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陶兴宇李秋蓉 审题人:康芹 校对人:李秋蓉 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描述了一位暴动士兵的话:“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的吗?”这主要是因为苏俄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推广企业国有化 C. 收取固定粮食税 D. 坚持劳动义务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中可以看出,一位士兵家里的粮食被全部抬走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士兵的话针对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故A项正确;BD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排除C。‎ ‎2.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连年战争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④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1919年”“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材料中的时间正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再加上连年战争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故②③正确;苏俄遭遇大旱灾而导致粮食匮乏是在1920~1921年间,故①排除;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实行的,故④排除。所以答案选B。‎ ‎3. 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 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B. 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战时共产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并分析理解的能力。列宁的话中最关键的信息是“按共产主义原则……”,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列宁当时是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反思,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之所以列宁这么说,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水平,故C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D项也正确,不合题意。‎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名师点睛】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战时共产主义”,即运用军事的手段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事实证明这一做法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不能因此否定这一政策,它在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只是战争状态消除之后,应该及时停止这一政策。‎ ‎4.下图是电影《列宁在1918》的海报。在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些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也曾对妻子许下最美好的愿望:“面包会有的……”当时苏俄的经济政策是 A. 市场基础上的计划调节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 ‎1918年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正确;A和C是1921年,D没有实行过。‎ ‎5.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这说明了 A. 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引起了这种状况 D. 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20世纪20年代初”“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C项错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战争已经基本结束,故A项错误; D项说法错误,错在“一切苏俄人民”。‎ ‎【点睛】“20世纪20年代初”“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是关键信息。‎ ‎6.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学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知识。结合所学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符合相关内容。AC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属于赫鲁晓夫改革。‎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 ‎7.读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和产量,表格中,1921年以后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年份项目 ‎1913‎ ‎1921‎ ‎1923‎ ‎1925‎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社会主义政权建立 C. 苏俄彻底粉碎外来干涉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21年粮食产量很低,但1923年、1925年逐步提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故D项正确;A项是1918-1921年,排除;B项是1917年,排除;C项是1920年底,排除。‎ ‎8.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 A.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 新经济政策时期 D.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首先联系史实判断较易判断的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这两个时期应该指的是卫国战争时期和二战后,凯歌年代应该指的的十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胜利,奏响凯歌,而退却年代是指新经济政策时期,“退却”是指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发展商品经济,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剥夺年代是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其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是对农业和农民的剥夺,所以答案为D。‎ 考点:斯大林模式 ‎9.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A. 农业集体化道路 B.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是由于美国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盲目扩大与人民实际购买力降低之间的矛盾加剧,美国可以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做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AB项包含在D项之中;西方不能学习苏联的社会制度,故C项错误。‎ 点睛:材料“20世纪30年代”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 ‎10.“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这一口号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 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 D. 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答案】B ‎【解析】‎ ACD三项的观点都是现象,不是这一问题的本质;要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是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表现,不符合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B是这一口号所反映的本质,B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结合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知识分析解答。‎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创斯大林模式 D.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29年”和“苏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苏联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C项正确;A项是1918-1921年,排除;B项是1921-1929年,排除;D项是1918年,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1929年”和“苏联”。‎ ‎12. 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其( )‎ A. 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 B. 是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体制 C.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局部实行市场经济 D. 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材料涉及的是“斯大林模式”,这种体制造成的原因是由于当时苏联的严酷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实情所决定的,这是主要原因。故 ABC不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认识 ‎13.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可以看出,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提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目标,故①②③正确;④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弊端,与赫鲁晓夫无关,排除。所以答案选C。‎ ‎【点睛】“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是解题的关键。‎ ‎14.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A. 赫鲁晓夫 B. 勃列日涅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改革的手术刀”、“挥向了党的脖子”,可知指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加速了苏联的解体,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所示改革家在斯大林之后,但不符合题干的描述,排除;B项所示改革家的改革没有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排除;叶利钦是俄罗斯的领导人,与题干“苏联领导人”不符,排除D。故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戈尔巴乔夫改革·概况 ‎15.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 A.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C.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强调勃列日涅夫对内改革的成果,即“苏联国力”逐渐赶上美国,这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注重经济价值规律运用,故C项正确;A项是沿用斯大林时期的政策,并不是改革的措施排除;B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排除。‎ ‎16.20世纪30年代,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巍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新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 关键信息是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另一方面是不同地区纽扣的价格是一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于十月革命后的1918~1921年,排除A;新经济政策实行于20世纪20年代,排行B;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排除D;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开始实行于20世纪30年代,故选C。‎ ‎17.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不否认自己的生活比从前苦,但是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而是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这应该是在描述 A. 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B. 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C. 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 D. 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C ‎【解析】‎ ‎20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片面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导致人民生活困苦,故答案为C项。农奴制改革主要是解放农奴,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时期人民生产积极性较高,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排除D项。‎ ‎18.1921年,列宁曾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这种想法后来在什么政策中付诸实施(  )‎ A. 新经济政策 B.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五年计划模式 ‎【答案】A ‎【解析】‎ 材料“1921年……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反映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企业的内容,故A正确;斯大林时期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不符合题意,故B排除;农业集体化运动也属于斯大林时期,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五年计划模式也属于斯大林时期,故D排除。故选A。‎ ‎19.下面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成就表:‎ 项目 时间(年)‎ 工业利润总额(单位:卢布)‎ ‎1965‎ ‎225亿 ‎1970‎ ‎560亿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1961~1965‎ ‎6.1%‎ ‎1966~1970‎ ‎7.7%‎ 上表反映了 A. 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 B. 改革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 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D.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表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仍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故C项排除;D项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时间不符,排除。‎ ‎20.某地区一些国家签订了一份合作文件,包含如下主要内容。该文件是 A.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B. 《布雷顿森林协议》‎ C. 《欧洲联盟条约》‎ D.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没有国界的内部大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货币统一问题”可知是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内容,故C项正确,A项成立于1947年,没有涉及货币统一问题;《布雷顿森林协议》主要涉及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不是区域经济组织,故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没有涉及货币统一问题,排除D。‎ ‎21.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中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 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B. 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C. 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 D. 促进了区域集团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突出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故B项错误;C、D属于经济领域,与题干中“政治使命”不符,排除。‎ ‎22.《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 B. 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 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D.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可知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故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移民间的矛盾和阻碍移民的因素,故AB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故D项错误。‎ ‎【点睛】“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是解题的关键。‎ ‎23. “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此相符的历史现象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D.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的信息可知世贸组织符合这一特点,故B项正确;CD都是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与“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的信息不符,故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这一时期亚洲、非洲还没有建立市场经济,故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4.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表明: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101个,其中,欧洲39个、南北美洲总共40个、亚洲6个、非洲8个大洋洲1个、跨地区的7个。其中1990年以后成立的有69个。材料表明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的特点不包含 A. 1990年以前经济区域集团化几乎没有发展 B. 欧美经济区域集团化程度较高 C. 亚洲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还较少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呈现不平衡发展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量是101个”“1990年以后成立的有69个”中可以看出,1990年以前经济区域化发展比较缓慢,不能说几乎没有发展,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欧洲39个、南北美洲总共40个”中可以看出,欧美经济区域集团化程度较高,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亚洲6个”说明亚洲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还较少,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欧洲39个、南北美洲总共40个、亚洲6个、非洲8个大洋洲1个、跨地区的7‎ 个”中可以看出,经济区域集团化呈现不平衡发展状态,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5.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包括29个独立的法律文件,其中规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不应采用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应以倾销或补贴方式出口旧商品。”。这表明WTO( )‎ A. 推动了世界贸易法制化进程 B. 重点保护了贸易小国的利益 C. 消除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D. 扫清了经济全球化发展障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不应采用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应以倾销或补贴方式出口旧商品。”说明世贸组织要求贸易的公平公正化,故A项正确;B说法不符合题意;C和D说法过于绝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贸组织·世贸组织作用。‎ ‎26.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 A. 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 B. 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 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风险 D.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案】C ‎【解析】‎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D项。‎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A. “冷战”秩序的建立 B. 《关贸总协定》签署 C.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可知,它体现的是商品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通。A项是政治格局,不符合题意;C项是在1995年成立,不符合战争结束后;D项是经济区域化组织,与世界体系相违背。故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关贸总协定》签署 ‎【名师点睛】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 ‎(1)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法律化方向发展。‎ ‎(2)以美国为主导的,处于中心地位、特殊地位 ‎(3)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4)包括金融货币、关税贸易、市场等方面内容。‎ ‎(5)建立在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基础之上。‎ ‎28.“欧洲各国辛辛苦苦赚回美元和英镑,然后又毫无代价地拱手返回给发行这些货币的国家,就好像小孩子们玩游戏一样,赢家同意将赚回的筹码奉还给输家,游戏却继续进行。”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关贸总协定的确立 D.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欧洲各国辛辛苦苦赚回美元和英镑”“返还给发行这些货币的国家”等信息反映的是货币体系内容,而马歇尔计划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各国,为美国霸权主义服务,与货币体系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与货币相关,而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故B项正确;关贸总协定的确立旨在解决国际贸易中诸多不平等,是贸易体系,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是材料提及的货币体系确立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点晴:解题时紧扣题干中主旨——货币体系,然后结合备选项逐一排除。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常采用的就是代入排除法,就是吧备选项代入史料,然后结合题干主旨,逐一排除,获取正确答案。‎ ‎29.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实行浮动汇率和黄金作货币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源是其本身不可调和的矛盾 B. 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多元”与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多元”呈现一致性 C.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不再是世界各国主要的储备货币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实际上是对金融市场有序性的否定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围绕着美国来开展和实施的,因此它的崩溃与美元体系的崩溃有着直接的关系,它的崩溃是因为内部问题。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两个“多元”表现得并不一致,范围也有所不同;C选项说法错误,美元虽然受到影响,但是依旧是国际主要货币;D选项说法错误,它的崩溃是自身问题,不能代表整个金融市场。所以选A 点睛:解答的本题关键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准确认识,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和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0.“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 重视礼仪教化 B. 主张礼法并施 C. 强调严刑峻法 D. 提倡为政以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中国古代治国理念 ‎31.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 A.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B. “兼相爱,交相利。”‎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D.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C ‎【解析】‎ 略 ‎32. 《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孔子 A. 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 B. 重视教化使人向善 C. 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 D. 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反映了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主张维护等级秩序,因此选C。‎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3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其主张有“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故此题应选D。“兼爱非攻,互助互爱”是墨家墨子的思想,故可排除A;“为政以德,爱惜民力”是儒家孔子的思想,故可排除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是儒家孟子的思想,故可排除C。‎ ‎34.下列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 ‎①万物虚无、祸福相倚—道家 ‎②天行有常、民贵君轻—儒家 ‎③今必胜昔、以法治国—法家 ‎④非攻兼爱、节用尚贤—墨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故①正确;“天行有常”是儒家荀子的思想,“民贵君轻”是儒家孟子的思想,故②正确;“今必胜昔、以法治国”是法家的思想,故③正确;“非攻兼爱、节用尚贤”是墨家的思想,故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 ‎35.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是 A. 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 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 甲——儒、乙——法、丙——墨、丁——儒 D. 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是一种天道和效法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思想;乙强调等级秩序,属于儒家思想;丙主张节约浪费,属于墨家思想;丁强调整齐统一,属于法家思想,故B项正确。‎ ‎【点睛】本题把“穿衣”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观同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的理解结合起来。‎ ‎3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 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 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 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百家争鸣。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注意抓住儒、墨、道、法各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再进行比对即可得出结论。儒家提倡“仁爱”,注重自身修养和伦理道德,希望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与君子对应;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与侠客对应;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隐士对应;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与英雄对应。故选A。‎ ‎37. 2007年9月28日上午,以“同祭先师,共享和谐”为主题的祭孔大典在山东曲阜隆重举行,“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结果也同时公布。五句《论语》经典不包括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德不孤,必有邻 C. 民为贵,君为轻 D. 礼之用,和为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五句《论语》经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C出自孟子而非孔子,因此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8.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 不以人助天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不以人助天”,出自《庄子》,就是不要以人为之心越俎代庖,去干预自然的进程,符合题意,A正确。“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排除B。“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与题干中的崇尚无为没有关系,排除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意思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与题意不符,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思想。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各选项中语句的意思,再结合所学百家争鸣中各思想流派的思想主张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仁爱”思想 B. 墨家“兼爱”思想 C. 儒家“礼治”思想 D. 墨家“非攻”思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意思: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身体一样。体现是墨子的“兼爱”的主张,故选B。C项儒家“礼治”思想和D项墨家“非攻”思想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是孔子主张的“仁爱”,它是有等级性,没有墨子的“兼爱”有广泛性、包容性,故排除。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思想 ‎40.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说明该时 A. 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B. 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 C. 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 D. 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答案】D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即可选出D项;D项含A、C两项的内容,故排除A、C两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王朝软弱无力”不符,故排除。‎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材料一(苏联)一系列由国家制定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优先地位,包括预期的产量和新设备等。政府在冶金、矿业、电力等部门修建大型企业,试图把苏联建设成独立的工业国家,摆脱西方银行和贸易的支配……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另外,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地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因此,他并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结果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遇到了瓶颈,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每个工厂的配额都由莫斯科决定,而并非符合快速工业增长的需要。从头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与此同时的西方世界正在遭受经济萧条——苏联机器生产和钢铁产量提高了14倍。‎ ‎——摘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材料二 1932年7月美国退伍军人为抗议补助金太低,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胡佛政府出动正规军骑兵,用军刀和催泪瓦斯血腥镇压了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和妇孺家属,……美国有1500多万人失业,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 ‎——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2)出现材料二中“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使其“民主政体”得以保存的?‎ 材料三 ‎ ‎ (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鸿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制订的1958-1962年度《新长期经济计划》、《农业基本法》;池田勇人内阁制仃《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提出了以加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重要政策。……1957年,又通过《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等……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为35%,1965年为47%,1970年,又上升为52%。据1977年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高于英、法、联邦德国、意四国同年投资的总和……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 ‎——摘自欧阳云《世界当代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三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1)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否定商品和市场;强调独立自主;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问题:高度集中管理使经济缺乏活力;生产效率不高,资源浪费。‎ ‎(2)经济危机打击下,胡佛政府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违背了美国的民主政治。经济上放任自流,无力渡过危机。通过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使社会趋于稳定。‎ ‎(3)措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计划和指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扩大政府的直接投资;减轻税收。‎ ‎(4)启示:敢于大胆尝试和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寻找适合本国经济特点的发展道路。(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评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状况。从斯大林体制的特点、罗斯福新政、日本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详解】(1)从材料“一系列由国家制定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优先地位”“政府在冶金、矿业、电力等部门修建大型企业”“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中可以概括出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从材料“每个工厂的配额都由莫斯科决定”“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遇到了瓶颈,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中可以概括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从材料“胡佛政府出动正规军骑兵,用军刀和催泪瓦斯血腥镇压了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和妇孺家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使社会趋于稳定。‎ ‎(3)从材料“提出了以加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重要政策”“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为35%,1965年为47%,1970年,又上升为52%”“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4‎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政策创新;发挥政府的作用;寻找适合本国经济特点的发展道路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齐桓公当政时期,在临淄的稷门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而得名。当时稷下曾先后存在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以及博学而无所归属的学者。在稷下有定期的学术集会,稷下学宫的讲学已经超出了一般私学讲学的水平,显得更为正规。为了鼓励学者们进行理论探讨,齐国君主让学者们“不治而议论”,即不担任具体职务,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议论。齐宣王当政时,齐国势力强大,却能向士人折腰求作学生。正由于此,致使天下学者竞相来齐。‎ ‎——摘编自王志民《稷下学宫与轴心时代》‎ ‎(1)据材料,归纳“稷下学宫”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答案】(1)特点:学术自由开放(多种思想学说并存);办学规范化;具备官学私学双重身份(学术水平高);受政府重视;兼具学术中心、教育机关和辅助齐国政治的多重功能。‎ 原因:百家争鸣的思想环境;诸侯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求;齐国政局相对安定;齐国势力相对强大。‎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曾先后存在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以及博学而无所归属的学者”得出学术自由开放(多种思想学说并存);办学规范化;根据“齐桓公当政时期,在临淄的稷门设立学宫”“已经超出了一般私学讲学的水平,显得更为正规”得出具备官学私学双重身份;根据“齐宣王当政时,齐国势力强大,却能向士人折腰求作学生”得出受政府重视;根据“有定期的学术集会”“超出了一般私学讲学的水平”“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议论”概括得出兼具学术中心、教育机关和辅助齐国政治的多重功能。‎ 原因: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分别从百家争鸣的思想环境、诸侯对人才的渴求、齐国势力强大等角度分析总结。‎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