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25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
第25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2017·课标全国Ⅱ,41)“一五”计划期间的矿业政策 2.(2016·课标全国Ⅱ,31)“一五”计划的主要目的 3.(2015·课标全国Ⅰ,31)“一五”计划(工业化) 4.(2014·课标全国Ⅰ,31)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工业化 5.(2014·课标全国Ⅱ,31)粮食统购统销与计划经济体制 6.(2014·大纲全国,19)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浮夸风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社会主义改造 教材补充 『历史概念』 统购统销:指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农民的口粮和种子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凭粮本供应粮食,国家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它严重牺牲了农民利益,为工业建设提供原始积累。 『史论观点』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考点二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对“大跃进”运动的认识 “大跃进”运动是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悲剧性探索。这次探索从理性的认识出发,最终滑向非理性的歧途。其中的复杂原因和深刻教训包括:工作重点的转移受到了“政治统帅经济”的干扰;“以苏为鉴”误入回归革命经验的歧途;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为唯意志论所扭曲;赶超战略走向极端等。 ——李付安《“大跃进”运动悲剧命运探源》 [巧学妙用] [构图解史] 过渡时期 [漫画解史] “一五”计划的迫切性 ★漫画形象地揭示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进行工业化建设。 [数据证史]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 ★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农、轻、重投资比例失调。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漫画解史]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该漫画意在揭示“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必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后患。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1952 ②工业化 ③重工业 ④1953 ⑤1957 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⑦手工业合作社 ⑧1956 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考点二 ①高速度 ②瞎指挥 ③大炼钢铁 ④“一大二公” ⑤充实 ⑥国民经济建设 考法1 史料主旨类——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考题1】 (2015·课标全国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 A 『』 ★明立意 从“一五”计划的成就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一个表象: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实质是中国工业基数小的缘故。 ★清误区 本题属于柱状图类试题,难度较大。考生单纯根据图中数据得出中国重工业急促冒进,忽略了“一五”计划的时间限定条件。1958年,我国工业建设才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 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考法2 史论阐述类——“统购统销”政策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考题2】 (2014·课标全国Ⅱ,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答案 C 『』 ★明立意 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 ★清误区 本题属于文字信息提取类试题,难度较大。考生容易对中央政府实施粮食统购统销的历史背景理解不到位。1953年10月,农村经济已恢复和发展,为解决工业粮食短缺问题而实施国家计划管控。 『』 “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 (1)实施原因:中共领导人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客观经济形势决定。 (2)作用: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筹措了资金;有利于维持市场、物价、供给的稳定。 (3)存在问题 ①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对农业生产的调节作用,严重牺牲农村经济和农民利益。 ②割断了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极大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整个农业经济纳入计划经济轨道,造成当代农业生产的损失。 考法3 史料主题类——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史料一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条 史料二 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 (1)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和出处来划分,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史料一属于哪一类史料?如何看待这一类史料?(12分) 提示 史料:史料一是报纸的新闻报道,属第一手史料。 看待:一方面,即时采访及记录,具有很强可信度。另一方面,报道也会有欠准确客观的地方,使用时须注意是否附带价值判断或观察角度偏窄的情况。 (2)根据史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13分) 提示 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持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 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如史料一中新闻报道的图片属第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可根据图示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分析其中原因即可。 『』 1956~1976年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核心问题、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 (1)核心问题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3)经验教训 ①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考法4 开放探究类——新中国的“一五”计划 史料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 图二 『』 两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工业化建设。比较图一、图二,请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 提示 示例一: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化布局集中在沿海沿江,尤其通商口岸地区为最;新中国工业布局扩展至内地,尤其东北为最。 说明: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最先受到外来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且程度较深。新中国建立,注重整体工业布局。(从国内外形势分析亦可) 示例二: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基础薄弱,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优先集中发展重工业。 说明:近代中国工业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分布不平衡。新中国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苏联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 示例三: 信息:洋务运动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显著,铁路公路发展尤其迅速,交通干线不断向边疆伸展。 说明:洋务运动交通运输业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新中国加强对交通运输业建设、发展。 『』 ☆某重点中学考生答题示例 解答历史地图类题型:一看文字(尤其标题),二看时间,三看变化或趋势(社会转型)。关注小图所提供的特殊信息。 (1)看清图中文字:天津机器局、汉阳铁厂等洋务企业;第一汽车制造厂、无缝钢管厂等新中国企业。 (2)掌握所涉时间:洋务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 (3)提取信息:如考生从地域分布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来提取。从工业结构方面提取亦可。 『』 “一五”计划的背景、特点、性质和实质 (1)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2)特点 ①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④渐进性和长期性。 ⑤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3)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4)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学科素养17 从“以图证史”角度探讨新中国成立初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梦” 命题专家史论 ——摘自百度 伴随“大跃进”而出现的人民公社运动,使人们生活雪上加霜。全国原有的74万多个农业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平均28.5个农业合作社合并成一个人民公社,每个公社平均有4 500余户农民。入社后的社员交出全部自留地,并将私有房基地、牲畜、林木等生产资料转归公社所有。公社在分配上实行工资制,同时实行粮食供给制,即全体社员不管家中劳动力多少,都按照人口免费供应粮食,并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公共食堂。公共食堂使农民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单独做饭吃变为全家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到1959年底,全国农村到食堂吃饭的人数达72%。然而,由于管理落后和粮食产量的下降,大部分食堂都不能满足全社基本饮食。农业生产周期长,工作分散,完全采用集体劳动的形式影响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违背了农业生产规律,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素养解读』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对于历史学的意义就是要把出土或传世的图像材料怎样作为史料来加以研究,主要关注:一为图像确定真实的时代,所反映的时代风貌;二为图像的信息用美术史的方法正确解读;三为图像的展示其实也隐含了主流意识形态或强势文化主导了或者遮蔽了图像的表现形式,同样需要个案的研究。 『考题例证』 (2017·海南单科,12)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解析 人民公社化道路出现在1958年以后,与材料1950年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宣传画只能说明当时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但不能推断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故B项错误;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从铁犁牛耕到机械生产,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故C项正确;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年以后,与材料1950年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 C 『命题突破』 图像不仅仅被合法地纳入新的史料范畴中,更在方法论意义上向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自主性诉求。上述历史图片中前一幅反映了“大跃进”中的“浮夸风”“急躁冒进”,后一幅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办公共食堂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标志着“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广东深圳检测)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材料反映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任务是( ) A.建立健全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B.争取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C.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得毛泽东针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讲话,主张“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吸取苏联模式的教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选C项。 答案 C 2.(2018·广东惠州调研)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从此,中国经济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粮票。粮票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B.大规模工业化导致粮食短缺 C.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发展 D.“左”倾错误导致经济衰退 解析 粮票的出现说明我国粮食供应短缺,这是由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农业发展水平低,粮食供应不足,故选B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故A项错误; 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开展是正确的选择,不是“左”倾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8·河南郑州一中模拟)“一五”计划规定,五年中的国家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55.8%,各部门所占比例按计划规定(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行业 工业 农林 水利 邮电 运输 文教 卫生 城市公 用事业 贸易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3.7% 3.1% 1.0% 备注 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A.充分利用了旧中国原有工业基础 B.注重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发展 C.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着力改变原有工业结构的不平衡 解析 旧中国工业结构布局严重不平衡,新中国在“一五”计划中将大量资金用于重工业建设,如表格数据所示,D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投资集中在工业领域,各部门所占比例并不均衡,B项错误;题干材料提供的仅仅是“一五”计划的具体规定,据此无法判断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立,故C项错误。 答案 D 4.(2017· 山西名校联考)下表为1949~1956年国民收入构成表(单位:%)。据下表可知( )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业 商业 1949 68.4 12.6 0.3 3.3 15.4 1952 57.7 19.5 3.6 4.3 14.9 1956 49.8 24 6.2 4.2 15.8 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 B.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C.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改善 D.各经济部门比重渐趋平衡 解析 据题干表格中1949、1952、1956年三年数据信息可知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的比例渐趋合理,故选B项。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的标志是“一五”计划的实施,故A项错误。表格呈现的是国民收入的构成,并未提到物质生活改善,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表格中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的比例可知,渐趋平衡是不符合题意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8·湖南长郡中学实验班选拔考试)1957年我国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有9 300多个,1958年减少到1 200多个,1961年开始陆续上升,到1965年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达到了10 533个,超过了1957年的数目。这表明我国( ) A.加强了对计划管理的集中统一 B.工业化建设促进行政体制发展 C.简政放权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 D.确立起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解析 从1958年到1965年,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不断增多,反映出我国计划管理体制向集中统一方向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数量变化的问题,不能理解为行政体制问题,故B项错误。1957~1958年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数量减少,能够反映出政府简政放权;而1958年以后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数量增多,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管理,故C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就已经确立,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8·河北唐山模拟)1956年1月2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市长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国人民的胜利。”“伟大胜利”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实现 B.统购统销政策实施 C.上海工商业改造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 答案 C 7.(2017·山东济宁期末)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75万人,比1952年增加两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 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B.文化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C.农业调整解放大批劳动者 D.党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 解析 据题干可以判断,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使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大幅度增加,故选A项。文化教育事业有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1956年对农业改造的完成,并没有解放大批劳动者,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功,不是党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 A 8.(2018·安徽师大附中模拟)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 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其中,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下降为43.3%;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这种状况表明( ) 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与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C.农村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D.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的局面初步改变 解析 据题干材料“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下降为43.3%”“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表明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的局面初步改变,故选D项。 答案 D 9.(2018·河北保定模拟)下图是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 A.大炼钢铁运动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B.“大跃进”时期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盲目发展重工业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大二公”,快步进入共产主义 D.“大跃进”时期兴起了全民炼钢运动,重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对于图片信息的理解和提取。图片反映了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不断增加,说明盲目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图片只是反映指标增加,并没有反映资源浪费,故A项不正确。大炼钢铁运动是“大跃进”的表现,人民公社是在农村,故C项不正确。“大跃进”时期兴起了全民炼钢运动,重工业盲目发展,破坏生产力,故D项不正确。 答案 B 10.(2017·山西太原模拟)1960 年底,中央提出“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并宣布恢复农村集市。这项政策( )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B.根除了“左”的错误 C.旨在加快工业化进程 D.意在纠正“一大二公”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1960 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结合所学,1960年提出八字方针,该政策意在调整、纠正1958年以来,人民公社中“一大二公”现象,故选D项。 答案 D 11.(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联考)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解析 据题干材料“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期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及时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工农业生产比例,所以出现了题干中“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的变化,故选A项。 答案 A 12.(2017·四川成都模拟)下表为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统计数据(单位:1 000公吨),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年份 出口量 进口量 净出口量 1957 2 092.6 166.8 1 925.8 1958 2 883.4 223.5 2 659.9 1959 4 157.5 2.0 4 155.5 1960 2 720.4 66.3 2 654.1 1961 1 355.0 5 809.7 -4 454.7 A.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 B.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 C.该时段粮食出口量过高,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 D.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解析 1961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粮食需要大量进口,因此一改1958~1960年“左”倾错误的影响,导致数据失真的现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河南洛阳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列宁在深刻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之后,认识到在小农国家里是不可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列宁领导制定并实施了旨在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实行租让制,将国家暂时难以经营的森林、石油、采矿和电气化事业等,按照一定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但基本条件是要维护苏维埃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保护租让企业中苏俄公民的劳动。租赁制是另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它是将某些国有中小企业租给国内的私人、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但是,随着1926年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开展,对私人经济和资产阶级又展开了全面进攻。 ——摘编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从党的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他主张: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调整公私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扩大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收购、包销;(2)对私营工业进一步发放贷款;(3)调整税收,对部分工业产品减税,裁减税种,提高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劳资关系方面,资方要确认工人的民主权利,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劳方为维持市场,可暂时降低工资福利,轮流歇工,共渡难关。调整产销关系,逐步克服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根据统筹兼顾的方针,通过调整,实现产销平衡。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1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1分) 答案 (1)相同:都把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都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都注意调整劳资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时间都较短。(6分) 不同:苏俄经过了先全部国有化,后适当利用发展,再全部转化为国有的过程;而新中国先是进行合理调整,再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化为公有制经济。(4分) 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引进外国资本和发展国内私人资本;而新中国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主要侧重于对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调整。(4分) (2)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政府面临恢复发展经济的紧迫任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思考,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与政策逐渐形成;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8分) 意义:通过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积累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的基本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分) 14.(2018·广西玉林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受挫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 2.人民公社化和经济的困境 3.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恢复 三、“文化大革命”和国民经济最严重的挫折 1.“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社会经济 2.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转折和受挫 四、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徘徊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深化改革、推进开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12分)(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 示例一:在“一”中增加“1.国民经济的恢复”。(4分) 理由: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展的重大经济活动;国民经济的恢复是以后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8分) 示例二:将“二”中的“2”改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经济困难”。(4分) 理由:人民公社化不能代替或涵盖“大跃进”;“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误,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8分) 示例三:在“四”中增加“2.伟大转折及改革开放的开始”。(4分) 理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是新时期的开始;伟大转折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政治前提。(8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