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商鞅变法(测)-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选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2+商鞅变法(测)-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选修1)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与“尽地力之教”相关的是 A.管仲 B.李悝 C.吴起 D.商鞅 ‎【答案】B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李悝改革。‎ ‎【名师点睛】“尽地力”是一种“重农政策”。战国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他计算说:一百平方里之内,有土地九万顷,除了山泽人居占三分之一之外,可开田地六万顷,“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这就是说,百里之地,每年的产量,由于勤与不勤,或增产一百八十万石,或减产一百八十万石。此数字关系重大,因此必须鼓励农民生产。‎ ‎2.《史记》曾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皆怨望。”根据上文所述,分析为何会有如此现象( )‎ A.商鞅变法时,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 B. 商鞅变法时,以军功授田定爵位,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 C. 商鞅变法时,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用以控制贵族 D. 商鞅变法时,鼓励平民努力耕织,奖励生产,使贵族无法从事工商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时并未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不能选A。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不是用以控制贵族而是加强统治,不能选C。在商鞅变法时贵族也是可以从事工商业的,不能选D。其实是军功制造成了宗室贵戚皆怨望的现象,因为以军功授田定爵位才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所以才怨恨商鞅,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内容 ‎ ‎3.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有利于( )‎ ‎①打击旧贵族的特权 ②强化对基层的管理 ③发展封建经济 ④提高军队战斗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 ‎【解析】‎ 考点:人类历史上的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 ‎【名师点睛】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秦国进行的废除奴隶制土地制度为核心,实现富国强兵的改革。考试重点关注变法的条件、主要内容、作用及评价。‎ ‎4.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措施“薄恩礼,好生分”造成人与人的关系陌生,“什伍连坐制”就使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相互监视,从而造成关系紧张,所以应选D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军队;B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C选项是秦朝建立之后的主要措施。‎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 ‎5.“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两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 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度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B. 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 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 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答案】C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影响 ‎6.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 )‎ A.周王室衰微 B.宗法分封制破坏 C.生产力提高 D.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C ‎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政治决定于经济,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提高,所以选C;周王室衰微表明当时奴隶制度面临危机,这位改革创造了条件,但不是动力,排除A;宗法分封制破坏表明当时奴隶制度面临危机,这位改革创造了条件,但不是动力,排除D;争霸战争的需要表明当时社会动荡,这位改革创造了条件,但不是动力,排除D。故选C。‎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的动力 ‎7.《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文中所说的“本”,表现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是 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B.废分封,行县制 C.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D.奖励耕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时提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为本,商为末,因此这里的本应是指农业,对农业的措施是奖励耕织,故D项正确;A项军事措施;B项是地方行政制度;C项是法律措施。所以答案选D。‎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 ‎【名师点睛】商鞅变法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 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2、特点:‎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 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如,“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治理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8.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法家思想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法家思想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9.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商鞅变法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但是商鞅变法中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 ‎10.下列关于商鞅实行军功爵制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B.杜绝贵族晋爵的机会 C.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D.确立地主的政治优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关于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的影响,我们要从历史事实出发。秦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商鞅变法的影响,其中的军功爵制鼓舞了军队的士气,使人们变得更加善战。这也打击了原有的贵族,确立了地主的政治优势。B选项错在杜绝,因为只要贵族立有战功也可以晋升。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军功爵制 ‎1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宗室贵族多怨望”可知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本题需要学生思考哪些措施直接触及到了贵族的利益。因为它规定按功授爵,这就使依靠血缘而予以维系的旧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D符合题意。而A不符合变法内容,它强调重农抑商。B、C虽然正确,但并非直接触及到贵族的利益。综上,本题选D. ‎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改革内容 ‎12.“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提供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 ‎①除旧布新 ②关注民生 ③国富兵强 ④最为彻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改革内容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度,欺魏将,……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循……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2)商鞅在哪位国君的支持下开展变法的?商鞅变法对秦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能否全面评价商鞅在历史上的作用?为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奖励军功、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爵位,废除井田制,‎ ‎(2)秦孝公。使秦国逐渐富强起来,为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3)根据个人品质评价商鞅变法;不能;因为这一标准忽略了对变法客观效果的考察。‎ ‎(4)变法触动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 ‎【解析】‎ ‎(3)材料中“天资刻薄人也”、“商君之少恩”等说明司马迁评论商鞅变法的着眼点是个人品质。评价变法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措施带来的实际影响,这一评价标准忽略了变法的社会客观效果,不能全面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4)认真研读材料四抓住有效信息点“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循……遂灭商君之家。”可知变法触动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从而造成了其悲惨的结局。‎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内容、评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