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洛阳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据记载,西周时期,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寓意“敬天保民”。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后来,这一礼仪逐步成为一种国家礼仪被历代王朝延续。这反映了 A. 周天子拥有绝对权威 B. 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盛行 C.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等信息可以看出,周天子重视农业生产;从“这一礼仪逐步成为一种国家礼仪被历代王朝延续”来看,说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盛行。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周天子具有绝对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地位,排除C项;西周时期没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2.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如鲁国实行“初税亩”,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即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这些改革 A. 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 B. 抑制了土地兼并 C. 使齐鲁先后成为霸主 D. 打击了豪强势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来看,这些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答案为A项。当时土地制度刚刚开始向私有转变,还不存在土地兼并现象,排除B项;鲁国不是春秋五霸之一,排除C项;这些措施并非针对豪强,排除D项。‎ ‎【点睛】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初税亩”,即按亩收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3.汉代《汜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用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 A. 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 B. 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C. 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 D. 生产资料投入增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注重农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等措施,均是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通过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来获取较高的收成,排除D项。‎ ‎【点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包括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耕作制度、农田灌溉、土壤环境、注重农时等多方面的措施。‎ ‎4.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作《夏日田园杂兴》中写道:“下田戽(hù,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下列图像材料与诗中内容相匹配的是 A. 翻车 B. 筒车 C. 高转筒车 D. 风力水车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下田戽(hù,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钩”可知,材料中描写的是灌溉工具,从材料中“丁男踏车”可知,此工具的动力是人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翻车的动力是人力,筒车的动力是水流,高转筒车的动力是人力或畜力,但材料中的高转筒车的动力不能看出是人力还是畜力,风力水车的动力是风力。综上分析并结合材料中的图片可知,翻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BCD项,综上分析,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5.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 A.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 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C. 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D. 政府鼓励发展商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来看,说明宋朝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影响着城市布局。故答案为C项。南宋时期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均在临安,排除A项;“皇宫反倒偏居一隅”和专制皇权是否受到削弱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于商业的态度,排除D项。‎ ‎6.南宋江南繁荣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水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这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 市镇已出现城市化的特征 B. 商帮推动城市的繁荣 C. 市镇专业化分工十分明显 D. 市镇坊市界限已打破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南宋江南繁荣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那样的市区”等信息可以看出,随着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市镇已出现城市化的特征。故答案为A项。南宋时还没有出现商帮,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市镇的专业化分工,排除C项;坊市界限在北宋时期已被打破,排除D项。‎ ‎7.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 A. 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B. 动摇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加重农民的赋役负担 D. 消除了土地买卖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北魏至唐朝中叶实行的均田制,均田制下“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夸张,排除;均田制的实行与赋役负担轻重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仍然存在,土地买卖现象不可能消除,排除D项。‎ ‎【点睛】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8.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明太祖时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这些规定 A. 使商业发展停滞不前 B. 抑制了土地买卖 C. 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D. 提高了农民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等信息可以看出,政府通过具体规定在社会上形成对商人不利的环境,以此保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故答案为C项。商业仍然有所发展,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措施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农民地位的提高,排除D项。‎ ‎【点睛】封建统治者为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如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民间资本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 ‎9.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 A. 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 B. 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 C. 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社会安定 D. 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中可以看出,海禁时期的走私活动和亦商亦盗的私人贸易不断发展,破坏了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安定,这说明了“海禁”政策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海禁”政策导致贫富分化,故A项排除;B项是“海禁”政策的影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点睛】“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是解题关键。‎ ‎10.明成祖永乐年间,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种变化 A. 反映当时政府财政负担沉重 B. 阻断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 C. 表明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 主要为了防止沿海倭寇骚扰.‎ ‎【答案】A ‎【解析】‎ ‎【详解】郑和六下西洋属于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府财政负担较重。“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说明郑和下西洋导致当时政府财政负担沉重。故答案为A项。“海禁”政策阻断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C项;实行“海禁”政策主要为了防止沿海倭寇骚扰,排除D项。‎ ‎【点睛】“朝贡贸易”完全建立在明朝的补贴上,导致了明廷财政的缩减;由于“朝贡贸易”主要是宣扬“国威”,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中国逐渐失去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11.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意大利商品价格昂贵 B. 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 C. 葡萄牙垄断东方贸易 D. 葡萄牙成为海上殖民霸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是反映意大利商品价格昂贵,而是没有多少货源,排除A项;C项说法绝对,当时葡萄牙没有形成垄断东西方贸易的地位,排除C项;葡萄牙没有成为海上殖民霸主,排除D项。‎ ‎【点睛】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商业革命”,出现世界市场雏形、流通商品种类增多、一系列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等现象,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一些商业城市衰落了,大西洋沿岸的一些城市发展起来。‎ ‎12.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 A. 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B. 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C. 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D. 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物价上涨现象属于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A、B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排除。‎ ‎【点睛】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另一部分是城乡的雇佣工人,他们的工资增长幅度远远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 ‎13.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三角贸易”。这一现象 A. 是工业文明扩张的产物 B.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C. 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D. 促进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三角贸易”,欧洲人获取大量财富,促进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故答案为D项。当时还没有出现工业文明,排除A项;B项是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 ‎14.1601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的法案。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结果引发了一场殖民战争。这场殖民战争 A. 使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B. 英国夺取了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 C. 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D. 推动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英国议会通过航海贸易法案即《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了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故答案为B项。1588年“无敌舰队”之战,使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排除A项;英法“七年战争”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排除C、D项。‎ ‎15.1851年,英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当时英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海外扩张的影响 B. 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农业发展环境不断恶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1851年”等信息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故答案为C项。海外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没有关系,排除A项;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排除B项;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恶化也包括城市,排除D项。‎ ‎16.1857年,由英国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欧美地区发展不均衡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C. 世界经济秩序不公平 D. 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霸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因此“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欧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秩序不公平无关,排除A、C项;当时美国还没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霸主,排除D项。‎ ‎17.“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许多技术成果在被发明之前,其原理已经在理论上被阐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使技术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材料意在强调 A. 科学与技术尚未做到真正结合 B. 电的发现是推动新工业的主要途径 C. 科学理论一直落后于技术推广 D.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许多技术成果在被发明之前,其原理已经在理论上被阐明”等信息可以看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故答案为D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结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电的发现与新工业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认为科学理论引领技术发展,排除C项。‎ ‎【点睛】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同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 ‎18.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 A. 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B. 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C. 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 D.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来看,这种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的现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这种分工使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排除B项;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C项;这一格局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排除D项。‎ ‎19.1861年烟台开埠,到1880年时草辫的出口量已达到4.9万担,货值近112万海关两。烟台的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与此同时,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这一现象本质上说明 A. 中国传统手工业已彻底破产 B.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C. 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 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中可以看出,西方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对中国原料进行掠夺,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彻底破产”;B项包含在D项之中;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故C项排除。‎ 点睛:材料“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反映了中国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0.1845年,清朝福建官员奏称: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棉者,十室而九”。然而,19世纪50年代初期,物美价廉、颇为畅销的洋布却开始滞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A. 官员倡导对洋布进行抵制 B. 爱国人士对洋货抵制 C. 清政府建织布局展开竞争 D.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鸦片战争后尽管中国打开国门,但洋布仍然滞销。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官员倡导对洋布进行抵制,也没有反映爱国人士对洋货的抵制,排除A、B项;19世纪50年代初期洋务运动尚未开展,排除C项。‎ ‎21.《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说:“在1895--1901年间,除去铁路业不计,新办企业的资本已是洋务运动30年全部民用企业资本的一半。”这主要得益于 A. 洋务运动的破产 B. 民众的爱国热情 C. 清政府政策调整 D. 辛亥革命的推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故答案为C项。这一现象与洋务运动的破产无关,排除A项;民众的爱国热情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一战期间,排除B项;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2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由此可以推知 A. 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 B. 兴办实业成为当时中国主流 C. 民族工业发展障碍逐步被扫除 D. 国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可知这些政策都与奖励实业有关,故A正确;材料只体现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未反映兴办实业是中国主流,故B错误;民族工业的发展障碍仍然存在,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国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故D错误。‎ ‎23.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 A. 实现中美经济上的互惠互利 B. 严重冲击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使美国承认了中国大国地位 D. 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严重冲击了民族工业发展。故答案为B项。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不利,排除A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美国已经承认中国大国地位,排除C项;这一条约签订时中国抗战已经取得胜利,排除D项。‎ ‎24.近代的天津盂氏家庙,中式四合院布局,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的砖木结构建筑,但沿街立面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方壁柱,阳台也采用了西式的铁花栏杆。这体现了 A. 中西合璧成为时代潮流 B. 国人崇洋风气盛行 C. 中西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D. 传统文化失去活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的砖木结构建筑,但沿街立面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方壁柱,阳台也采用了西式的铁花栏杆”来看,说明当时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影响,是中西文明交流与碰撞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A、B项说法夸张,“成为时代潮流”和“崇洋风气盛行”材料均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25.下表是《近代中国报刊业大事记(部分)》,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于1905年在日本创办,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国人将办报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影响巨大。故答案为C项。《申报》是外国人创办的报纸,排除A项;《昭文新报》的创办不能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排除B项;《青年杂志》宣传民主科学,排除D项。‎ ‎26.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当时的情况”主要是指 A. 轻工业的发展比较落后 B. 国民经济恢复面临艰巨的任务 C.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 建设强大的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时美苏两大阵营已经形成,对抗加剧,国际局势紧张,在此背景下,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故答案为D项。当时中国重工业更加落后,排除A项;B项与“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无关,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建立,排除C项。‎ ‎27.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A. 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 强调稳步推进工商业改造 C. 重申开展“一五”计划的意义 D. 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改造城市小商店”“改组公私合营企业”可以看出,社论讨论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慎重地”可以看出,社论认为工商业改造应当稳步推进。故答案为B项。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结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一五”计划,排除C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排除D项。‎ ‎28.下图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绘制的宣传海报(图片标注为:祖国工业飞跃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惊)。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工业水平超越英国 B. “大跃进”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C. 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D. 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中共八大总路线的贯彻执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祖国工业飞跃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惊”等信息来看,该宣传海报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超英赶美”的情形,大跃进运动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故答案为C项。“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工业水平没有超越英国,排除A项;“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宣传海报反映的并非就是事实,排除B项;大跃进运动偏离了中共八大确定的路线,总路线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定的,排除D项。‎ ‎【点睛】在大跃进运动中,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几年内产量赶超英美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9.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和《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两份文件,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这些做法 A. 是对三大改造的继续深化 B. 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 C. 意在缓解严重的经济困难 D.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来看,说明国家正在实施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努力缓解严重的经济困难。故答案为C项。三大改造在1956年已经完成,材料中的措施与其无关,排除A项;人民公社体制在1983年结束,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排除D项。‎ ‎30.1980年9月一份中央文件强调: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这一文件 A. 彻底的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B. 意在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等信息来看,这一文件肯定了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答案为C项。人民公社体制在1983年结束,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后全面展开,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 ‎31.深圳是国内地方法规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些法规中,超过57.14%是在国家尚无立法先例的情况下,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的,例如企业欠薪保障条例、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等。以上材料说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于 A.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B. 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C. 吸引港澳商人来投资 D.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经验 ‎【答案】D ‎【解析】‎ ‎【详解】深圳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的地方法规,可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其内地其他地方提供借鉴,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经验。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引进外国技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深圳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引进外资,排除C项。‎ ‎32.1979年到1982年,全国人大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和条例。此外,中国政府还同一些国家就有关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协定。这些做法 A. 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B. 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己全面展开 C. 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D. 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针对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国在华投资企业制定相关法律和条例,规范企业行为,保护投资安全来看,这些做法有利于吸引外资,推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故答案为C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B项;外国在华投资或与中国企业合资建厂,与对外贸易没有关系,排除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33题20分.34题18分,35题14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攀升,对于棉布的需求日益增大。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纺织不易,而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再加上区间贸易优势明显,因而从明代开始,江南苏州、松江等地棉布已经行销全国。明清江南私营纺织业生产各个工序保持独立,形成了纺纱、织布、染布、踹布四道工序。同时在生产和销售之间也存在分离,客商、牙行与当地棉商起到了沟通买卖双方、促进交易的桥梁作用。而生产效率的提高则把江南纺织业发展推向了顶峰。‎ ‎——摘编自高建刚《明清纺织业中的分工与效率》‎ 材料二 17世纪,面对印度棉纺织品的挑战,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进口销售印度棉布,并鼓励英国商人进入棉纺织行业。英国人将科技作为棉纺织业发展的根本动力,1624年,制定专利法,鼓励不断发明创新。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9年的骡机,1785年水力纺纱机相继出现。棉纺行业机器化和工业化大大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荚国有能力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纺织品市场。‎ ‎——一摘编自扬松《17-19世纪英国棉纺织业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到顶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原因:棉纺织技术的改进和推广;人口增加使棉纺织品的需求增大;区域间长途贸易发达,客商、牙行的桥梁作用;棉纺织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 ‎(2)特点: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采用机器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强。‎ 影响: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生;提高了英国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国际市场;加快了英国殖民扩张的步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到顶峰的原因、17-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到顶峰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由于人口攀升,对于棉布的需求日益增大”“再加上区间贸易优势明显”“客商、牙行与当地棉商起到了沟通买卖双方、促进交易的桥梁作用”“而生产效率的提高则把江南纺织业发展推向了顶峰”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17-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进口销售印度棉布,并鼓励英国商人进入棉纺织行业”“棉纺行业机器化和工业化大大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荚国有能力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纺织品市场”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英国殖民扩张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人马可尼,16岁时受介绍物理学家赫兹电磁震荡实验文章的启发,开始进行电磁实验。1895年成功实现电磁波信号传递,并把传送距离扩大到2.7公里。‎ ‎1896年,马可尼到英国并取得英国专利,1897年,在英国成立了无线电报通信公司。短短3年,马可尼第一个使无线电投入商业实用,并使无线电信号越过英法海峡。马可尼没有满足,他把目光投向辽阔的大西洋。1902年,试验成功,加拿大政府特地拨出1.6万英镑,让马可尼建立大功率发射台。英国和加拿大洲际无线电通信成功后,美国也请马可尼主持建造无线电发射台。1903年春天,从美国向英国《泰晤士报》用无线电传递的最新讯息当天就可以见报。随后德国、比利时和刚果等很多国家也都建造了马可尼式无线电台,成百艘邮船纷纷采用马可尼装置,无线电开始成了全球性事业。‎ ‎——摘编自《波波夫与马可尼》‎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交通和通信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清政府迫切需要创办电报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 在朝廷的支持下,直隶总督李鸿章在1877年主持铺设了从天津机器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1880年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之后还开设了电报学堂,中国近代电讯事业也由此开始。1881年11月,随着津沪电报线开通,中国第一条电报干线形成。此后,历经近十年建设,形成了连通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的沪粤线,上海至汉口的“长江电线”,汉口经四川到云南蒙自的第四条干线和保定经太原、西安,兰州到嘉峪关的陕甘电报线等五大通信干线。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除西藏等少数边陲地区外,大部分省和重要商业城市都已通电报,初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电讯网。‎ ‎——摘编自邓绍根《论晚清电报兴起与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可尼式无线电台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我国电讯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答案】(1)原因:电磁学理论的突破,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英美等国政府的支持;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新的通讯工具的需求;马可尼本人的不懈努力。‎ 影响: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加快了信息的流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原因:两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传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的需要;电报学堂的开设,培养了大量人才;电报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巨大优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可尼式无线电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晚清我国电讯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马可尼式无线电台产生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6岁时受介绍物理学家赫兹电磁震荡实验文章的启发,开始进行电磁实验”“马可尼到英国并取得英国专利”“马可尼没有满足,他把目光投向辽阔的大西洋”等信息,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回答。其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信息交流、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2)晚清我国电讯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交通和通信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清政府迫切需要创办电报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1880年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之后还开设了电报学堂,中国近代电讯事业也由此开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1984年2月24日)‎ 材料二 1992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以上海浦东为经济发展”龙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设立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期,又有内陆18个省会和区府城市对外开放,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01年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以服务业市场为重点的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转变为与WTO成员之间的双向相互开放,并建立起符合世界经济的法律体系。由此,对外开放进入法治化、制度化的全新发展轨道。‎ ‎——摘编自唐任伍等《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一一对外开放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2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的国内背景及所采取的主要举措。‎ ‎【答案】(1)目的:引进外资,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人才,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2)国内背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主要举措:在长江流域主要城市中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内地城市的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和1992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的国内背景及所采取的主要举措,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1992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的国内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来回答。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设立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有内陆18个省会和区府城市对外开放”“2001年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以服务业市场为重点的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转变为与WTO成员之间的双向相互开放”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