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这一变化旨在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强化贵族专权 C. 维护统治秩序 D. 增进文化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周人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有利于周对异族聚居区的统治,维护了统治秩序,故C正确;周朝中央集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周朝利用亲族维护对异族聚居区的统治,B是宗法制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周朝利用亲族维护统治,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文化的部分,且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 ‎2.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 统一性与集权性 B. 统一性与制衡性 C. 分散性与松散性 D. 独立性与落后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可以知道是指周王朝时期诸侯国带有很强的独立性,即该王朝具有分散性,故选C;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制衡性和落后性材料均为没有体现,排除BD。‎ ‎3.下图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这些文物信息反映出 A. 中国先民敬重宗室血脉之情 B. 商周时期“家国一体”的特色 C. 先秦时期礼乐等级制度盛行 D. 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两件青铜器分别为祭祀父辈先人和祖父而造,体现了中国先民敬重宗室血脉之情,故A选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家”,并未体现“家国一体”的概念,故B选项错误;两件青铜器皆用来祭祀,无法体现“等级”制度,故C选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故D 选项错误。‎ ‎4.春秋时期被灭的诸侯国有60个以上,但其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这一现象说明 A. 周天子权威足以维持秩序 B.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利于国家统一 C. 宗族和姻亲关系发挥作用 D. 诸侯国之间力量势均力敌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出来“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说明被消灭的诸侯国大部分是少数民族间的征战,姬姓相灭诸侯国的更少,明显是宗法观念仍有影响力。故选C。材料“春秋时期被灭的诸侯国有60个以上”发现,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其实是周王室衰微的表现,周天子权威已经不足以维持秩序了,故排除A ‎。材料没有从“国家统一”的角度分析诸侯争霸的影响,故B与材料无关,排除B。在周王室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故D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 ‎【点睛】本题审题的关键是对材料“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的解读,考查的是宗法制的考点。‎ ‎5.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 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C.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防止丞相“不自觉地越位”,即丞相越权,设置了御史大夫来监察百官,故B正确;汉代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A错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秦始皇和丞相的关系是君主专制问题,C错误;汉武帝重用侍从人员,建立“中朝”,D错误。‎ ‎6.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从人治到法治化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此时主要实行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贵族政治,至秦帝国时代实行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是一种官僚的政治体系,故“现代化”的内涵应该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选C项;A项是C项的表现之一,不全面,故排除A;秦朝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是人治社会,不是民主,BD项错误,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联系所学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 ‎8.汉初,刘邦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分封诸王。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吴芮的封地,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中央管辖的十五个郡主要在关中地区,大致相当于秦国范围。这反映了汉初郡国并行制 A. 尊重各地原有传统 B. 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C. 实现中央垂直管理 D. 迅速形成地方割据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现象是刘邦推行郡国并行的时候,“以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国为基础分封诸王”,故推断分封时尊重各地原有传统,因此A 选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这样分封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为此B选项错误;郡县制是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而非郡国并行,为此C选项错误;D选项的表述不准确,不符合史实,郡国并行并未迅速形成地方割据,而是到了汉景帝时才出现了七国之乱。‎ ‎9.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 以分权实现集权 C. 尚书省权力最大 D. 太尉权力分到兵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甲图反映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乙图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集中了皇权,故B正确;A、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0.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这一变化 A.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行政效率 B. 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 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使中枢机构的运行更加民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被削弱直到被合并,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行政效率,故A正确;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中书省、门下省长官仍然掌握决策权、审核权,没有削弱宰相的权力,排除B;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与强化中央集权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并非民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11.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A. 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 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 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 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C ‎【解析】‎ 由“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可以看出行省制体现出中央机构特点;由“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可以看出行省是地方权力机构;综合上述可以看出行省制具有双重性的权力结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错误,行省制体现的是中央集权;B项说法错误,与“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不符;D项说法本身错误。‎ ‎12.西汉时,察举贤良的对策由天子亲自主持,“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即所谓“录政化得失,显而问之”。据此可知,当时的察举制 A. 重视被察举官吏的实际才能 B.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C. 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 D. 不再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可知,当时的察举制重视被选拔人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排除B;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的是科举制,排除C;材料信息也没有涉及“孝”“廉”,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策试’内容侧重于当世要务和治国治民的现实问题”,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3.魏晋时期,朝廷一般会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其籍贯所在郡的中正官,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这就是所谓的“九品官人法”。由此可见,“九品官人法”‎ A. 能体现统治者选贤的用意 B. 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 C. 始终被中央政府严格控制 D. 表明了政权的开放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曹操为了收揽人才,实行了“唯才是举”,到曹丕时期发展为“九品官人法”,也就是“九品中正制”,目的同样是收揽人才,能体现统治者选贤的用意,故选A;“九品官人法”维护了世家大族势力,B错误;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九品官人法”不利于门第低下的人参与政权,不具有开放性,D错误。‎ ‎14.邓之诚先生说:“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这反映出科举制 A. 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 彻底排除门第对选官的干扰 C. 把选官任官权力收归中央 D. 推动上层官宦间的政治联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可知,科举考试打击了门阀士族的特权,使寒门白衣子弟可以通过考试做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故A正确;B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而非“推动上层官宦间的政治联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15.朱元璋曾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伟,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朱元璋意在强调元朝灭亡的原因是 A. 皇帝用人不当 B. 中书权重难制 C. 行省制的弊端 D. 人主疏于政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可知,材料主要说明元朝丞相专权乱政,是导致皇帝受蒙蔽、政权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故B正确;材料强调丞相专权的危害,不是说明皇帝用人不当,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丞相制度的弊端,并非行省制的弊端,排除C;材料反映丞相专权乱政,威胁皇权,故D错误。‎ ‎16.清代,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不再经过内阁,称为“廷寄”;而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绕过内阁,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称为“奏折”。由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立 A. 削弱了六部权限 B. 有利于君主专制强化 C. 完善了行政体制 D. 使内阁议政功能丧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可知,军机处只是跪受笔录,“廷寄”和“奏折”制度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六部,排除A;军机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完善了行政体制,排除C;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17.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秦 ‎6位 两宋 ‎121位 西汉 ‎47位 明 ‎4位 唐 ‎182位 清 ‎0‎ 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 C.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 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看出,唐代、宋代丞相人数明显多于其他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削弱了相权,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以分散相权,明朝废除宰相,相权从秦朝的位高权重到日益削弱直至废除,反映君主专制日益加强,B项正确,C项错误;元朝宰相权力有所反弹,A项错误;宰相人数减少与行政效率的高低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 ‎18.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其基本矛盾之一,总体上,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故符合地方权力整体上不断削弱的图为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9.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C. 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D. 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征。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都是对材料体现的某一个方面的表述,表述不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 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发展。其中利用自然力并改进技术提高效能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①是水排用于冶铁;②是龙骨水车依赖人力将水由低处引导高处进行灌溉;③项高转筒车利用自然水力将水由低处引向高处,④是利用耕牛畜力进行翻土耕作,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耕作方式和灌溉工具、冶铁工具 ‎21.从春秋开始,随着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农民大肆开垦,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这反映出 A. 小农经济逐渐发展 B. 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 井田制已完全瓦解 D. 个体生产成为主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工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可知材料意在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牛耕的普遍使用,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井田制已完全瓦解,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将个体生产与其它生产作比较,不能说明其成为主体,故D项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工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小农经济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2.《唐六典》载,“凡营军器,皆镑题年月及工人姓名,辩其名物而阔其虚实”;司马光曰,“其百工在官者,亦当择人而监之。以功致为上,华靡为下,物勒工名,谨考其良苦而诛赏之”。唐宋推行的“物勒工名”,是为了 A. 加强对民营手工业的监管 B. 面向市场,获取垄断利润 C. 提高官营手工业品质量 D. 提倡实用,反对奢靡浪费 ‎【答案】C ‎【解析】‎ ‎ “物勒工名”是官营手工业的常用管理方式,用于监督和跟踪产品的质量,故C项正确。AB项是民营手工业与材料不符合。D选项与“物勒工名”的目的不符。‎ 点睛:由材料“凡营军器”、“其百工在官者”判断本题讲的是官营手工业。“物勒工名”是官营手工业的常用管理方式,用于监督和跟踪产品的质量。‎ ‎23.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 新兴手工工场逐渐发展壮大 B. 区域之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C. 手工业发展专业化趋势明显 D. 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可知,材料反映该地丝织业发达,丝织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明显,故C正确;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排除A;材料信息与区域之间长途贩运贸易无关,排除B;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D错误。‎ ‎24.明朝初年,景德镇有官窑58座,但为完成上贡任务,官府把部分烧造任务交给民窑并给予报酬;清朝时,御窑仅剩6座,大量烧造任务基本落在了民窑身上。材料反映出当时 A. 制瓷业实现了官民融合 B. 民营制瓷业发展艰难 C. 民窑因政府重视而发展 D. 官营制瓷业日趋衰落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清时期官窑数量减少,大量瓷器的烧制任务逐渐落到了民窑身上,说明官营制瓷业日趋衰落,故D正确;材料反映官营制瓷业日趋衰落,并非“官民融合”,排除A;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民营制瓷业发展艰难”,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政府重视”民窑发展,排除C。‎ ‎25.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 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 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 加强了对市场的直接监管 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B ‎【解析】‎ 结合南宋都城临安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的信息可知,南宋时期的商业与唐代相比,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正确选项为B。A、C项信息材料没有显示;选项D既不符合材料信息,也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史实不符,故可排除D项。‎ ‎【名师点睛】‎ 尊重材料是解题的唯一秘籍,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坊市制度严格,南宋时期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26.某学者在研究清初经济时写道:在松江府属诸州县,“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浙江种植桑树,“尺寸之堤,必树之桑”;广东种植甘蔗十分普遍,“连冈接阜,一望丛若芦苇”;福建“烟草之植,耗地十之六七”。其意在说明当时部分地区 A. 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 B.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 粮食产量受到影响 D. 农业受到资本主义市场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种植粮食作物的比例逐渐减少,种植经济作物的比重增加,说明当地该地区的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故A正确;清朝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材料说明种植粮食作物的比例逐渐减少,无法体现粮食产量问题,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27.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 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 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 C. 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 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根据常识,上海与东北的贸易属于国内长途贩运贸易,这种贸易不是个案,故答案为D项;材料无法提供城镇商业方面的信息,A项排除;B项说法史实常识性错误,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的管制相当严格,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以地域为中心和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人群体方面的信息,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精准简约提炼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这是前提;据此透过想想看本质,推导背后的根源或本质——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这是关键。此外,准确理解一些历史概念,例如,明清商帮等。‎ ‎28.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此规定旨在 A.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 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C. 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 D. 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封建政府对土地的保护,封建政府保护土地其实是在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财政收入方面的信息,‎ 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汉武帝时土地是私有的而非国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土地兼并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封建政府也是想方设法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从而达到稳定政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29.在明清小说中,有大量叙述和描写文人弃学经商的故事,其中不少都是文人主动改弦更辙,弃文经商。这说明当时 A. 科举取士弊端凸显 B. 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C. 抑商观念遭到削弱 D. 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文人弃学经商”在明清小说中“大量”出现,说明文人学士弃学经商在当时较为普遍,使抑商观念遭到削弱。故答案为C项。A项,科举取士在当时虽有弊端,但并非文人弃学经商的原因,排除;B项,文人经商并不代表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排除;D项,文人经商并非为追求奢靡生活,排除。‎ ‎30.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实行闭关政策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发展福建海洋渔业 D. 采取抗倭安民政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福建人在海边居住,依赖于海上贸易生存;海禁政策使福建人民无法在海上进行贸易,导致人民贫困,偷盗犯罪越来越多;为了减少盗贼的数量,谭纶主张开放海禁,百姓有了海上贸易的收入来源,就会减少犯罪,故B项正确。‎ 材料强调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而不是实行闭关政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发展福建海洋渔业,而是强调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排除C。材料强调谭纶主张开放海禁政策,而不是采取抗倭安民政策,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信息“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结合海禁政策带来不来影响方面分析材料,即可得到主张开放海禁政策的结论。‎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 ‎3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为:错误。‎ ‎32.北宋建立后,采用“分化事权”的原则,以“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相权进一步分散,皇权加强。‎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建立后,采用“分化事权”的原则,以“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答案为:正确。‎ ‎33.《史记》记载:“于蜀,蜀守冰凿离碓(即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该材料描述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关键字眼“蜀、蜀守冰、成都”,可知该材料描述的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人民。故题干正确。‎ ‎34.隋唐时期,江东出现了曲辕犁,表明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此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答案】错误 ‎【解析】‎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5.《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答案】正确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述为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即将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增强了铁器的韧性,克服了易脆的局限,题干说法正确。‎ 三、材料解析题 ‎ ‎36.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实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分封制相比“郡县之制”的进步性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元朝设置行省的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西周灭商,获得了对中原区域的控制权;西周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宗法制度的建立。‎ ‎(2)进步性:减少了地方割据,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或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打破世卿世禄的选官方式,中央任命地方官员,能够唯才是举。‎ ‎(3)特点:权大而不专,服务于朝廷的集权。历史意义: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依据材料“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结合所学可从西周灭商后获得了对中原区域的控制权、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宗法制度等角度回答分封制确立的背景。‎ ‎(2)本题考查郡县制。依据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结合所学从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打破世卿世禄的选官方式等方面回答郡县制的进步性。‎ ‎(3)本题考查行省制。依据材料“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可概括得出行省制的特征。依据材料“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结合所学从加强了中央集权、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行省制设立的意义。‎ ‎37.国家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而视农为“本富”“末富”,“崇本抑末”,是中国古代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时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货者征收资产锐…,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经济主张,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流行的经济思想”首倡者。‎ ‎(2)据材料二,指出汉文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并概括该政策实施后的成效。‎ ‎(3)指出汉武帝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概括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 ‎【答案】(1)态度:农商平等。首倡者:商鞅。‎ ‎(2)政策:“惠商”。‎ 成效:出现了富有大商人,商品交易频繁;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3)政策:抑商。‎ 目的:增加财政收入。‎ 表现:征收资产税,告发不法商人。‎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孟子的经济主张,根据材料“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可得出农商平等;第二小问首倡者,根据材料“崇本抑末”可知,指的是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可得出首倡者为商鞅。‎ ‎(2)第一小问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可得出惠商;第二小问成效,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和“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可得出出现了富有的大商人,商品交易频繁;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3)第一小问政策,根据关键词“征收资产税”“告缗”可得出经济政策是抑商;第二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可得出增加财政收入;第三小问,具体表现,根据“征收资产税”和“告缗”等关键词可得出征收资产税,告发不法商人。‎ 四、问答题 ‎ ‎38.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请指出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请列举唐宋以来,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主要商品。‎ ‎(3)明清时期,出现了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的商帮。请列举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 ‎(4)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1)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 ‎(3)晋商和徽商。‎ ‎(4)政策:重农抑商;影响:积极影响: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消极影响: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 ‎【解析】‎ ‎【详解】(1)特点: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结合所学可知,唐宋以来,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主要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等。‎ ‎(3)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是晋商和徽商。‎ ‎(4)政策: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影响: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总结回答,积极影响可从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总结回答;消极影响可从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分析总结。‎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