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区高一11月份四校联考历史 试题
静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11月份四校联考 高一年级 历史 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6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元谋人使用石器或者木棒劳动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烧烤食物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2.美国史学家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统一的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作者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出现于( )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3.“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诗句歌颂的是( ) A.西汉的建立 B.文景之治 C.刘邦的统治 D.汉武帝大一统 4.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C.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6.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 A.科举考试选官 B.按门第选官 C.按军功选官 D.按品德选官 7.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 A.郡县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 8.《红楼梦》中对贾氏宗祠祭祖、宗族事务管理、贾府爵位继承等的描述,真实地折射出封建社会( ) A.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封建家族的日益衰落 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 9.某历史学家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都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 A.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B.三公九卿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 D.三省六部制 10.下列制度其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1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候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郡县制 12.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统一铸币 C.收回盐铁经营权 D.推恩令 13.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文教娱乐业 1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15.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这种变化表明( ) 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 16.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入仕 方式 唐德宗 公元779 —804年 唐宪宗 公元805 —820年 唐文宗 公元826 —840年 唐宣宗 公元845 —859年 门荫入仕者 10人 4人 3人 1人 进士入仕者 13人 17人 19人 20人 A.科举制度的影响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分散相权的需要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17.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 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18.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19.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20.晋代葛洪在道教典籍《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这反映了( ) A.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 B.儒道思想的融合 C.儒本道末的指导思想 D.道教危机的出现 2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右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年),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 ) A.汉朝 B.北魏 C.唐朝 D.宋朝 22.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政令己出,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有言“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时期门阀政治( ) A.取代皇权政治 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确保政权稳固 D.是特殊条件下对皇权的分散 23.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兴建洛阳城、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晋惠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24.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6次”、“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唐蕃和亲 D.唐蕃会盟 2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26题21分,27题16分,28题13分,共50分) 26.(21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班固《汉书·儒林传》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15分) 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 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人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为了加强对商人的监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区别一般编户齐民的“户籍”。秦朝多次将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使反抗者失去经济基础。同时又将许多私营工商业主迁徙到秦朝统治地区咸阳、巴蜀一带,允许他们继续经营手工业,也有加强秦朝经济的目的。这与摧毁六国经济势力并不矛盾。另外,商人被抑制还表现在徭役征发上。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由于秦朝短祚,富商们只是受到暂时的压制,很快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迅速复兴。 材料二 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私商,并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費”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财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民争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部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汉两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实施抑商政策的结果。(4分) 28.(13分)唐朝社会繁荣开放,唐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8分) (1) 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5分) 第二次月考(联考答案) 1—5.CCBAC 6—10.ACDCD 11—15.ADABB 16—20. ACBDB 21—25.CDCBD 26. (1)民本思潮:儒家。专制主义:法家。 (2)原因:①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大一统时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要求;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④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6. (1)手段:①秦朝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加强监管、人口迁徙、征发徭役等措施抑制商业;②汉朝则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抑商,主要表现为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任用商人为官等。 目的:①秦朝的目的是摧毁六国的经济基础,增强秦朝的经济实力,维护秦朝的统治;②汉朝的目的则是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增强政府财政收入,支持对外用兵。 (2) 结果:富商们在秦朝受到暂时的压制后,随着秦朝的灭亡迅速复兴;汉朝政府虽进行垄断经营,但社会上仍然是务农者少而经商者多。 28.(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 (2)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 原因:地理环境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