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8讲 民国前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课件(79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8讲 民国前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课件(79张)

考向揭密 • 素养突破 压轴大题 • 题型增分 通史整合 • 精要必备 目 录 ONTENTS C 4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第一部分 高考全能通关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第一步 建通史 通史思维 —— 把握历史特征 第 8 讲 民国前期的中国 —— 近代中国的 动荡与转折 阶段特征 从 民国成立至国民革命失败 (1912—1927 年 ) 是中国近代化深入发展时期。 政治 新制度的创建,新道路的开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世界被扫荡,新的制度创建起来。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 经济 中华民国时期,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 黄金时代 ” 。同时,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土地政策。 思想文化 三民主义在当时历史条件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反映了中国人民力求使中国由贫弱变为富强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融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逐步中国化,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走向胜利。 1 .民国肇始 (1912.1.1 - 1912.3 月 ) (1) 政策法令: ①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首先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公民具有人身、选举、参政、居住、言论、出版、集会、通信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和权利。 ② 发布一系列政令,禁止种植鸦片和吸食鸦片,禁止妇女裹足,禁止刑讯和体罚,禁止贩卖人口。 ③ 外交上:表示中华民国和世界各友好邦国平等往来,加入国际公法,反对俄国的武装侵略。 ④ 经济上: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保护民族工商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⑤ 文化教育上:提倡以 “ 自由、平等、亲爱 ” 为宗旨的 “ 公民道德 ” 教育,反对旧伦理教育,废止小学读经课等。 (2) 政权机构: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体制,是仿效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组织原则,由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系统所构成,特意把政府的模式由原来的美国式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议会内阁制;议会中占据多数议席的政党筹组政府,组成内阁,内阁总理直接向国会负责。 考向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新曙光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 “ 增加富力 ” ,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 “ 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 。这场争论 (    )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解析: C 对:题干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通过这些争论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A 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发生在此次争论之后; B 错:材料说的是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与欧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 D 错: “ 消除 ” 一词说法错误。 答案: C 2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 “ 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 其意在 (    )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解析: C 对:根据材料中 “ 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 ” 可知,孙中山认为资产阶级革命不能成功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不力, “ 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是因为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因此孙中山意在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A 错: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他只是从俄国革命中获取经验,不可能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B 错: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孙中山不可能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材料也未体现代议制的相关信息; D 错: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没有改变。 答案: C 视角 1  辩证认识北洋军阀统治 (1) 分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 1928 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 16 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1916 年 ) 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1916—1928 年 ) 两阶段。 (2) 七大政治特点: ① 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主要事例有:控制内阁,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解散议会和国民党,颁布 《 中华民国约法 》 ,修改总统选举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复辟帝制,接受灭亡中国的 “ 二十一条 ” ,与俄国签订 《 中俄声明 》 ,导致外蒙古实际上成为俄国的殖民地。 ②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 帝国主义乘中国政权交替之际,大肆侵略中国,主要有俄国对外蒙古的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侵占山东并欲独霸中国。 ④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派,交替控制中央政权,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⑤ 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如反张勋复辟运动、两次护法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等。 ⑥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通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⑦ 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各自寻找代理人,对中国分而治之,加紧争夺中国,日本和美国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力量。 [ 新题预测 ] 1 . 《 申报 》 “ 时评 ” 栏目曾评述说: “ 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 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义和团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析: 材料 “ 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 ……” 反映了当时中国处在大分裂时期,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局面出现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 《 商人通例 》 和 《 公司条例 》 系根据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订的 《 商律总则 》 和 《 公司律 》 草案,由农商总长张謇邀请原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这表明北洋军阀政府 (    ) A .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 B .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 C .经济立法借鉴清政府的经验 D .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 材料中 “ 北洋军阀政府颁布 《 商人通例 》 和 《 公司条例 》 ” ,经济立法时, “ 复加审视 ”“ 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 ” ,可见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故 A 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断北洋军阀政府经济立法维护的特定阶级的利益,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经济立法借鉴清末各商会,而非清政府的经验,故 C 项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北洋军阀政府经济立法的目的,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视角 2  解读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1)1894—1912 年,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具有 “ 反满 ” 的大汉族主义色彩。 ① 1894 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了 “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 的口号,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建立汉族政权的民族主义思想。 ② 当时中国的民众,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对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关系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民主共和的观念不深刻。 ③ 民族主义不是首先指向帝国主义,而是首先指向清朝,这在当时虽然具有大汉族主义的色彩,却是最有号召力、最有鼓动性的革命口号,有利于发动群众、团结同盟者,扩大革命阵线,它甚至会成为进行和完成民主革命必须同时解决的任务。 (2)1912 年,民族主义由反满思想发展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思想。 ① 在 《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 中,孙中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 五族共和 ” 的思想。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②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平等,具有进步意义,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③ 旧民族主义中 “ 五族共和 ” 不是指国内所有民族的平等,加上其是以汉族为中心的,所以仍带有一定的 “ 大汉族主义 ” 倾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1919—1924 年,民族主义发展到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自决,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阶段。 ① 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和对旧民族主义的 “ 大汉族主义 ” 反思的基础上,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的建议,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明确地提出了 “ 民族自决 ” 的思想,即赞同中国境内各个民族共同享有民族自决的权利。 ②“ 民族自决 ” 思想是孙中山民族观的一次进步和飞跃,它既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也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思想经验。 [ 新题预测 ] 3 . 1941 年蒋介石在其著作中指出 “ 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 …… 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 ……” 其意图是 (    ) A .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B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 C .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反对民主科学厉行文化专制 解析: 1941 年,属于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论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从抗战角度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巩固统治,故 B 项正确; A 、 C 、 D 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 B 4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    ) A .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 B .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 C .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 D .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 解析: 近代中国有两次国共合作,一为国民大革命时期,二为全面抗战时期,打倒军阀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故 A 项错误;反抗外来侵略是全面抗战时期提出的,故 B 项错误;大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抗战期间反侵略是合作基础,都是为了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故 C 项正确;国民党要求建立一党专制的资产阶级政权,共产党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目标不同,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视角 3  三次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尝试 1 . 辩证地看待清末新政 (1) 积极方面: ① 经济上,新政时期颁布了中国第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经济法规,实行了经济自由的政策,并且奖励实业,有利于推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② 教育上,新政废除了 1 300 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从而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石。 ③ 军事上,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和开办警政。从新军的编制来看,新军已经是一支接近于近代化的军队,编练新军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重要阶段。 (2) 消极作用: ① 从改革的目的来看,清末新政具有明显的王朝自我拯救以及消弭革命、取悦列强的意图, “ 自强雪耻 ” 是清末新政的一个根本内在动因。 ② 从改革的实际效果上来看,改革不仅没有实现王朝自救,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2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 相同点: ① 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 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 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 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 不同点: ① 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② 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 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变法法令多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 新题预测 ] 5 . 1910 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 “ 以立议院基础 ”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 “ 具奏,恭候圣裁 ” 。此次改革 (    ) A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解析: 议员部分是选举产生,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经济重大事务的决策,说明清朝政治具有民主化的特征。但同时材料中 “ 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 ”“ 议决事项须 ‘ 具奏,恭候圣裁 ’” 反映出皇帝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答案: C 6 . 1911 年 10 月 30 日,清政府在 《 实行宪政谕 》 中说: “ 促行新治,而官绅或藉为网利之图;更改旧制,而权豪或祗为自便之计 …… 驯致怨积于下而朕不知,祸迫于前而朕不觉。 ”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 .辛亥革命导致清末立宪失败 B .清末立宪削弱了皇帝权力 C .清末立宪导致了官吏的腐败 D .清末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故 A 项排除;根据材料 “ 朕不知 ”“ 朕不觉 ” 等信息表达了皇帝对清末立宪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浑然不知,故 B 项排除; “ 官吏的腐败 ” 是材料信息的片面概括,故 C 项排除;根据材料 “ 官绅或藉为网利 ”“ 权豪或祗为自便 ”“ 怨积于下 ”“ 祸迫于前 ” 可知,清末立宪激化了官绅豪强与底层人民的矛盾,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考向二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 . (2019· 高考海南卷 )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    ) A .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 B .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C .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 D .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句 “ 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 ” ,很显然,在这里,中西建筑文化很好地融为了一体,故本题选 B 项; “ 遍及中国乡村 ” 很显然与题干的 “ 闽南 ” 不是一个概念,排除 A 项;对于 “ 返乡 ” 海外移民来说,中国建筑风格是根本,最多受西方影响,说受到西方冲击,很显然是夸大了,排除 C 项;中国的西式建筑应来自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或者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 ( 也许来自内地 ) ,故 D 项错误,排除。 答案: B 2 . (2018· 高考海南卷 ) 1903 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 “ 前刘海 ” 。 “ 前刘海 ” 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江浙地区 (    ) A. 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 .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C .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 .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解析: 新式学堂学生、 “ 城市青年 ” 发式的变化被官府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说明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表明当时江浙地区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答案: D 视角 1  民族工业发展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联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2) 中华民国成立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 短暂的春天 ” ,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进入 “ 黄金时期 ”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 新题预测 ] 1 .下表中 ( 近代中国产业资本发展变化表 ) 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    ) 项目 1894 年 1914 年 1920 年 1936 年 ( 包括东北 ) 资本总额 ( 亿元 ) 1.22 17.88 25.79 99.91 中国资本所占比重 55.53% 42.84% 48.44% 42.77% 其中官僚资本比重 39.14% 26.76% 25.96% 22.27% 注:本表 “ 产业资本 ” 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 ( 据许涤新吴承明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 第三卷 ) A .产业结构不合理 B .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解析: 题干中中国资本减去官僚资本即民营资本,由 16.39% 到 20.5% ,结合所学知识,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快,故选 D 项;产业结构即农轻重比重表格中未体现,排除 A 项; 1894 年后民族工业历经了初步发展、黄金时期,排除 B 项;近代中国重工业受控于外国,中国重工业发展慢,排除 C 项。 答案: D 视角 2  社会习俗变迁 1 .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五大特点 (1) 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 (2)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 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变化明显,在偏远农村和内地则变化不大。 (4) 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并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 其结果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2 .社会习俗与文化自信的关联认识 (1) 变迁原因: “ 欧风美雨 ” 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2) 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 新题预测 ] 2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 “ 教育救国 ” ,宣称 “ 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 ” 。五四运动前后, “ 教育先行 ”“ 教育救国 ” 的观点成为时尚。这主要反映了 (    ) A .回应时代挑战的有益探索 B .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 C .国人已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 .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解析: 从辛亥革命一些刊物呼吁 “ 教育救国 ” 到五四前后 “ 教育救国 ” 成为时尚,反映了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对时代挑战的探索更为积极主动,故 A 项正确;辛亥革命主要是使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并不意味着民众素质的提高,故 B 项错误; “ 教育救国 ” 不能说明国人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育近代化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清末 《 卖宁波脚带 》 : “ 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 .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 .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 .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 .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解析: C 对:材料中废止缠足的诏令虽已颁布,但是仍然有卖脚带这一行当,而且 “ 四乡八镇销场远 ” ,说明女子缠足的现象在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A 错:诏令颁布后,仍有卖脚带这个行当,说明脚带并不是无人问津。 B 错:妇女普遍解放不符合清末的社会现实。 D 错:废止缠足只是当时一部分人的主张,并没有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 C 主观题素养抢分模板 ( 七 ) [ 命题聚焦 ]   近年来,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研究历史,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成为学术研究的方向之一。通过挖掘生活变迁的史料深刻触及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其影响触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 典例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 材料 近 代中国接触的西洋 “ 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 。面对这 “ 旷古未有的变局 ” ,中国 “ 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 。 —— 摘编自吕思勉 《 中国通史 》 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 结合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农民阶级、开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阶层救亡图存的史实得出论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可结合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 “ 双重使命 ” 的观点,即西方殖民扩张虽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转型,由此可得出论题 “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 。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可 结合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抗争探索,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史实,得出论题“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 理由 ]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虽然没有付诸实践,但是促使中国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开启了中国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领导戊戌变法,虽然结果失败,但是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进行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中国政治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 [ 总结 ]  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曲折,但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进步起了重要影响。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论题 ]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 理由 ]   19 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灾难,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也给中国带来近代化的机遇。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曲折发展。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 总结 ]  总之,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论题 ]  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 理由 ]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 “ 中体西用 ” 成为主流。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 总结 ]  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探索的主体也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 跟踪训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 1873—1930 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 ( 单位: %) 年份 生产资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品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器 1873 年 2.6 - - 37.4 - 58.3 1.7 1893 年 15.6 - - 28.4 0.1 53.4 2.5 1903 年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 年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 1920 年 36.4 0.9 2.8 8.2 12.3 31.2 8.3 1930 年 45.1 0.1 3.4 3.5 12.2 27.1 7.4 —— 摘编自严中平 《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 解析: 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中 1873—1930 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的情况确定选题角度,如 “ 1873—1930 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 ”“ 从 1873—1930 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 ;其次,根据论题进行合理、严密、清晰地阐述;最后,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答案: 示 例一: 论题:从 1873—1930 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 阐述: 1873 年,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手工产品为主,而在 1873 年以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农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且从 1910 年以后,成为中国最多的出口商品,这是因为 19 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中国通商口岸的增多和西方在华侵略权益的扩大,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一变化说明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 示例二: 论题:从 1873—1930 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阐述: 1873 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中的机制产品的比重虽然较小,但是其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这是因为在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随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出口的机制产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点击进入 wor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