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宁师中学等三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宁师中学等三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宁师中学等三校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此语蕴含()‎ ‎ A.自由平等的思想 B.公平公正的理念C.变革进取的精神 D.推行刑罚的原则 ‎2.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君子气节、道德自觉C.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D.存天理、灭人欲 ‎3.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这反映出( )‎ ‎ 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4.元朝书法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如赵孟頫鼓吹“用笔千古不易”。明末清初的书坛呈现出放浪笔墨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气,如朱博山等人的作品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遏止的情绪表现。这种状况表明( )‎ ‎ A.书法艺术具有求异求新的特征 B.法艺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 C.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不断完善 D.书法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5.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 ‎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B.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6.南宋名臣文天祥在《扬子江》中写道:“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对诗句中“磁针石”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南宋时开始被用于航海 B.最早是用来看风水的工具 ‎ C.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 D.使靠冷兵器的封建城堡不堪一击 ‎7.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 A.“中体西用”B.《海国图志》C.“维新思想” D.“新文化运动”‎ ‎8.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 C.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D.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9.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 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上海成为当时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 C.中国共产党积极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D.马克思主义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10.“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上述观点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将改革开放推向了新阶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加快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D.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1.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表明( )‎ ‎ A.孙中山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 B.实现民主政治为革命派政治目标 ‎ C.革命派对三民主义做了全新解释 D.民族革命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第二次”结合的是( )‎ A.“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B.“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第二步,革命向前发展……”‎ C.“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戏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完成 B.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 D.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 ‎14.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的这一看法(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B.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C.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 D.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15.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 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 ‎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体制市场经济的需要 ‎ C.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16.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们在面对各自社会的危机时,不约而同地把道德教育作为挽救社会的方法:认为道德衰败是社会败落的根源,要拯救社会也只有依靠道德重建.孔子和苏格拉底( )‎ ‎ A.都主张“美德即知识” B.都在反思道德的社会意义 ‎ C.都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D.都力图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1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 )。‎ ‎ A.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B.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 C.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 D.自由与革命的辩证关系 ‎18.“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只 有一位君主说:可以争辩,随便争多少,随便争什么,但是要听话!”康德引用这段材料是用来( )‎ ‎ A.证明自由民主来之不易 B.强调自由是平等的基础 ‎ C.反对封建神权笼罩欧洲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让一个金属球在一个光滑的斜槽内滚过不同的预定距离,再对各个所用的时间加以比较。时间的测量是由从水桶小孔中流出的水的多少来决定的。结果:距离之比与时间平方比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这种科研方法的开创( )‎ ‎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C.人们据此原理发现了海王星 D.使得实验成为唯一的科学研究途径 ‎20.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 ‎ 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 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 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 ‎ A. 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 C.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22.“20世纪初。煤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1928年,据统计,它仍占世界能源生产的75%,而石油占17%,水力大约占8%。1950年左右煤炭大约占总能源的一半,同时石油和无天然气的比重提升至30%。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已经颠倒过来。”造成石油和煤炭比例发生颠倒的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大战对能源的需求 B.石油开采与加工工业的发展 ‎ C.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D.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23.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住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A.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4.“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 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属于这一风格的画家是( )‎ ‎ A.达·芬奇 B.拉斐尔 C.莫奈 D.毕加索 ‎25.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 A.《百年孤独》 B.《老人与海》 C.《玩偶之家》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材料题(26题14分、27题11分、28题10分、29题15分,共50分)‎ ‎26、(14分) 材料一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李贽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为罪不容诛”。——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上疏 材料四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1) .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当时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6分)‎ (2)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6分)‎ (3) ‎.根据材料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董仲舒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不同原因?(2分) 27.(11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魏源和《海国图志》‎ 材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他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 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所谓怀旧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 ‎.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在思想解放方面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2) ‎.材料二反映的这场思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并分析产生的原因。(6分)‎ (3) ‎.材料三毛泽东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你觉得该如何评价?(3分)‎ ‎28、(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一: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一 年代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 件 ‎%‎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表二:下面为16-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成就简表 中国 西方 ‎①明代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 ‎②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 ‎③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①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 ‎②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③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材料二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宇宙探险》‎ 材料三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联《现代世界史》‎ (1) ‎.依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产生的影响。(2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亚国家间产生“巨大差别”的原因?(6分)‎ ‎29.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个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压抑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 ‎“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 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 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二中为什么说“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2分)‎ ‎(1)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的思想主张对近代中国和西方民主革命的不同影响。(7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 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6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三校联考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1、【答案】C 根据题干中“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可知体现的是统治者要有变革进取的思想,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2. 【答案】B 材料是借物抒情,借莲花喻君子气节;表明理学从开始就追求道德自觉和君子气节,故B项正确。‎ ‎3.【答案】B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忠”是忠君的意思,“忠”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也就反映了君主专制主义日益强化,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忠”理解的错误,“忠”不等于伦理教化,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控制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官方在强化忠君,这和史官自身的思想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答案】D 元朝时期开式美的追求与元朝时期政治开放有关,清朝放浪笔墨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气与清朝文化高压有很大关系,说明书法艺术与政治关联,故D正确;其他说法均不正确。‎ ‎5、 【答案】B 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导致知识分子原理政治、不问政事,于是考据学兴盛;但是鸦片战争爆发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御辱强国成为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命运的主题思想。因此答案为 B。A中削弱说法错误;C中考试内容此时没有变化;D中文化政策是加强。‎ ‎6、 【答案】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北宋,故A项错误;B项错误,战国时期司南就是辨别方向的工具;D项是指火药的作用;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故C项正确。所以【答案】选C。‎ ‎7、 【答案】A 解析根据“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且发动了洋务运动,兴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经济、教育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是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根据题目中“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的关键信息可以看出,向西方学习得以付诸实践,而《海国图志》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著作,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未付诸实践,故B 项错误;维新思想开始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派别政治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项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B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D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的核心特点,带有保守性;根据梁启超革命之“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应该指的是C ‎9、 【答案】D 解题关键在于注意时间:1920年,这时期AC两项内容还没有成为现实,而中国无产阶级在1919年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10、 .【答案】A 材料反映的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B项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来的;C项是在1997年十五大提出来的;D项本身说法错误。因此BCD均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1992年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把改革开放深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1、 【答案】B 本题材料提到,“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实现民主政治为革命派政治目标,故B项正确。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12、 【答案】C 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是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第二次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国家政治形式,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故A项错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和革命是“第一次结合”,故B项错误;“一化三改造”是学习苏联的结果,故D项错误;在《论十大关系》里毛泽东阐述了处理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故C项正确。‎ ‎13.【答案】 B 双百”方针的提出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文艺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故B项正确;A是1957年;C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文学艺术•文艺方针•双百方针 ‎14.【答案】D 现代中国的教育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分析选项,A是文艺方针,与题意不符;B 与题意不符,早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已提出了现代化的目标;C与时间不符,1978年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D与题意相符。所以应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文艺、科技与教育•教育•举措 ‎15.【答案】D 据材料“1951年至1958年……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处于一五计划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大量工科专业人才,故D选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故A选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也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故B选项错误;1951年至1958年中国也没有进行文化教育全面改革,故C选项错误。故选D。 16.【答案】B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道德衰败是社会败落的根源, 要拯救社会也只有依靠道德重建”可以看出,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为道德在社会建设上有重要的意义,‎ 故B项正确;AC项苏格拉底的思想;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选B。‎ ‎17.【答案】A 根据材料可知,在法律的社会里,自由就是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而违反法律就等于失去了自由,体现了孟德斯鸠强调法律能够保护自由,而自由受制于法律的内在关系,故A项符合题意。而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与材料强调的自由和法律的内在关系无关,而且材料主旨强调的是自由和法律的关系,与民主、革命也无关。‎ 故本题正确为A。‎ ‎18.【答案】 D 康德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启蒙运动崇尚理性,批判君主专制。再结合材料内容,我们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专制,可以得出康德企图通过这段话批判专制统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9.【答案】B 题干材料反映的科研方法是“实验”,开创这种科研方法的是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在牛顿时期,排除A项;C项是牛顿成就的结果,排除;D项错在“唯一”,排除。‎ ‎20.【答案】D 该材料反映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在西方被政界人士用来解释社会发展,其理解的角度是“宣扬白人种族优越”,显然是从反面进行批判的,故D项符合题意。‎ ‎21.【答案】B A项,190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虽然是最大的,但是并没有达到垄断的程度。故A项错误。 C项,材料体现的是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问题。故B项错误。C项,根据材料“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可知,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的增长,是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的体现。故B项正确。 D项,材料体现的是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世界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与工业产品增长幅度的对比。故D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D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是蒸汽机的广泛的使用,是以煤炭作为燃料的,推动了 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得到广泛地使用,石油的使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已经颠倒过来”。故选D。ABC项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是从根本上进行分析的,均不符合题意。‎ ‎23.【答案】C 由材料中的“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可以知道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主要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主要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奴隶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因此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结合选项: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4.【答案】C 抓住题干中“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 的信息,可知这与印象主义的特点相符,故C项正确;A项古典主义;B项是古典主义;D项是现代主义。‎ ‎25.【答案】A 从材料“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可以看出莫言作品具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而选项中只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26、(共14分)‎ ‎(1)(6分) 孔子主张以德、礼治理国家,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被采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 ‎(2)(6分) 强调人的正常私欲,提出“理”存在日常百姓生活中;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否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童心说。(答对任意两点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统治日益腐朽。(2分)‎ ‎(3)(2分) 董仲舒提倡儒学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伏尔泰推崇儒学,利用儒家的某些观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27、(共11分)‎ ‎(1)(2分) 图一:“睁眼看世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 ‎(2)(6分)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借其可以减小变法阻力;西学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与康有为个人经历有关。(答对任意两点4分)‎ ‎(3)(3分) 新文化运动;(1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与绝对否定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2分)‎ ‎28、(共10分)‎ ‎(1)(2分) 虽然传统科技仍占一定的优势,但整体上科技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没有形成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欧国家。‎ ‎(2)(2分) 推动了人们全新时空观的形成;促进了人类思想发展史的根本变革;与量子理论一起构建起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2分)‎ ‎(3)(6分) 政治:欧洲基本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实现了政治民主化;亚洲普遍处于专制统治之下,政治昏庸腐败。经济:欧洲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亚洲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思想:欧洲打破了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树立起民主与科学观念;亚洲仍然受旧思想影响,观念落后。‎ ‎29、(共15分)‎ ‎(1) (2分) “印记”——其主张明显带有一种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主张由各国政府管理教会。‎ ‎(2) (7分) 思想主张: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分)‎ 社会影响:卢梭的民主思想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卢梭的民主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 (4分)‎ ‎(3) (6分) 文艺复兴:确立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人的解放;抨击教会腐败,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束缚;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破除神权统治;启蒙运动: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思想束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