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 A. 资本主义农场出现 B.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C. 城乡差别逐步缩小 D. 租佃关系日渐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租佃关系。根据材料中“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可知,明清时期农村租佃关系有所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未体现雇佣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城镇化,排除选项B;材料中说的是地主移居城市,田地委于佃户,这并不能证明城乡差距缩小,选项C排除。‎ ‎2.大运河修建之后,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要道。唐朝中后期又在沿线相继开凿了不少运河漕渠,主要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 A. 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B. 交通设施渐趋于完善 C. 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 D. 经济重心已完成转移 ‎【答案】A ‎【解析】图片表明淮河以南到余杭的大运河段开凿的运河漕渠较多,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都城的物资逐渐仰仗南方,这表明南方经济影响力的上升,故A项正确;图片信息无法体现交通设施是否完善,排除B;材料反映淮河以南到余杭的大运河段开凿的运河漕渠较多,无法体现经济区域化趋势,排除C;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转移,故D项错误。‎ ‎3.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明清时期的工匠缺乏技术经验积累 B.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外来技术的传入 C.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D.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限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加之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国内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故C项正确。A项,中国传统工匠技术经验积累丰富,故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题干表明中国技术已经成熟,因而与技术引进无关,排除。D项,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并非真正原因,排除。‎ ‎4.鸦片战争前.中国丝的出口,每年一般只有几千包,而1847年达20000余包。1852年44000余包,1855年79000余包。茶的出口,鸦片战争前,每年大约五千多万镑,鸦片战争后历年增长,1856年已达一亿三千余万镑。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 A.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C. 保持外贸出超地位 D. 融入世界市场步伐加快 ‎【答案】D ‎【解析】中国丝、茶的出口迅速增长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步伐加快,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自然经济解体以及民族工业兴起的问题,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外贸是入超而非出超,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5.辛亥革命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依然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些晚清重臣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较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们 A. 排满兴汉,瓦解清廷 B. 推进民主,同情革命 C.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D. 兴办洋务,走向近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也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做出探索和贡献,因此受到后人的尊敬和较高的评价,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可以看出这些人是清政府统治的拥护者,故A项错误;这些人主要是进行经济近代化的活动,没有推进民主,同情革命,故B项错误;这些人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直接目的是自强求富,抵抗外来侵略,对民生的改善极少,故D项错误。‎ ‎6.据侯家驹《中国经济史》统计,从1894年到1913年,中国国产机纱取代进口机纱的比率从23%增加到38%。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 国家政策推动 B. 中华民国建立 C. 列强放松侵略 D. 洋务运动促进 ‎【答案】A ‎【解析】1894~1913年,即从甲午战争爆发到民国二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实行”新政”,奖励实业;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也实行奖励实业的政策,上述政策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故A项符合題意;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时间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当时处于一战爆发前,列强并未松对华侵略,C项不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D项不符合题意。‎ ‎7.阅读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棉纱进口 棉布进口 麦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38%‎ 下降20%‎ 下降15%‎ 增加20%‎ 增加20%‎ 增加30%‎ A. 官僚资本的日益膨胀 B.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 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 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钢铁进口”“机器进口”和“生铁产量”的增加来看,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从而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均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8.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有过四次修正,涉及市场经济的修改内容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A. 国家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 改革开放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上升 C. 频繁修宪不利于市场经济理论完善 D.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支持和引导”,表明我国逐渐承认支持非公经济,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上升,B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表明允许、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无法体现“国家的重点是扶持”,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宪法的修改有利于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理论,C符合题意;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D不符合题意。‎ ‎9.20世纪80年代前期,随着改革的推进,私营经济产生;90年代初,部分私营企业纷纷挂靠乡镇集体企业,或设法造成合资假象,有的不愿登记为私营企业而称“个体户”。这反映出当时 A. 尚未改变计划经济模式 B 经济体制改革裹足不前 C. 国有企业改革刻不容缓 D. 传统发展理念仍需突破 ‎【答案】D ‎【解析】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初,国家对民营经济还有很多限制性规定,不少民营企业出于对自已合法地位的疑虑,迫不得已给自己戴上各种“帽子”,这说明当时经济改革中,思想还不够解放,传统发展理念还需突破,因此D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国企问题,C项错误。‎ ‎10.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服制条例》,规定公务人员必须穿着中山装、旗袍等国服。这说明 A. 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B. 国家对社会风尚的控制 C. 服饰具有民族符号意义 D. 西化的生活方式已普及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规定公务人员必须穿着中山装、旗袍等国服”等信息无法体现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与对社会风尚的控制,故A、B项排除;材料中“规定公务人员必须穿着中山装、旗袍等国服”以此体现公务人员所代表的国家形象,说明服饰具有民族符号意义,故C项正确;材料仅要求公务人员着中山装、旗袍等国服,且中山装、旗袍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无法体现西化的生活方式已普及,故D项排除。‎ ‎11.“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国内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还促使他们纷纷组织起实力雄厚、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不再具有浓厚的行会传统和平均主义的特性新型的贸易公司。”材料中的这一现象 A. 促进了价格革命的发生 B. 直接推动重商主义的产生 C. 表明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D. 表明西欧贸易中心的转移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新型的贸易公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范围和主要商路的变化,以及商业经营主体和方式的变化,体现了当时欧洲出现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价格革命指物价的上涨,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政府的重商主义思想和政策,故B项错误;“贸易中心的转移”也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故D 项错误。故选C。‎ ‎12.有观点认为,清初玉米、土豆等从美洲引进的农作物促进了人口爆炸式增长,但统计数据表明,直到民国初年,引进的美洲农作物的产量还不足中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十。这表明这一时期 A. 外来农作物对増殖人口作用有限 B. 外来农作物的实际推广范围较小 C. 本土农作物的产量有了质的提升 D. 本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于主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清朝外来农作物发挥的作用,培养考生理性思考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引入的美洲农作物到民国初时其产量不足当时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0%,这意味着它们对增殖人口作用有限,故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外来作物的推广范围,排除选项B;选项C、D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13.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分析合理的是(  )‎ 时间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 促使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导致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 刺激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答案】B ‎【解析】1541-1600年属于新航路开辟后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材料反映了货币含银量总体不断减少,说明货币总量在不断增加,它有利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故B项符合题意;法国走上殖民道路是法币中含银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且法国没有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故A错误;导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是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商业革命的表现,故C 项错误;刺激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是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的表现,故D项错误。‎ ‎14.1697—1797年间,英国的外贸总额从673.5万英镑增长到4993.1万英镑,与此同时,欧洲在英国海外贸易中所占比例从74%下降为33%左右。这表明该时期的英国 A. 与欧洲关系在减弱 B. 对欧贸易处于劣势 C. 海外市场不断扩展 D. 世界工厂地位削弱 ‎【答案】C ‎【解析】1697—1797年间英国击败了荷兰等航海大国,夺取大量海外殖民地,海外市场不断扩张,海外贸易也大量增长,故C正确;对欧洲贸易比例降低并不能代表与欧洲关系减弱,A错误;英国该时期海外殖民地数量远远超过欧洲各国,拥有比欧洲各国更多的资源,应该是处于优势地位,故B错误;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完成工业革命后确立的,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5.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表现有 ‎①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传遍世界 ‎②世界市场形成,贸易遍布全世界 ‎③病毒的传播使美洲面临灭顶之灾 ‎④新物种引进为明清经济带来活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半球的农作物交流有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传遍世界,①正确;“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可知,病毒的传播使美洲面临灭顶之灾,③正确;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引进为明清经济带来活力,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②错误,故包含②的A、B、C选项错误。‎ ‎16.美国学者布莱恩·费根认为,约公元1200年起北极地区开始出现小冰期的寒冷天气使欧洲暴雨连绵,农作物生长适宜期缩短。产量急剧下降,饥荒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欧洲人“穷则思变”,向着广阔的海洋挺进。这种关于推动欧洲早期扩张的认识 A. 体现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多元 B. 呈现了人类面对气候突变的脆弱 C. 不符合传统的观点因此不可信 D. 肯定了气候决定欧洲历史的发展 ‎【答案】A ‎【解析】美国学者从生态环境的恶化跟人的活动关系角度研究推动欧洲早期扩张的因素,体现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多元,A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历史研究的视角变化,不是说明人类面对气候突变的脆弱,B错误;材料中研究历史角度的新变化,对于拓宽历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不是不可信,C错误;气候对于历史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决定的因素,D错误。‎ ‎17.19世纪,把公园和公地比喻为“城市之肺”的观念在伦敦广泛流传,报刊媒介大肆宣传“城市之肺”的益处。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B. 交通阻塞状况严重 C. 社会环保意识增强 D.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公园和公地……报刊媒介大肆宣传‘城市之肺’的益处”,可见由于人们饱受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之苦,故社会环保意识增强,故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对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的反思,而非突出工业革命的成效,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交通堵塞和人口增长的信息,故BD不符合题意。‎ ‎18.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 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B.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 C.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 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来看,英国人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分化现象是不正常的,即社会文明进步应当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对贫富分化现象严重的反思,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认识到贫富分化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即认为工业革命应推动社会整体均衡发展,排除D项。‎ ‎19.据统计,18世纪后半期的整个欧洲有大约70%的城市发展出现在英国。到1800年,在英国城市排名中,排在伦敦后的六大城市中的五座城市在两百年前是相对不重要的城市。这说明 A.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 伦敦成为欧洲金融中心 C. 英国已经完成城市化进程 D. 工业革命是城市发展动因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英国最早开展工业革命,因此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城市化率高,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其它地区的城市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展起来,故D项正确;材料与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没有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伦敦在欧洲的地位如何,故B项错误;英国的城市化率高,但不代表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进程,故C项错误。‎ ‎20.随着铁路线的蔓延,对标准时的要求更加迫切。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上帝的时间”被改变折射出 A.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有了统一的时间标准 B. 牛顿力学体系统一了宇宙间的运动 C. 电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D. 交通运输业推动了统一时间的出现 ‎【答案】C ‎【解析】由材料“1883年”,结合所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电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电信技术也有利于统一世界时间,故C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但无法统一世界的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牛顿力学体系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不能揭示宇宙间一切运动现象,故B 不符合题意;由材料“随着铁路线的蔓延,对标准时的要求更加迫切”说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推动了统一时间的出现,但不符合“折射”的限定,故D不符合题意。‎ ‎21.英国乡村拾穗惯例由来已久,济贫委员会在1843年的调查显示:一个家庭捡拾三四蒲式耳(计量单位)的谷物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约占家庭总收入的3%—13%。捡拾谷物对穷人的重要性依旧不言而喻。但到19世纪末,乡村女性逐渐放弃了拾穗活动。上述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 圈地运动深入发展 B. 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 C.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 福利救助体系发展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一个家庭捡拾三四蒲式耳(计量单位)的谷物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约占家庭总收入的“3%一13%。捡拾谷物对穷人的重要性依旧不言而喻。但到19世纪末,乡村女性逐渐放弃了拾穗活动”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乡村女性依然固守在农村,捡拾谷物维持生活,而到19世纪末乡村女性逐渐放弃了拾穗活动,一是农业技术的革新,拾穗收入也相应减少;二是乡村贫民境遇的改善,尤其是产业工人工资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许多职业对农村女性群体的开放,使她们更倾向于进入工厂劳动,C正确;据材料1843年可知,圈地运动(14—16世纪)已经完成,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女性的经济活动,没有涉及女性地位的变化,B错误;福利救助体系形成于二战后,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错误。‎ ‎22.在整个19世纪美国工业崛起的100年中,美国关税率在大多数年份均高达40%以上,低的时候也有20%。美国实行高关税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 抵制世界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 B. 防止欧洲的剩余资本流入国内 C. 维护美利坚民族的世界大国的形象 D. 加紧与欧洲国家争夺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英国为核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美国实施高关税可以有效抵制英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为美国民族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答案为A。在美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它很好利用了欧洲的剩余资本而不是拒绝欧洲的剩余资本,排除B;19‎ 世纪美国尚不是世界大国,排除C;材料主要是维护美国国内经济发展,而非加紧对外争夺,排除D。‎ ‎23.在1800~1870年间,按当年的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增长了6.7倍,如果扣除价格下跌的因素,实际贸易额增长了9.6倍,而在1720~1820年国际贸易额仅增长了1.74倍。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电气时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B.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变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工业文明开创了世界市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180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C项正确;19世纪70年代,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开始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状况,与政治格局无关,故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D项错误。‎ ‎24.20世纪30年代初,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些现象 A. 说明当时美国民众生活悠闲 B. 表明新政已使美国重新繁荣 C. 反映出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 D. 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反映了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故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故D正确;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民众生活并不悠闲,故A排除;当时美国仍然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并没有重新繁荣,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而是说明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现象的普遍,故C排除。‎ ‎25.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西方各国工商界纷纷扩大对苏联的出口,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却严格限制进口苏联商品。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 B.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经济发展 C. 罗斯福新政开启西方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D. 苏联工业产值跃居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西方各国工商界纷纷扩大对苏联的出口,严格限制进口苏联产品,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正值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之时,西方国家经济萧条,生产过剩,所以扩大对苏联的出口,限制苏联产品的进口,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1921-1928年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1931年西方国家扩大对苏联的出口,限制进口无关;C选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3月,不是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D选项错误,苏联工业产值跃居的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之时,不是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6.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C. 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张 D. 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 ‎【答案】D ‎【解析】“经济民族主义”类似于重商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通过含义可知经济民族主义就是要高筑关税壁垒,所以符合的选项是D。A、B 两个选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经济民族主义 无关。C项是经济危机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27.从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后初期,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以各自国家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展开了世界范围内争夺国际货币金融主导权的斗争,国际贸易体系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混乱时期。这一局面 A. 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扩展 B. 使凯恩斯主义得到普遍认可 C. 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D. 有利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展开了世界范围内争夺国际货币金融主导权的斗争,国际贸易体系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混乱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金融战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扩展,故A项正确;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全面干预经济,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国际货币金融战不利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故D项错误。故选A。‎ ‎28.中华民国行政院挽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人类争自由,林肯与还,谁与匹者;绎大同之绝学,仲尼而后,意在斯欤!”挽联中的“大同”思想主要体现为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措施 A. 复兴工业 B. 恢复银行信用 C. 实行社会救济 D. 调节农业生产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林肯为争取自由而献身,孔子提出了世界大同思想,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社会救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消除贫富分化,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体现了社会大同的思想观念,故C正确;复兴工业、恢复银行信用、调节农业生产都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但不能体现大同思想,排除ABD。‎ ‎29.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对此,一位技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这表明 A. 实行以工代赈的必要性 B. 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 C. 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 D. 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可知单纯的社会救济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及失业带来的其它问题,说明以工代赈的重要性,A选项符合题意。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总统通过多次炉边谈话赢得了民众的支持,B选项排除。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D选项排除。‎ ‎30.20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这里“取得了新的生命”有关的是 A. 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B. 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 C. 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D. 开创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三十年代”和“资本主义”“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取得了新的生命”,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故选D;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的是20世纪二十年代苏俄的列宁,A故与题意不符;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是在二战后,故时间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B;C不符合资本主义国家的史实,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推行过计划经济,故排除C。‎ ‎31.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 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 保护劳工各项权利 C. 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 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D ‎【解析】根据“让无功者不劳而获”可知,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反对政府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D正确;材料内容与金融无关,排除A;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并非各项权利,排除B;举办公共建设工程有利于解决工人失业问题,无法体现“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排除C。‎ ‎32.有学者指出,“(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突飞猛进,可以说超越了人类社会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的总和。”其中,推动该时期欧洲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欧洲一体化进程 ‎③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④福利国家的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成功;二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相继建立,减少了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在1947年,排除含有①的A、B、C项。‎ ‎33.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规定国家不再补贴,并放弃了战后历届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甚至提出福利只限于给老人与病人,特别不能给罢工工人。导致这些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 贫富两极分化加重 B. 经济发展严重倒退 C.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D. 宏观调控严重失控 ‎【答案】C ‎【解析】材料“20世纪80年代”“国家不再补贴,并放弃了战后历届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表明当时英国减少了福利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以来,福利政策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并且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经济发展缓慢,导致西方国家逐渐减少福利政策,故C项正确,B项错误;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贫富差距,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宏观调控失控,故D项排除。‎ ‎34.下图为1974~1985年英国国家补贴煤矿、铁路和钢铁等国有企业的金额示意图,它反映了英国 A. 企业国有化的成效显著 B. 国有化政策侵害国家利益 C. 国有企业效率日益低下 D. 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健全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政策使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弊端,国家只能给予大量财政补贴,故C项正确,A项错误;国有化政策带来一些弊端,但不至于侵害国家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国有化政策而不是社会保障制度,故D项错误。‎ ‎35.在1950年的美国就业总人口中,白领工人占36%,蓝领工人占41%。而到1995年,白领工人上升到70%,蓝领工人则大幅下降。这一变化主要在于 A. 第三次科技革命 B. 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C. 产业结构的变化 D.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A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一场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诸多领域的技术革命,它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文化素养要求。白领是指有较高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是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又称白领阶层,与蓝领对应。1995年,白领工人百分比上升,蓝领工人百分比大幅度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故A项符合题意;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现象,不是根源,故D项不符合题意。‎ ‎36.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 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 B. 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 C. 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 D. 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可以看出,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苏俄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是为了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故C项错误,A项正确;斯大林开始探索工业化建设模式,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满足战争需要,D项是长期目标,排除。‎ ‎37.下面是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的工农业生产指数统计表。‎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工业总产值指数(%)‎ ‎100‎ ‎13.8‎ ‎755‎ 农业总产值指数(%)‎ ‎100‎ ‎67‎ ‎112‎ 对上表数据的解读,合理的有 ‎①七年战争使俄国(苏俄)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 ‎②1920年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走出困境 ‎④1925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A. 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1920年,苏俄的工农业生产指数远远低于1913年.这是因为1913年后俄国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①符合题意;②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符;由于新经济政策实施,到1925年苏联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③符合题意;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在1937年,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38.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它是指或与黄的评价相吻合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社会主义的初期探索,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探索方面,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都是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客观评价这两个政策.材料中“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它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了战胜敌人,采取集中全国财力物力战胜敌人的非常措施.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下,列宁据当时苏俄的国情采取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不是“仓皇应付非常”措施,故B错误;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提出在一个落后国家首先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下进行的建设.既不是仓皇应付措施,也不是没有中心思想,故C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是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有预定的计划措施.故D排除.‎ ‎39.列宁在回忆录中说:“当我们渡过了,而且是胜利地渡过了国内战争的最重要的阶段后,我们就遇到了苏维埃我国内部最大的危机。这个危机不仅暴露了相当一大部分农民的不满,而且也暴露了工人的不满。”为解决农民不满,布尔什维克 A. 推行余粮收集制 B. 征收固定粮食税 C.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提高农产品价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根据“渡过了国内战争的最重要的阶段后,我们就遇到了苏维埃我国内部最大的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苏俄国内危机的原因是战后继续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排除A项;实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故排除C项。列宁解决危机的措施是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固定的粮食税,而不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故排除D项。故选B。‎ ‎40.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掌握了大量先进技术与经济管理经验,而初掌政权的共产党人在这方面则极为缺乏,因此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下列能体现列宁这一主张的是 A. 农业上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B. 商业上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C. 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 重工业上有计划优先发展 ‎【答案】C ‎【解析】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不能经营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该措施叫国家资本主义,C正确;A、B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属于斯大林模式特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 ‎【答案】主要因素:①陆上丝绸之路受气候、地形限制;②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峙;③经济重心南移;④技术的进步(造船和指南针);⑤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可见旧路弊端;由材料“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可见旧路受阻;由材料“‘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可见经济重心南移;由材料“利用先进技术”,可见技术进步;由材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可见政策(政府)支持。‎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香精等。到18世纪末,由于新的、大批生活必需品交易使交易规模扩大,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巨大,因为美洲大陆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这一时期全球性贸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谷物,波兰、匈牙利和俄国等国得到了纺织品、武器、金属制品以及殖民地商品。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纺织品,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纺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而提出了反对,第二个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相对于1500年以前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并从国际视角分析其影响。‎ ‎【答案】新变化:商品范围扩大;贸易路线转移;由地区性贸易发展为全球贸易;以欧洲为中心(大西洋贸易突飞猛进);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兴起;从和平手段为主变为以殖民侵略、掠夺为主转变。影响: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国际分工的完成:南北美洲和东欧生产原科,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促进国际社会的交流(文化交流、物种交流等)。‎ ‎【解析】‎ 关于“新变化”,由材料“欧亚大陆之间贩运商品”“交易规模扩大,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巨大……美洲……商品在欧洲销售”,可得出商品范围扩大,大西洋贸易突飞猛进, 由地区性贸易发展为全球贸易;结合所学,为争夺商业利益,西欧国家出现重视保护本国利益的重商主义思想;由材料“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纺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而提出了反对”,可见世界贸易从和平手段为主变为以殖民侵略、掠夺为主转变。关于“影响”,可以从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分工的扩大和国际社会的交流等角度说明。‎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经济的“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人教版《历史》必修2‎ 材料中主张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之相关的政策是什么?材料三的说法是否正确?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主张:经济事务完全凭市场调节,政府充当市场“守夜人”;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不正确。说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证明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弊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大政府对经济和市场的干预,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采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解析】‎ 主张:由材料“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政府扮演经济的‘守夜人’的角色足矣”等信息可知,材料二中主张经济事务完全凭市场调节,政府充当市场“守夜人”。政策:联系所学可知,与之相关的政策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是否正确和史实:材料二中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充当守夜人的说法不正确,这种说法的史实需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在于它始终把自己视为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予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还应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赵湘江《把社会主义作为科学来看待和研究》‎ 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20世纪中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答案】观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 论证:邓小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国情,于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的十三大,邓小平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论述了姓资姓社的问题,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与发展了双小平理论,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解析】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据材料“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予以丰富和发展”可以得出,材料的主要观点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革命与建设实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论证环节,以为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和南方谈话等为例,认识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