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 期中考试联考协作卷 高二历史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 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 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D.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2.毛泽东指出“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材料中正派的路线和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符合( )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韩非子 3.《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 A.大一统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强化中央集权 4.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的哪个观点最为贴切 ( ) A.三纲五常 B.格物致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 5.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 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 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经济发展改变社会观念 C.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 D.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 6.下表摘编自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材料表明在农学研究中,徐光启( ) 农作物 相关记述 稗 “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 大豆 “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 芋 “可以救饥馑,度凶年。” A.注重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认为水稻供应不足以度荒 C.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 D.认识到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7.蒲松龄指出,明代中后期“有书工专写肤郭字样,谓之宋体。刊本有宋体字,盖昉(起始)于此”。钱大镛的《明文在·凡例》中有言:“古书俱系能书之士,各随其字体书之,无所谓‘宋字’也,明季始有书工,专写肤廓字样谓之宋体”。由此可知( ) A.书工的出现推动了印刷字体的形成和发展 B.宋体字是宋代所创的一种汉字书写体 C.刊本起始于明代中后期 D.活字印刷在明朝开始出现 8.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结构平衡对称 B.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富于图案美 C.③真书和正书,结构规矩严整,体现书法注重规范法度 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9.战国时期,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材料表明( ) A.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 B.文化发展必须要地域交流 C.楚辞开创浪漫主义风格 D.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10.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 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 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B.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C.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D.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1.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 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关注西方科技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开始开眼看世界 12.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予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13.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曾国藩 D.康有为 14.1903年6月29日,上海公共租界发行的《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章太炎的文章,文中直呼光绪之名,称之为“载恬小丑”,清政府联和租界工部局,将章太炎等人逮捕入狱,制造轰动一时的“苏报案”。该案与哪一思潮的发展有关( ) A.维新变法 B.民主科学 C.马克思主义 D.民主共和 15.下列言论,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机器制造之事,为今日御侮之资,为自强之本” ②“国人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③“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 ④“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速立宪法” A.④③①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16.1921年6月,孙中山说到:“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B.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C.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份 17.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 A.符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B.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C.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D.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18.瞿秋白在《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中指出,中国革命“首先便是土地革命。彻底的土地革命,才是真正的国民革命”。但他同时又指出,“城市之中这种工人的斗争不能胜利,乡村中农民的斗争就始终不能超出游击战争的限度而得到巩固的胜利。”这说明作者( ) A.仍没有完全突破城市中心论 B.强调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 C.已充分意识到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D.对中国国情有了非常明晰的认识 19.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 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这主要反映了( )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中共更加重视独立探索革命道路 D.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20.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罗霄山脉中段(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5)影响湘赣两省。这篇文章论证了( ) A.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 B.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 C.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 D.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 21.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D.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 ) A.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 C.文学艺术亊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 D.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 23.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的表现,破除唯“成分论”。这是当时我国( ) A.教育拨乱反正的需要 B.提出“三个面向”的需要 C.开展“教育革命”的需要 D.提出“科教兴国”的需要 24.有学者根据新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绘制了“新中国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①时期取得的 B.“大跃进”阻碍了③时期国内科技进步 C.“一五”计划促进了②时期的科技发展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④时期取得的成果 25.拉莫特·勒瓦耶在《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说法中与这一观点相吻合的是( ) A.两者都追求人类个性的解放 B.两者均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两者均反对知识对人的异化 D.两者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6.“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7.在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欧洲人首先要做的是( ) A.推翻王权统治 B.宣扬理性主义 C.否定宗教神权 D.注重内心反省 28.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条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 ) A.圣经至上 B.简化宗教仪式 C.因信称义 D.建立国家教会 29.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任何形式的政府,不管是君主制、贵族制还是民主制,只要占支配地位的统治团体不尊重构成一个国家传统的基本法律、自然法或神圣律法,就可能变成专制。”材料主要论述了( ) A.各种政体形式的政府权力运作与法律的关系 B.政体形式是影响法律制定的关键因素 C.法律制度是少数统治团体统治的工具 D.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实质都是专制 30.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启蒙运动( ) 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 B.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 C.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D.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二、 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题10分,32题9分,33题11分,34题10分,共40分。) (1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材料四 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 ——郑大华《<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思想取得胜利”?(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的表现。(2分) (9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宋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活力,熠熠生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生存的宋文化,明显地具有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兼容性和整合性等特点。 ——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存背景及其特点》 材料二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一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 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文学、思想三个角度列举宋文化发展“熠熠生辉”的主要成就(各列举一例,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德国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2分) (11分)3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二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三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四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 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2分)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富国强民”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1分)综合材料二、三、四,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1分) (10分)34.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思想文化不断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缵、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三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1分)并指出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1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2分)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期中考试联考协作卷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B C A C D C A B B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A C B C C A D B B C C A B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题10分,32题9分,33题11分,34题10分,共40分) (10分)31.(1)关键因素:民心的得失。(1分)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2分) (2)理解: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儒学正统地位确立。(2分) (3)时代气息:反对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重视手工业、商业;经世致用。(3分) (4)表现: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分) (9分)32.(1)科技:活字印刷术的创造和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武器的广泛使用; 文学: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 思想:出现了儒学的新发展——程朱理学。(各列举一例,3分) (2)影响:促进欧洲思想解放,把人们的思想从专制和迷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推动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2分,回答其中两点) (3)措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2分) (4)原因: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科教兴国战略;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回答其中两点) (11分)33.(1)制度层面: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 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4分) (2) 观点: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苏俄社会制度基本一致。(2分) 创新:提出新三民主义。(1分) (3)贡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2分,回答其中两点) (4)内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共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1分) (10分)34.(1)精神核心: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1分) 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分) (2)特点:以人文关怀为主题;描写“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反抗和嘲弄教会与君主。(2分,回答其中两点)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分) (3)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2分) 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2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