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1第48讲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学案
第48讲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2.内容 (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订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积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二、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2.措施 (1)实行均田制。 (2)实行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 (3)迁都洛阳。 (4)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3.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 4.评价: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中期,出现“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现象,阶级矛盾尖锐,边境危机严重。 (2)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改考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新法的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1.(2016·全国丙卷,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答案 (1)内容: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意义: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意义。第(1)问,依据材料从改革庙号、祭祀祖庙、突出同姓贵族、不违儒家礼制、降爵位等级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接受汉族文化、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等角度回答。 2.(2016·全国乙卷,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的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答案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解析 第(1)问,从改革的标准、观念、目的等方面回答。第(2)问,从世家大族地位、民族交融、国家统治等方面分析。 3.(2015·全国卷Ⅱ)[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这些银两……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引发民变”“雍正帝……决定改革”等信息概括。第(2)问养廉银制度的作用可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 课时作业 1.(2016·德州二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官吏俸禄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指专务耕战)而得官爵……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 ——《商君书》 材料二 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魏书·高祖纪》 (1)材料一中的思想在商鞅变法措施中有哪些体现?其“利禄官爵”的调整有何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俸禄制度的特点。 答案 (1)体现:重视农耕经济,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 影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有利于调动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 (2)特点:国家统一征收赋税作为官吏的俸禄来源;把俸禄制度和严惩贪污结合起来。 解析 (1)第一小问体现,审题时注意抓住“材料一中的思想”究竟是什么,然后据此结合所学来概括;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破旧立新的思路出发,辩证分析积极作用和旧体制的弊端。 (2)据材料二中“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意思,结合所学,从官员俸禄来源、整顿吏治等角度概括。 2.(2016·昆明一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改革时间 汉武帝币制改革 第一次 (前140年) 汉武帝鉴于货币不一,长安铜产不足,下诏厌“四铢半两”,改铸重量较轻的“三铢”币,然钱贱物贵遂废。 第二次 (前136年) 因“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衣食皆仰给于官府……商贾多积货逐利,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武帝罢废“三铢”,大量铸“半两”币以解燃眉之急,引发民间私铸、盗铸风潮再起,货币真假难辨,物价飞涨,社会经济再度陷入混乱。 第三次 (前127年) 始造币值昂贵的白金币和以白鹿皮为质的皮币,新铸“三铢”投入流通。白金币值昂贵,皮币流通不便,新“三铢”郡国私铸,弊端难除。 第四次 (前115年) 下诏“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五铢钱。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入三官。”又令“索天下商贾征重赋……”五铢钱为专司铸造,币质上乘,式样划一,不易被盗磨。至此,汉武帝币制改革终获成功。 ——摘编自周艳常《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比较汉武帝前三次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第四次币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 (1)不同原因:第一次:中央政府掌控的铜矿资源缺乏,钱贱物贵,“三铢”币难以通行。 第二次:民间私铸、盗铸钱币屡禁不止,货币真假难辨; 第三次:白金币值昂贵,皮币流通不便,新“三铢”郡国私铸,弊端难除。 共同原因:发行货币存在质量、流通等问题。 (2)影响:实现货币统一,打击了私铸、盗铸钱币现象;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强化“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解析 (1)根据材料中“铜产不足”“钱贱物贵”概括第一次失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中“民间私铸、盗铸”“货币真假难辨”等信息概括第二次改革失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中“白金币值昂贵,皮币流通不便,新‘三铢’郡国私铸”等信息概括第三次改革失败的原因;综合共性,指出发行货币的质量问题。 (2)根据材料中 “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五铢钱。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入三官。” “索天下商贾征重赋……”“专司铸造……不易被盗磨”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货币促进稳定经济秩序、削弱地方经济实力有利于中央集权、抑商政策等角度归纳。 3.(2016·贵州八校联盟第二次联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周武帝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自废(佛)已来民役稍希(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 ——摘编自道宣《广弘明集》 材料二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于会昌五年 (845)四月,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八月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这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影响。 答案 (1)背景:佛教盛行,广建寺塔,骗取百姓钱财;僧人不孝敬父母,国法难容;与寺院争夺兵员和土地控制权的需要;大量人口投入佛门,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2)影响: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土地,减轻了民众的赋役负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实力;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一定破坏。 解析 (1)小问背景,据材料一“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可知佛教盛行,广建寺塔,骗取百姓钱财,据材料一“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可知僧人不孝敬父母,国法难容,据材料一“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和材料二“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可知与寺院争夺兵员和土地控制权的需要,据材料一“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和材料二“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可知大量人口投入佛门,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2)影响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考虑,积极方面,据材料一“自废(佛)已来民役稍希(稀)”、材料二“八月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和“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可知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土地,减轻了民众的赋役负担,据材料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和材料二“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可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实力,消极方面,据材料二“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可知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一定破坏。 4.(2016·江西重点中学盟校第一次联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初,漕运方式是水陆兼运,参以海运。……永乐十三年,运河全线畅通,明王朝行“支运”之法,以运河漕运取代“海(河)陆”兼运。具体为:各地漕粮先由当地民户运至指定的粮仓,再由各地卫所军官分段递运至京。此法每年四次,运粮达三百余万石。宣德六年,明廷……始行“兑运”,实行军民联运。先由农户运粮至粮仓附近各府州县水次(码头),交兑给官军领运,再由官军全力负责运往京师,粮户只需按道路远近,给官军以一定数量的耗米和轻资银作为酬劳。至成化七年才被“长运”法取代。……“长运”又名“改兑” ,是直达法。它是让运军直接赴江南各州县水次交兑,然后径直运往京师,免除农民长途运粮,只是在原有的加耗之外,每石加米一斗,充作渡江费。长运法是明代漕运方式不断变革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比较完善的一种漕运方式。——摘编自吴琦《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代漕运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漕运改革的历史作用。 答案 (1)特点:从海(水)陆兼运到基本仰赖运河漕运;漕运专业化,由熟悉水情的漕军就近兑运;多次改革,组织管理逐渐完善。 (2)作用:保证了南粮北运,保障了京师和北方军民的粮食供应,有利于国家稳定;减轻人民的负担,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漕运的畅通,带动商业发展,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 (1)此题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明初,漕运方式是水陆兼运,参以海运。……永乐十三年……以运河漕运取代‘海(河)陆’兼运”体现了明漕运改革从海陆兼运到基本仰赖运河漕运,“……再由各地卫所军官分段递运至京……交兑给官军领运,再由官军全力负责运往京师……它是让运军直接赴江南各州县水次交兑,然后径直运往京师”体现了漕运由熟悉水情的漕军就近兑运,从“分段递运”到“军民联运”再到“长运”体现了多次改革,组织管理逐渐完善。 (2)此题需要结合所学和材料归纳漕运的作用,“……直达法……让运军直接赴江南各州县水次交兑,然后径直运往京师,免除农民长途运粮”体现了漕运减轻人民的负担,由于经济中心在南方,通过漕运可以保障北方的粮食供应,有利于国家的稳定,通过漕运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5.(2016·河南六市二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君主,已经开始酝酿解决这个问题。改土归流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 清代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为了解决土司割据的积弊,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影响。 答案 (1)背景:土司对内实行残暴统治;土司政权威胁中央;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侵扰; 土司之间长期战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2)影响: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解析 (1)据材料中“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得出统治残暴,据材料中“对中央叛服不常”得出威胁中央,据材料中“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得出对汉族的侵扰,据材料中“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得出长期战争,据材料中“明清两朝的君主,已经开始酝酿解决这个问题”并结合所学,从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等角度回答。 (2)据材料中“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得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据材料“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得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得出有利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据材料“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