仰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为了生活而信仰”可知,文艺复兴强调世俗生活高于宗教生活,肯定了人在社会主导地位,而不再是宗教占据主导,这是人文主义的表现,故C项正确。现世生活谁都无法摆脱,文艺复兴前的欧洲人也是,故A项错误;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强调人的价值,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批判宗教神权的统治,但不排斥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 ‎21.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法国妇女就业率增长迅速,1975~1990年,就业者增长了330万,其中女性占300万。这主要得益于 A. 福利政策的推动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经济结构的转型 D. 女权运动提高了妇女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兴起,引起了就业率的上升,特别是女性,故选C。妇女就业率的上升与福利政策关联不大,因为福利政策针对的是社会各个阶层,不可能仅仅推动妇女就业率的上升,且福利政策的实行事实上带来的是懒人经济,排除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造成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滞胀现象,而不是就业率的增加,排除B;女权运动主要在一战后获得了发展,不可能在六十年代后才开始显示影响,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20世纪后半期法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学生需要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再联系所学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可做出判断。‎ ‎22.对下图解读不合理的是 A. 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B. 其背景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 C. 这一机制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D. 削弱货币管制瓶颈为国际经济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4年夏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削弱了货币管制,为国际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其他三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点睛】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的基础之上,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迎来了美国领导世界经济时代的到来。美国凭借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在新一轮资本扩张中占据优势地位,为美国称霸世界增强了实力。但从客观上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构架,西方各国在这个体系下完成了战后经济的复苏并走向繁荣。‎ ‎23.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 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判断材料中“1992年9月”与“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等信息,可以分析到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发生了变化。A 项说法与事实不符;B项说法较片面;D项与本题无关。故选C。‎ 考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点评: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因此经济改革未见成效。戈尔巴乔夫将其原因归结为政治阻力太大,于是转向政治改革,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结果导致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和党派林立、纷争不休的局面,国内潜伏的民族矛盾也开始爆发出来。最终导致国家政权的根本性变化,苏联完全解体。‎ ‎24.‎ ‎ “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A.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 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内容可直接判断艾略特《荒原》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当然也可从材料字里行间中体会出“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语言表述有悖于传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语言风格,材料中心思想是要表达内心的空虚与无助,这正符合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表达精神危机的特征,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语言风格与上述特征不符合。‎ 考点:19世纪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现代主义文学 二、非选择题 ‎25.西方的法治传统直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它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拿破仑帝国终结之后,19世纪的欧洲发现自己面对着在上一个世纪中由孟德斯鸠和卢梭理论化了的两种宪法模式:英国模式和法国革命的模式。前者,英国模式,具有自由主义的和资产阶级的倾向,人们确认它是来源于日尔曼的,但实际上,如同我们已经看到的,它包含了不少罗马宪法的原则;后者,即法国模式,具有民主的倾向,与共和制的罗马宪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当然,这一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喜欢第一种模式。‎ ‎——摘编自阿尔多贝特鲁奇《罗马宪法与欧洲现代宪政》‎ 材料二 中国现代化的演进以洋务运动所提倡的技术模仿为第一阶段之特征,但自强求富凡三十年,甲午一战化为乌有。知识阶层检讨之余,认为日本有宪法而强,中国无宪法而弱,立宪强国之说遂逐渐成为二十世纪初政学两界的共识。‎ ‎——《中国百年宪政之路》‎ 材料三 ‎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 ‎——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政体的模式,归纳影响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规范的罗马法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走上探索宪政之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1)模式: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民主共和制。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2)原因: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失败证明“师夷长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机;借鉴日本成功经验。‎ ‎(3)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解析】‎ ‎【详解】(1)模式:据材料“19世纪的欧洲发现自己面对着在上一个世纪中由孟德斯鸠和卢梭理论化了的两种宪法模式”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英国是君主立宪政体,法国是民主共和政体。影响的原则:据材料“前者,英国模式,具有自由主义的和资产阶级的倾向,……它包含了不少罗马宪法的原则;后者,即法国模式,具有民主的倾向,与共和制的罗马宪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可知,自由,公平,正义,平等,民主和保护私有财产。‎ ‎(2)据材料“中国现代化的演进以洋务运动所提倡的技术模仿为第一阶段之特征,但自强求富凡三十年,甲午一战化为乌有。”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失败证明“师夷长技”不能挽救民族危机;据材料“知识阶层检讨之余,认为日本有宪法而强,中国无宪法而弱,立宪强国之说遂逐渐成为二十世纪初政学两界的共识”可知,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 ‎(3)从社会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可知,主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保证“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路线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性”,“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并进一步提出了“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有过1937年和1941年的两次较大规模的选举,人民群众以“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产生乡、区、县、边区的各级民意机构即议会和政府机构。选举在极其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参选率高达80%,有的县达到95%,有的村、区达到100%;就是在游击区,参选率一般也在70%以上。针对边区的群众大都居住在农村和偏远山区,文化底子薄,文盲占绝大多数的事实,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如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投纸团法以及背箱法等等,尽量使边区的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投上一票。‎ ‎——摘编自刘启春杨路《“三三制”政权: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试验场》‎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文化习惯。”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章开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此次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陕甘宁边区民主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答案】(1)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转向合作;团结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2)特点:选举规模较大;选民具有广泛性,群众参选率高;选举办法灵活多样;兼顾民情。‎ ‎(3)意义:有效调动了各阶层抗战的积极性;是中共早期民主政治探索,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经验。‎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1937年”“1942年”并结合所学得出: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转向合作;依据材料中“联合地主一致抗日”得出:团结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2)依据材料中“较大规模的选举”得出:选举规模较大;依据材料中“在极其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参选率高达80%”得出:选民具有广泛性,群众参选率高;依据材料中“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如画圈法、画杠法……背箱法等”得出:选举办法灵活多样;依据材料中“针对边区的群众……的事实”得出:兼顾民情。‎ ‎(3)依据材料中“1941年”并结合所学得出:有效调动了各阶层抗战的积极性;依据材料中“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得出:是中共早期民主政治探索,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经验。‎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岳版普通高中历史教材 十九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早期的百年间,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围绕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相关史实,提炼一项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和相关史实,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原因的分析认识时代变迁影响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说明。①十九世纪中期,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英国经济危机,展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和弊端,马克思主义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讴歌工业革命、反对私有制、主张公有制的基本主张;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展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者坚信资本主义将因无产阶级斗争而被推翻。②二十世纪早期,列宁主义诞生,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德国、美国迅速发展,冲击英国、法国的地位。国内阶级矛盾和国际大国斗争日趋尖锐。正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文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宁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③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中共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深受苏俄革命思想影响,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来了中俄两国国情不同,毛泽东同志在秋收起义过程中将部队带往农村,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在总结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是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示例2: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影响的分析认识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十九世纪中期,《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武器,在其指导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①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国际的诞生和发展,巴黎公社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尝试,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出现高潮。②二十世纪早期,列宁主义诞生,在其指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际,开启人类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③中共成立后,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毛泽东思想,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总结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 示例3: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过程特点或趋势概括认识;‎ A.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不断丰富发展;‎ B.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多国;‎ C.只有将科学理论与国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成功。‎ ‎【解析】‎ ‎【详解】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材料内容体现了十九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早期的百年间,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答题时要围绕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原因的分析认识时代变迁影响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说明,可以选择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影响的分析认识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角度,也可以选择对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过程特点或趋势的概括认识等方面。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