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单元提升2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单元提升2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www.ks5u.com 单元提升(二)‎ 一、三国至隋唐的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交融的局面。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上,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思想文化上,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点拨提升 ‎1.三省六部制的形成、特点和评价 ‎(1)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 朝代 变化 历程 秦朝 九卿中的少府下设尚书,主管典籍 为后世尚书省的源头 西汉 汉武帝设内朝,处理军国大事,夺三公大权。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谒者来转达表章,沟通内外朝 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东汉 尚书省建立的开端 设置尚书台,统领百官政事,长官称尚书令。但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曹操自任丞相,将原隶属少府的尚书吏部等属官变为丞相属官,将内朝转为外朝官署 三国 时期 曹丕因尚书权力过大,另设中书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 中书省建立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 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北朝则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治机构的重心 门下省建 立的开端 隋朝 隋文帝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发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 唐朝 唐太宗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在政事堂召开宰相会议,共议国事 三省六部制完善 ‎ ‎(2)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相权三分,既可以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后期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②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各司其职。‎ ‎③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不足的弊端。‎ ‎④加强皇权:将相权一分为三,在程序上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的独尊;尚书省下设的六部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分层决策,削弱相权,同时又有利于各部门互相牵制与机构运转。‎ ‎(3)三省六部制的评价 ‎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 ‎③‎ 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朝代 选官制 办法 选官权 夏、商、西周 世袭制(世卿世禄制)‎ 亲贵合一、世代相传 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秦 封爵制、军功制 养士、军功、客卿 国君、贵族 汉代 察举制 察访人才、举荐任官 地方官 三国两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第士人、按品授官 中正官 隋代至清光绪 科举制 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 朝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