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学案

第15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考点1| 两次工业革命 ‎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条件 ‎(1)政治:“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稳定。‎ ‎(2)经济: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十分兴旺。‎ ‎(3)市场:到18世纪中期,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张。‎ ‎(4)技术:许多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开始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 ‎[轻巧识记]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2.成就 领域 发明家 成就 棉纺 织业 约翰·凯伊 发明飞梭 哈格里夫斯 发明手摇纺纱机 阿克莱特 发明水力纺纱机 冶金业、采矿业 ‎—‎ 出现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炼铁、采煤技术提高 动力 瓦特 改进“万能蒸汽机”‎ 交通 史蒂芬孙 制成火车机车 ‎—‎ 制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轮 ‎3.完成 ‎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4.影响 ‎(1)使生产力飞速提高,新兴工业部门涌现,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欧美国家纷纷仿效,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工业革命,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轻巧识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进入电气时代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范围: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 ‎3.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4.成就 ‎(1)电力: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等。 ‎ ‎(2)交通:戴姆莱和狄赛尔先后发明了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 ‎ ‎(3)化学:李比希最早提出使用有机化肥;柏琴发现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 ‎(4)钢铁:出现了多种新的炼钢法。‎ ‎5.影响 ‎(1)新的工业部门兴起,旧的工业部门由于技术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2)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进入大企业时代。‎ ‎[易混辨析]       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科学技术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一  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①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 ‎——《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史料二  19世纪的思想一方面②以旧思想为基础,对旧学说进行延续,另一方面是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对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现实的反思。正如帕尔默认为“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和运动的产生”。‎ ‎——《论帕尔默“变革世界的引擎”》‎ 史料三  从这③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 ‎——1835年托克维尔评论曼彻斯特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彻底改造 ‎①→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英国因此成为“世界工厂”‎ 史料二:工业革命对19世纪思想的影响 ‎②→工业革命对思想领域的影响 史料三: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 ‎③→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 ‎[学会用史]‎ ‎(1)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是多方面的。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 提示:经济: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工人运动兴起。政治: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代议制不断完善。思想: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2)如何理解史料三中“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文明转型?‎ 提示:理解:工业文明在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不断加紧剥削工人阶级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应对: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史论归纳 ‎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 蒸汽 电力 发明者 工匠 科学家和工程师 科技含量 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发展进程 首发英国,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起始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进入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出现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 ‎ 欧美其他工业国家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 ‎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殖民扩张 掠夺原料,输出商品 ‎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海口期末)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这说明当时英国 (  )‎ A.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 B.民生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C.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 D.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 [资产阶级强调的是民主平等而非等级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住房问题得到了保障,故B项错误;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更加希望自由、民主和人权,个人隐私希望得到尊重,故C项正确;19世纪中叶,社会中的主要阶级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故D项错误。]‎ ‎2.(2017·枣庄高三统考)据统计,1760-1780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0.1%;1780-1801年则为0.8%,同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工业年增长率为2%。这说明当时英国 (  )‎ A.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B.形成有机联系的国内市场 C.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D.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 [1760-1801年间英国在进行工业革命,英国农业增长率不能代表农业在经济中地位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仅反映出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无法推测国内市场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的进行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3.“‎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说明了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 D [题干材料主要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并不能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故A项错误;题干指的是煤气灯时代即将成为过去,而不是煤气行业即将淘汰,故B项错误;仅根据题干不能看出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恰恰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美国的经济,故C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2|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时代 ‎1.基本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 ‎2.企业特点 ‎(1)工厂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 ‎(2)工厂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3)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 ‎[易混辨析]       工场与工厂的区别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企业时代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2.特点 ‎(1)大企业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2)大企业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 ‎(3)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国际贸易: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规模都发生巨大变化。19世纪最后30年,国际贸易额增长了3倍。‎ ‎(2)资本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3)武力逼迫: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 ‎2.表现 ‎(1)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 ‎(2)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3)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轻巧识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示意图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料一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①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史料二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②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个中心的新格局。‎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及欧洲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①→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史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②→世界经济形成了多个贸易中心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提示: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经济发展,‎ 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提示:英国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形成多个中心的贸易新格局;世界贸易总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国际分工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史论归纳 ‎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 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太原质检)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 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C [19世纪末的世界市场中,欧洲凭借其经济实力,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而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同时欧洲资本投向海外,进行资本输出,B项不够全面,排除;落后地区成为欧洲经济的附庸,是不合理的经济秩序,故D项错误。]‎ ‎2.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财富资源的猎取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干预资本主义再生产,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垄断,与材料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出现,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关,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B项错误,C项正确;财富资源的猎取是表象,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 ‎3.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 B.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 C.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D.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 C [19世纪中期,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及其后一系列改革提高生产能力,英国资本迅速增长,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但与图中数据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图中数据只有英国和美国的,无法衡量与世界总量的比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图中数据可知,英国和美国逐年上升,‎ 美国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超越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美国上升的重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故C项正确;从材料图中数据来看,英国产品平均年出口值依然逐步提高,由此可知,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也是受益者,故D项错误。]‎ 主题一 技术革新与产业重组——两次工业革命 ‎[主题立意]‎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以蒸汽、电力为动力将人类送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两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改变了世界格局。‎ ‎[知识交汇]‎ 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类别  ‎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区 别 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手段 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 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 规模 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 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 影响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联系 ‎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②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③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主题二 世界连为一个整体——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主题立意]‎ 世界市场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列强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手段,把世界连结为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整体。世界走向整体的趋势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与冲突。‎ ‎[知识交汇]‎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阶段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15世纪末至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资本 欧洲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 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私人垄断资本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评价 ‎(1)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控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 ‎(3)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考 纲 考题统计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工业革命 ‎2016·全国甲卷·33‎ 英国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6·全国丙卷·33‎ ‎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差异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5·全国卷Ⅱ·33‎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4·全国卷Ⅱ·33‎ ‎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 把握高考规律 领悟高考真谛 真题实战 解题支招 ‎1.(2016·全国甲卷)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题干的主旨是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破坏了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 ‎2.(2016·全国丙卷)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 ‎3.(2015·全国卷Ⅱ)由下表太近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 表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4.(2014·全国卷Ⅱ)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手工纺车和手工织机遭“弃置”“闲置”即被淘汰,原因何在?联系19世纪初的时代背景,答案便一目了然 ‎【解析答案】‎ ‎1.A [材料关键信息:19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项。B项“化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C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也获得快速发展矛盾,排除。D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 ‎2.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铁路与统一国内市场的关系。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美国不同地区铁路轨距不同,全国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轨距。不同宽度的铁轨,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A项符合题意。没有其他行业和部门作比较,无法判断出铁路部门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地位,排除B项。这种情况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无关,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排除D项。]‎ ‎3.B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大多数国家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以英、美、德、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B项。表中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D项表述正确但是无法从表中得出,故排除。]‎ ‎4.A [19世纪初,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妇女和女孩们从繁重的手工纺车的辛苦劳动中解放出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使手织机也多半被闲置,材料只说明纺车被弃置,不能得出妇女被解放的结论,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材料未体现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 运用多种史观审视两次工业革命[史观应用]‎ ‎[理论阐释]‎ 各种新史观其实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多棱镜,五光十色。我们运用不同的史观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可以冲破传统历史思维定势,学会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能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把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综合化、规律化、系统化。‎ 开放课堂中以史观研究历史,我们立足于在认识历史的视角上,以“大历史”的眼光审视历史,重视从现实追溯历史及以历史联系现实,依据这一视角审视两次工业革命,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工业革命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改变了世界格局。‎ ‎[运用点拨]‎ ‎1.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 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从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审视工业革命 从纵向发展来看,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发展。同时,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从横向发展来看,欧美进行工业革命后,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美国家日益贫困,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针对训练]‎ ‎1.“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是指(  )‎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B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材料“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是“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可知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是指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但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与材料“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不符,故D项错误。]‎ ‎2.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解析】 解答本题的要求是从“五位一体”的研究角度论证西方在1750—1850年的历史发展特征,故回答该问题的切入点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具体内容需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 经济 生产力极大提高 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诞生,开创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文化 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发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兴起 社会 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 生态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