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三第12讲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趋势(1945年至今)课件(130张)
第 12 讲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1945 年至今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后至苏东剧变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 ) ,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二个阶段,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至今 (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 )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推动着整体世界的迅速发展。 政治 第一阶段,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冷战,社会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优势,并逐步加强;第二阶段,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安宁。 经济 第一阶段,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斯大林体制开始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先后进行三次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第二阶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全球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科技文化 第一阶段,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产生,推动了信息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文学艺术迅猛发展;第二阶段,科技文化迅猛发展。 过程 内容 评价 赫鲁晓夫改革 农业上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的自主权,提倡种植玉米;工业上扩大企业自主权,承认物质利益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勃列日涅夫改革 扩大企业自主权,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重点发展重工业 军事力量增强,后期经济发展停滞;未冲破斯大林模式束缚 戈尔巴乔夫改革 用经济方式管理经济,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 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主题一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1947—1948 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 A. 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 .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点睛: (1)1847—1848 美国政府因仇视共产主义而拒绝对困难部族救济是核心信息。 (2)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解析: B 对: “ 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 ,以此为依据,美国政府拒绝为部分面临饥荒的印第安人部族提供救济。根据时间信息 “ 1947—1948 年 ” 可知,当时美苏两极格局的斗争态势影响到美国政府的对内政策。 A 错: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政权结构。 C 错:不符合史实,美国执政者依然奉行资本主义的治国精神,并未改变和重塑。 D 错:材料中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援助,并未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 B 2 . (2019· 高考北京卷 ) 日本自 1963 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 1968 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 A. “ 一超多强 ” 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 .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 .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点睛: (1) 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而不断调整对美外贸政策,这体现了两国怎样的外交关系? (2)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解析: 由材料 “ 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 1968 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 ” 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 C 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 B 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 D 项。 答案: C 3 . (2019· 高考天津卷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 “ 成本+固定利润 ” 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 ) A. 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 .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 C .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 .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 点睛: (1) 美军火公司与美冷战政策存在怎样的关系? (2) 历史解释。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出于 “ 冷战 ” 的需要,美国政府需要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再结合题干中 “ 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 ‘ 成本+固定利润 ’ 为条件的防务合同 ” ,这体现出国家的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故选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与苏联开展军备竞赛仅是美国对付 “ 冷战 ” 的一种措施,不是其根本国策,排除 B 项;在题干中没有提及美国就业人数的变化,不能推知军工订单解决了失业问题,排除 C 项;题干仅是提及了美国政府为了 “ 冷战 ” 需要,与一些国内大企业展开合作,没有提及该措施加剧了战争的危险,排除 D 项。 答案: A 4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点睛: (1) 二十国集团由哪些国家组成?二十国集团的职能是什么?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 20 世纪末对世界经济做出贡献的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世界旧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故 A 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或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并非材料表述的中心意思,故排除 B 、 D 两项;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已经进入世界体系,故 C 项错误,排除。 答案: A 5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点睛: (1) 先联合再得到援助!对美国有何好处?对欧洲有何影响? (2) 历史解释。 解析: “ 欧洲国家先联合再换取美国援助 ” 是材料的核心信息,再结合所学,马歇尔计划由美国主导,目的是控制欧洲,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确定 A 项符合题意; B 、 C 两项不符合史实;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苏对抗,由此排除 D 项。 答案: A 1 .近现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大国的兴衰 (1) 新 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垄断商业贸易,西、葡的崛起主导了世界市场并成为世界大国。 (2)17—18 世纪,荷、英、法殖民扩张与商业竞争。 17 世纪荷兰的崛起,终止于英帝国的崛起; 18 世纪中期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18 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确立了全球经济霸权。 (3)19 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美、德崛起,英美共同主导世界市场,但英国仍为世界经济霸主。 (4) 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衰落,美国崛起并掌握世界经济霸权;苏联的影响力增强,美苏成为战后的世界超级大国。 (5)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但美苏仍为世界大国。 (6)20 世纪 80 年代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全球化趋势加强,形成 “ 一超多强 ” 的局面。 2 .世界国际格局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1) 国 际格局变动的根源是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 新的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新的综合力量均势的基础上,是各国力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3) 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的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 ( 科技力量、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 ) 。 (4) 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3 .两极格局背景下美国不同的对外政策 (1) 对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 “ 冷战 ” 。 (2) 对中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封锁孤立;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并与中国建交。 (3) 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力量,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调整战略,逐渐走向与西欧各国建立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 (4) 对日本:美日关系经历了美国独占日本、扶植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走向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 1 .价值观 —— 民族利益是外交出发点 “ 二战 ” 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 80 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B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C .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 D .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解析: 世界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两者走向合作,但不能成为二者合作的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种发展趋势,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两国间的意识形态尖锐对立,是成为对手的主要原因,不能成为双方合作的理由,故 C 项错误;美苏间合作也好对立也罢,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而作的政策调整,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 .历史解释 —— 美国外交战略与两极格局形成 《 杜鲁门回忆录 》 : “ (1947 年 )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 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 A .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 .冷战政策正式开始 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解析: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战时同盟破裂,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1955 年华约的建立,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力图称霸世界的表现,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3 .唯物史观 —— 国家实力决定世界地位 1972 年 7 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他改变以往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行 “ 自主多边外交 ” ,根据日本自身利益和判断同中苏等世界其他战略力量交往。这反映了日本 ( ) A .已经摆脱美国的束缚 B .国家实力影响外交政策 C .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 D .开始向中苏两国靠拢 解析: 时至今日,日本都没有摆脱日美同盟关系的束缚,这种表述既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故 A 项错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重新得到恢复,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试图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而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故 B 项正确; “ 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 ” 这种推断既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日本只是开始同中苏等世界其他战略力量交往而非靠拢,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 .唯物史观 —— 大国外交的实质认识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 · 华尔兹指出, “ 冷战 ” 期间, “ 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 ” 。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 “ 冷战 ” ( ) A .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 B .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 C .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 D .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 解析: 美苏 “ 冷战 ” 是国家利益的争夺,故 A 项错误, B 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美苏 “ 冷战 ” 过程中存在 “ 利害关系的大小 ” ,与 “ 冷战 ” 的不均衡性无关,故 C 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美苏 “ 冷战 ” 的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 D 项与材料主旨无关,错误。 答案: B 5 .唯物史观 —— 大国关系的制约因素 如果以 “ 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 ” 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 A .根本利益的趋同 B .军事冲突的加剧 C .国家实力的消长 D .敌对意识的淡化 解析: 各国的根本利益是维护本国利益,不会出现趋同,故 A 项错误;两极格局以 “ 冷战 ” 为主,世界局势虽然紧张,但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不是以军事冲突的加剧为主要趋势,故 B 项错误;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事件,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 C 项正确;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缓和交替出现,敌对意识的淡化不是贯穿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二 国家不同发展模式在相互借鉴中共存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下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 苏联 1970 年计划完成情况 ( 单位:吨 ) 类别 1961 年对 1970 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 年实际产量 钢 1.45 亿 1.15 亿 煤 3.9 亿 3.35 亿 肉 2 500 万 1 230 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 万 1 300 万 A. 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 .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 .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 .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点睛: (1) 工业计划基本完成,农业等民生计划差额巨大,这在 1970 年苏联揭示了什么?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解析: A 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到 1970 年,苏联的实际钢产量和煤产量都比计划要低,而肉和蔬菜与瓜类等生活必需品的产量远远低于计划任务,说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B 错:材料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严重的问题,不是强调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C 错:材料中并未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且这一时期苏联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D 错: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社会生活需求的变化。 答案: A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 2.6% 下降到 1.3% ,物价上涨了 1 倍。 1981 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 A. 加剧了经济恶化 B .实现了物价下降 C .推动了通货紧缩 D .放弃了经济自由 点睛: (1) 知道 “ 滞胀 ” 的内涵吗,了解 “ 滞胀 ” 表明国家干预经济丧失应有积极作用吗?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解析: A 对: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 滞胀 ” 危机,新形势下需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法国总统密特朗上台之后却继续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这样只能加剧经济恶化,不利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B 错: “ 滞胀 ” 危机下,政府加强干预会导致危机加剧,不利于物价的下降。 C 错: “ 滞胀 ” 危机下,政府加强干预会导致经济危机加剧,通货膨胀加剧。 D 错:史实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未放弃经济自由。 答案: A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1953 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 .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 .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点睛: (1) 给农民发工资,给农民发报酬,政策强调的是什么? (2) 历史解释。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是分配制度,不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 C 项; D 项是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是要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4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 “ 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 ”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点睛: (1)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导致政府 “ 财政支出庞大 ” 的根源是什么?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 “ 滞胀 ” ,不得不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干预, A 项与此相符; B 项是经济调整方式之一,不是目的;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缩减福利,故 C 项错误;此举意在更多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而非恢复到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5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 《 又是斯大林格勒 》 。该漫画表明 ( ) A. 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 .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 .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 .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点睛: (1) 斯大林格勒创造的最大奇迹是什么? “ 水力发电站 ” 有可能建于何时? (2) 时空观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经济发展。通过漫画题目 《 又是斯大林格勒 》 推出苏联继二战中打败德国法西斯之后又创造了新的辉煌。结合材料可知,苏联的经济建设令西方国家瞠目结舌,故 D 项正确; A 项错在 “ 苏俄 ” ,排除;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故 B 项错误,排除; C 项与漫画反映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D 1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经济思想 (1) 重 商主义:产生于 16 世纪中叶,盛行于 17—18 世纪中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展开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等保护国内市场。这是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2) 自由主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 斯密在 《 国富论 》 中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盛行于 19 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 凯恩斯主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又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于罗斯福新政中,二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大规模推行。 (4) 混合经济政策: 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 滞胀 ” 现象,各国立即调整了经济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自发调节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 2 .中国与苏联现代化建设的比较 (1) 工 业化方针提出:中国是在 1953 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联是在 1925 年的联共 ( 布 ) 十四大上。 (2) 开始改革:中国是在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在 1956 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 改革结果:中国改革成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几位领导人的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4) 结果不同的原因 ① 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② 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苏联经济改革是对 “ 斯大林模式 ” 的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引起思想混乱。 ③ 对待 “ 和平演变 ” 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界限。 ④ 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所取得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1 .时间观念 —— 20 世 纪 80 年代美国经济的特点 某同学概括里根总统 (1981—1989 年 ) 时期的美国经济发展状况:亦滞亦胀凯 ( 凯恩斯主义 ) 失灵,紧缩货币出新招。减税减支零通胀,又陷 “ 四高 ” ( 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 难逍遥。其中需要修改的应是 ( ) A .第一高 B .第二高 C .第三高 D .第四高 解析: “ 高赤字 ” 是比较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理论之下的政府行为,即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社会的消费,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高国债 ” 同样是凯恩斯主义理论之下的政府行为,是通过政府扩大资金供给来拉动社会的消费,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低利率 ” 才是凯恩斯主义理论之下的政府行为,即通过低利率来鼓励人们进行投资和消费,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自 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国经济进入了长期的 “ 滞胀 ” 阶段,经济总量甚至一度被日本超越,出现高贸易逆差,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 .史料实证 —— 资本主义新变化 下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示意图。对推动 “ 战后恢复 ” 与 “ 快速发展 ” 起到主要作用的是 ( ) A .各国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B .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变动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 冷战 ” 政策的制定实施 解析: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应该是在 “ 滞胀时期 ” ,而非 “ 战后恢复 ” 与 “ 快速发展 ” 时期,故 A 项错误;中东国家石油提价引起国际石油的剧烈变动导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 滞胀局面 ” ,与 “ 战后恢复 ” 与 “ 快速发展 ” 没有关系,故 B 项错误;二战结束之后的二十年 (1945—1973) 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即 “ 战后恢复 ” 与 “ 快速发展 ” 时期,其重要的推动因素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故 C 项正确;美苏 “ 冷战 ” 始于 1947 年,美苏冷战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 “ 战后恢复 ” 与 “ 快速发展 ” 并没有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 .历史解释 —— 资本主义新变化 20 世纪 70 年代,为了解决长期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达国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 A .对经济全面干预 B .实行福利制度 C .推行互联网经济 D .发展第三产业 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石油危机,经济发展停滞,发达国家的措施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 A 项错误;国家经济发展停滞,政府主张减少财政支出,故 B 项错误;互联网经济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故 C 项错误;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 .史料实证 —— 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 学者许倬云认为: “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 ” 这两种选择 ( ) A .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 B .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 .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 .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解析: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政策,故 A 项错误; B 选项 “ 均通过 ” 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且 “ 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 的表述错误,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的 “ 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 ” 并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故 C 项错误;由材料 “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 ” 可知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 .历史解释 —— 苏联社会发展模式 1952 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 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 80 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 1940 年增加了 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 —— 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 这一论断 ( ) 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 “ 1952 年 ” 这一时间信息。材料中的 “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 —— 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 信息,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地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 A 、 C 两项与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长期落后的真实状况不符,排除;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B 项错误。 答案: D 主题三 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经济 1 . (2019· 高考江苏卷 ) “ 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 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 ) A. 传统文化的价值 B .文化理念的趋同 C .商业的文化功能 D .外来文化的影响 点睛: (1) “ 回归国家传统和文化重塑 ” 在追求什么? (2) 历史解释。 解析: A 对:材料 “ 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 ”“ 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 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B 错:与材料 “ 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 不符。 C 错:材料强调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而不是强调商业的文化功能。 D 错:材料强调的是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而不是外来文化的影响。 答案: A 2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20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点睛: (1) 法、德、意大利三国农业在同一时期共同发展,史料强调什么?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1967 年欧共体成立后,积极进行经济的一体化建设,先是建立关税同盟,后又推行共同的农业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等欧共体成员国农业的发展,使成员国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答案: B 3 . (2018· 高考江苏卷 )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 ) 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点睛: (1) 作者的态度是客观?是肯定?还是批评? (2) 历史解释。 解析: 材料既指出了全球化对世界进步的推动作用,也涉及全球化对某些国家的不公正之处,说明该学者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故 A 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对反全球化思潮的批评及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但均不全面, B 、 C 两项排除;材料只是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D 项错误。 答案: A 4 . (2018· 高考浙江卷 ) 下表为 《 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 ( 部分 ) 》 。下列选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大事年表 1947 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 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 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 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4 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 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 年 欧元正式问世 2001 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 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B .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点睛: (1) 世贸组织与区域集团化内涵有多大的交集? (2) 历史解释。 解析: 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反映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5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阅读下表,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点睛: (1) 国际组织发起者有何特点?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表格中的国际组织都与新兴独立国家有关,这是它们应对不利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故选 B 项;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进行资源掠夺,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无关,排除 A 项;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涉及生产领域,排除 C 项;表格中的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 D 项。 答案: B 1 .经济全球化的阶段特征 (1) 探险时代 (1500—1750 年 ) ① 经济上出现商业革命。商品数量种类增多及商贸中心转移,商贸制度创新。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扩展。 ② 国际关系上一个以近代欧洲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但不具有全球性。 ③ 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体系逐渐出现。宗教、革命等思想在新旧大陆之间传播。 ④ 全球联系主要限于贸易层次,全球性交往的紧密程度和普遍性较低。 (2) 殖民时代 (1750—1870 年 ) ①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增强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实力。国际分工、通讯交通进一步发展;商品数量种类增加;工业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经济互相依赖程度加深。 ② 世界性政治体系出现。维也纳体系是全球化时代第一个世界性的政治体系。 ③ 文化全球化形态初步形成。西方文化依靠近代大众传播媒介及自身的优越性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例如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④ 全球性交往加强但仍然有限。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侵占更多的殖民地,全球性交往程度加强,但全球性关系的制度化和正规化有限。 (3) 帝国时代 (1870—1945 年 ) ① 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全面推进了现代化进程,垄断组织成为向外扩张的核心动力,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掠夺方式,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确立。同时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封闭性,对全球化推动有限。 ② 国际社会初露端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建立,其成员具有世界性,标志着国际社会的初步形成。 ③ 文化全球化加强。近代交通通信工具发展,人员流动频繁,科技与文艺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4) 网络时代 (1945 年至今 ) ① 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时代。科学技术对贸易全球化、生产、金融、消费的全球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② 经济全球化空前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③ 全球政治体系由统治转向治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各种国际组织出现,国家间利益调整通过协商解决,遵守制度安排。 ④ 网络社会迅速崛起。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力度空前加强。 2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如何应对 (1) 积 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3) 主动熟悉全球化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4) 科技兴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5) 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6)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7) 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发展。 1 .唯物史观 ——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973 年 1 月,英国成为欧共体第七个成员国。 1979 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 “ 把我的钱还给我! ” ,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上述现象反映了 ( ) 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 .英国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解析: 材料未强调欧共体的独立性及对美国霸主地位的冲击,故 A 项错误;撒切尔夫人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而不是要求退出,说明欧洲一体化总体上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故 B 项错误;材料是关于英国对欧共体态度的变化,与国家干预经济无关,故 C 项错误;随着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欧共体需要英国承担更多责任,而英国则要求减少摊派预算,这反映了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 .史料实证 —— 全球化特点 下表为 1999 年全球 500 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分布表。 国家 / 集团 总部数量 国家 / 集团 总部数量 美国 179 瑞士 11 欧盟 148 中国 10 日本 107 澳大利亚 7 加拿大 12 巴西 3 韩国 12 其他 11 这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 ( ) A .区域集团化在曲折中加速发展 B .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 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因素增多 D .受益于南北间合作的不断推进 解析: 表格中仅有欧盟属于区域集团,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全球 500 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多分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全球化进程由西方国家主导,故 B 项正确;结合所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故 C 项错误;仅凭全球 500 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不能反映南北合作程度,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史料实证 —— 全球化特点 下列柱状图反映了 1953—1989 年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 。综合下图可知,这一时期 ( ) A .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额较为平稳 B .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一直占支配地位 C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下降 D .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解析: 材料中体现了战后发达国家所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一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是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4 .历史解释 —— 美国应对全球化立场 2017 年底,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 《 移民问题全球契约 》 的制定进程,称其 “ 损害美国主权 ” 。国务卿蒂勒森在声明中说,美国不会支持会妨碍美国 “ 行使移民法律和确保边境安全 ” 这些主权行为的进程。这一现象说明 ( ) A .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 B .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C .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 D .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 解析: 材料仅体现了美国一国的思想行为,不能反映出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仅有美国反对参与移民问题,没有涉及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美国不参与联合国行动,原因是 “ 称其 ‘ 损害美国主权 ’” ,可知体现了美国坚持自己的利益,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故 C 项正确;从材料中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反对移民,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史料实证 —— 全球化趋势 进入 2018 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这表明 ( ) A .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 B .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C .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贸易差距 D .互利共赢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 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材料得出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故 A 项正确;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故 B 项错误;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贸易差距,故 C 项错误;互利共赢观念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这一观念不会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 一 )25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 经 济全球化与人口流动 为 何 考 ① 中国与国际体系:从革命到融入,从孤立到参与。新中国的独立是经过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后取得的。新中国获得独立后,以平等的身份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社会,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 中国正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发展,以自己的繁荣促进世界的繁荣,以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发挥着大国建设性的作用 ② 中国与全球治理: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人类相互依存的日益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同,它既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主题,也成为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把 “ 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 ” 和 “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 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指导原则与任务提出,表明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高度重视 考 什 么 ① 全球化视野下,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②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③ 美苏 “ 冷战 ” 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交,尤其对中美关系产生的影响 ④ 在新旧格局转换和经济全球化之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必 备 知 识 ① 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及对外殖民扩张、明清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②“ 冷战 ” 、美苏争霸、新中国外交 ③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中国改革开放 [ 典例 ]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 时间 1500—1850 年 1850—1945 年 1945—2000 年 主要 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 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 大洋洲 人口迁 移数量 至 1850 年,黑奴约为 1 500 万,为白人移民的 4—5 倍 1846—1924 年欧洲移出 4 800 万, 1834—1941 年亚洲移出 1 200—3 700 万 1960 年迁移人口为 325 万, 1974 年为 947.5 万, 1985—1990 年年增长率为 2.59%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 1567—1840 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 1801—1850 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 32 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 1 500 万人左右,其中 90% 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 1862—1949 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 25 510 家,投资总额约 63 271 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 7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 2008 年,移民人数达 1 000 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 摘编自曹树基 《 中国移民史 》 ( 第六卷 ) 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8 分 )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17 分 ) 解析: 第 (1) 问,可以根据材料一中三个时间段国际人口移出与移入地区、迁移数量及移出地与移入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被强迫性移民等方面分析。第 (2) 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 “ 1500—1850 年 ”“ 中国的海外移民 …… 大致从 1567—1840 年 …… 有所增加 ”“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 ”“ 7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 ” 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每个阶段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变化、移民与国际形势的关系、国内的经济状况与移民者的需要等方面分析;第三小问,主要联系所学知识,从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角度回答。 答案: (1) 趋 势:数量不断增加; (2 分 ) 范围不断扩大; (2 分 ) 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 (1 分 ) 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1 分 ) 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 分 ) (2) 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 (3 分 ) 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 (1 分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1 分 )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 (2 分 ) “ 冷战 ” 期间西方的封锁; (2 分 ) 中国的改革开放。 (2 分 )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2 分 ) 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2 分 ) 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2 分 ) ( 二 )12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商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没有提出 GDP 增长或者翻番类的目标要求。这固然反映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速增长已不再是中国经济特征的现实,以及强调改变片面追求增长速度政绩观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把宏伟目标更直接更鲜明地指向发展目的本身,把提高人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加突出出来,立足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典例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 19 世纪以来主要大国 GDP 在世界所占份额简表 (% ,世界总量= 100%) 。 中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俄国 1820 年 32.5 1.8 5.2 5.5 3.8 3 5.4 1870 年 17.2 8.9 9.1 8.9 6.5 2.3 7.6 1913 年 8.9 19.1 8.3 5.3 8.8 2.6 8.6 1950 年 4.5 27.3 6.5 4.1 5.0 3.0 9.6 1973 年 4.6 22.0 4.2 4.3 5.9 7.7 9.4 2017 年 14.8 24.3 3.9 3.3 4.5 5.9 1.8 —— 摘编自安格斯 · 麦迪森 《 世纪经济千年史 》 等 从表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12 分 ) 析题 —— 从 哪些角度入题 本题是提取信息类阐释题,首先要精析材料,发现问题,寻找适合的论证角度,再回归教材,联系所学,概括合理的观点,最后亮明观点,组织论据,条理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从主流观点视角求稳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纵向得出论题: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近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期的史实进行论述。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从 唯物史观的角度求高可结合材料,既考虑到纵向,又考虑到横向,得出论题:二战后世界主要大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得出: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论点。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从求异思维角度求新可结合悬殊较大的两个国家进行比较,找差异,比如从美英两国得出论题: 20 世纪上半期美英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从英国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衰落和美国世界霸主的确立史实的角度进行论述。 答题 —— 如 何组织史实论证 一、主流观点角度 —— 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 论题 ]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2 分 ) [ 阐释 ]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政局的动荡等,致使中国经济的 GDP 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对外开放等,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8 分 ) [ 总结 ] 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2 分 ) [ 点评 ]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大家比较熟悉,知识储备丰富;而且依据阶段分析,线索也比较清晰。由此形成论题,进行阐释,不仅符合主流认识,而且论据充分,较容易贴近参考答案,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可。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论题 ] 二战后世界主要大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2 分 ) [ 阐释 ] 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GDP 所占份额较低;英法等国虽然赢得了战争,但输掉了财富,沦为二三流国家;德日发动侵略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力,而最终战败;苏联虽然也经历了战火,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保证了二战后苏联的 GDP 总量;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获益者,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8 分 ) [ 总结 ]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受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2 分 ) [ 点评 ]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受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19 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既有国际也有国内,既有历史也有现实,既有政治也有军事等,因此综合分析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仅可以体现考生的唯物主义核心素养,也可体现考生深厚的学科素养,使阐释内容丰富全面,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欣赏。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论题 ] 20 世纪上半期美英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 (2 分 ) [ 阐释 ] 美国经济总量领先于世界,而英国衰落。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获益者,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缺乏创新,两次世界大战给英国带来沉重的损失,英国逐渐丧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8 分 ) [ 总结 ] 珍惜和平发展的机遇、不断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保障。 (2 分 ) [ 点评 ] 纵向分析一国经济的变化,比较符合认知的规律顺序,而且可使阐释脉络清晰、简单明了,对比两个或几个国家经济发展差异,需要综合思考,进行分析比较,不易于说明论证,但从求异思维的角度,更能体现考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 …… 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 邓小平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 (1982 年 ) 材料二 1992 年后,天津滨海新区 “ 三资 ” 企业发展迅速。 2003 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 “ 三资 ” 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 1 037 亿元。 1993 年到 2003 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 5.03 亿美元增长到 89.38 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 2006 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2009 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 ——— 据国家发改委 《 天津滨海新区 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 材料三 2012—2016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 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 —— 习近平 《 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 (2017 年 ) (1) 依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6 分 )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天津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和 90 年代以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7 分 ) (3) 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 (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12 分 ) 答案: (1) 思 想: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经济。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探索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出现较大失误; 原因: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已经启动,急需资金和技术。 (2) 机遇: 1984 年天津成为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后又成为环渤海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6 年天津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变化:大力吸收外资, “ 三资 ” 企业发展迅速;外商投资及外贸出口迅速增长;引进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群初具规模。 (3) 示例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渐深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20 世纪 80 年代,设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引进外资和技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1992 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当前,随着 “ 一带一路 ” 建设,推进与世界互利共赢。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渐深入。 示例二:中国对外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 20 世纪 80 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 90 年代,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天津等地对外开放提供了历史机遇。当前,推进 “ 一带一路 ” 建设,与世界分享机会和利益,互利共赢。中国对外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据 [ 美 ] 菲利普 · 费尔南德兹 — 阿迈斯托 《 世界:一部历史 》 ( 注: “ 自然进程 ” 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 “ 人文进程 ” 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 19 和 20 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 ( 赞成、质疑、修改皆可 ) ,并说明理由。 (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2 分 ) 解析: 首先结合材料明确题目中 “ 自然进程 ” 和 “ 人文进程 ” 的含义。其次要结合题目要求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从两者中选取一个或者两者兼顾,进行论述。在论述时要结合材料提供的重要史实,说明自然进程中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注意要全面;如果叙述人文进程,可结合材料提供的重大史实,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最后,说明人类社会在两个进程发展中不断进步。 答案: 略。 精准押题 · 巩固提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