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九 世界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学案
专题九 世界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 考点 考试内容及要求 命题规律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①古希腊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c);②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b) 本部分是史学界研究热点,也是新高考命题重点,考查频率高,分值大,且多有创新题型出现,需要全面深化对代议制、政体类型等概念的理解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查较少,可淡化处理 卓尔不群的雅典 ①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b);②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b);③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c) 罗马人的法律 ①罗马法的主要内容(b);②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c)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①光荣革命(b);②《权利法案》(b);③《王位继承法》(b);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作用(c);⑤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c) 美国1787年宪法 ①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c);②联邦制的权力结构(c);③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c) 民主政治的扩展 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b);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b);③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c);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b);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c)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b);②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c)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1.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1)独特的地理环境: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足;靠近大海,港湾众多,适于发展航海、对外贸易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2)商品经济发展: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3)独特的城邦体制: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使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4)高素质的公民: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梭伦改革与伯里克利改革 表现 地位 影响 梭伦 改革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按收入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奠基 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伯里 克利 改革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实行公职津贴制 顶峰 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削弱,民主政治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3.雅典民主政治的失与得(评价) (1)局限性(失) ①民主范围上,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被排斥在外。 ②民主性质上,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进步性(得) ①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②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二、罗马人的法律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十二铜表法》: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 (2)公民法: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 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和变通;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3)万民法:它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它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 2.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 (1)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2)意义: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3.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 (1)古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制定出古代世界系统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2)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3)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古希腊与古罗马两种文明的差异 项目 古希腊 古罗马 文明拓 展方式 古希腊通过对外扩张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来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古罗马通过战争扩张疆域,在继承古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国家组 织形式 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古罗马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建立起统一的帝国 政治 体制 古希腊实行主权在民和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古罗马初期实行贵族共和制,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 政治文 明贡献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现代法律的基础 1. (2019·4月浙江选考,T17)论及雅典城邦制度,有学者认为,雅典“无法扩张自己…… 如果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但如果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这说明雅典城邦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认识的是( ) A.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 B.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C.公民权建立在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 D.“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的权力 解析:选A。根据材料“无法扩张自己……如果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雅典的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A项符合题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公民权强调的是雅典民主范围有限,与材料无关,C项排除。材料与五百人会议权力的大小无关,D项排除。 2. (2019·4月浙江选考,T30)下图是古希腊陶器上描绘重装步兵赛跑的画面。它反映了( ) ①奋发上进的城邦精神 ②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 ③追求健美的心理和审美观念 ④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古希腊陶器上描绘重装步兵赛跑的画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奋发上进的城邦精神和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①②正确。“追求健美的心理和审美观念”与图片信息相符,③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的结论,④错误。故选A项。 3. (2018·4月浙江选考,T17)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 A.贵族垄断立法权 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解析:选A。结合所学可知“贵族垄断立法权”不属于万民法体系。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及美国1787年宪法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光荣革命”——政治前提 (1)概况:1688年,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复辟王朝的统治结束。 (2)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2.限制王权的法案——基本确立 (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 ①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②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把王位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 (1)概况 ①1721年, 沃波尔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②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影响: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4.1832年议会改革——完善 (1)内容 ①降低了选民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扩大了选民范围。 ②重新分配议会代表名额,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 (2)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进一步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 (1)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背景:松散的“邦联”体制使美国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2.制定:1787年9月,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3.内容 (1)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4.特点: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1)分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分。 (2)制衡:各部门的权力彼此制约和平衡。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的行为;国会可以2/3多数推翻总统对法案的否决,可以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可以弹劾总统。 5.作用 (1)它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体现“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3)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共和制的异同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共和制 异 国家元首(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 国王,世袭、终身;“统而不治”,国家的象征 总统,选举产生并有任期,是政府首脑,总揽军政大权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掌握行政大权 政府首脑即总统,行使行政权,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独立 议会和议员产生方式 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下院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两院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 同 都是资产阶级专政;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议会都行使立法权,实行两院制;都实行司法独立 四、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1.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构建: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由选举产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拥有最高司法权。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了“制约与平衡” 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英国、美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保留国王的君主制度,国王享有最高待遇,但王权逐渐转到议会手中。 (2)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3)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特点 (1)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分权制衡,以此防止滥用权力。 (2)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3)中央集权原则: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1. (2017·11月浙江选考,T2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依据并分析题干所给出的“惯例”:“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说明内阁对议会负责,故①正确;同时也说明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错误;“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说明国王是“虚君”,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但“统而不治”,故②正确;“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表明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故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 2. (2017·4月浙江选考,T20)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 将联邦体制——对政府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了( )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可知,在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关中央与地方权限问题充满了斗争,故D项符合题意;中央与地方的权限之争不是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排除A、B两项;材料也没有体现立法与行政之间关系的信息,排除C项。 3. (2018·11月浙江选考,T21)年轻的美国在《邦联条例》生效后,仍面临政治体制的危机,外部为一些欧洲大国所不容,解决从邦联到联邦的制度困境,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是在( ) A.18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B.18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C.18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D.18世纪90年代末至19世纪初 解析:选C。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1791年最终形成,故选C。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颁布时间、机构: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 2.主要内容 (1)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总统任期7年。 (2)议会采用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 1.颁布时间:1871年。 2.主要内容 (1)帝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2)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3)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普鲁士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德意志帝国 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异 政治体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议会构成 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拥有最高权力,议员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国家元首 皇帝,世袭,拥有绝对权力 总统,选举产生,任期7年 内阁 官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经众议院同意,由总统任命;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同 国家元首权力很大;上院(联邦议会、参议院)拥有更大权力,普选产生的下院(帝国议会、众议院)作用较小 四、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 1.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2.调节并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3.扩展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法国、德国两国代议制的特点 1.法国 (1)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行使,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创制法律。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 (3)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权力受议会和内阁的制约,是议会共和制政体。 2.德国 (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 (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 (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 (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1. (2019·4月浙江选考,T19)有学者指出, 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君主制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主权体现的是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可知,这种“新的思想”体现的是主权在民,C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强调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君主立宪强调的是对君主权力的限制,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法国大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和君主制,D项排除。 2.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A.体现了分权的原则 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解析:选D。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内阁由总统提名组成,所以,内阁和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故D错误,符合题意。A、B、C均正确。 3. 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 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解析:选D。题干中“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等信息,说明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 展,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3)思想基础: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个人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2.诞生 (1)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意义:马克思、恩格斯以《共产党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演变 1.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但却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 在英国文学史上,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宪章派文学是极为重要和辉煌的一章,琼斯就是其中卓越的代表。他在《贱民之歌》中写道:我们虽低贱,还配种种庄稼,我们太低贱,不配吃面包片。……我们太低贱,不配表决捐税,我们虽低贱,却配纳税付捐。这种宪章派文学的产生( ) ①与当时的工人运动密不可分 ②契合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 ③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逐渐暴露 ④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极大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宪章派文学和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而宪章运动属于工人运动,所以此类文学的产生的确与当时的工人运动密不可分,①正确;此诗歌反映的是社会现实,所以艺术手法更倾向现实主义,②正确;《贱民之歌》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后工人对社会的不满,也就是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的逐渐暴露,③正确;1848年马克思主义才诞生,所以就不存在马克思主义推动此类文学产生的问题,④错误。故选A项。 2. (2016·4月浙江选考,T19)下图为某课学习小结的部分内容。该课的主题应该是( ) A.走向整体的世界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 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选B。注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工业革命”“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由此判断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关,故选B。 3. 《共产党宣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 ) ①阐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强调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义性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①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的说法与材料无关,②错误,排除A、C两项。“强调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义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③错误,排除D项。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条件 (1)客观条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深厚的军事封建色彩。 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沙皇帝国危机四伏。 (2)主观条件: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2.进程 (1)二月革命 ①原因:一战使俄国局势恶化,人民群众掀起了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②经过: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转化为起义。 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结果: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2)《四月提纲》 ①内容:俄国革命的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意义: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4)十月革命 ①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列宁提出的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②1917年11月6日起义开始,11月7日发表《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 ③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意义 (1)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十月革命的特点 1.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它走的是先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革命道路,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革命的道路是由各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决定的,具有特殊性,而不具有普遍性。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政府的军队大都在一战前线,使得城市革命有了优势条件。 3.在革命过程中,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 1. 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俄国十月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可知,反映的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社会危机。本题选B项。 2. 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举措( ) A.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B.使临时政府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度 解析:选C。十月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不是临时政府,故B项错误;“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说明《土地法令》消灭了俄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使苏维埃得到劳动农民的广泛支持,有利于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没收地主及皇室等的土地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不能说明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故D项错误。 3. 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 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B.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D.推动了东方非殖民化 解析:选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由“‘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扩大到“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这说明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C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排除。B项表述错误,排除。十月革命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但D项只概括了题目中的部分信息,故排除。 课后作业(九)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改革( ) A.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 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 C.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 D.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解析:选A。梭伦执政时期进行了民主改革,但是从材料中的“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看,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结合诗中的比喻可知,梭伦要用这两个机构稳定出现危机的统治,故选A项。 2.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决定事务,苏格拉底认为,这一做法是用单纯的数量平等取代了真正的比例平等,人民大众的统治,在雅典演变成为不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这一观点( ) A.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 B.有助于后世间接民主从中吸取教训 C.是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的佐证 D.代表了全体居民对政治现实的不满 解析:选B。苏格拉底的评价反映了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借鉴作用,故选B项;苏格拉底的评价只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所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在雅典享有民主政治权利的人是全体公民而不仅仅是贵族,排除C项;在奴隶制社会的雅典,居民包括奴隶、妇女、儿童和公民,而广大奴隶、妇女、儿童是不能享有民主权力的,排除D项。 3.有的学者认为,“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暴力无条件地强加于对方的命令。”这突出反映在( ) A.智者学派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和颁布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 D.苏格拉底服从法庭判决被处死 解析:选B。智者学派形成于古希腊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的信息可知,与《十二铜表法》有关,故B项正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文件,不符合“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所体现的时间,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属于古希腊哲学思想家,与罗马法无关,故D项错误。 4.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他认为,在实在法之上,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所以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自然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效力高于实在法 ②自然法是一种理性 ③自然法与实在法没必然联系 ④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根据材料“在实在法之上,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可知①正确;依据材料中“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的信息可知②正确;依据材料“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可知③错误;根据材料“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可知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 5.(2019·嘉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英国学者贝梯·肯波尔认为:1689年至1716年是英国国王与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这一时期确定的“关系”包括( ) ①国王不得侵犯议会征税权 ②未按法律程序,国王不得拘捕臣民 ③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④国王不得干预议会的行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项。《权利法案》颁布初期,国王依旧掌握行政权,故④表述错误。 6.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利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解析:选C。材料信息反映了英国内阁成员可以表达不同意见但对外内阁要说同样的话的政治特点,并且墨尔本内阁辞职而非首相一个人辞职,故C项正确。 7.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代表制、选举制、共和国的性质与目的”成为重要的争论点。这一争论点主要涉及( ) A.权力的委托与归宿 B.专制与民主的较量 C.权力的分割与制衡 D.共和制与君主制的选择 解析:选A。代表制、选举制涉及权力的委托,而共和国的性质与目的涉及权力的归宿,故选A项;材料“共和国的性质与目的”说明已经主张实行共和制,故不涉及专制制度和君主制,排除B项和D项;美国宪法中联邦政府的组成涉及权力的分割与制衡,而代表制、选举制、共和国的性质与目的并不涉及,故排除C项。 8.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 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美国共和政体中能体现借鉴了传统“君主制的长处”的是( ) A.总统变成政治独裁者 B.采用联邦体制 C.强化总统的权力和地位 D.总统权力受到宪法制约 解析:选C。美国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共和制的基础,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总统负责行政,给予总统行政大权,相比英国的国王虚位,宪法强化了总统的权力与地位,故选C项。 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这一规定的理论依据是( ) A.共和主义与三权分立 B.人民主权与三权分立 C.主权在民与司法独立 D.联邦主义与司法独立 解析:选B。材料中可以反映三权分立,但不能反映共和主义,故A项错误;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石,依据材料“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可知司法机构、立法机构、执法机构三权分立,故B项正确;材料中“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可知并没有强调司法独立,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能反映联邦主义和司法独立,联邦主义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错误。 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C.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解析:选C。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其成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故A项错误;仅帝国议会议员不领取薪酬不能表明德国经济困难,故B项错误;帝国议会议员是普选产生,具有民主性,他们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如果领取薪俸或报酬,就有可能受政府所控,不利于民主,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民主的发展,故D项错误。 11.一份对1842年美国曼彻斯特的调查报告写道:“手织工……每天干14小时活,挣的钱还不够吃两顿饭。”1844年对全英国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织袜工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只有6先令,且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内。这两份调查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 A.说明工业革命未提高工人生活质量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C.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成熟 D.反映了英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选B。材料只说明当时英国纺织工人的生活状况,不能说明工业革命未提高工人生活质量,故A项错误;这两份调查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人阶级被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说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尖锐,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成熟,需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英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故D项错误。 12.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 ) A.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C.坚决退出战争的正义性 D.俄国工人阶级的壮举 解析:选B。材料中“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可以体现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雅典还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均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1)材料一中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民主制的共同点是什么? 解析 (1)“不足”要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待外来民族的政策上。(2)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主要从不平等性和阶级实质等角度归纳概括。 答案 (1)不足: 享有民主的人数太少,外国公民和外来移民没有民主权利。特点: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比较开明,外来人享有一定的公民权。 (2)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民主制都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都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14. 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材料二 《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其从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首先,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维护其实体权利。“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国家的立法权始终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权利的藩篱,有利于立法者时刻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并通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 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并归纳《权利法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对立法机关的约束机制。 (3)综上,指出两部《权利法案》对世界各国实践依法治国的影响。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则,由材料一中的“未经议会同意不能”“不经议会同意不能”等信息可以得出其原则是议会至上(或王在法下);由材料一中的多个“自由”和“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等信息可以得出自由、平等、法治等。第二小问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权利法案》通过法律形式(或书面契约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或保障了议会的权力)。(2)第一小问方式,由材料二中的“从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不得立法”“通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等信息可以得出通过限制立法权来保护,明确规定“不得立法”条款,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第二小问约束机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具体来说,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之下,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实行两院制、总统具有行政否决权、最高法院具有司法审查权、实行两党政治,以上都是对立法机关进行约束的机制。(3)影响,结合上述材料可以从立法原则、立法的出发点和法律程序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 (1)原则:议会至上(或王在法下);自由、平等、法治等。依据:通过法律形式(或书面契约形成)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或保障了议会的权力)。 (2)方式:通过限制立法权来保护,明确规定“不得立法”条款,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约束机制:国会两院制、行政否决、司法审查、两党政治。 (3)影响:原则上立法活动以宪法为根据, 并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立足于保障公民权利;重视法律程序的正义;等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