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下)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林立群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30×2=60)‎ ‎1.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 ‎ A.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 B.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 ‎ C.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 D.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 ‎2.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 ‎ A.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 B.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 ‎ C.形成三类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 D.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 ‎3.楚国都城郢集中反映了楚文化的精华,与中原列国都城相比有其独特性,但楚国郢都又是最能体现周代都城建制之礼的最典型的都城之一。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确立了天子至高无上的意识 B.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认同 ‎ C.中原文化征服了长江中下游 D.儒家文化主导各国都城修建 ‎4.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礼、乐是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反映了 ‎ A.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B.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 ‎ C.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 ‎5.台湾学者许悼云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官员任期制相结合 ‎ C.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6.郡守与县令都只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命官”。这些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由此可见,郡县制的实行 ‎ A.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 B.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 C.完善了秦朝的官僚体系 D.激发了官员们的积极性 ‎7.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 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 C.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8.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 ‎ 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 ‎9.晁天义认为当今史学界研究历史关注“物品传播折射地域文化异同,河网分布影响经济景观,生态保护表象下隐藏皇权强化”。材料强调的是 ‎ A.新见史料使历史“重写” B.新史观研究已取代传统史学 ‎ C.新视角为史学研究注入活力 D.跨学科研究催生新史学学科 ‎10.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予、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 ‎ A.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B.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 C.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 D.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 ‎11.下面是某学者将秦汉官吏享受特权方面的不同所做的比较表。由此可知,汉代 ‎ A.官僚机构日益完善 B.官吏违法现象较多 ‎ C.政治容易走向腐败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12.汉代班固在《白虎通义》中曾这样记载神农发明农业:“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同时,汉代的很多画像石也有类似的内容(如下图)。据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汉代神农画像石 ‎ A.神农教民劳作的观念在汉代比较盛行 ‎ B.中国古代农业是人民群众发明的 ‎ C.文献与考古结合证明了神农确有其人 ‎ D.汉代的农业生产仍然以耜耕为主 ‎13.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 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14.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赋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开支 衣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 A.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15.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 C.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16.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由此可知 ‎ A.汉代庄园本质是一种地方割据 B.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高 ‎ C.均田制下农耕生产水平有进步 D.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很发达 ‎17.《荀子·富国》云:“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由此可见 ‎ A.粮食作物的品种已十分丰富 B.小农经济已成为农业经营的基本模式 ‎ C.精耕细作技术已有较大发展 D.政府的经济政策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18.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 ‎ A.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 C.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D.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19.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见(现)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这说明盐铁官营 ‎ A.导致了手工业技术的落后 B.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 ‎ C.破坏了商品经济竞争机制 D.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政策 ‎20.西汉建立前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农业税征收比例曾低至1/30,虽然促成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又远远不能满足王朝财政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此后西汉政府 ‎ A.提高农业税和商业税比例 B.加强了对经济资源的垄断 ‎ C.大量裁减政府机构和人员 D.颁布“推恩令”‎ ‎21.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 C.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22.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C.万物皆备于我 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23.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 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 ‎ C.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 D.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 ‎24.“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 B.“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 C.“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 D.“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 ‎25.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作者所指儒家思想强调 ‎ A.“仁”和“仁政” B.“民贵君轻” ‎ ‎ C.礼仪和社会责任 D.“有教无类”‎ ‎26.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都求之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 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 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27.‎ 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西汉)凡属政府成员,皆需太学出身,或是由太学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以下选项中,与上述材料涉及的史实不符的是:‎ ‎ A.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地位上升 ‎ B.儒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为维护专制统治服务 ‎ C.太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 D.入太学就读的机会被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 ‎28.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 观点 出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庄子·达生》‎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 A.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 B.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 C.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 ‎29.董仲舒主张:“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天意与人事没有联系 ‎ C.皇帝的权力来自人民 D.儒家试图用天来约束皇权 ‎30.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是研究秦代历史的重要考古材料。根据竹简中《秦律》的记载,秦朝服徭役有工钱、配发衣服、有农忙假,冬季减免工作量的1/3。这与有些中国古代官方史书的“暴秦说”产生了矛盾。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历史事实虽然客观但却无法真正获知 B.竹简中的记载比后代史书的记录更可靠 ‎ C.考古学的唯一使命是证实史实的真伪 D.考古发现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汉宣帝承六世之基业,励精图治开创了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的局面,故史家称之为“孝宣之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66年,宣帝下诏:“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悯)之。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针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先后三次诏令把豪强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还把国家苑圃或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后又对遭受旱灾、地震、疾病的地区,免除三年的租赋。公元前67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盐价,减轻老百姓过重的负担。‎ ‎ 材料二汉宣帝坦言郡太守是辅助天子治国理民的关键所在,是“吏民之本”,如果时常调动变易就不会被其属下尊重,上下难以相安;如果实行“久任”制,百姓知其将长时期在职,就不敢欺罔上司,自然就会“服从其教化”。对治理地方确有优异政绩的郡太守,汉宣帝常用的奖励办法是:颁布玺书嘉奖勉励;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公元前67年,汉宣帝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专掌刑狱的评审和复核,并设置了治御史以 审核廷尉量刑轻重。公元前66年,又下诏废除了首匿连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书触犯他名讳的人。他还先后多次下诏,大赦天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二,概括“孝宣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汉朝实施的“盐铁官营”政策。(8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故秦始皇始一海内,而李斯、蒙恬之属,皆以游士擅政,秦之子弟宗戚,一无预焉。汉初若稍稍欲返古贵族分割宰制之遗意,然卒无奈潮流之趋势何!故公孙弘以布衣为相封侯,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12分)‎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古代肉刑之一,在脸上刺字),其小女儿缇萦上述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以替父罪,并指出肉刑一旦受之,“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汉文帝为缇萦的孝心感动,遂下诏说:“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生不息”,是“不德”,遂下令废除肉刑,并着手改革刑制:“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死刑“弃市”(将犯人暴尸街头),但实施中受笞刑者大多死亡。‎ 随后,汉景帝在公元前156年和公元前144年又两次下诏减少笞数,第一次是笞五百减为三百,笞三百减为二百。第二次是笞三百减为二百、笞二百减一百。同时规定笞杖的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经历文景时期的改革,国家刑罚体系的中间部分被废除了,只保留了最上的死刑和底部的笞刑。‎ ‎——田琳《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初年刑制改革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5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等信息可以看出,商朝作为盟主与所属方国之间重视礼尚往来。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王权与神权的关系,排除A项;B项中的“完全平等”不符合史实,商王是盟主,与所属方国首领地位不同,排除;商朝时期中央对方国还没有实现有效控制,排除C项。‎ ‎2.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之道”指的是分封制。根据材料可知,周朝对地方统治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征服其他部落,让其臣服;一种是更换原有首领,进行分封;一种是开辟荒地后进行分封,再分封的过程中,分封的诸侯将周朝的典章制度、文化、风俗习惯等带到地方,进而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力,D选项符合题意。分封制与周朝的内外服制度不一样,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分封的诸侯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B选项错误。诸侯等级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级,C选项说法错误。‎ ‎【点睛】‎ 分封制的影响体现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3.B ‎【解析】‎ ‎【详解】‎ 材料认为楚国都城最能体现周代都城建制之礼,说明楚国与周存在共同的文化心理认同,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天子至高无上的信息,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征服”,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文化,排除D。‎ ‎4.C ‎【解析】‎ 由题干中的“其中礼、乐是核心”,而西周的礼乐制度正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C正确;西周时期的学校以培养贵族成员为目标,当时还是奴隶社会,A错误;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垄断,春秋末期才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B错误;儒家学派形成于春秋时期,故D错误。‎ 点睛:根据关键信息“其中礼、乐是核心”结合所学知识,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和贵族垄断,并以礼乐为核心,体现了当时教育为贵族服务的等级色彩。‎ ‎5.D ‎【解析】‎ ‎【详解】‎ 君主专制的刚性即皇权专制至上,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实为选官的手段,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进入专制集权制度体系之内,君主专制下实行皇位世袭,体现了“家天下”的特征,在官僚政治体制下,按照才能、政绩任免官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体现“公天下”特征,因此选择D;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问题,没有涉及地方问题,排除A;我国古代并没有实行官员任期制,B错误;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而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排除C。‎ ‎【点睛】‎ 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的内在含义,结合所学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 ‎6.A ‎【解析】‎ ‎【详解】‎ 题考查了郡县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是否长治久安与地方行政制度无关,也和秦朝的官僚体系是否完善无关,故排除B、C项。郡县制之下,郡县长官都必须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员的控制,与激发官员们的积极性无关,故排除D项。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故选A。‎ ‎7.C ‎【解析】‎ 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答案为C项。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排除A项;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B项;西周后期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排除D项。‎ ‎8.D ‎【解析】根据“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组织具有行政职能,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可知,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治”,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根据“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C错误。‎ ‎9.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研究。根据材料“物品传播折射地域文化异同,河网分布影响经济景观,生态保护表象下隐藏皇权强化”可知,“物品传播”、“河网分布”和“生态保护”都是历史研究新的视角,跨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让历史学者有机会从“他者”立场思考史学问题,丰富了史学研究的视角,为史学研究注入活力,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历史需要“重写”,也不是新史学学科的出现,更谈不上新史观研究已取代传统史学。故ABD三项排除。‎ ‎10.B ‎【解析】“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是因为公室告案件危害社会秩序;而“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是为了维护父系家长在家庭内的权威地位。因此秦律关于二者的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为了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秦朝时期法治思想还没有受到儒家伦理的影响,排除C项;D项不是秦律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排除。‎ 点睛:“公室告”,是指控告同自己无血缘关系的他人盗窃、杀人、伤害等行为的案件。凡属公室告案件,司法机关必须受理,不得拒接。而“非公室告”是指控告子女盗窃自己的财产或家长刑杀子女奴妾等行为的案件。凡属非公室告案件,司法机关不予受理;如当事人坚持控告,则告者有罪。秦律作出这样的区分,从根本上来看,是为了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11.C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中秦汉官吏享受特权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汉朝官吏比秦朝时期享受的特权增加很多,包括以爵免罪各种罪人,官员世袭成为主流等,这种现象容易导致政治腐败,故答案为C项。材料只是反映官吏享受特权情况,无法体现“官僚机构日益完善”,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官吏的违法状况,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官吏享受特权情况,没有反映君主专制制度的变化,排除D项。‎ ‎12.A ‎【解析】‎ ‎【详解】‎ 根据“汉代班固在《白虎通义》中曾这样记载神农发明农业”“汉代的很多画像石也有类似的内容”可知,汉代较为盛行神农教民劳作的观念,故A正确;B明显与“汉代班固在《白虎通义》中曾这样记载神农发明农业”不符,排除;神农是传说中的人物,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神农教民劳作的问题,与汉代的农业生产无关,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代班固在《白虎通义》中曾这样记载神农发明农业”“汉代的很多画像石也有类似的内容”,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3.D ‎【解析】‎ ‎【详解】‎ 唐朝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宋朝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及政治中心在北方才会导致漕运出现由东西向南北的变化,因此经济重心南移只是原因之一,并不全面,排除A;题中反映了漕运从东西方向转变为南北方向,由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发展为由南至北的变化,主要是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不符合史实,且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与题中漕运出现的方向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 ‎14.A ‎【解析】‎ 材料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经济之下,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顿,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A正确;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中的男耕女织,B错误;支出高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不能概括全部材料,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D错误。‎ ‎15.A ‎【解析】‎ 柱状图体现出用于农业的工具多样化,有碎土工具、刨土工具等,体现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中主要提及农业生产,不是官营手工业特点,故B错误;冶铁业应该多样化,并不是单纯农具为主,故C错误;D中全面说法绝对。‎ ‎16.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割据”,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均田制是国有土地制度,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不是小农经济,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能治田”“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 “闭门成市”“资至百万”,结合所学汉朝庄园经济的特点分析解答。‎ ‎17.C ‎【解析】从材料中的“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来看,说明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好的收成,农民努力提高生产技术,完善耕作熟制,由此可见精耕细作技术已有较大发展。故答案为C项。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粮食品种的增多,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小农经济已成为农业经营的基本模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 ‎18.C ‎【解析】根据“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田庄体现了宗族的特点,聚族而居拥有强大的凝聚力,一个田庄实际上就是一个坞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地方割据,造成国家分裂,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B项说法错误,直接由材料分析不出田庄与朝廷分庭抗礼;D项说法虽然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结合所学分析解答。‎ ‎19.C ‎【解析】‎ 盐铁官营的实行后,由于铁器质量差,官府强令老百姓购买,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竞争机制,故C项正确;材料属于官府的强制购买,与手工业技术的落后无关,故A错误;当时属于政府行为,不具备市场导向性,故B错误;材料属于盐铁官营,不属于重农抑商政策,故D错误。‎ ‎20.B ‎【解析】‎ ‎【详解】‎ 西汉初年为解决王朝财政问题,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加强政府对经济资源的垄断。故答案为B项。A项不是主要措施,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西汉政府没有实行这样的政策,排除;颁布“推恩令”是为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不是解决财政问题,排除D项。‎ ‎21.D ‎【解析】‎ ‎【详解】‎ 周、汉、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去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历代延续,故排除A;题意中的中国古代扶贫工作并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去说明因地制宜注重方法,排除B;题中的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排除C;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增多,故D正确。‎ ‎22.A ‎【解析】‎ ‎【详解】‎ 材料分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描述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意境,顺其自然的思想,这是道家主张的思想观点;A、讲述的是人与万物和谐的意思,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正确;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讲述仁爱的,是孔子的观点,故排除;A、万物皆备于我:万事万物都是为我具备的,这是孟子的观点,故排除;D、制天命的思想,是荀子的观点,故排除;故选A。‎ ‎23.C ‎【解析】‎ ‎【详解】‎ ‎《国语》记载了各国公卿之“语”,侧重公卿的言论,《战国策》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由于士阶层的崛起,侧重点由公卿转向游士,体现了社会权力由贵族向士阶层转移,即社会权势的变动,故C正确;《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史书体例的创新,《战国策》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已经不能算是创新了,故A错误;两本书不是法家思想家著作,不能体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故B错误;两本书主要记载的是言语而不是各国历史风貌,故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强调由公卿之“语”到游士之“策”的变化,是由于士阶层的崛起,记载对象由公卿到士的变化。‎ ‎24.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瓦解,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不能体现“与时俱进”,D选项有悖于史实,符合题意,故选D项。‎ ‎25.C ‎【解析】‎ ‎【详解】‎ 由题干中“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儒家强调礼仪、社会责任与这一特征相符,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儒家思想主张,但“仁政”“民贵君轻”“有教无类”与“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的信息不符,故排除ABD。‎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联系所学儒家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分析解答。‎ ‎26.C ‎【解析】‎ ‎【详解】‎ 材料的意思是说商人注重神,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人屈从于神;周人认为天人相通,基本平等;春秋时期注重人,天人关系的重心开始下移,人的份量加重,说明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故C 项正确。商朝时期是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材料说明的是天人关系的转移,不是消失,故A项错误。材料中天人关系,并不是儒家的天命观,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天人关系,并不是人伦关系,故D项错误。‎ ‎27.D ‎【解析】‎ ‎【详解】‎ 汉武帝创立太学是在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采取的一项具体措施。太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地位上升的反映。经过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地位自然上升,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广儒学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管理人才,为维护专制统治服务,故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有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也有机会入读太学,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8.A ‎【解析】‎ ‎【详解】‎ 老子强调万事都要遵循法则,不能违背;庄子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三者都突出了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和谐。故答案为A项。道家的思想在西汉时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新儒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代表两者思想主张基本一致,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古人在当时是否已经注意到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排除C项;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以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为起点,老子和庄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 ‎29.D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以看出董仲舒将儒家的德治上升到天命的高度,督促统治者要施行德治。故选D。A依天行事,说法绝对;B明显错误,不符合题意;C与材料中君权神授思想不符合。‎ ‎30.D ‎【解析】‎ ‎【详解】‎ 从云梦睡虎地秦简反映的秦朝的社会状况与有些中国古代官方史书的“暴秦说”不同,说明这些考古材料能够帮助后人进一步了解秦朝的真实历史,即考古发现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故答案为D项。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认识了解,A项说法错误,排除;B、C 项说法绝对,排除。‎ ‎31.(1)经济上:政府整顿官营工商业,打击官吏徇私枉法行为;注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采取轻徭薄赋方针。政治上:实行“久任”制,维持地方稳定;重视司法监察,减轻刑罚。汉宣帝励精图治。(10分)‎ ‎(2)积极作用:盐铁官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有利民生;控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如冶铁业的发展)。消极作用:不利于民营工商业的发展,易滋生腐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秩序。(8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先后三次诏令把豪强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还把国家苑囿或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后又对遭受旱灾、地震、病疾的地区,免除三年的租赋。公元前67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盐价,减轻老百姓过重的负担。对治理地方确有优异政绩的郡太守,汉宣帝常用的奖励办法是:颁布玺书嘉奖勉励;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公元前67年,汉宣帝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专掌刑狱的评审和复核,并设置了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公元前66年,又下诏废除了首匿连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书触犯他名讳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宣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经济上:政府整顿官营工商业,打击官吏徇私枉法行为;注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采取轻徭薄赋方针。政治上:实行“久任”制,维持地方稳定;重视司法监察,减轻刑罚。‎ ‎(2)本题材料提到,“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悯)之。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实施的“盐铁官营”政策积极作用:盐铁官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有利民生;控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如冶铁业的发展)消极作用:不利于民营工商业的发展,易滋生腐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秩序。‎ 考点: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孝宣之治·内容影响 ‎32.示例:(12分)‎ 论题一:中国古代不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阐述: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可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无论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还是科举制,官员选拔权在礼部和吏部,并不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国家机器的运行有一套客观的法则,甚至包括继承人的选任,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历朝实行的谏官制度对皇权专断产生了有效的制约和牵制。(说明:回答时须用具体史实来论证)‎ 论题二:中国古代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阐述:皇帝集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司法权,不受任何约束与监督;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实行科举制,把官吏选拔权从地方收归中央。(说明:回答时须用具体史实来论证)‎ 论题三:对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的评价,应在特定环境下辩证看待。(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可同等给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从“中国古代不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或者“中国古代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对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的评价,应在特定环境下辩证看待”等角度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等从“政治制度、选官制度以及中央集权加强”等角度归纳论证。‎ 点睛:比较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 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33.(1)过程:文帝时期,废除了大量的肉刑,改以笞刑为主;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笞刑程度。原因:吸收秦朝严刑峻法而暴政灭亡的教训;中国古代肉刑自身的弊端(过于残酷,并不能使得犯人改过自新);文帝时期刑制改革的不彻底性。(5分)‎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矛盾;有利于西汉政权的巩固;但另一方面,死刑和笞刑轻重相差过于悬殊,对于中等程度的犯罪,归于死刑则太重,归于笞刑又太轻,由此造成对犯罪事实的量刑困难。(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文帝…遂下令废除肉刑,并着手改革刑制…景帝…第一次是笞五百减为三百,笞三百减为二百。第二次是笞三百减为二百、笞二百减一百。”可知过程为:文帝时期,废除了大量的肉刑,改以笞刑为主;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笞刑程度。结合所学,文景时期,采用黄老之学,修养生息,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训,“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表明是中国古代肉刑自身的弊端,而景帝是继承文帝刑制改革。‎ ‎(2)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对于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要一分为二评价。既要肯定它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矛盾;有利于西汉政权的巩固;但另一方面,死刑和笞刑轻重相差过于悬殊,对于中等程度的犯罪,归于死刑则太重,归于笞刑又太轻,由此造成对犯罪事实的量刑困难。‎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西汉初年刑制改革·西汉初年刑制改革的原因、过程和评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