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19年秋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二期末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希望“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由此可见,他认为儒学干预政治的关键是 A. 正君心 B. 正纲常 C. 正百官 D. 正百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可知朱熹提出的主张的根本关键在于正君心,故选A项;正纲常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正百姓源于正百官,正百官源于正朝廷,正朝廷源于正君心,所以CD项不是关键,排除。故选A。‎ ‎2.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A. 讨论主题不同 B. 价值取向不同 C. 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D. 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等级秩序打破,封建专制的等级秩序正在形成的情况下出现的;智者学派的人文思想是在民主秩序下,当时正处于雅典民主制度的高潮时期,因此二者背景的主要不同是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内容,不是背景,应排除。中国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均处于奴隶社会,故D项错误。‎ 点睛:题目问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的不同点,属于否定选择题。注意题目问法中强调的是“社会背景”,排除内容的不同:讨论主题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进而找出正确答案。‎ ‎3.‎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 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 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 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苦行。主张发挥人们的创造力,ABD表述片面化,A是强调求知,B是强调心灵美,D是强调健康和聪明,因此C最具包容性。‎ 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点评:程度型选择题即通常所说最佳选择题,就是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且表述最准确最完整,其它各项从切题上看也没有明显的错误,只是相比而言不够完整全面。所以此类题的迷惑性较大,难度也较大。 程度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即历史阐释能力。其特点有二,一是在题干中明确提出了程度性的要求,如包含有"最""根本""全面""决定性""直接"等词语。二是题干同备选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4. 沃尔夫在1935年写道:“(它)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他所指的著作是 A.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 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 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答案】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隐含的历史信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故A项正确;BC项生物进化论;D项与“二百多年来”不符。‎ ‎5.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 主张“中体西用”‎ B. 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 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 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郭嵩焘认为西方国家的立国之本是政治制度,而商业发展、工业制造在其末,军事等起辅助作用,故D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是洋务派人士的普遍观点,即将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郭嵩焘的观点突破了这一点,故A项不符合题意;郭嵩焘认识到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说明超越了一般洋务派的认识,故B项不符合题意;郭嵩焘强调了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但并未反对造船、制器。故C项不符合题意。‎ ‎6.《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没有开放通商口岸 B. 中国关税税率偏高 C. 英国商品质量不佳 D. 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答案】D ‎【解析】‎ 中国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特点是自给自足。“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对西方经济形成了顽强抵抗,故选D。《南京条约》后五口通商,关税协定,排除AB项。英国是工业强国,排除C项。‎ ‎7.“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 A. 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B. 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C. 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D. 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报和海底电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 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说明通讯工具的革新导致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故D项正确;材料说明是世界市场发展问题,农产品价格上升和下降与市场需求有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农产品只是举例子,不能说明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故B项错误;垄断组织不是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故C项错误。‎ ‎8.中国古代社会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对固有“伦理”加以引申和标新立异被称为“伦理异化”,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为异化伦理进行理论辩护的,历代大有其人:如西汉董仲舒采用神学论证方式;宋朝朱熹采用哲学论证方式。他们为异化伦理进行理论辩护的根本目的是 A. 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 B. 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C. 创新前代伦理学内容 D. 维护封建统治的权威 ‎【答案】D ‎【解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西汉董仲舒采用神学论证方式;宋朝朱熹采用哲学论证方式,都维护封建统治的权威,适应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D正确;ABC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9.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A. 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B. 苦修不一定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C. 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D. 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 ‎【答案】B ‎【解析】‎ 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信仰上帝即可得救,不需要苦修和事功,人文学者伊斯拉谟“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主张内心中要有上帝,二者观点相同,故B正确;A、C伊拉斯谟的思想无法体现,故排除A、C;D是加尔文的主张,故D错误。‎ ‎10.关于“王国问题”,贾谊的主张,重在分王国为侯国;晃错的主张,在用武力削平割据之局;主父偃的主张,则在把由王国分出的侯国,以推恩为名再加分裂。他们的主张是 A. 层层递进方式 B. 加强中央集权 C. 社会不稳根源 D. 分封制的延续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涉及的三人都主张削弱王国势力,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三人都有利于社会稳定,排除C。三人并不主张实行分封制,排除D。‎ ‎11.英国近代法学家梅因指出“在(希腊)早期共和政治中,所有公民都认为,凡是他们作为其成员之一的集团,都是建筑于共同血统上的。”其意在强调,古希腊城邦共和具有 A. 排他性 B. 自治性 C. 民主性 D. 开创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每个城邦都是一个血缘共同体,公民权仅授予本邦血统的男性自由民。所以根据“建筑于共同血统上”可知体现了城邦的排他性,故选A项;城邦的独立自治是指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B项;城邦的民主性和开创性同样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D项。‎ ‎12.在被雅典陪审法庭宣判有罪之后,面对劝其越狱的弟子,苏格拉底说,对于冤案,越狱是一种正义,但遵守即使是不公正的法律,同样也是一种正义的要求,而且在价值上,后一个正义要比前一个正义更为重要。材料可用来说明苏格拉底 A. 认为雅典法律体系完备 B. 主张雅典实行精英政治 C. 具有强烈的法制意识 D. 认为雅典应该赋予公民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遵守即使是不公正的法律,同样也是一种正义的要求,而且在价值上,后一个正义要比前一个正义更为重要”,可见苏格拉底具有强烈的法制意识,认为守法是正义行为,故选C。材料恰好说明雅典法律体系并不完备,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政治的信息,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苏格拉底对民主自由的看法,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对儒学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主张及对西汉王朝统治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的新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的新观点及形成这些观点的经济根源。‎ ‎【答案】(1)他认为内容丰富,但不得要领,花了力气却只收到微小的效果;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2)思想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理”存在于自然社会之中;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 ‎(4)新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 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详解】(1)根据“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可知司马迁认为儒学内容丰富,但不得要领,花了力气却只收到微小效果,但儒学在维护君臣等级和家庭伦理方面是不可替代的,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2)根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董仲舒的这些主张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 ‎(3)根据“天理流行,触处皆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理学将仁义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并且认为“理”存在于自然社会各处。‎ ‎(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可知,黄宗羲批判并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限制君主权力,认为学校才有决定是非的权力。黄宗羲这些反对传统观念的思想和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 ‎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在方式上的区别。你怎么看待材料三中的现象?‎ ‎【答案】(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影响: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西汉运用黄老思想实行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汉武帝把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 贡献: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 ‎(3)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传统文化,文艺复兴利用传统文化为传播新思想服务。‎ 看待:积极方面: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促进了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消极方面: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对待东西方文化应全面客观,汲取精华,剔除糟粕。‎ ‎【解析】‎ ‎【详解】(1)根据“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可知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社会。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从秦汉时期的治国思想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概括,如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西汉运用黄老思想实行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汉武帝把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根据“呼唤建立新的社会”、“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可知共同的使命在于促进社会转型和呼唤新社会。文艺复兴的贡献结合所学可从解放人性、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 ‎(3)根据“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可知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传统文化,而文艺复兴则是利用传统文化。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评价,既要看到其促进思想解放和西方启蒙思想传播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的消极作用。因此说对待东西方文化应全面客观,汲取精华,剔除糟粕。‎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