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_新中国外交跟踪检测(原卷版)岳麓版必修1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江苏卷)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2.(2018·新课标Ⅰ卷)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3.“另起炉灶”要求外国政府与新中国建交务必遵循同台湾国民党残余政权断绝全部外交关系、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积极支持新中国恢复其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条件。这表明“另起炉灶”( B ) A.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B.积极捍卫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准则 C.积极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 4.下图是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的纪念标志。关于该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5 B.共有29个亚非拉国家政府首脑参加了此次会议 C.会议显示了团结、反殖、独立、友好、合作的精神 D.会议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5.“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是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 ) 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B.阐述亚非各国联合反帝反霸方针 C.号召与会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D.提出不同性质的国家“求同存异” 6.1949年初解放军进驻北平时,东交民巷各兵营仍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领事馆区是国中之国。在举行入城式时,毛泽东特别批准让军队游行穿过东交民巷。1950年1月6日,中央以北京市军管会的名义征用美、英、法、荷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兵营。后来与各国建交后,各国设立了大使馆。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B.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实行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7.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 A ) A.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 B.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 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 8.1950年中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印度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1962年,中印两国发生边界冲突。由此可见,影响中印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C ) A.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 B.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 C.历史遗留问题的分歧 D.和平共处原则的共识 9.读“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据此图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C ) 5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长期以来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10.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D )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1.十多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B )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1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时强调,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当前中非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习近平提议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宣布中方将向非洲国家提供总额600亿美元资金支持用来推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C ) A.是新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B.说明新中国积极推进多边外交 C.是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充分体现 D.中非合作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非洲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30分,共52分) 13.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与我国建交国家情况统计表。 5 时间 数量 建交国家 1949年 10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朝鲜、波兰、蒙古、东德、阿尔巴尼亚 1950年 9 越南、印度、印尼、瑞典、丹麦、缅甸、瑞士、列支敦士登、芬兰 1951年 1 巴基斯坦 1952年 0 1953年 0 材料二 1953年朝鲜战争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不利形势。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 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主要与什么性质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这反映了我国外交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8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引下取得的外交成就。(8分) (3)据材料三,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6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1月6日,英国从自身在华的利益出发,就指派其前驻华领事高来含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周恩来外长的照会,通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自本日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 1954年6月17日,中英发表联合公报,中英互换代办,两国关系向前走了一步,但还是处在谈判建交的阶段,主要原因是英国不愿改变其在台湾问题上追随美国的立场。英国一方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代表中国的政府,另一方面又在联合国投票支持国民党集团,致使两国关系停滞不前。 中英升格大使级的谈判,到1972年3月13日签字生效,两国终于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 ——摘编自《中英建交始末:从“半建交” 到“大使级”历经22年》 5 材料二 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很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我们甚至把它说成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两国在近代历史上有一些相似的经历。如,中法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二战中也都遭到了别国侵略,损失很大,因此,在二战结束前召开的决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会议上,两国都没有什么发言权。中法在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中虽有一席之地,但都感到不满。这也就决定了中法在后来的“冷战”时期,分别成为东方和西方两个阵营里的“造反派” 。 1964年中法建交之后,为了感谢法国在西方世界给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在与西方国家贸易往来的时候实施同等价格商品,法国货优先。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主要是与法国的贸易,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合作也主要是与法国的经济合作。当时的法国企业在中国享有各种好处,法国企业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比如70年代,我们从法国引进了三套化纤成套技术设备,大大改进了中国的化纤生产工艺,使人民群众非常迫切的穿衣问题得以解决。 ——摘编自丁一凡《中法关系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英法两国对华外交的异同及原因。(1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60、70年代,中法关系发展的意义。(15分)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