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巴市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出题人:刘佳 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纸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孔子认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所重视。“本质思想”是 A. 追求天下为公 B. 崇尚秩序 C. 主张仁政 D. 天人感应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克己复礼”是指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回归到“礼”的状态;其中“礼”指的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故本质思想是崇尚秩序,B项正确。天下为公是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与题意无关,排除A。孟子主张仁政,与题意无关,排除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与题意无关,排除D。 2. 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A. “兼相爱,交相利” B.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 “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答案】D 【解析】从“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可以确定这位思想家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选项是墨家学派的思想;B选项是道家学派的思想;C选项是儒家学派的思想;D选项是法家学派的思想,故本题选择D选项。 3.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以下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 A. 法家 B. 儒家 C. 墨家 D. 道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题干中“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强调的是主旨简约而容易掌握,事情少而成就大,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符,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法家强调法治,墨家注重实用,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儒家主要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积极入世,综合分析可知ABC均不合题意,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道家思想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下列可支持此观点的有 ①儒家思想孕育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墨家学说开启“重农抑商”的先河 ③逍家学说构成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 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主要派别有儒、道、墨、法、兵等学派;儒家思想孕育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①正确;法家学说开启了“重农抑商”的先河,②错误;道家学说构成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③正确;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④正确,故①③④,排除ABD,所以选C。 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影响,关键是识记相关学派的知识,逐一排除即可得出答案。 5. 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A. 宣扬君权神授 B. 解释天人感应 C. 劝君主行仁政 D. 强调教化民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从“王”字入手,美化君权,分析君权的神圣,宣扬君主代表上天统治民众,即君权神授,A项正确;“天人感应”意指天能预示灾祥,人君要顺天而行,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仁政”,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教化”,排除D。所以选A 点睛: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掌握。(1)儒家思想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2)后经发展,从哲学的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的合理性,即程朱理学。(3)后来再由陆王心学的发展,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6. 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A. 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 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 C.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可知,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儒家伦理道德,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讲到“生产方式”,B项错误;“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恰恰与材料的意思相反,C项错误;“开始依附于政治”表述错误,D项错误。所以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三纲五常 7. 宋代,佛教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幻相”,儒学家反对这种观点。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 A. 善和德 B. 仁和礼 C. 理和气 D. 知和行 【答案】C 【解析】宋代儒学家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是理和气,“理”通常是指事物的规律、准则,有时也指作为社会规范的礼义。“气”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被看作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或原始材料。宋明时期的儒学家们依据对“理”和“气”何者第一性问题的问答,鲜明地分为理本论和气本论两大派别,分别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故C正确。 8. 《白鹿洞学院学规》指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然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由此可知,白鹿书院的创设精神是 A. 协助士子应举 B. 建立道德规范 C. 支持经学研究 D. 赞助社会事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和“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说明白鹿洞书院对经学的研究是为了提升自身道德,建立道德典范。故答案为B项。根据材料中的“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己也”,说明A项错误,排除;材料主题是通过读书完善道德,对经学的研究只是手段,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没有涉及社会事业,排除D项。 9. 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牲’,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保持谨慎敬重的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来变化气质。上述观点 ①体现儒家的伦理道德 ②借鉴道家的思想主张 ③渗透格物致知的思想 ④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借鉴道家的思想主张,故①②正确;;“居敬穷理”体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故③正确;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保持谨值敬重的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来变化气质“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故④正确。故选①②③④组合,选A。 10. 有学者在评论某一观点时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人散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的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这一观点是 A. 天人感应 B. 知行合一 C. 经世致用 D. 格物致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天人感应”是汉代董仲舒的观点,材料中没有提到上天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不仅要有孝道的思想,还要将孝道付诸行动,体现了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B项正确;“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做学问必须有用于国家,材料中没有体现有益于国家,C项错误;“格物致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来的,主张认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通过格物探究事物的真理,材料没有反映,D项错误。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思想 【易错警示】天人感应、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的区别 天人感应: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必须遵循天道,行仁政;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目的是在于融会贯通而明“理”并非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11. 王守仁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据此可见 A. 王阳明鄙视孔子为圣人 B. 心学提倡善恶自明为良知 C.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精髓 D. 王阳明背离传统儒学思想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文字的大体含义是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孔子所言未必正确,普通人言论也有可取之处,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以自己内心的判断为准绳,所以结合备选项中材料含义与此相符的只有B项,A和D明显错误;心学是儒学发展;C材料没有提及该主张。 12.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牲),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 B. 民为邦本 C. 天下为公 D. 民贵君轻 【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或人民大众)有判断是非的权利,天下事不再是天子个人的事,是天下人的事。故答案为C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属于顾炎武的思想,排除A项;本题材料没有强调君民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地位),排除BD项。 点睛:本题考查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公的思想。与材料精神实质最为接近实际上也就是对材料主题的概括提炼,故本题可通过对材料中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等信息的分析得出。 13. 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说:“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 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 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C. 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D. 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并未体现顾炎武对明代学术的全盘否定,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重视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经世致用精神,故C项错误;题干中“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说明其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故D项正确。 14.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椎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 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 B. 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 C. 阐强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 否定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沦 【答案】B 【解析】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没有明确提出近代西方的主权在民学说,故A项错误;“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他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注重君主的道德功绩,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董仲舒君权神授理论的否定,故D项错误。 15.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 使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 D. 中国文化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A是三大发明对西方的影响,与材料的主题意图不符;从材料可以看出,四大发明传到西方以后,为西方战胜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了巨大地贡献,但是在中国却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未能推进社会的根本变革,B正确;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D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排除。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科技成就的作用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重要因素。 16.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 重实用 B. 重理论 C. 重民众 D. 重实验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古代科技的特点。 17.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现实主义 D. 自然主义 【答案】C 点睛: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18. 《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 展现了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气度 B. 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 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D. 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辨骚”“自铸伟辞”表明是战国时期屈原创作的楚辞,“大一统”与战国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楚辞与题中“奉为儒家经典”不符,故B项错误;楚辞易于表达情感,但与题中“强调表现个性”不符,故C项错误;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与材料中“辨骚”“自铸伟辞”“惊采绝艳”相符,故D项正确。 19. 《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 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 B. 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 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 D.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宋朝出现了贵族文化和市井文化并存,A只涉及到贵族文化,不全面,排除A;市井文化不属于古典文化,故B项错误;题目中只是交代两种文化并存,并未提到市井文化冲击贵族文化,故C项错误;宋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市井文化兴盛,与贵族文化并存,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 20.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 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 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C. 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D. 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所强调的“忠义”正式当时社会所倡导的,也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这类小说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选项错误,“忠义”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这类“忠义”人物的出现并不能代表宣扬宋明理学;D选项错在材料与民主思想无关,与民主思想对立的是专制思想。 21. 以下是清代的观台楹联:“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等,这主要体现出古代戏曲的 A. 教化功能 B. 娱乐功能 C. 程式化特点 D. 虚拟性特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可以得出古代戏曲的教化功能,故A项正确;古代戏曲有娱乐功能,程式化特点,有虚拟性特征,但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及,排除B、C、D。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联系古代戏曲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22. 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眼里,小说向来是“街谈巷语”“君子弗为”,被认为“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黜不载”。近代梁启超却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这说明 A. 文人学士更加重视诗词歌赋 B. 小说仅流行于市井大众阶层 C. 维新思潮推动文学形式创新 D. 小说通俗易懂利于思想启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文人学士更加注重诗词歌赋材料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小说仅流行于市井大众阶层,只是说小说在古代文人学士眼里不入流,故B项错误;小说在维新思潮之前就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近代梁启超却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是从思想启蒙的角度去说的,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影响 23.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是造炮有数,而出鬻器械无数,此火器局之可推广者二。……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材料表明魏源 A. 认识到西方只有军事技术发达 B. 认为西方民用技术优于中国 C. 具有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思想 D. 正式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答案】C 【解析】魏源的说法大意是:认识欧洲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英国,所以今天为英国编写史志特别详细,根据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及相关史实,所以选择C。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4. 1864年,李鸿章提出:“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而才亦可集。”材料表明李鸿章意在 A. 学习西洋科技和寻觅制器之人 B. 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 改革科举制促进人才培养 D. 学习外国利器以挽救民族危机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引文大意为:李鸿章认为学习外国先进的器物,不如学习制造器物的方法;学习西方制造器物的方法不必全部任用西方的人才,而要寻觅国内可以制造器物的人才,专门设置一科进行选拔就可以集中国内制造器物的人才,据此可知李鸿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技与科技人才,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旨在主张改革科举制,设置专门的西学科考以培养人才,故A项排除,C项正确;“全面学习西方”和“挽救危亡”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BD项排除。 点晴:理解“设一科取士”的真是意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即强调人才培养,改革科举制度。 25.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以下各项中,属于“在传统外变”的代表性主张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今日策中国者,必日兴民权” D. “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95年以后”、“西方式的‘现代’”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明显不符合题干时间“1895年以后”特征,排除AB;D项的核心还是在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只是主张不提倡“三纲五常”,体现题干“在传统中变”,不符合题干要求。进一步判断可知,C项表述符合相关史实和题干要求,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26. 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这反映康有为 A. 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 反对美国式政治体制 C. 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D. 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人皆不保”可知康有为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渐进式的资产阶级改良,故排除C项,选择A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故排除D项。 27.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材料可能是 A. 维新派批判洋务派 B. 革命派批判维新派 C. 义和团批判维新派 D. 新文化运动批判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可知该派别主观上维护封建统治,客观上学习了西方的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派别是洋务派,因此这是某派别对洋务派的批评,故A项正确;维新变法主观上是发展资本主义,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故B项错误;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不可能涉及到对学习西方器物持肯定态度,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主观上是发展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思想的萌发·中体西用 28. 康有为认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主张“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其意图是 A. 彻底否定“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观念 B. 完善“中体西用”思想以维护传统体制 C. 以“中西会通”否定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D. 以“中西会通”传播西方近代政治思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理解到康有为认为主张学习西方,但反对不顾中国国情,一切照搬西方政治态度和文化的思潮,而是中西并举,其意在于借助传统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所以应选D。A错在了彻底否定,B项错在了维护传统体制,C错在了否定传统儒家文化,故排除。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29. 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连续发表政论文章,痛诋尊崇君主专制思想,而盛赞西方民主政治;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也”。据此推知,严复 A. 坚持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B. 宣传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C. 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 D. 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说明严复反对君主专制,提倡西方的民主政治,可见严复是近代启蒙思想家,故C正确;民本思想不符合严复主张,故A错误;严复属于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故B和D错误。 30.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恰好这时候,西力东渐(即西学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这种“仿效”开始于 A. 洋务运动 B. 维新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洋务运动倡导“中体西用”,不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仅限于学习西方器物,与材料“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维新运动开始倡导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故B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也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但是要晚于1898年维新运动,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非“它的那种组织”,故D项错误。 31. “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材料有可能出自 A. 《海国图志》 B. 《孔子改制考》 C. 《民报》 D. 《新青年》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说明是宣传新文化的《新青年》杂志,故D正确;A主要是学习西方技术;B属于维新时期期刊;C属于辛亥革命时期期刊。 32. 晚清至民国,中国在外抗强权和内求变革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先进中国人针对“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和“在这种制度和文化统治下的民众的种种弱点”提出了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民族、民权、民生” D. “民主”“科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这种制度”是指君主专制制度,“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是指儒家思想;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D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学习西方科技来维护清王朝统治,严守纲常礼教,排除B;“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没有涉及批判儒家思想,排除C。所以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这种制度”“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指示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制度”与君主专制对应;“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与儒家思想对应;故可知答案是“民主”“科学” 33. 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A. 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 B. 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C. 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D. 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答案】C 【解析】从材料“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理,毁裂吾国固有文学”可以看出这是指的新文化运动。C项错误,应该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三民主义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创立共和国。A、B、D三项均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所以答案选C。 34.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这些主张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普及科学知识 B. 方便民众阅读 C. 推广白话文体 D. 服务政治革命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服务政治革命,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35. “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 A. 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 B.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 C.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 D.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 【答案】B 【解析】孙中山的革命是民主革命,即反封建求民主的革命。故B项最恰当。 36.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荫。诚可举政洽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有鉴于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 A. 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 B. 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C. 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 D. 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欧美国家虽然强大,但是没有注意民生问题,导致民困,为此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故C正确;A中完全学习绝对;B属于民权主义内容;D不符合材料主旨。 37. 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A. 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 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迫求中华独立 C. 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 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驱除鞑虏”强调的是反抗满清统治者,带有片面的民族主义色彩。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整体民族意识的觉醒。所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38.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以上言论出自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解析】依据“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等关键词可知,这段话论述的是中国革命必须坚持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用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基本思想。在选项中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新民主主义论》深入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点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可以联系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结合选项中的文章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39. 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基于此,我国积极探索 A. 发展外向型经济 B.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其中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仔细比较备选项,A B C三项均符合题意,但都包含在D项之中,所以D项最符合题意。 考点:邓小平理论 点评: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仔细体会这几句话的含义便会发现邓小平清楚地表达了市场经济仅仅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与政治意识形态没有关系,这就打破了原有的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40. 在崭新的21世纪,我党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表现在 A.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问世 C.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项正确。A 项错在“重新确立”,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就是实事求是的体现,排除。C项错在“国家学说”,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是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内容,排除。中共十四大已经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41题12分,42题14分,43题14分,共40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 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苻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捕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 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朱熹的思想能被当时的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答案】(1)差异: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的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天理,灭人欲”, (2)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思想内涵;继承、发展传统思想并予以创新;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具有超前意识等。 【解析】(1 )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而妖孽生矣”并结合所学,归纳为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根据材料一“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并结合所学,归纳为朱熹从“理”的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第二小问缘由,结合所学,从董仲舒、朱熹创立或发展儒学的思想渊源的方向思考,董仲舒可以从借鉴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归纳,朱熹可以从吸收佛、道理论的角度归纳。 (2)根据材料一“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正君心是大本”和材料二“只关心这些理论作为他们控制教会财产和权力的斗争武器的明显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符合需要、超前意识等。 点睛: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 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韩非子?有度》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 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 能力的考查方向。 42. 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载体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文学表达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乎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赞在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邱丽梅(中国文化精神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并指出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在当时被视为异端的原因。 【答案】(1)新特点:通俗化(世俗化、平民化、大众化)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2)原因:李贽认为“理”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官府认为李贽“惑世诬民”,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文学表达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经济和阶级关系回答。 依据材料二““敢倡乱道,惑世诬民”及李贽的思想主张回答即可。 43. 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二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未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 (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 【答案】(1)“中体西用”思想适应了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谋求国家富强。 (2)说明:承认西方制度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 (3)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中体”受到冲击;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抛弃“中体”;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全盘否定“中体”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归纳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没有“中体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可见清政府选择“西用”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体”指维护封建制度。 第(2)问,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归纳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二中““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的信息来归纳,可见此时认识到学习西方制度的重要性。 第(3)问,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归纳知识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从君主立宪派、革命怕以及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围绕维新思想、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中体”受到冲击、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抛弃“中体”以及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全盘否定“中体”。”的角度分析即可。 点睛: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