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练33 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及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练33 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及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作业

课练33 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及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小题狂练 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 ‎1.[2019·太原模拟]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认为“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这段对话说明(  )‎ A.救国路径趋于多元化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孙中山反对“教育救国” D.严复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在救亡图存方面,严复主张维新,“教育救国”,孙中山主张革命,“实业救国”,说明救国路径多元化,故A项正确;严复与孙中山的救国主张不能与民族危机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并未对严复的“教育救国”主张表示反对,故C项错误;D项是严复的政治主张,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 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 A.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C.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句话可知孙中山已认识到西方私人资本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冲突等弊端,因此主张中国学习西方生产方式,但要努力避免西方贫富差距的弊端,故C项正确。‎ ‎3.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 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答案:A 解析:“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但没有让土地的所有权发生根本的改变,所以农民拥有土地就成为一句空话,故A项正确;“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可知对民生是有关注的,故C项错误;在三民主义思想里面,有关于民生方面的措施,如“平均地权”,故D项错误。‎ ‎4.[2019·湖南郴州监测]徐中约教授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天国也成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源泉,……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到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超越了太平天国理念的应该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答案:B 解析:民族主义,即推翻清政府,与太平天国推翻清政府的目的相似,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太平天国仍未跳出封建政权的范畴,从这一角度讲,民权主义对太平天国理论有所超越,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但仍未废除私有制,从这一方面来看,并未超越太平天国,故C项错误;三民主义包含前三项,但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并不符合,故D项错误。‎ ‎5.[2019·衡阳联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  )‎ A.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 答案:B 解析:“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没有涉及资产阶级的政治基础问题,故A项错误;“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欧美的问题主要是贫富不均,因此被列为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生产资料国民公有,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帝的内容,故D项错误。‎ ‎6.[2019·山东滨州质检]“现在清室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要压制的……勿谓满清已倒,种族革命已告成功,民族主义即可束诸高阁矣”。孙中山意识到(  )‎ A.反满革命还要继续 B.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C.民族革命的长期性 D.救亡图存刻不容缓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勿谓满清已倒”说明反满革命取得了成功,因此孙中山并非强调反满革命还要继续,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不要认为反满革命取得了成功就可以放弃民族主义了,不能反映这与国共合作有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不能认为推翻满清政府就认为民族革命结束了,而应当继续坚持下去,故C项正确;材料中只强调了“各国还是要压制的”这并不能说明救亡图存就刻不容缓,故D项错误。‎ ‎ 7.[2019·山东济宁质检]1924年1月,孙中山在阐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其阐述(  )‎ A.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 B.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 C.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答案:A 解析:根据史实可知1924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应该为“新三民主义”,材料中“节制资本”的主张也体现了孙中山认识到需要限制资本主义发展以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因此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故A项正确。‎ ‎8.[2019·肇庆一模]“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亲俄之风”的表现有(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国共第二次合作 答案:B 解析:五四运动的爆发是由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的,与“亲俄之风”无关,故A项错误;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亲俄之风”的表现,故B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表明中共开始摆脱苏俄“城市中心”革命道路的影响,故C项错误;国共第二次合作不属于“亲俄之风”的表现,故D项错误。‎ ‎9.[2019·江苏南京、盐城模拟]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 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 A.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B.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发展了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的思想,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彻底”表述不当;在旧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就已经关注民生重视土地问题了,故C项表述不当。‎ ‎10.[2019·河南省名校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年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 A.已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把领导农民运动作为中心工作 C.注重发挥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 D.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时间点,中共认定宣传和组织农民的主要着眼点应该都是涉及反抗地主、苛税等方面,所以说明当时中共中央是注重调动农民发挥革命的积极性,故选C项;当时是国共合作推行国民大革命的时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不是这时找到的,故排除A项;这时中共的中心工作应该是进行国民大革命,所以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1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  )‎ 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 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 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 答案:B 解析:‎ 土地革命时期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故A项错误;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之路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武装斗争,故C项错误;红军长征是在1934~1936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27)不符,故D项错误。‎ ‎12.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 A.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B.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C.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D.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可以得知,武装暴动是共识,但是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广东,可知武装湖南并北上,打破了传统的革命道路路线,为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新构想,故A项正确。 ‎ ‎13.[2019·江西赣州模拟]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是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毛泽东在文中主要调强中国(  )‎ A.坚持中心城市暴动的必要性 B.大力组织工人运动的必要性 C.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毛泽东反对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故A项错误;大力组织工人运动与材料“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只能进行暴力革命,结合所学,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中共联合其他力量进行革命,故D项错误。‎ ‎14.[2019·甘肃兰州一模]“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产生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殊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这个理论,已经指导我们党与我国人民得到了极大的胜利,并将继续指导我们党与我国人民得到最后的、彻底的胜利和解放。”材料中的“这个理论”是(  )‎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新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这个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三民主义属于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故A项错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故B项正确;新三民主义属于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故D项错误。‎ ‎15.[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模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两个革命阶段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其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由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结论出自(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由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结合所学可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在全面阐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上,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故B项正确。‎ ‎16.[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他指出:“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这一认识(  )‎ 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 C.联合开明士绅支持国民革命 D.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和“共产党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达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得出此主张强调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为民主革命,第二步为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容,故A项正确。‎ ‎17.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应出自(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联合政府》‎ 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C 解析:《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材料中“日本的军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故C项正确。‎ ‎18.[2019·山东滨州模拟]毛泽东在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作结论时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提出(  )‎ A.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 B.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方针 C.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D.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强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说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新中国建立政权之后需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C项正确。‎ ‎19.[2019·湖南怀化模拟]一位美国学者评论说,1956年,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他的《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理解是(  )‎ A.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 B.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 C.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A 解析:依所学,中共八大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故A项正确;依所学,中共八大提出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可知并未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故B项错误;中共八大后,先后进行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可知未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项错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 ‎20.俄罗斯学者潘佐夫所著《毛泽东传》记述了毛泽东“摆脱苏联及其模式的影响、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努力”。下列著作体现毛泽东这一探索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答案:D 解析:《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注意的问题,其中强调农轻重比例,要求注意农业和轻工业,表明已经不同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故D项正确。‎ ‎21. 1978年9月邓小平在视察东北三省等地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史称“北方谈话”。他振聋发聩地指出,“四人帮”要搞的“穷社会主义”荒谬至极,我们“要一心一意搞建设”。邓小平“北方谈话”(  )‎ 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为农村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 C.实现了经济工作的拨乱反正 D.推动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答案:D 解析: “他振聋发聩地指出,‘四人帮’要搞的‘穷社会主义’荒谬至极,我们‘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对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铺垫作用,为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故D项正确。‎ ‎22.“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 不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 人家是怎样搞的。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 不与外界交往, 闭关自守, 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 愚昧无知。” 由此可知, 邓小平认为(  )‎ A.改革开放前, 中国的外交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 B.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历史优越性, 应该承认现实 C.中国只有走向市场经济, 否则无法实现现代化 D.中国必须坚定走对外开放战略, 大胆取长补短 答案:D 解析:材料重点是强调向发达国家学习,不是肯定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集中讨论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而是强调中国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故B项错误;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主张中国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经济建设的经验,实行改革开放,故D项正确。‎ ‎23.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日程安排。这一系列活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影响是(  )‎ 时间 主要活动 ‎1992年1月17日 乘专列从北京赴武昌 ‎1992年1月19日 视察深圳皇岗口岸并参观市容 ‎1992年1月24日 视察珠海生物化学制药厂 ‎1992年1月30日 抵达上海进行视察 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B.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问题 答案:C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于1982年中共十二大,故A项错误;海南经济特区建立于1988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同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故C项正确;解决香港问题是在1997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4.邓小平说:“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是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邓小平的这段话(  )‎ A.奠定了拨乱反正的思想基础 B.提供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依据 C.阐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设想 D.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是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得出这一时期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解放人们的思想,故B项正确。‎ 课时测评 综合提能力 课时练 赢高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06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的“新主义”(  )‎ A.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 答案:C 解析:五权分立思想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实践,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源自西方的三权分立,而考试权和监察权则源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所以五权分立是中西融合的成果,故C项正确;五权分立是政权建设架构,与政党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2.[2019·新疆一模]1905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话: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但又能戒除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  )‎ A.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  B.蕴涵了社会主义的要素 C.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 D.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答案:B 解析:孙中山是革命活动家,材料中“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 表明了其现实追求,而非仅仅充满了理想主义,故A项错误;第二国际主张社会主义,材料中“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表明孙中山借鉴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印记仍在,与材料中“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 不符,故C项错误;当时中国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中“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不符,故D项错误。‎ ‎3.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 B.其思想体系体现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意识形态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变革的方案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体现了进行民族革命和民生主义(社会革命)的主张,“国体民生,尚当变更”‎ 指的是进行政治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A项正确;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不是君主立宪,故B项错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创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三民主义,不仅仅是经济变革,故D项错误。‎ ‎4.[2019·莱芜检测]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可以知道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D项正确。‎ ‎5.1924年3、4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就民权主义发表了一系列演讲。他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 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其解释的本质目的在于(  )‎ 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 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得孙中山对民权主义进行改造,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旧三民主义,故A项错误;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属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来源,故B项错误;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属于民族主义,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国民党一大和国共合作建立后,孙中山增加了民权主义的内容,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通过“选举权、罢免权、 创制权和复决权”来实现,故D项正确。‎ ‎6. “秋收暴动后长期在根据地指导实际斗争,使得毛泽东不像前几任中共领导人那样注重理论的真传,而是更多着眼于现实。”这表明(  )‎ A.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毛泽东初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C.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秋收起义后,毛泽东从实际出发,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表明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选A项。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已经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故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故C项错误;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故D项错误。‎ ‎7.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罗霄山脉中段(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2)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这是十分难得的;(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井冈山;(5)影响湘赣两省。这篇文章论证了(  )‎ A.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 B.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 C.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 D.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 答案:B 解析: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与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无关,故A项错误;论证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是在井冈山时期,故B项正确;论证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是在延安时期,故C项错误;井冈山时期是论证割据政权建立的可行性,与解放战争无关,故D项错误。‎ ‎8.[2019·郑州一检]1942年,毛泽东曾说:“在这种状态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的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妙药”。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 A.纠正党内宗派主义,顺应抗战大局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C.为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做准备 D.使全党掌握好马列主义思想的真正内涵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单凭主观热情”即主观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妙药”即教条主义,联系“1942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该论断发表于整风运动时期,故D项正确。‎ ‎9.[2019·唐山模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毛泽东把农业农民问题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C.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要 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 答案:C 解析:1956年中苏关系尚未恶化,故A项错误;建国初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错误;毛泽东认为工业化同时应当注重农民的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苏联农业集体化问题,故D项错误。‎ ‎10.“文革”结束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我国出现的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  )‎ A.彻底清除了“左”倾错误 B.破除了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崇拜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B 解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邓小平“南方谈话”破除了对计划经济的崇拜,故B项正确。‎ ‎11.[2019·衡水中学高考猜题]“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深圳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 C.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 答案:C 解析:邓小平的上述讲话是在1992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A项错误;上海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故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是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D项错误。‎ ‎12.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 A.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材料中“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的八九十年代之交相符,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礼记·礼运》 ‎ 材料二 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非洲广袤,三倍欧土,内地除沙漠一带外,皆植物饶衍,畜牧繁盛,土人不能开化,拱手以让强敌矣……今夫德,列国分治,无所统纪,为法所役,有若奴隶,普人发愤兴学练兵,遂蹶强法,霸中原也;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 材料三 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 ‎ (1)材料一中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基本内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10分) ‎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作者言论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意图。(6分) ‎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分哪两步?这两步是如何完成的?(9分)‎ 答案:(1)特征:天下为公;任用贤能;诚信和谐;社会稳定。 ‎ 背景:社会大变革。(10分) ‎ ‎(2)背景:列强瓜分世界,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 意图:强调变法的必要性,以推动维新变法。(6分) ‎ ‎(3)两步: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 完成: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第二步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内容”,从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可知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基本内容是天下为公,任用贤能,诚信和谐,社会稳定;第二小问“背景”‎ ‎,结合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归纳其产生的背景。 ‎ 第(2)问,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材料二作者梁启超所处的中国近代时期,尤其是梁启超掀起维新变法的时代特征,分析其言论的历史背景;第二小问“意图”,从材料二梁启超列举印度、非洲国弱守旧沦为殖民地,德国、日本变法革新成为殖民强国的例子,可知其主要意图是强调变法的必要性,以推动维新变法。 ‎ 第 (3)问,第一小问“两步”,结合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可知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分为两步走是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第二小问“完成”,结合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史实,可知这两步的完成是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第二步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评价材料中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观点。(12分)要求:结合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参考: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2分)‎ ‎②准确提炼材料观点;(3分)‎ ‎③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5分)‎ ‎④揭示概括观点本质。(2分)‎ 例:材料中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观点是正确的。‎ 他认为计划与市场可以相互融合与借鉴;要利用计划与市场来促进生产力发展;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例1:苏俄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引进外资,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例2:美国罗斯福新政,在保留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全面干预和调控经济的办法,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长处,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例3: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观点是“实事求是”‎ 思想的体现,对促进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其他国家也有借鉴作用。‎ 解析:首先归纳概括材料中“计划与市场”的观点,如邓小平认为计划与市场可以相互融合与借鉴;要利用计划与市场来促进生产力发展;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然后表明态度,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后运用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论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