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下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试题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2.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 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统一国家初露端倪 C.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3.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 ‎“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宗祛嫡庶关系确立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 15 - / 15‎ ‎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5.分封从本质上来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并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材料主要强调西周的分封制度 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主要依据血缘来分封诸侯 C.实质上仍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 D.促使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 ‎6.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 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 B.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 C.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 D.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7.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8.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 - 15 - / 15‎ ‎,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堵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 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闰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 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国家政权连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11.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 - 15 - / 15‎ 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 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 ‎12.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 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朋秦汉新爵制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13.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 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 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 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14.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 15 - / 15‎ ‎15. “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宗 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16.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17.《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18.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农业生产概况比较表 - 15 - / 15‎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年人均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32石 ‎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 小亩 ‎29石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经济重心逐渐转移至南方 B.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地理环境央定农业生产水平 ‎19.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0.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 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 篇,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 A.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 B.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 C.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 D.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 - 15 - / 15‎ ‎21.汉代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的玉衣形如铠甲,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贵 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 A.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 B.丧葬出现了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 C.手工业发展与封建礼制相适应 D.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 ‎22.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2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24.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15 - / 15‎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5.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 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6.南北朝时期,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增 加了雨早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这说明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B.城隆崇拜扩大了部分行政职能 C.官府借助城隍信仰加强统治 D.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信仰空间 ‎27.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 15 - / 15‎ ‎28.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2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30.隋唐时期,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留 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 者。这种现象 A.导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B.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 C.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D.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1.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 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 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 15 - / 15‎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32.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 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战国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 层管理。秦始立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从此以后,中国的皇帝不得不与庞大的文官集团共治天下,内廷与外朝的区分,颇同今日企业组织董事会与公司抗衡相似。 ——许悼云《历史大脉络》‎ - 15 - / 15‎ 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 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中国传统政治,既主选贤与能,为何不想出一种皇帝公选的制度来呢?这亦 有它外在客现条件之限制。在贵族政治下,皇位容易公选,小国寡民城市国家的皇帝,也易公选。中国自秦以后,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上又没有特权贵族存在,散漫的一千几百个县行政单位,居民多数在农村,皇帝公选无法推行。有一个举国共戴长期世袭的元首,国家易趋安定。只求他不太作恶,利害两权,而容许一个世袭皇室之存在,这不能说是全由于皇帝方面之压力,也不能说是全由于人民方面之奴性。这尽可有一个较近光明的看去,较近情理的说法。 ——钱穆《国史新论》‎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晚期至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未能确立皇帝公选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深远影响。(12分)‎ ‎3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 15 - / 15‎ 材料 唐朝采取由吏部对全体公职人员进行政绩考核的考课制度,正所谓“纤介之迹,‎ 皆属考功”。考课的标准可分为为官道德和任职才能两方面。为官道德为“四善”: 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勒匪懈。”任职才能按照官员的不同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其考课方法是根据“四善”和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下下九个等级。另外,唐朝还在不同时期临时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考课标准,如贞观年间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鰥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办法规定,“进考之人,皆有定限,荷无其功,不要充数。”考课的奖惩大致有职位变动、品阶升降、俸禄增减、荣辱与夺等。贞观二十年,巡察使进奏地方官考课等第后,太宗亲自决断,“以能进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流以下除免者数百千人。”‎ ‎——摘自余华清《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考课制度的历史作用。(6分)‎ ‎35.[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 ‎1919 年1 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处理一战的遗留问题,德国等战败国 - 15 - / 15‎ 未被允许参会。5 月,《凡尔赛和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柏林等地举行 了抗议示威;艾伯特总统、谢德曼总理等人,都以激烈的词句抨击和约。但是,鉴于战败国的处境,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战胜国出于私利,拒绝德国的所有要求,还限其在5天内必须作出答复,否则将诉诸武力。6 月,德国政府最终被迫签署和约。签约后,德国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准备复仇。‎ ‎——摘编自郑寅达《德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针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的诉求。(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影响。(7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CBCAA ADBAC 11-20:ABBBB ACCCA ‎ ‎21-30:CBBAC DCADC 41-48:AC 二、非选择题 - 15 - / 15‎ ‎33.(1)变化趋势:地方行政制度由分封制到郡县制;选官制度由世卿世碌制到军功爵制再到察举制;君主制度由国君到皇帝;由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专业化官吏管理国家,逐渐形成文官集团管理国家。(4分,任答二点即可)‎ 影响:为后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 ‎(2)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形成。(4分,任答二点即可)‎ ‎(3)原因:秦代大一统后推行郡县制;贵族政治让渡于官僚政治,皇帝公选无法推行;中国民众对世袭元首的认可和包容。国家大一统形成;分散的农村经济。(8分,任答四点即可)‎ 深远影响:积极,有利于强化国家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2分)‎ 消极,皇权至高无上,君主专制走向极端,极权主义根探蒂固。(2分)‎ ‎34.(15分)‎ ‎(1).有专门的考课机构;考课内容注重德能结合(注重实在政绩);考课程序严密;考课结果与官员奖惩升降挂钩;皇帝亲自主持考课等。(9分,回答1点可得3分)‎ ‎(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等。(6分,回答1点可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5.(15 分)‎ ‎(1)要求参加和会,参与和约的制定;拒绝承认全部战争责任;减轻对德国的处罚;加入 国际联盟,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8 分)‎ - 15 - / 15‎ ‎(2)举国上下一致反对,复仇情绪蔓延;加深与战胜国的矛盾;为希特勒上台和二战爆发 埋下伏笔。(7 分)‎ - 15 - / 1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