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2018-2019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演变,总体上愈益趋向公平公正。有古谚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最可能指的是(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2.唐太宗时期若要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应该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B.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C.黄海海战将士同仇敌忾歼敌 D.反割台斗争中悲壮无奈的场景 5.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他悼念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鲁迅 6.1945年8月15日12时,从日本广播电台传出日本裕仁天皇低沉的声音:“帝国政府已受旨通知英美中苏四国政府,我帝国接受彼等联合宣言之各项条件……”宣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 ) ①日本主动放弃其侵略计划 ②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抵抗 ③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④海外华人华侨的大量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是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这最能体现民国政府宣扬的(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主权在民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法制博爱思想 8.如图为我国某时期政权结构示意图,从中可知当时( ) A.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已确立 B.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9.最近几年,在我国基层民主选举过程中出现了“吉林省梨树县新风村村委会换届选举风波”、“乌坎事件中乌坎村村民委员会的重新选举”等现象。这表明( ) A.基层民主制度在我国行不通 B.民主决策需要不断加强 C.基层民主建设有了重大进展 D.基层民主选举有待完善 10.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香港进行商谈,并取得了共识, 称之为“九二共识”,其具体含义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可以实行“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同源同宗血浓于水 D.海峡两岸应该和平解决争端 11.1970﹣1972年,中国出现了同世界各国建交的热潮,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三年 内翻了一番。导致这股建交热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 C.中美关系解冻 D.中日建交 12.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一位外国学者说:“1947年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4.1967年8月,在中南海,刘少奇和王光美被强行批斗。鼻青脸肿的刘少奇抗议道:“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护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此后,所谓的“刘少奇专案组”不顾党纪国法,严刑逼供,突击审讯,制造了刘少奇“叛徒、内奸、工贼”的伪证。刘少奇于1969年11月12日忧愤地离开了人间。材料突出说明了( ) A.中国出现了严重混乱 B.红卫兵运动导致打砸横行 C.“文革”使民主法治遭到践踏 D.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15.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下列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不结盟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的一份资料显示,从1990年到2004年,中国已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点是( ) A.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积极推行新型区域合作 C.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D.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1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一1937年)相关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8.“它产生于农民运动中,却又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这决定了它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只不过为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孔子改制考》 19.1971年7 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在与中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会谈后两国同时发表了公告。公告的发表,震惊了整个世界。由此( ) A.两国关系开始实现了正常化 B.两国开始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两国关系朝着正常化方向发展 D.两国矛盾由此得到顺利解决 20.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丰富了由中俄始创的一种新型国家关系,这种新型国家关系是指( ) A.相互和平共处 B.彼此信任支持 C.结伴而不结盟 D.团结反殖反霸 21.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 评述的是( )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私法体系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在罗马法私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据上述观点,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罗马允许平民和贵族通婚的规定是对万民法的完善 B.查士丁尼法典属于万民法范畴 C.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自由人 D.万民法主要解决境内自由人间的经济纠纷 23.“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相互制 约并友好相处,如果用它来形容代议制的一些特点,最贴近的是( )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执政者的整体素质 C.完善的法律体系 D.合理的选举制度 24 .历史上,共和制只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域展开,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就会发展成为帝制。古代罗马的历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既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在这样一个大国里保持共和制。为此,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 ) A.联邦制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总统共和制原则 D.三权分立原则 25.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并由此一直稳定下来直至二战期间没发生过根本变动,其根本原因是( ) A.法国经历了暴风骤雨的革命洗礼 B.法国人民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法国出现了强大的政治稳定力量 D.法国完成工业革命阶级力量变化 26.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教训是( ) A.暴力是实现民主的必要手段 B.不合时宜的直接民主会导致革命受挫 C.实际斗争策略重于践行理论 D.掌握政权是争取民主权力的前提条件 27.德国和美国都是联邦制国家,但两种联邦有所不同。美国的各个州,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自主性比较强,中央政府并不干涉各州的内部事务。德国的联邦制不像美国的那样“自由”,中央权力更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统一或者建国的方式差别较大。在这方面与美国比较,德国的突出特点是( ) A.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 B.各州平等联合进行 C.内部联合与外援结合 D.由一个邦进行主导 28.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材料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 ) 国家 俄国 德国 美国 年份 1902 1907 1909 比重 47.8% 15% 17% A.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B.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 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 29.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 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30.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 着强大的稳定因素。整个“冷战”时期,也就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此说法的依据是( ) A.美苏进行的冷战只是表面形象 B.美苏的合作大于分歧 C.“冷战”期间没有爆发过战争 D.美苏势均力敌相互制约 31.有学者认为,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如果没有人管他们,这个世界就是无政府 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这种看法( ) A.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为霸权主义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持 C.符合广大中小国家发展的共同愿望 D.对霸权主义国家的企图提出警告 32.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是生动也是丰富多彩的,古人以多种形式保存着自己的 历史记忆,下列各种历史记忆形式最能直观反映历史原貌的是( ) A.口传历史 B.历史遗迹 C.文字史料 D.神话传说 33.中国古人用动物与农历纪年相配,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12年为一轮回,生肖中的动物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除了龙之外,其他都是和古代农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从中可看出生肖纪年( ) A.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B.反映了古代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C.反映了古代复杂的饮食结构 D.是农业基础性地位的有力证明[来 34.唐代,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农业生产工具方面有了重大发明,这是自汉代以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有利于土地的耕种。这一重大发明是( ) A. B. C. D. 35.“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戏词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是( ) A.丰衣足食 B.自给自足 C.赋税承重 D.烂漫凄美 36.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描述了浙江嘉兴一带植桑的情况:“一亩可养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二三筐,.米贱丝贵时则蚕一筐即可当一亩之息。”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桑蚕业是农民基本收入来源 B.开始成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 C.栽桑养蚕收入已可超过种粮 D.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 37.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雇主普遍宁愿增加雇佣人数,也不愿致力于技术革新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现象从侧面表明该地区( ) A.人口增长降低了劳动力价值 B.抑商政策阻碍生产技术革新 C.专制统治制约商品经济发展 D.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不足 38.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39. 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 A.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B.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C.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 D.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40. 如图为我国古代某朝引进的粮食作物,与该作物同时代的经济现象是( ) A.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 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C.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40分) 41.(12分)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片段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2分)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试从材料中举一例子(2分) 片段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3分) 片段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4)1954年宪法的性质是什么?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5分) 42.(1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 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 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援助西欧的经济措施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哪些国际力量的限制?(5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并指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3分) 4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用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刨土。)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1)材料一中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为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其影响如何?(5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7分)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B C C C B D A C A A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C C B A A D D C D C B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A D B C A B C D 主观题答案; 40.(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十二铜表法》。 (2)否;如: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3)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 政体:联邦制共和政体。 (4)性质:社会主义性质。 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1.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马歇尔计划。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3)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42. (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 最有价值:长沙出土的铁锄。 理由:第一手材料(或实物史料)。 (2)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影响:促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产生;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农耕文明的繁荣。 (3)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 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力过剩);养牛成本较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