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1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照片有时也是珍贵的史料,记录了历史上的重大时刻,下图照片反映了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关于一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爆发根源是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 出现坦克、毒气弹、导弹等新式武器 C. 一战结束前德国皇帝已被迫宣布退位 D. 战争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 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符合史实,故选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为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表述不准确,排除A;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的新式武器,B错误;到二战结束才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一战只是动摇了,D错误。 2.1916年,德军在某地发动了一场战役,试图将其作为“碾碎法军的磨盘”。该地位于下图中的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1916年”、“德军在某地发动”、“碾碎法军的磨盘”等信息可知,这场战役是凡尔登战役,由地图可以看出,①处即是指凡尔登,故选A;图中的②处应该是马恩河战役发生的地方,故排除B;③处则是指巴黎,故排除C;④处是索姆河战役发生的地方,故排除D。 【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空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或者古今地名的对照等,都是在解答选择题时值得关注的细微信息;再有就是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战争或者什么路线之类的信息,则需要结合地图进行把握。 3.法国前总统着拉克曾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掉卫丁法国的领士、理念和自由。”据此,下列对中国参加对德作战的评价中,最恰当的是 A. 导致大批中国劳工丧生 B. 是中国政府的正确决策 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是德国失败的决定因素 【答案】C 【解析】 A项是后果,而不是评价,故排除。B项不是最恰当的,故排除。 中国虽未直接参与一战,但是中国派遣大量劳工加入,给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正确。中国派遣劳工参加一战不能成为德国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故排除D项。 4.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写道: “而最糟糕的是……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 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这表明一战 A. 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B. 导致各国人员财产损失严重 C. 造成一战后西欧的相对衰落 D. 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故选D;材料没有提到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导致各国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和造成一战后西欧的相对衰落的信息,故排除ABC。 5.有同学制作了各国加入国联的时间统计表。该统计表错误之处有 序号 国家 时间 ① 英国、法国、美国 1919年 ② 奥匈帝国、保加利亚 1920年12月 ③ 苏联 1921年4月 ④ 中国 1926年9月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1920年国联宣告成立的,故1919年还不存在国联,而且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故① 错误;国联为一战后由协约国建立的,奥匈帝国属于同盟国集团的成员,而且在一战之后奥匈帝国已经解体,故②错误;苏联这一名称出现于1922年,且苏联加入国联的时间是1934年,故③也不符合史实;中国属于国联的创始会员国,而国联1920年就已经建立了,所以不应该是1926年加入,故④也不符合史实。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所以选D。 6.日本政府在参加华盛顿会议前, 明确提出希望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限制军备问题,避免涉及“任何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这里的“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是指 A. 日本和英国的同盟关系 B. 日本在国联的大国地位 C. 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益 D. 日本在太平洋所占岛屿 【答案】C 【解析】 日本在这里的所谓“任何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是指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益,故选C;日本和英国的同盟关系并非特殊国家,排除A;日本在国联的不存在大国地位,排除B;华盛顿会议的重要议题是助攻问题,排除D。 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主要的大国更多地通过谈判和签订条约的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维持地区稳定。下列四个条约,签署于同一年份的是 ①《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 ②《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 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④《日内瓦议定书》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无同一年份 【答案】B 【解析】 【详解】《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由英、美、日、法四国签订于1921年,《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由华盛顿会议与会的9国签订于1922年,《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由美、英、日、法、意五国于1922年签订,《日内瓦议定书》由美、英等国签订于1925年,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目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题目。 8.1938年9月30日发表的《英德宣言》称:“我们认为昨晚签订的协定以及英德海军协定,乃是我们两国人民永远也不再彼此进行战争这一愿望的象征。”宣言中“昨晚签订的协定”是 A. 《大西洋宪章》 B. 《慕尼黑协定》 C. 《反共产国际协定》 D. 《相互保证公约》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中的时间“1938年9月”和“我们两国人民永远也不再来彼此进行战争”可知这是绥靖政策下的协定,结合所学可知是B,故选B;ACD均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因素,故排除。 点睛: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板块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这一题只要记准了时间,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9.二战期间的一份文件强调:“他们……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希望看见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有关这一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背景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已对全人类的安全构成威胁 B.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C.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D. 表达了反对战争、反对殖民扩张的决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说法出自1941年英、美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它是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已对全人类的安全构成威胁的背景下签署的,故A项正确。在《开罗宣言》中,明确表示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B项错误。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反对战争、反对殖民扩张等信息,而是强调《大西洋宪章》签署的背景,D项错误。 10.有人认为某史事“帮助”美国“瞬时”摆脱了孤立主义和中立的羁绊,正式加入到反法西斯战争中。这一史事是 A. 中途岛战役 B. 日本突袭珍珠港 C. 修改中立法案 D. 《大西洋宪章》的签署 【答案】B 【解析】 【详解】日本海军突袭美国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美国损失十分严重,加之日本对其利益有所侵犯,在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罗斯福在国会发表讲话,要求国会同意美国处于战争状态,并签属了参战条令。故B项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不是美国参战的原因,故排除ACD三项。 11.以丘吉尔、罗斯福与斯大林为首的三个国家在二战期间通力合作,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下列项中对这三巨头在二战中的合作,表述准确的是 ①联合行动开始于莫斯科签订的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 ②德黑兰会议上决定由美苏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③雅尔塔会议后,三国东西夹击德国,迫使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④会晤于柏林附近的波茨坦,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处理德国的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的①③符合史实,所以表述准确,故选B;德黑兰会议上决定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没有苏联,故②的表述不准确,所以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波茨坦会议时,丘吉尔已经下台,而罗斯福已经去世,故④也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12.下图是1919—1949年德国疆域变动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 ①区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四国分区占领 B.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交出②城市由波兰管理 C. 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的协议签署于③处 D.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发表于④城市附近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中的①区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属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由美英法三国分区占领,不是四国,故A解读错误;《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交出城市但泽,由波兰管理,但是②不属于但泽,故B解读错误;③处是阿尔萨斯和洛林,《凡尔赛和约》签署后已经属于法国,在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的协议签署时,仍然属于法国,故C解读错误;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发表于德国的波茨坦,它位于柏林附近,与图示相符,故D解读正确,所以选D。 13.雅尔塔会议上,美苏领导人联手否决了立即讨论欧洲政治安排和东欧问题的议程,开始商量起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的日程。这一议程的调整表明 A. 欧洲不再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 B. 亚洲问题成为战后世界格局的核心 C. 美苏实力最强主导雅尔塔会议 D. 成立联合国成为当时最迫切的事项 【答案】C 【解析】 由“美苏领导人联手否决了立即讨论欧洲政治安排和东欧问题的议程,开始商量起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的日程”,故选C;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排除AB;结束二战是当时最迫切的事项,排除D。 14.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计划与军事行动匹配正确的是 A. 施里芬计划——索姆河战役 B. 霸王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 C. 黄色方案——德军闪击波兰 D. 火炬计划——英美西北非登陆 【答案】D 【解析】 施里芬计划是一战爆发之初德国针对比利时、法国和俄国的作战计划,而索姆河战役是大战发展到第二个阶段的战役,故A不符合题意;敦刻尔克大撤退是英国实施的“发电机计划”,而不是霸王行动,故排除B;德军闪击波兰是按照其早已制定好的“白色方案”来实施的,故C也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史实也符合题意,故选D。 15.1942年,希特勒决定发起“夏季攻势”,兵锋直指苏联南方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也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即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希特勒发动“夏季攻势”意在 A. 攻占战略重地列宁格勒 B. 为夺取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做准备 C. 夺回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D. 救援陷入苏军重围的第六集团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希特勒发动1942年“夏季攻势”主要目的是“苏联南方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也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即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可知,其意在为夺取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地区做准备, 故选B而排除A;库尔斯克战役是要夺回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故C错误;为救援陷入苏军重围的第六集团军,发动的是“冬季风暴”,故排除D。 【点睛】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启示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都是史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历史学科其他能力的要求在新课标下等于提高了,需要考生提高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从容应对高考。同时,即使是识记的知识,也不会考查直接的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在新情境下能否灵活运用。 16.清史研究者阎崇年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评说了康熙对中国历史的八大贡献,其中四项为 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②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③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④亲征溯漠,善治蒙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上述贡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巩固统一。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1698年,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死去,至此康熙时期讨伐噶尔丹之战始告结束,漠北喀尔喀地区纳入清朝版图。综上所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上述贡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排除BCD,所以选A。 17.“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这表明唐太宗主张 A. 赋予大臣更多权力 B. 限制君主的权力 C. 限制宰相的权力 D. 用人扬长避短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知,唐太宗是赋予官员更多的权利,以防止一人独断,使得决策减少失误,故选A;唐代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所以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而唐太宗的做法是让大臣参与讨论,更好的服务于专制君主,所以最后决策权仍然在自己手里,而不是限制君主的权力,故B排除;题干的表述并不是从限制宰相的权力角度分析的,故C与题意不符,排除C;题干不是从用人角度来分析的,故排除D。 18.唐太宗登上皇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努力经营中国边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关于其民族政策叙述正确的是 A. 设立鸿胪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B. 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C. 请求与吐蕃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D. 派遣官员担任羁縻府州的长官 【答案】B 【解析】 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故选B;宋时,设置鸿胪寺既掌管国内所属少数民族事务,也管理与外国通使等事宜,故A的说法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排除A;松赞干布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634年向唐朝遣使纳贡,请求通婚,故不是唐太宗请求通婚,故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由唐王室派遣汉官充当羁縻府州的部分官员,组成联合统治机构,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共同治理,是在唐太宗之后,故排除D。 19.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对其中三个诸侯国分别采取引水淹城、离间计、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等策略,这三国对应的是 A. 魏国、赵国、楚国 B. 魏国、韩国、楚国 C. 韩国、赵国、魏国 D. 楚国、魏国、韩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采取引水淹城的是针对魏国,采用离间计的是对赵国,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的是针对楚国,所以选A;B错在了离间计所针对的国家不是韩国,C错在了引水淹城和集中优势兵力强攻所针对的国家不是韩国和魏国,D中的三个国家都不对,故排除BCD。 【点睛】一套试卷都是难题的试卷不是好试卷,每套试题都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题,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再有大约一半左右的中档难度试题,还有约20%左右的难题,这样的试题设计才有一定的区分度和效度。所以考生在考试过程之中,要争取把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都做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难题尽量争取即可。千万不能看清基础题,在这样的题上不丢分就等于得分。这一题就属于基础题,或者说是送分题,得不到就可惜了,可见注重基础有多重要。 20.康熙时期,理藩院参与了多伦会盟等一系列军政大事,会盟后,还派官员去山西等地准备耒耜,助喀尔喀蒙古种植农作物。在和噶尔丹交战过程中,理藩院大臣亲率漠南蒙古兵。对平叛官兵的奖赏,理藩院也要提出意见供康熙参考。当时,对俄事务“一并置于理藩院的管理之下”。据此可知 ①理藩院取代军机处成为了中枢机构 ②理藩院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的交流 ③理藩院的职能近似于唐代的鸿胪寺 ④理藩院是康熙缓和满汉矛盾政策的执行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军机处设立于雍正皇帝在位时期,而题干是指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故①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含有①的选项;由题干中的“理藩院参与了多伦会盟等一系列军政大事,会盟后,还派官员去山西等地准备耒耜,助喀尔喀蒙古种植农作物”可以得出,理藩院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的交流,故②符合题意;由题干中的对俄事务“一并置于理藩院的管理之下”可知,理藩院还兼有处理与外国关系的职能,这与唐代的鸿胪寺职权范围有相似之处,故③符合题意;理藩院是清朝时期用来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故④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含有④的选项。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故选C而排除ABD。 【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被题目中的某个信息所左右,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正确选项,但很有可能这只说到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殊不知,看全题干所反映的信息再对照答案进行比对,完全与材料原意相符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 21.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主张以礼治国 ②主张过犹不及 ③提倡因材施教 ④维护奴隶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代东西方处于奴隶制时代的代表人物,而且都是奴隶制的维护者,他们都是老师,对学生教育都提倡因材施教,还有就是二者都主张“中庸”,据此可知,C符合题意;①只属于孔子的主张,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这一题只要判断出①不符合题意,答案就出来了。 22.莱比锡是德国东部的一个城市,以下历史活动与其直接相关的有 ①第一张《火星报》的出版 ②“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创立 ③《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首次发表 ④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大会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第一张《火星报》在莱比锡出版,故①符合史实;“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创立是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故②不符合史实;《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首次发表是在德国的莱比锡,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联盟的大会战是在莱比锡,故③④符合史实。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完全正确,故排除。 23.马克思说:“任何国家,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符合这一论述的是 A. 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 华盛顿反抗殖民者建立合众国 C. 拿破仑战胜反法同盟建立帝国 D.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答案】A 【解析】 “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分别对应英国的内战、克伦威尔在处死国王之后建立共和国,光荣革命之后确立君主立宪制,故选A;华盛顿所在的美国没有建立过君主立宪制,故排除B;拿破仑所在的法国最终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故排除C;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后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故排除D。 24.乔治·华盛顿被人们称为“美国国父”,他为美国历史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776年,率军解放波士顿 ②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他戎马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③1781年率军取得约克镇战役胜利 ④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华盛顿在1776年率军解放了波士顿,故①符合题意;萨拉托加大捷不是华盛顿指挥的,故②不符合史实;1781年华盛顿率军取得约克镇战役胜利,这也是北美独立战争中对英国作战的最终胜利,故③符合史实;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通过1787年联邦宪法,故④也符合史实。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而排除ABD。 25.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两则观点都 A. 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B. 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 C. 认同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D. 认可社会环境影响历史人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时势造英雄”的理解。 历史上特定人物的作为和思想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决定的,英雄能够影响历史的发展,但是并不是英雄造就了时势。故选D。A项错误,材料并不仅仅说的是经济方面的决定作用;B项错误,只是符合材料中说的有关希特勒的情况;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主要说的是时势对历史人物的影响。 考点:史学常识•时势对历史人物的影响 26.恩格斯曾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是马克思或我都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因素,那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下列关于唯物史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历史上一切政治、意识形态都是由经济决定的 B.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C. 唯物史观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 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出自马恩合作完成的《神圣家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可以看出,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故B 项正确;材料“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因素,那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说明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C项错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故D项错误。 27.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是在 A. 与恩格斯一起写《神圣家族》期间 B. 在法国巴黎主编《德法年鉴》期间 C. 同恩格斯拟定《共产党宣言》期间 D. 领导“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期间 【答案】B 【解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法国巴黎主编《德法年鉴》期间,为该刊物拟定了明确的办刊方针,主要是不主张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为真正独立思考的人们寻找新的集合地点。报刊的理论批判要和政治批判结合起来。这表明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故B项正确。其它几项与材料中马克思的转变时期不符,故错误。 28.1917年3月列宁曾这样提出:“我们的策略是完全不信任新政府,不给新政府任何支持,特别要怀疑克伦斯基,把无产阶级武装起来(这是唯一的保证)”。分析材料可知 A. 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爆发 B. 列宁主张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C. 政权已落到了无产阶级手中 D. 无产阶级准备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1917年3月”、“不给新政府任何支持”、“要怀疑克伦斯基”等信息可知,这是在俄国二月革命之后列宁提出的主张,所以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即二月革命)已经爆发,故选A;二月革命之后的《四月提纲》曾经设想和平夺权的,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B;二月革命之后的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实际政权是掌握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所以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故D也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D。 29.列宁认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认识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上提出 B. 当时正面临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 C. 这一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根本的修正 D. 根据这一认识实行的政策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新经济政策有关,它是在1921年俄共(布)召开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排除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已经被镇压,排除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排除C。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紧扣设问要求“正确”,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30.下列重大史事,体现了毛泽东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实践是 ①首创用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③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④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三大改 造中用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符合题意,故①正确;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 出政权”,属于民主革命时期,故②错误;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了探 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③正确;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也符合题意,故④正确。故①③④组合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关键词“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区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概念的不同点,再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曾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要想不顾各种条约,一下子就挑起战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1941年5月,希特勒副手鲁道夫·赫斯私自公开飞往英格兰之后,苏联更加怀疑来自英国的情报。苏联对各方提供的德国即将入侵的情报持怀疑态度,自然地影响到其他方面,比如迟迟没有动员导致兵员不足。……大批富有经验的将领在肃反中遭清洗,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闪电战、新技术装备等没有重视。……入侵邻国建立“东方战线”后,沿新国境线构筑新防线的进度“迟缓得令人不能容忍”。战争爆发几天之后,苏军统帅部发现错误地判断了德军的主攻方向,匆忙改正。不久更惊讶的发现这些“东方战线”地域的居民把德军当作“解放者”看待,对苏联抱着冷淡和不合作态度。 ——摘编自叶存洪《试析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严重失利的原因》 材料二 战役于1943年7月5日晨终于开始。在战斗中德军“虎式”坦克优势明显,大量的红军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击毁。……在这几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虽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红军坦克,但却没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而随后源源赶到的红军援兵使防线更加坚固,这严重地影响德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战略决定。 ——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景》 (1)阅读材料一,概括苏联在二战初期失利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和特点,并分析该战役的影响。 【答案】(1)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影响对德入侵时间误判;缺乏战争准备兵员不足;肃反导致优秀指挥官缺乏;军事理论落后,轻视新装备;“东方战线”伤害邻国感情,防线建设迟缓;对德军主攻方向误判;德国灵活的外交离间。 (2)库尔斯克会战。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解析】 【详解】(1)根据“苏联对各方提供的德国即将入侵的情报持怀疑态度”得出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影响对德入侵时间误判;根据“比如迟迟没有动员导致兵员不足。”得出缺乏战争准备兵员不足;根据“大批富有经验的将领在肃反中遭清洗”得出肃反导致优秀指挥官缺乏;根据“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闪电战、新技术装备等没有重视”得出军事理论落后,轻视新装备;根据“入侵邻国建立‘东方战线’后,沿新国境线构筑新防线的进度‘迟缓得令人不能容忍’”得出“东方战线”伤害邻国感情,防线建设迟缓;根据“苏军统帅部发现错误地判断了德军的主攻方向”得出对德军主攻方向误判;根据“这些‘东方战线’地域的居民把德军当作‘解放者’看待,对苏联抱着冷淡和不合作态度”得出德国灵活的外交离间。 (2)根据“1943年7月5日晨终于开始。在战斗中德军‘虎式’坦克优势明显,大量的红军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击毁”可知是库尔斯克会战,结合所学可知,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根据“这严重地影响德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战略决定”可知,库尔斯克会战使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544条: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力,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公正地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拿破仑法典》 材料二 拿破仑回顾自己曾走的道路时,直言不讳地承认:“我曾希望法国统治全世界。”拿破仑知道必须摧毁法国的劲敌英国,他先后实施过三个计划。第一个计划的目的是切断英国通往印度的通道,扼杀英国对东方的贸易。第二个计划是入侵英国本土。第三个计划是企图通过严禁英国商品进入欧洲,窒息英国经济。但相反,对法国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拿破仑宣称“我就是大革命”,曾对意大利人民说:“法国军队是来为你们打破锁链的”,对远征俄国,他说:“想使俄国摆脱自身的那些缺点”。 ——摘编自塔尔列《拿破仑传》 (1)根据材料一,分析拿破仑的《民法典》体现了什么原则?《民法典》被誉为“法国第二宪法”、“世界法律文化的一个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些称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拿破仑实施“第一个计划”和“第三个计划”的举措。你是否赞同拿破仑自称“我就是大革命”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1)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 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这部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2)第一个计划:远征埃及。第二个计划:大陆封锁令。 赞同。理由: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反对:理由:后期战争侵略奴役欧洲各国,给法国和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解析】 【详解】(1)从材料“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力”“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中可以分析出拿破仑的《民法典》体现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民法典》的内容及其影响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的答案。 (2)根据材料“第一个计划的目的是切断英国通往印度的通道,扼杀英国对东方的贸易。第二个计划是入侵英国本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第二小问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的观点即可。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组织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使英国工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马克思起草了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失败更甚于胜利—不能不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各种心爱的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为他们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 ——恩格斯 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的名称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答案】(1)纲领:《共产党宣言》;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2)探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 理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 【解析】 【详解】(1)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纲领:由材料一中的“马克思起草”、“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为他们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等信息再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可知,纲领的名称是《共产党宣言》。 意义:需要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来回答,即《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由此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2)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探索:由材料二中的“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等信息可以得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结合材料二中的“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可知,需要从理论和策略上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在策略上是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在理论上等于证明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 理由:结合所学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可以得出,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同时也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由材料二中的“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可以得出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 【点睛】从设问角度看,主观题的审题应该包括四部分:一是答题依据,也就是答案来源于哪里,这一题涉及到了一种,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答案的来源;二是答题要求,这一题里有“概括”、“指出”、“分析”、“说明”等要求;三是答题内容,这一题涉及到了“名称”、“意义”、“探索”、“ 理由”等;四是答题条件,即修饰答题内容的部分。这些方面明确了,才可以算审题清楚明确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说,“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是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我们中国人数有四万万,向来虽然爱和平,但是为生死的关头也当然是要奋斗的,当然有很大的武力。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 ——摘编自《总理全集》 材料二 当时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的对立远没达到所谓的“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徒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苦的日子有关,而且去翻翻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史也会了解,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吧。如果把甘地和孙中山处理“反帝”这件事的方式互换一下,让甘地在印度组织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让孙中山绝食号召国人非暴力不合作,后果可想而知。 ——《世间几人如甘地》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其直接相关的革命理论。 (2)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和甘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孙中山和甘地分别以不同方式领导着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正确评价这两种不同斗争方式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主张:武力反对帝国主义;呼吁亚洲人民共同反抗殖民侵略。理论:新三民主义。 (2)不同:孙中山:采用革命手段;西方列强不会放弃他们获得的侵略权益。甘地:非暴力方式;印度的宗教因素;印度社会比较落后。 (3)是否顺应时代要求;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推动了本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解析】 【详解】(1)主张:题目要求“据材料一”概括。由材料一中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可以归纳出武力反对帝国主义;由“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可概括为亚洲人民共同反抗殖民侵略。理论: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可知,与上述主张直接相关的革命理论应该是新三民主义。 (2)不同:题目要求“据材料一、二”回答。孙中山:由材料一中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可知孙中山主张采用革命手段争取民族独立;原因由材料一中的“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是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可知,是西方列强不会放弃他们获得的侵略权益。甘地:由材料二中的“让甘地在印度组织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让孙中山绝食号召国人非暴力不合作,后果可想而知”可知,甘地采取了与孙中山不同的非暴力方式;原因可以从材料二中的“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徒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苦的日子有关,而且去翻翻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史也会了解,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吧”可以得出是由于印度的宗教因素和印度社会比较落后导致的。 (3)标准: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可知,要判断一种斗争方式是否合理,需要从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本国国情与客观的实际效果来分析,即是否顺应时代要求;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推动了本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点睛】从设问角度看,主观题的审题应该包括四部分:一是答题依据,也就是答案来源于哪里,这一题涉及到了三种,即“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材料”,这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答案的来源;二是答题要求,这一题里有“概括”、“指出”、“分析”等要求;三是答题内容,这一题涉及到了“主张”、“理论”、“不同”、“原因”、“标准”等;四是答题条件,即修饰答题内容的部分。这些方面明确了,才可以算审题清楚明确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