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郡 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 ‎2.孔子非常崇拜“制礼作乐”的周公。春秋时,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意在(  )‎ A.恢复封建等级秩序 B.解决现实问题 C.重建西周礼乐文明 D.重回远古社会 ‎3.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4.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梁启超认为:“自由者,奴隶之对待(对立)也。……辱莫大于心奴,而身奴为末矣……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这说明两者(  )‎ A.主张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B.追求思想自由和平等 C.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D.否定对传统权威的迷信 ‎5.张琳同学在某古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 ‎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如果把其引用于论文写作,最贴切的论点应是(  )‎ A.“三纲”为天经地义,“五常”乃人伦道德标准 B.顺应民意的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国家稳定 C.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D.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 “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7.以下是收录在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其中的“师”是(  )‎ A.‎ 董仲舒 B.‎ ‎ 朱熹 C.‎ ‎ 陆九渊 D.‎ ‎ 王阳明 ‎8.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9.“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 A.‎ ‎ 儒家思想 B.‎ ‎ 墨家思想 C.‎ ‎ 法家思想 D.‎ ‎ 道家思想 ‎10.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 ‎②指南针(司南)出现 ‎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 ‎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11.“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主要表明的是(  )‎ A.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儒家认为人与社会、自然不可分离 C.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 D.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12.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文字,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中国小说史的新阶段,其中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的是(  )‎ A. B. C. D.‎ ‎13.维新变法时期的粱启超曾说:“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 B.梁启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末 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观点基本一致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目的相同 ‎14.陈独秀在其《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把向西方学习分为“学术”、“政治”、“伦理”三个阶段的觉悟,下列言论属于“伦理的觉悟”的是(  )‎ A.“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 B.“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15.蒋介石曾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所以民生主义到最后一步,就是共产主义。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 以上言论(  )‎ A.未显示与苏联和中共合作的诚意 B.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和理论基础 ‎16.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17.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至“十七大”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18.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学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爆发 ‎19.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下列选择中,属于邓小平理论中“吸收和借鉴”表现的是(  )‎ A.“一五计划”工业化方针 B.和平赎买的改造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真正掌握真理的人都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牺牲品 B.雅典民主仅局限于男性公民的民主 C.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D.雅典民主窒息了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2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运动,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 ‎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③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⑧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22.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④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 “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世俗化的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B.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24.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写道:“我下了一枚鸡蛋,可路德却孵出了一只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对罗马教廷特权与腐败 B.嘲讽路德激进的宗教改革 C.抨击宗教改革泯灭的人性 D.赞赏宗教改革的民族意识 ‎2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26.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2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并非否定。在相对论中,牛顿三大定律依然正确,只不过在分析问题时还要考虑到相对论的效应而已。以上阐述的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是(  )‎ A.各自独立 B.相互对立 C.继承与发展 D.否定与发展 ‎28.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宣称所有社会制度都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1857年,斯宾塞说:“无论是在社会发展中还是在政治、制造业、商业、语言、文学、科学及艺术的发展中,这种由简单经过连续的变异而进入复杂的同样的进化始终保持着。”这些观点(  )‎ A.说明了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的理论环境 B.说明了社会科学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C.说明了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 D.说明了社会科学可以转化为自然科学理论 ‎29.某种文学作品,有人这样表述它的特点:“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以下作品能体现这一文学艺术思想的是(  )‎ ‎①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 ‎②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③雪莱的《西风颂》 ‎ ‎④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⑤屈原的《离骚》 ‎ ‎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①③⑤‎ ‎30.如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 ‎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1.材料一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灯立契约。……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主权者应该拥有的 12项权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杭就可能被杀死,主权者还有权决定财产权问题等。主权者的权威是绝对而不容置疑的。‎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 ‎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把个人的天斌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转让当然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共同体应符合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人民服从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因为公意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则确立的。如果每个人都按公意行动,就保证了个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国家的职责是执行公意,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而主权便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 ‎(l)根据材料一,分析霍布斯的主要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 ‎ ‎ 三、材料解析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各用一句话概括三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概括三位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各是什么?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33.阅读下列材料:‎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请回答:‎ ‎(1)归纳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依据上述原则提出了什么学说?‎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列举两位与孟德斯鸠同时代的法国启蒙思想家。‎ ‎ ‎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郡 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 ‎【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特征,要求学生结合儒家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解答】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A错误,题干没说统一信仰,而是要求统治者应有所作为,CD都是讲社会信仰、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欲望.题干是讲统治者应该要“德治”.‎ 故选B.‎ ‎ ‎ ‎2.孔子非常崇拜“制礼作乐”的周公。春秋时,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意在(  )‎ A.恢复封建等级秩序 B.解决现实问题 C.重建西周礼乐文明 D.重回远古社会 ‎【考点】V8:孔子的政治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思想,要求学生结合孔子思想的内容和当时的时代特征来分析.‎ ‎【解答】A.孔子时期是奴隶社会崩溃,所以不可能是恢复封建等级秩序.‎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说明其思想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 C.孔子想通过重建西周的礼乐制度,来解决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是最终的目的.‎ D.重回远古时期不是孔子的要求.‎ 故选B.‎ ‎ ‎ ‎3.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考点】32: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需要掌握“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反映的实质.解题的关键是对百家争鸣、独尊儒术的背景的分析.‎ ‎【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于社会的变革发表自己的看法,抨击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时期,西汉的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国力日盛,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所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央集权制度制度的加强,故B项正确.‎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题干涉及的思想领域,与商品经济无关,故C项错误.‎ D项在秦朝就已经出现,应排除.‎ 故选B.‎ ‎ ‎ ‎4.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梁启超认为:“自由者,奴隶之对待(对立)也。……辱莫大于心奴,而身奴为末矣……若有求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这说明两者(  )‎ A.主张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B.追求思想自由和平等 C.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D.否定对传统权威的迷信 ‎【考点】36:宋明理学.‎ ‎【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他提出 “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解答】王守仁提出学关键是合乎本心.与本心不一致,即便是孔子的言论,也不能认同;与本心一致,即便是庸常人所说,也不能否定.王守仁之意,并不以孔子的言论作为标准,这样有利于否定孔子的权威,故D项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 ‎ ‎5.张琳同学在某古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 ‎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如果把其引用于论文写作,最贴切的论点应是(  )‎ A.“三纲”为天经地义,“五常”乃人伦道德标准 B.顺应民意的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国家稳定 C.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D.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大的作用.‎ ‎【解答】联系史实可知,“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所说的就是古代的民本思想.对于古代的民本思想,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统治者通过顺应民意,以维护、巩固和强化特定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进而能够谋求特定阶级和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他维护社会秩序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 ‎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 “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考点】36:宋明理学.‎ ‎【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程朱理学是南宋及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影响海内外.‎ ‎【解答】根据材料“理学(新儒学)…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说明了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 ‎ ‎7.以下是收录在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其中的“师”是(  )‎ A.‎ 董仲舒 B.‎ ‎ 朱熹 C.‎ ‎ 陆九渊 D.‎ ‎ 王阳明 ‎【考点】36:宋明理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的主旨,并正确掌握董仲舒、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B.题干所给材料中“师”的意思是,“理”在“气”先,由“理”生“气”;“理”在“气”中,相互依存,联系所学知识,这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 C.结合所学知识,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D.结合所学知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故选B.‎ ‎ ‎ ‎8.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考点】3T:中西方文化交流.‎ ‎【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文化交流,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 ‎【解答】问题为“不能印证”,“天人感应”学说来自战国时期阴阳家的思想,而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东汉时期,故A符合题意;‎ B程朱理学吸收了佛教的思想,不符合题意;‎ 佛教的传入,促进了我国绘画艺术、雕刻艺术的发展,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 ‎9.“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 A.‎ ‎ 儒家思想 B.‎ ‎ 墨家思想 C.‎ ‎ 法家思想 D.‎ ‎ 道家思想 ‎【考点】32: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法家思想受到重用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和诸子百家思想内容分析即可.‎ ‎【解答】‎ 根据题干“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变革时期,最迎合君主和时代要求的是法家思想,其法治观、集权观、改革观等思想更被秦国采纳,故C项正确.‎ 儒家“仁爱”、墨家“兼爱”、“非攻”以及道家“无为”等思想都不符合当时统治的要求,故ABD三项错误.‎ 故选C.‎ ‎ ‎ ‎10.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 ‎②指南针(司南)出现 ‎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 ‎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考点】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与运用的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与运用的时间的识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①是东汉;②是战国时期;③是唐朝末年;④是北宋,因此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故C项正确.‎ 故选C.‎ ‎ ‎ ‎11.“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主要表明的是(  )‎ A.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儒家认为人与社会、自然不可分离 C.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 D.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考点】3G: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从材料中看,儒家思想不重视科技的推广并对其产生抑制的作用,说明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故D项正确.‎ AC两项表述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项表述虽正确,但与题意联系不紧密,应排除.‎ 故选D.‎ ‎ ‎ ‎12.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文字,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中国小说史的新阶段,其中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的是(  )‎ A. B.‎ ‎ C. D.‎ ‎【考点】3P:明清小说.‎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小说,《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解答】《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 ‎ ‎13.维新变法时期的粱启超曾说:“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 B.梁启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末 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观点基本一致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目的相同 ‎【考点】P5: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梁启超的文章文笔犀利,饱含激情,通俗新颖,富有哲理性.宣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认为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解答】“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表明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 ‎ ‎14.陈独秀在其《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把向西方学习分为“学术”、“政治”、“伦理”三个阶段的觉悟,下列言论属于“伦理的觉悟”的是(  )‎ A.“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 B.“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考点】B7: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解答】学术的觉悟指的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故AC错误;‎ 政治的觉悟指的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故B错误;‎ 伦理的觉悟指的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故D正确.‎ 故选D.‎ ‎ ‎ ‎15.蒋介石曾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所以民生主义到最后一步,就是共产主义。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 以上言论(  )‎ A.未显示与苏联和中共合作的诚意 B.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和理论基础 ‎【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可操纵国民生计).‎ ‎【解答】‎ 从题干中“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信息可以看出蒋介石认为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有着相同的内容,故B项符合题意正确;‎ A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选B.‎ ‎ ‎ ‎16.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考点】P6: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要求学生结合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的经济思想来分析.‎ ‎【解答】A.材料并不是要防止私人资本的发展,而是要用国家政策来解决它所产生的弊端.‎ B.从材料中的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可以看出主张国家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纠正思维基本缺陷,造福国民,是贫富差距均衡.‎ C.材料体现不出平均地权.‎ D.材料体现不出反对阶级分化,材料是防止贫富不均,也体现不出特别关注工人的利益.‎ 故选B.‎ ‎ ‎ ‎17.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至“十七大”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需要掌握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大会、中共十五大的内容和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对选项的分析,结合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大会、中共十五大的内容和时间解答即可.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①反映了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会议内容;②出现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③应该出现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共十一届大会上;④把邓小平理论摆在了突出位置,反映的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②①④,故B项正确.‎ 故选B.‎ ‎ ‎ ‎18.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学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爆发 ‎【考点】7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考查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根据题意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得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 故选A.‎ ‎ ‎ ‎19.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下列选择中,属于邓小平理论中“吸收和借鉴”表现的是(  )‎ A.“一五计划”工业化方针 B.和平赎买的改造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II:邓小平理论.‎ ‎【分析】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理论中南方谈话.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讲话.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解答】A项“一五计划”工业化方针是向苏联学习的,题干中强调的是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不符合题意;‎ B项和平赎买的改造政策是三大改造中中国的创举,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邓小平这段南方谈话的思想主旨是要学习资本主义一些先进的东西,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符合题意;‎ 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创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 ‎20.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真正掌握真理的人都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牺牲品 B.雅典民主仅局限于男性公民的民主 C.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D.雅典民主窒息了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考点】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解答】材料“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揭示了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庸人执政现象,而真正的治国人才则无法施展自身的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弊端和不利影响.因此D符合题意;‎ AB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与题意不符,故ABC排除.‎ 故选D.‎ ‎ ‎ ‎2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运动,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 ‎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③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⑧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考点】85:文艺复兴;86:宗教改革;87: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相同点,都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答】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故②错误;‎ ‎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故①③④正确.‎ 故选C.‎ ‎ ‎ ‎22.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④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85:文艺复兴.‎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是卢梭的观点,故④‎ 不合题干主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故A正确,排除BCD.‎ 故选A.‎ ‎ ‎ ‎23.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 “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世俗化的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B.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考点】85:文艺复兴.‎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了原始财富.‎ ‎【解答】从材料中“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等关键词,可以判断出使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文艺复兴,这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开始,之前都是笼罩在宗教神学的阴影当中,故A正确;‎ B指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等,排除;‎ C项指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 D项是启蒙运动的作用,排除.‎ 故选A.‎ ‎ ‎ ‎24.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写道:“我下了一枚鸡蛋,可路德却孵出了一只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对罗马教廷特权与腐败 B.嘲讽路德激进的宗教改革 C.抨击宗教改革泯灭的人性 D.赞赏宗教改革的民族意识 ‎【考点】86:宗教改革.‎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宗教改革.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尼德兰哲学家,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1524年写了《论自由意志》并同马丁•路德通信,批评路德.他知识渊博,忠于教育事业,讽刺了经院式教育,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学习自然科学.其一生始终追求个人自由和人格尊严.‎ ‎【解答】反对罗马教廷特权与腐败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 伊拉斯谟与马丁路德都主张进行宗教改革,前者强调温和的渐进改革,后者主张激进改革,“我下了一枚鸡蛋,可路德却孵出了一只鸭.”可知伊拉斯谟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嘲讽态度,不赞同其改革主张,故B项正确;‎ 抨击宗教改革泯灭的人性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赞赏宗教改革的民族意识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B.‎ ‎ ‎ ‎2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考点】87:启蒙运动;6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相关内容﹣﹣启蒙运动.‎ ‎【解答】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属于属于三者共同的东西,不符合题干要求“进一步发展”;B项不属于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故选C.‎ ‎ ‎ ‎26.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考点】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88:经典力学;XG: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和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重点考查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近代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解答】A、注意时间信息“17世纪末”.早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议会已经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是通过16世纪宗教改革,排除A;‎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进化论的提出是在1859年(19世纪中叶)由达尔文提出,排除B;‎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相对论理论提出实在0世纪初,排除C;‎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提出、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是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者都是在17世纪末,因此选D.‎ 故选D.‎ ‎ ‎ ‎2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并非否定。在相对论中,牛顿三大定律依然正确,只不过在分析问题时还要考虑到相对论的效应而已。以上阐述的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是(  )‎ A.各自独立 B.相互对立 C.继承与发展 D.否定与发展 ‎【考点】88:经典力学;ET:相对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论,要求学生结合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A.牛顿力学体系是相对论的一个特例,包括在相对论中.‎ B.用相对论可以解释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但也可以证明它的不足.‎ C.相对论是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不能解释新发展的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绝对的时空观,是对经典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D.相对论并没有完全否定经典力学,所有理论只是改变了其中的绝对时空观,选项表述太过绝对.‎ 故选C.‎ ‎ ‎ ‎28.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宣称所有社会制度都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1857年,斯宾塞说:“无论是在社会发展中还是在政治、制造业、商业、语言、文学、科学及艺术的发展中,这种由简单经过连续的变异而进入复杂的同样的进化始终保持着。”这些观点(  )‎ A.说明了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的理论环境 B.说明了社会科学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C.说明了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 D.说明了社会科学可以转化为自然科学理论 ‎【考点】89:进化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论,要求学生结合生物进化论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进行分析.‎ ‎【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创立时,当时社会中已经存在了各个行业的进化论现象,表述的是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期理论环境.‎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才出现,所以不能说明社会学科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B.材料看不出社会科学对理论科学的基础性作用.‎ D.材料并没有表达,自然科学和理论,科学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故选A.‎ ‎ ‎ ‎29.某种文学作品,有人这样表述它的特点:“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 ……“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以下作品能体现这一文学艺术思想的是(  )‎ ‎①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 ‎②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③雪莱的《西风颂》 ‎ ‎④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⑤屈原的《离骚》 ‎ ‎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①③⑤‎ ‎【考点】I1:浪漫主义文学.‎ ‎【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成就.:关键信息是“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等等.‎ ‎【解答】题干的关键信息是“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随着感觉而走.”结合所学可知是浪漫主义文学.①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正确.‎ ‎②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内容不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排除.‎ ‎③雪莱的《西风颂》 和 ⑤屈原的《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正确.‎ ‎④属于现实主义,⑥属于现代主义,排除.‎ 综上所述,故D正确,排除ABC.‎ 故选D.‎ ‎ ‎ ‎30.如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考点】I8:现实主义美术.‎ ‎【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查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解答】图是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图片体现的是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反映了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D项正确.‎ 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都不符合题意,属于干扰项,应排除ABC三项.‎ 故选D.‎ ‎ ‎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1.材料一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灯立契约。……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主权者应该拥有的 12项权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杭就可能被杀死,主权者还有权决定财产权问题等。主权者的权威是绝对而不容置疑的。‎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 ‎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把个人的天斌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转让当然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共同体应符合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人民服从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因为公意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则确立的。如果每个人都按公意行动,就保证了个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国家的职责是执行公意,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而主权便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 ‎(l)根据材料一,分析霍布斯的主要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 ‎【考点】87:启蒙运动.‎ ‎【分析】(1)本题考查霍布斯的主要观点.依据材料一“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灯立契约”等可得出结论.‎ ‎(2)本题考查卢梭、霍布斯的相关思想.依据材料二“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解答】(1)依据材料一“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灯立契约.…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否定君权神授,国家是根据契约建立;国家的成立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君主具有绝对的权力,不受契约的约束;人民不能反抗君主;人民将所有权利让渡给国家.‎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观点是:国家根据契约建立,维护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生命财产和自由);国家的统治应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公民有权推翻不合格政府和国家;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第二小问:结合卢梭、霍布斯的相关思想比较分析如下:人民签订契约时,只是部分出让权利,人民有权推翻不合格政府;国家统治者应遵守社会契约的内容,不能违背.‎ 故答案为:‎ ‎(1)否定君权神授,国家是根据契约建立;国家的成立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君主具有绝对的权力,不受契约的约束;人民不能反抗君主;人民将所有权利让渡给国家.‎ ‎(2)观点:国家根据契约建立,维护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生命财产和自由);国家的统治应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公民有权推翻不合格政府和国家;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进步:人民签订契约时,只是部分出让权利,人民有权推翻不合格政府;国家统治者应遵守社会契约的内容,不能违背.‎ ‎ ‎ 三、材料解析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各用一句话概括三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概括三位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各是什么?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考点】32:百家争鸣;34:董仲舒的思想主张;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分析】(1)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需正确把握题干所给三则材料的主旨,并正确掌握韩非、董仲舒、黄宗羲所处的时代特征.‎ ‎(2)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需正确把握题干所给三者材料的主旨,并正确掌握韩非、董仲舒、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历史意义.‎ ‎(3)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需正确把握韩非、董仲舒、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的实质.‎ ‎【解答】‎ ‎(1)本小问的时代特征,依据材料一的选自可知,反映的是韩非的主张,结合所学可知,韩非处于战国时期,其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变革或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或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时期.依据材料二的选自可知,反映的是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处于西汉时期,其时代特征是封建大一统时期或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一时期.依据材料三的选自可知,反映的是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处于明清之际,其时代特征是封建专制走向衰落时期.‎ ‎(2)第一小问的主张,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韩非子主张法治;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依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韩非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3)本小问的本质差别,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可知,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君主专制,具有民主色彩.‎ 故答案为:‎ ‎(1)战国:社会大变革或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或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时期.‎ 西汉:封建大一统时期或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一时期.‎ 明末清初:封建专制极端强化或封建专制走向衰落时期.‎ ‎(2)韩非子主张法治,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君主专制,具有民主色彩.‎ ‎ ‎ ‎33.阅读下列材料:‎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请回答:‎ ‎(1)归纳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依据上述原则提出了什么学说?‎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列举两位与孟德斯鸠同时代的法国启蒙思想家。‎ ‎【考点】87:启蒙运动.‎ ‎【分析】(1)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2)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依据材料“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结合欧美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可得出结论.‎ ‎(3)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思想家.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解答】(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可得出结论:“分权与制衡”的思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三权分立学说.‎ ‎(2)主要结合欧美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分析如下: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结合所学知识与孟德斯鸠同时代的思想家有伏尔泰、卢梭.‎ 故答案为:‎ ‎(1)“分权与制衡”的思想.三权分立学说.‎ ‎(2)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伏尔泰、卢梭.‎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