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6/17/4c2da8a84f9ba4a6989775eed60132a9/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6/17/4c2da8a84f9ba4a6989775eed60132a9/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6/17/4c2da8a84f9ba4a6989775eed60132a9/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题满分:100 分 2017.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查范围:必修III第一、第二单元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流派繁多。主张统治者“克己复礼”,对民众“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学派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2.下列提出“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著名论断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提倡“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该思想家应是( ) A.韩非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 )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5.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 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该思想流派是(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6.《荀子·劝学》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此,荀子认为( ) A.人性善良 B.环境对人的影响重大 C.人的品质与生俱来 D.人可以战胜自然 7.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人员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这和我国古代某一先贤的民本思想相吻合。这位古代先贤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8.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9.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 )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活字印刷广泛采用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10.秦朝修建成阳时,把渭河比作银河,各宫殿为星座,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这一建筑理念蕴涵的思想是( ) A.“天行有常” B.“三纲五常” C.“天人感应” D.“大一统” 11.“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这一主张来自于( ) A.道家学派 B.佛教禅宗 C.朱熹理学 D.陆九渊心学 1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儒家寻求理的关键,就是要( ) A.格物致知 B.正纲常 C.正百官 D.正君心 13.古代学者甲认为,要把握“理”,需要“格物致知”;学者乙则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只要内心反省就能体会。学者乙是(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陆九渊 14.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来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出现于( )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时期 D.明末清初 15.“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倡导的(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专制思想 C.“心外无理”思想 D.“无为”思想 16.有一位思想家,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大胆地挑战正统思想。在其著作《藏书》中,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对历史人物做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这位思想家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7.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率领的军队在怛逻斯战役败了阿拉伯军,唐军的一些工匠被俘,他们将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传人阿拉伯。这项发明应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18.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军事上战胜本国封建势力提供条件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9.下图是我国古代某工具的剖面图。这一工具可用于( ) A.炼制丹药 B.制作纸张 C.印刷书籍 D.测定方向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文学形式上应属于( ) A.乐府诗 B.话本 C.散曲 D.杂剧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2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3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董仲舒提出的道德标准。(3分) (3)董仲舒的上述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3分) 22.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月球上令人瞩目的地形,莫过于比比皆是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均以世界著名人物的名字命名,镌刻在硕大的月面上。其中有五位中国人的名字:石申(是世界方位天文学家的创始人)、张衡(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浑天仪,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祖冲之(将圆周率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郭守敬(推算的回归年长为365. 2425日,与当今世界通用的公历值相同)、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他们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 材料二 雕版印刷是将整页文字或图形反向雕刻在木板上,在上面涂上油墨,然后将纸张压在上面印制。活字印刷也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它由一位普通艺人试制成功——胶泥刻字,制成字印,将字印镶嵌于铁板,再用火烤,使松脂、蜡熔化,把版面压平,便可刷墨印书。后来中国人又用木头和各种金属活字代替了泥活字。印刷术由中国传到中东,再经中东传入欧洲。在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和科学复兴的手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相比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有哪些优点?印刷术的传入对欧洲的历史发展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6分) [] (3)概括火药与指南针的发明分别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23.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说书老者一声拍案,令四座惊奇 突火枪 罗盘针 活字印刷术 材料二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经过朱熹的构建,一个庞大的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佛、道两教关于个体修炼与宇宙论、认识论的思想精粹被广为摄取入内。 ——何国松《中国文化简史》 请回答: (1)依据两组材料,概括宋代出现的文化现象。(8分) (2)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原因。(6分)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科(高二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B B B B[] D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D A A A C D C 二、非选择题: 21. (12分)答案: (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分) 目的:巩固统治;维护统一;加强中央集权。(3分) (2)标准:三纲五常。(3分) (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分) 22. (14分)答案: (1)方面: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火药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4分) (2)发明者:毕昇。(2分) 优点: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制效率。(2分) 作用:为欧洲走出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2分) (3)影响:火药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打开世界市场和建立殖民地创造条件。(4分) 23.(14分)答案: (1)现象: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2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2分)建立和发展新儒学——理学;(2分)宋词出现。(2分) (2)原因:儒、佛、道三教合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海外贸易发展。(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学生答出文化事业发展,军事斗争需要也可以得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