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级高二9月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的争论,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 政治上的统一确保了思想上的统一 B. 董仲舒的学说不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 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在社会生产力和基本社会制度两方面都有直接而丰富的成果。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经典力学 D. 进化论 3.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 “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 活字印刷广泛采用 D.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4.《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一书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B. 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 C. 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D. 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 5.“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点应属于( )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阳明 D. 王夫之 6.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明清思想家的民主思想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 宣告宋明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D. 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现 7.孔子非常推崇周公的政治,在他看来,实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实现“正名”,则须在“政”“刑”之外借助“德”“礼”。据此推断,孔子倡导“仁”“礼”学说的主要目的是( ) A. 恢复周代政治制度 B. 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 C. 实现德治政治理想 D. 变革周代的社会秩序 8.历史学家钱穆在其通史性论著《国史大纲》中说:“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对材料所述“转变”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推动贵族政府转为文治政府 B. 开启中国古代士人参政的先河 C. 基于国情变化所做出的调整 D. 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 9.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 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10.一天课外活动时,同学王力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而同学刘敏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 ) A. “水是万物的本原” B. “心外无物” C. “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11.英国人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判断,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 A. 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 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 影响范围存在局限 D. 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12.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理性角度研究人的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他( ) A. 重视培养雅典公民的理性思维 B. 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 已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D. 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13.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反映出 A. 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 文艺复兴倡导民主自由原则 C.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14.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人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 A.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15.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 A. 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 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 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 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16.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 A. 造纸术的革新 B. 雕版印刷的普及 C. 活字印刷的推广 D. 科举取士的需要 17.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 ) A. 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 民众群体更为广泛 C.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 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18.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 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 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 ) A. 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B. 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C. 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D.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 ) A. 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B. 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C.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 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21.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 A. 达尔文错误地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B. 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基本规律 C. 达尔文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 生物进化与人类社会演进有着相同的规律 22.16世纪布鲁诺因支持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 A. 进化论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B. 教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C. 英国的学术氛围更加宽松 D. 教会权威已经逐渐丧失 23.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 A. 达尔文错误地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B. 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基本规律 C. 达尔文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 生物进化与人类社会演进有着相同的规律 24.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民众的态度是( ) A. 都以武装反抗的形式抗击八国联军 B. 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 C. 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 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5.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下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说明( ) A. 中西方文化科技存在差异 B. 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C. 西方传教士在华广受欢迎 D.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 26.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韩信很快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 A. 《石氏星表》 B. 《九章算术》 C. 《齐民要术》 D. 《四洲志》 27.西汉时,社会上有一批人被称作“游侠”。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为别人排难解纷,敢作敢为,信守言诺,值得称颂;班固在《汉书》中认为这些游侠不遵守制度,不尊重权威,身为小民而行使生杀大权,死有余辜。这反映出( ) A. 司马迁与班固的境界高下有别 B. 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因时因人而异 C. 时代背景会影响对人物的评价 D. 两汉游侠群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8.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论;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 ) A. 学风开放,思想自由 B. 重文轻理,倡新抑旧 C. 学科齐全,综合性强 D. 规模宏大,名师众多 29.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不是在玩弄新的词藻,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并把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看作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其他原理的一条“金线”。上述材料主要是想表明( ) A. 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核心的内容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 中国的知识分子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体系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作为社会改造指导思想 30.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 A. 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 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C. 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 D. 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31.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圆缺盈亏、海潮上涨下降等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300多年前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认识其成因。为科学解释上述现象提供理论支撑的科学家是( ) 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 达尔文 D. 普朗克 32.1624年《垄断法》问世,标志着英国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后来,晚年的瓦特非常富庶,他的主要财富来源不是制造蒸汽机的工厂,而是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材料主要表明( ) A. 《垄断法》问世奠定了工业革命基础 B. 专利制度阻碍了工业革命向世界拓展 C. 专利制度诱导瓦特逐步改良了蒸汽机 D. 技术创新得到制度保障方能放大效益 33.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的评价是在强调互联网( ) A. 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 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3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 A.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 交通工具和武器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重大 3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36.19世纪末有一位维新思想家在《仁学自叙》中说:“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 ) A. 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B. 用孔教名义宣扬维新变法 C. 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D. 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37.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 B. 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 C. 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D. 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38.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以独特的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被誉为“一部独具风格的资产阶级法学百科全书”。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 A. 摆脱了古代罗马法学的影响 B. 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的基本框架 D.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39.汉字作为一种特有的书面语言,其发音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方式,但并不妨碍人们的交流沟通,为中国的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提供了一种重要力量。这反映出( ) A. 汉字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 B. 汉字是中国统一的决定性力量 C. 汉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 汉字使中国语言文字多样性减弱 40.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二、非选择题(40分) 41.(14分)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第27条: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第28条: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材料三: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四: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欧洲近代历史上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三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4分) (3)材料四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主张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6分) 42.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有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世人习而不察,辄怪乎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清)钱大昕(1728~1804)著《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8分) (2)“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根据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6分) 4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蔡元培做了北京大学校长,认为无论任何学派苟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悉听其自由发展。对于教员,一以学诣为主,讲授以不背思想自由为界限。对于学生,破除其做官发财思想,及专己守残陋风,扩大治学范围,了解科学的重要,以祛偏狭之见。他对陈独秀早表钦佩,近又读过一年来的《新青年》,益觉陈的见解多和他相合,遂聘为文科学长,共商整顿大学办法,罗致优良的教师,一向以腐败闻的北京大学,气象大变,面目一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整理 材料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入中国,给正在寻求解放道路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北京大学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一支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新军开始组成。 ——引自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回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北京大学成为“大本营”的原因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6分) (2)列举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为宣传“新的内容”所发表的重要文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北京大学在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6分) 2017级高二9月调研考试 历史答案 1.C 【详解】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指的是思想上的统一,“大一统”指的是政治上的统一,在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的局面下,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以巩固封建统治,故C正确;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而不能确保思想上的统一,故A错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而不是君主专制的需要,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的关系,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地位问题,排除D。 2.C 【详解】由材料“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说明它是某种科学领域的成就,而AB是思想解放运动,侧重于思想文化领域,排除AB;经典力学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为其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故现C;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晚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排除D。 3.A 【详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儒家“支派”占有103,“篇数”是3123,说明汉代儒学地位明显提高,故A项正确。“百家争鸣”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已经结束,与材料不符,排除B。活字印刷出现在北宋时期,排除C。科举制度出现隋朝时期,排除D。 4.D 【详解】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思想,对于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具有启蒙作用,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黄宗羲代表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虽然是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但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家思想,故A项正确;黄宗羲的思想仍然是服务于王权的需要,故B项正确;黄宗羲虽然批判君主独裁,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正确。 5.C 【详解】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与心学不同,排除A;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与材料“良知”不同,故排除B;材料“个个人心”“良知”反映王守仁关注人心,“致良知”等理念,故选C;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批评君主专制,而且主要贡献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排除D。 6.B 【详解】李贽批判孔子的思想权威,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体现出明清之际思想,儒家思想遭到批判继承,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明清思想家仍然没有跳出传统儒家思想藩篱,不具有民主思想,故A项错误;此时儒家思想仍然占有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思想是对儒学批判并不是与儒学对立的新思想,故D项错误。 7.C 【详解】春秋晚期分封制遭到瓦解,传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为此孔子倡导“仁”和“礼”的思想,孔子认为维护周礼的最好方法是通过“正名”以实现德治,故C项正确;孔子倡导“礼”是实现德治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孔子实现的愿望是实现德治政治抱负,不是扩大儒学影响,故B项错误;孔子倡导“礼”是维护西周等级制度,故D项错误。 8.B 【详解】汉武帝时期重视儒学独尊地位,推动士人参政发展,但并不是开启中国古代士人参政的先河,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士人参政有助于推动贵族政府转为文治政府,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属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时期,所以推崇士人参政,故C项正确;士人参政有利于推动儒学独尊地位,故D项正确。 9.A 【详解】材料“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反映了人人心中都有良知的思想主张。材料“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反映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对人性的宣扬,这些主张都突出了人的自我价值,故A正确;西学东渐指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材料未涉及此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民主政治的主张要求,故C错误;“愚妇与圣人同……直斥六经,张扬个性”体现了对传统理学的批判,而不是创新,故D错误。故选A。 10.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两人都从自身感受出发衡量天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相似,D项正确。水是万物的本原是泰勒斯观点,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排除A。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与材料不符,排除B。C项是斯多亚学派西塞罗的观点,与材料不符,排除。 11.C 【详解】材料“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中信息说明文艺复兴主要局限于社会的上层精英,并没有发动下层人民群众,体现出文艺复兴影响范围的局限性,故C项正确;材料论述文艺复兴影响的范围,不是思想解放作用,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并不是无组织的运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文艺复兴对于政治领域的影响,故D项错误。 12.C 【详解】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衰落时期,民众道德沦丧,材料“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体现出苏格拉底重视人道德素质培养,说明此时苏格拉底已经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是说明苏格拉底重视公民道德培养,不是理性思维,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民众要捍卫思想自由,故B项错误;扩大公民权不符合材料苏格拉底主张,故D项错误。 13.D 【解析】描述出身卑贱的人战胜封建主和贵族,显然是人文主义者对于封建特权的不满,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故D正确;A不是材料体现主要内涵;民主和理性均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故B和C错误。 14.B 【解析】试题分析: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是当时的雅典城邦而不是整个希腊,同时由材料中“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看不出苏格拉底因政治腐败阻碍哲学进步而担忧,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结合所学可知所谓“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指的是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人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智者学派的这种相对主义观点,忽视对道德的强调,使雅典社会价值标准混乱、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这正是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故B项正确;雅典社会道德标准失准主要是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了价值标准的混乱,而不是因为人们不重视辩证法,故C项错误;希腊人不是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而是不清楚真善美的标准,这是人是万物尺度观点下社会价值标准混乱导致的,故D项错误。 15.D 【详解】材料表明从第二代新教牧师起,等级的特征进一步隐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倡导上帝崇拜和阅读《圣经》,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不再承认罗马教廷、教宗具有神圣性。无论是教皇,还是大主教、主教、教区神甫和修道院的僧侣,都不具有神圣的性质,故想要有特权的贵族与商人便退出了竞争的行列,故答案为D;ABC三项虽然会对贵族与商人退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BC三项。 16.C 【详解】从材料中的“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来看,“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应当是活字印刷的推广。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的变化与造纸术的革新无关,排除A项;隋唐时期已出现雕版印刷术,并开始科举取士,因此材料中的变化与此无关,排除B、D项。 17.C 【详解】材料反映了京剧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为它是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在演出市场上,更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选C。A错误,昆区更有艺术审美价值。B错误,民众群体广泛的原因在于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D错误,材料反映的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其次昆曲内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它没有贴近民众生活。 18.C 【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火药加剧了骑士阶层的没落,冲击了封建统治;罗盘针帮助欧洲开辟了新航路,促进了对外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欧洲知识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9.B 【详解】“《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 注意从时间、玉米分布范围和用途等角度分析,材料表明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与美洲经济交往的信息,故A项错误;当时政府并没有大力引进外来品种,故C项错误;D是鸦片战争之后。 20.C 【解析】A选项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是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与爱因斯坦无关,故排除;B选项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是量子力学的影响,故排除;C选项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是相对论的影响,符合题意;D选项与相对论的内容相悖,故排除。 21.A 【详解】根据“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知道,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故B项错误;达尔文学说不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理论来源,故C项错误; 马克思认为达尔文是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显然认为生物进化与人类社会演进有着不相同的规律,故D项错误。 22.D 【详解】中世纪教会统治社会一切,教会的权威至高无上,19世纪中期随着教会权威的逐渐下降,科学的思想逐渐被民众接受,材料中达尔文和布鲁诺以及哥白尼的不同遭遇正说明了这一点,故D项正确;进化论的思想至今都没有被民众广泛认同,故A项错误;教会是通过宗教统治人们,此时并不是实行宗教宽松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宗教权威的消失,不是英国学术氛围的宽松,故C项错误。 23.A 【详解】根据“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知道,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故B项错误;达尔文学说不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理论来源,故C项错误; 马克思认为达尔文是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显然认为生物进化与人类社会演进有着不相同的规律,故D项错误。 24.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各界人士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维新派开展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商人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运动等。故C项正确;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以武装反抗的形式抗击八国联军,其它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是发动改良运动,故A项表述错误,D项也错误;清政府开展了清末新政,故B项错误; 25.B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修改地图,把中国放在中心,是为迎合统治者的自大心理,实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坚持认为中国应居于世界中心,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方科技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中西方文化科技存在差异,排除A。西方传教士是因为顺应了中国人的愿望和要求才受到欢迎,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而是强调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排除D。 26.B 【详解】材料中涉及到了新谷、陈粮的分类与统计,与古代的数学有关,而《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故B项符合题意;《石氏星表》是由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家石申(一名石申夫)所著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与数学无关,故排除A项;《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与数学统计无关,且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四洲志》是清代林则徐所编,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27.C 【详解】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西汉初期,此时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对于“游侠”评价显然从正义角度出发,而班固生活在东汉初期,社会动荡不安,对于“游侠”评价从负面角度论述,二人对于“游侠”不同评价主要是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故C项正确;二者都是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并不是境界高下有别,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是从时代背景不同分析,并不是因人而异,故B项错误;材料中游侠群体并不是因为朝代更换而发生根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 28.A 【解析】蔡元培的办学宗旨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蔡元培主张学术自由,主张各种流派并存,因此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倡导学风开放,思想自由。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 29.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而是为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他们特别重视传播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学说”,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主要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的指导思想。故答案为D项。A项没有考虑到当时的中国现实,排除;B项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理论,排除;从“他们传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探求学理”来看,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30.B 【解析】从材料“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中这一变化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故B项正确,D项错误;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31.B 【解析】据材料“太阳东生西落、月亮圆缺盈亏、海潮上涨下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与三大定律为科学解释上述现象提供理论支撑,故B选项正确;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与材料无关,故A选项错误;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也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普朗克提出量子论,与材料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B。 32.D 【解析】材料中“《垄断法》问世标志着英国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说明英国通过制度俩保障技术创新,D正确;此时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A错误;专利制度促进工业革命发展,B错误;瓦特改良蒸汽机主要是市场作用,C错误。 33.C 【解析】“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等字眼既强调了互联网的捷与方便又强调了互联网的信息量大,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迅速传播信息,也不涉及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4.A 【解析】从材料内容可判断《全球通史》旨在强调《独立宣言》和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共产党宣言》对世界的影响。《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它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共产党宣言》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材料主旨是说全世界既可以感受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进步,也同样可以感受到思想的进步,这是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才可以做到的,所以答案选A项。BCD都只说到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故排除。 35.B 【解析】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内棉纺厂发展很快的时间段是在1802-1830年间,这时改良蒸汽机已经应用于机器,所以推动了棉纺织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得工厂可以不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所以会发展很快,故选B;珍妮纺纱机1765年就发明了,不会等到题干所述时间才发挥作用,故排除A;CD与题干关系不大,故排除。 36.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仁学自叙》是谭嗣同的著作,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是严复,故A项错误;据材料“冲决伦常之网罗”说明谭嗣同是反对孔教的,故B项错误;据材料“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可以得出谭嗣同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故C项正确;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主张,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37.B 【详解】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代表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西学东渐”实质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于封建文化思想的冲击,故B项正确;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生产力不是本质内涵,故A项错误;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属于资产阶级的目标,故C项错误;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属于地主阶级主张,故D项错误。 38.B 【详解】《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思想集中表现,材料中“以独特的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说明孟德斯鸠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故B项正确;罗马法是后世法学和立法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孟德斯鸠研究法学方法,不是影响,故C项错误;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的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故D项错误。 39.A 【详解】材料说明汉字促进人们的交流,促进国家统一和历史延续,这里显然强调的是汉字对于中华文明传承的作用,故A项正确;中国统一的决定力量是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汉字对于民族融合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汉字对于文明传承作用,并不是减弱了文字多样性,故D项错误。 40.C 41.(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冲破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人的思想,有利于资本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2)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 (3)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与法制。法国大革命 【分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既是对西方优秀思想文化的回顾,又可以从中发现对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重大借鉴意义的史实。 【详解】 (1)从材料“《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节选”“卢梭”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欧洲近代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的答案。 (2)根据材料中的“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就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从材料“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中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第一小问的“伟大人物”就是要回答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第二小问“进步主张”就是回答他们的主要思想观点,通过对教材所述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归纳总结,可以回答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与法制”等代表性主张;启蒙思想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第三小问中“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42.(1)演变: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是重要思想流派之一;②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③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④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之上深化了儒学,南宋之后,程朱理学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⑤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以个性解放为核心,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是精神,开创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2)解释:①小说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②小说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③通俗易懂的小说适应了市民的需要。 【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图示和所学知识,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梳理,重点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冲击,出现三教合一,两宋时期出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明清时期出现了李贽、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说明即可。 (2)根据材料二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得出小说被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根据材料二中“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得出小说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根据材料二中“…世人习而不察,辄怪乎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得出小说适应了市民的需要。 43.(1)原因:《新青年》由上海迁到北京;蔡元培就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到北京大学任教。 两面旗帜:民主、科学。 (2)列举:《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作用: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 形成了一支文化新军。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北京大学成为“大本营”的原因包括《新青年》由上海迁到北京;蔡元培就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到北京大学任教;第二小问,两面旗帜:民主、科学。 (2)结合所学可知列举:《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作用: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形成了一支文化新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