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22/26/b7574d0263658051f752698fa3d2c855/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22/26/b7574d0263658051f752698fa3d2c855/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22/26/b7574d0263658051f752698fa3d2c855/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陕西省汉中市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2019 -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校际联考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全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第 I 卷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 笔书 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文献记载,商王已有派遣亲近的宗族到别的方国实施监督的事例。西周时期,分封制度发 展为一种成熟的政治权力体系,疆域比商代更为扩大。这反映了分封制 A.推动了周政治文化的扩展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元史》载:“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 秽不职 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由此可知,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A.征收赋税 B.监察官吏 C.行政管理 D.笔录政事 3.清代,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不再经过内阁,称为“廷 寄”;而内外各官重要奏章绕过内阁,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称为“奏折”。由此可知,军机 处的设立 A.使内阁议政功能丧失 B.削弱了六部权限 C.有利于君主专制强化 D.完善了行政体制 4.《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及协定关税的规定,体现了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香港岛 D.回应虎门销烟 5.“各使馆境界……并由使馆独自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使馆)亦可自行防 守。” 这一严重践踏中国主权、深深刺痛中国人的侵略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6.1938 年,毛泽东在给王明、周恩来等的电报中说:“保卫武汉重在发动民众,军事则重在袭 击敌人之侧后,争取时间,务须避免不利的决战。若军队再损失过大,将增加各将领对蒋之不 满,有影响蒋的地位及继续抗战之虞。”此言论表明中国共产党 A.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不满意蒋介石的消极抗日 C.服从国民政府领导坚持抗战 D.配合正面战场的态度积极 7.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 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 国, 忽然变为民国了。”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局限性 C.描述了辛亥革命发展的迅猛 D.揭示了清王朝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8.李泽厚先生谈及五四运动时说:“救亡的局势、国家的利益、人民的饥饿痛苦,压倒了知识 者或知识群体对自由、平等、民主、民权和各种美妙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压倒了一切。”这 说明 A.中国人民亟待自由民主思想 B.五四运动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C.救亡图存是运动的主要目的 D.中共领导是运动胜利的保障 9.1982 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 1954 年宪法,摒弃了 1975 年宪法和 1978 年宪法中不适宜的内 容。其中,在 1954 年宪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规定。这表明我国 A.公民民主权利得到法律保障 B.依法治国思想得到国家认同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D.民主法制在发展中走向完善[来源:学科网] 10. 由于台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关系的紧张对立。2019 年 7 月 31 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告,决定自 2019 年 8 月 1 日起暂停 47 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 点。据此可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台湾当局是否认同 A.政党合作 B. —个中国 C.两岸三通 D.民间交往 11 . 希腊城邦普遍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而是公民为 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甚至公民企图自杀都应受到惩处,因为它使城邦丧失一个公 民。 这反映出在古代希腊 A.城邦支配和干预个人生活 B.城邦充分尊重自然和生命权利 C.人文主义精神得到了彰显 D.城邦鼓励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 12. 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 ,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 之 后的雅典,喜剧在城邦的节日仪式中出现并且发展壮大,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都是 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 A.民主制度赋予公民思想自由 B.对一切政治权威的质疑否定 C.喜剧成为最主要的民主制度 D.城邦制度日渐衰落[来源:学科网] 13.据《雅典政制》记载,从雅典王政时期以来,修宪共变更了 11 次。在宪法变更过程中,人 民大众的权力一直在“增长”,到了第 11 次修宪后,“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这表 明了当时的雅典 A.民主政治出现了多数人专制 B.贵族和平民的纷争持续不断 C.直接民主造成城邦动荡不定 D.公民形成了 牢固的法治观念 14.《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第九表中规定:“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 在执 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由此可知,古代罗马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成文法削弱了贵族的势力 C.成文法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D.注重维护法律程序的公正 15.《罗马法》规定:“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 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又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 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由此可见罗马法 A.重视道德 B.重视契约 C.重视自由 D.重视习俗 16.罗马法由“私法”(规定私人事务的法)和“公法”(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组成。私 法重视对 私人权利的保护;公法的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且公法地位 高于私 法。由此可知,罗马公法 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维护了罗马贵族利益 C.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D.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17.1701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信奉罗 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此法令宣誓加冕。” 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 B.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 D.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来源:Z&xx&k.Com] 18.据统计,在 1831 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约占成年人口的 4.4%,英国符合选举资格的农村选民 约占农民总数的 4% ,城镇选民约占城市居民总数的 1%多一点。这说明英国 A.君主仍然掌握实权 B.议会下院掌握实权 C.民主改革势在必行 D.选民地域差异明显 19.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 ,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 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 44%的股票。这说明 A.各国君主拥有行政权力 B.尊重传统与惯例是英国政治特色 C.英国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D.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20.在建国之初《邦联条例》签署之时,州权主义者在美国仍然有着很大的市场,但是随着邦 联政府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人们理性地认识到必须改弦更张。这实际上是因为 A.美国政治违背民主的普遍原则 B.邦联体制难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C.邦联政府权力制衡导致效率低下 D.各州独立建国成为历史发展趋势 21.有学者说:事实上美国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为两党制(即民主 党和 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投的是“民共党”的票。这段话说明美国的 A.共和党与民主党已没有区别 B.两党制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 22.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指出:当巴黎的最高法院驳回政府的法案或拒绝为政府的法令备案时, 或当它本身传讯一个被控渎职的官员时,人们可以认为这是司法权在发生政治作用。以此 来 理解近代法国的代议制,观点正确的是 A.最高法院有权监督和制约政府 B.总统应对最高法院和议会负责 C.近代法国责任内阁制流于形式 D.分权原则在近代法国很难体现 23.1875 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未提及国家预算,没有单独规 定司法权,更没有规定公民权利。但它却维持了长达 65 年,直至第三共和国灭亡。这主要是 因为该宪法 A.主要维护了共和派的利益 B.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是特殊环境下妥协的产物 D.拥有较好的理论基础 24.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皇帝 的 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 ”这说明德意志 A.统一前后政治制度没有变化 B.议会从属于普鲁士王国 C.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 D.是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 25.恩格斯认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 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机构是 A.联邦体制 B.帝国议会 C.联邦议会 D.国家元首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4 小题,共 50 分) 26.(14 分)中国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人才、官吏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代察举制度,从文帝开始,他 下诏要求 各郡国“举贤良方正”,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 到完备,各种规定相 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分为常科与特科两大类。常科有孝 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 中,其中又以“孝廉”一科最为重要。 此外,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 ——摘编自王申《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 材料二: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 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 不需要 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 考试。考试 及格,即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便有做官资格了。又因礼部考试有进士、明经诸 科,故此制又称科 举制。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会 试的主考 官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 要逐人搜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选官制度中“考试”的区别和联系。 (6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科举制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 变趋 势。(4 分) 27.(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拥护国际 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 月 28 日,中美双方 在上海 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 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 渐增多。与此同 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岀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6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2 年中 美发表 《联合公报》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4 分) 28.(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评价古希腊时不应该挑剔它哪些没做到,而应肯定它做到了什么。如果运用 这条标准,那么古代希腊的贡献及其历史意义也就极其显著而突出。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 体的理论与 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 所有这些都是古希 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公民法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万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有” 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自然法则是“将自然 理性注入人心 的道德法”,是一切事物的逻辑和秩序。 ——摘编自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雅典民主政治。(6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的历史作用。 (6 分) 29.(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死查理一世无 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 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 成了王权接 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摘编自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 立》 材料二:宪法规定参议院由各州人民每隔 2 年所选出之议员组成。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 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的问题上,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内,但纳税时 黑奴则不算 人口;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纳税人口中,不计算在“联邦比例”中。最后, 1787 年宪法规定:众 议院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黑人按人口的五分之三计算。 ——摘编自《美洲史》和 1787 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产阶级与王权妥协的表现并分析这种妥协所产 生的 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建国初期存在的两对矛盾,指出 1787 年宪 法调和 这些矛盾的方法。(8 分)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校际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来源:学科网 ZXXK] 一、选择题(本大题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A 2.B 3.C 4.B 5.B 6.D 7.D 8.C 9.D 10 . B11 . A 12. A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l8. C 19. C 20 . B[来源:学|科|网]21 . B 22. A 23. C 24. C 25.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4 小题,共 50 分) 26.(14 分)(1)特点:自下而上推举;侧重人的品行;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制度不断完备。 (每点 2 分,答对任意 两点即可得 4 分) (2)区别:汉代,考试是重要环节,举荐起决定作用;(2 分)唐代,考试成绩是选官的 主要依据,起决定作用。 (2 分)联系:随着汉代察举制中考试制度不断完善,最终发展为唐 代科举制。(2 分) (3)特点:八股取士;考试组织严密。(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趋势:选官范围不断 扩大;考试组织更加 严密、规范、公正。(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27.(10 分)(1)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分)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一边倒。 (每点 2 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 4 分) (2)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 分)影响: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打破美 国孤立遏制中国的 外交僵局。(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28.(12 分)(1)评价:积极性:推动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2 分)开西方民主政 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 的古代世界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2 分)局限性:仅限于雅典 成年男性公民;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 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答对任意一点得 2 分) (2)组成部分:公民法;(1 分)万民法。(1 分)历史作用: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罗 马社会发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每 点 2 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 4 分) 29.(14 分)(1)表现"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国王权力(或 18 世纪中 期形成责任 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2 分)影响: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或 确立了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 体制);(2 分)维护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或维 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2 分) (2)矛盾: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每点 2 分,答对任意两点得 4 分) 方法:中央与地方:采 用联邦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大州与小州: 设参众两院。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南方与北方:南方黑奴按五分 之三折算计入人口比例(或承认奴隶制度)。 (每点 2 分,答对任意两点得 4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