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鹤壁高中2022届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它表现在婚丧、祭祀等一系列活动上,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团结和凝聚家族亲情 B. 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 C. 稳定和巩固统治秩序 D. 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周的“礼仪”反映的礼乐制度,是指在婚丧、祭祀、朝聘和会盟上的一系列活动中按规定办事,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要求,从而维护了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凝聚宗族亲情是宗法制的目的,不是礼乐制的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工具,本质目的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故B项不合题意。礼乐制维护等级秩序,不利于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故D项错误。 【点睛】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 2.“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中原6处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主要参照点,证实“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已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这一时期,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 周王权力高度集中 B.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C. 礼乐制度崩坏 D. 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处于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和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答案为D;周朝属于中国早期政治社会,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A错误;郡县制的实行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B错误,礼崩乐坏出现在春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 3.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 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上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为辅,无弟然后传子。”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丧服小记》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春秋左传》 A. 宗法制体现了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B. 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 C.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大的特征 D.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反映的“弟及”“子继”、《丧服小记》反映的大宗和小宗之别、《左传·桓公二年》所反映的等级关系和《春秋左传》反映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看,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只有《丧服小记》涉及大宗小宗之分,排除A项;只有《春秋左传》涉及嫡长子继承制,且不能反映是“最大的特征”,排除C项;只有《左传·桓公二年》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排除D项。 点睛: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通过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因此,在西周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通过实行宗法制,在保证各级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和特权地位的基础上,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 5.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A. 社会宗法观念 B. 血缘亲族团结 C. 家族观念流行 D. 散漫自私意识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可知,这些现象由宗法制所致,宗法制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正确。血缘亲族团结和家族观念流行等都是宗法观念影响的结果,排除BC。散漫自私意识不是材料现象形成的根源,排除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信息,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6.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一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一县两级制。这一历史现象 A. 造成分封制彻底崩溃 B. 说明官僚政治已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 D.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集权趋势 【答案】D 【解析】 A不符合史实,战国时期分封制仍然存在,排除;秦朝废除血缘关系维系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已完全取代贵族政治,排除B;秦朝建立君主专制制度,C错误;材料阐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情况,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从分封制逐渐向郡县制过渡,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D正确。 7.《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B. 嫡长子拥有继承权 C. 严格的等级关系 D.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周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西周垄断神权强化王权,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的特点,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学生应该可以正确理解这反映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同时注意与其它概念区别,如神权、嫡长子、血缘纽带,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8. 《春秋·左传》记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段材料说明( ) A. 宗法制有效地维系了西周等级制度 B. 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 C. 传统政治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成分 D. 儒家伦理道德成为立君王的主要依据之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已经确立了一整套的权利继承的原则,一些特殊的情况都已经有了细致的规定。故选C。A项材料并未涉及;B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D项错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产生,战国时期发展,形成一套的伦理道德是在西汉之后。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9.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说明,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 A. 形成“天下共主”格局 B. 形成家天下的政治局面 C. 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 D. 实现了王权的高度集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周王室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格局,故选A项;家天下政治格局的出现是在夏朝时期,排除B项;分封制下周王室不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排除C项;西周时期没有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 10.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等信息可得出不应该是分封制、宗法制,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故A、B项排除;据材料中“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可得出其反映了郡县制的好处和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是在元朝设置,其深远影响与题意不合,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郡县制 1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答案】A 【解析】 根据第一幅图片“齐”“鲁”“宋”等名称,可知这属于分封制下的封国;再根据第二幅图片中“辽东郡”“琅琊郡”“渔阳郡”等名称,可知这属于秦朝时期郡县制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的变化,体现的正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图片信息无从体现行政区划的范围变化、在全国的政治地位以及行政机构的繁简问题,排除BCD三项。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朝的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2.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说明 A. 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 B. 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 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 D. 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答案】A 【解析】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大意是:天子使用玉料来制作印玺,群臣从此都不敢再这样使用了,反映了皇帝独尊,因此选A;皇权至上指皇帝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13.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 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指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D正确;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A错误;B不符合史实;秦朝打破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C错误。 14.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淮南子》属于文学作品,是二手史料,不足以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凭证,所以使用的时候要相谨慎,故C项正确;A只是对文学作品使用史料的介绍;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史料甄别 15.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列侯。这一规定 A. 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 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 C.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规定是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推恩令弱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故排除A项;推恩令与是否巩固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无关,故排除B项;推恩令将地方封国进行拆分,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项;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故排除D项。 【点睛】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16.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 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C. 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 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唐朝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且相互制约,减少了决策的失误,有利于科学的决策,B正确;从材料“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可以看出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A错误;材料中的封德彝应属于中书省,魏征供职于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故C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关键句子“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联系三省六部制各部门的职能分析即可。 17.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18. 唐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诗)“健儿宁都死,壮士耻为儒”(杜甫诗)反映出时风对文事的鄙薄.宋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神童诗》开篇却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宋代 A.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 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 C. 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D. 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唐至宋代中央集权是在不断强化,但是与题意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与材料中涉及对文事的鄙薄到重视的转变,体现不明显,故B项错误;唐宋时期文化事业都较繁荣,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宋代采用重文轻武,给与引导使得从戎轻文到宋代时期态度的转变,故D项正确。 19.有学者统计,北宋载入《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 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 C. 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 D.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北宋载入《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的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选项符合题意。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B选项排除。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20.“国初沿五代之制。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文中的“……”应为 A. 通判 B. 中书门下 C. 枢密院 D. 三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材料中“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计省”、“《宋史》”可知该机构在宋代是掌管财政权的,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掌管财政的应该是三司。A是地方监察,B是最高行政机构,C掌管军事,D掌管财政。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二府三司制 21.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监察制度的实质是 A. 君主专制强化的工具 B. 监察百官 C. 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 D. 代天子巡守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到元世祖用御史来监督中书省和枢密院,从而保证自己权力的运用,因此监察制度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工具,故A正确;监察百官是监察制度的内容而不是本质,故B错误;材料中强调元世祖用御史来监督中书省和枢密院,从而保证皇帝对国家的控制,属于君主专制范围,不是中央集权,故C错误;代天子巡守是监察制度的运作方式,不是实质,故D错误。 22.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制度:“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该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元朝的行省制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来抑制地方割据;从设置目的来看,元朝行省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地方行政制度不能表现出材料中的特点,排除ABC项。 点睛: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地方行省长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23.“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对百官诉苦。至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 设枢密院 B. 设立南书房 C. 设置殿阁大学士 D. 设立内阁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机构,无决策权,C选项符合题意。枢密院在宋朝掌管军事,A选项排除。康熙帝设置南书房,B选项排除。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置内阁,D选项排除。 24.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B.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 C. 宋太祖制钱谷,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 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A、B、C三项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的趋势。清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立 25.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 A.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 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君主的的个人智慧与能力对于国家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强调的是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的情况;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康乾盛世的功绩;C选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高度集权下可能带来的危机,并未涉及皇帝勤政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6.下列是史籍上对一些官职的描述: 序号 描述 出处 ① 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劾:揭发)按章。 《汉书·百官公卿表》 ② 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 《宋史·职官七》 ③ 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 《明神宗实录·卷五》 结合所学判断,它们分别对应的是 A. ①御史大夫②转运使③内阁大学士 B. ①丞相②转运使③枢密使 C. ①丞相②三司使③军机大臣 D. 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内阁大学士 【答案】A 【解析】 【详解】汉代官职,“受公卿奏事,举劾(劾:揭发)按章”反映其职权为监察百官和接受大臣的奏章,故为御史大夫;②为宋代官职,“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悉条以上达”反映其职权在于掌管地方财政并将地方的财政收入运送中央,应为转运使;③为明朝官职,“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反映其性质仅为皇帝的内侍官员,只掌握票拟权,不同于宰相的中央一级行政官员,应为内阁大学士。排除BCD,选A。 27.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 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A正确;材料主要是关于高层行政区名称的变化并没有涉及数量问题,排除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层行政区的演变 28.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材料“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在中国古代,伴随着每年一次分裂之后的再次统一(兼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为完善。所以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 29.“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通过这一条约获得的权益是 A. 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 B. 在中国设立了租界 C. 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可知体现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答案为C;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在一本著作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表明费正清没有看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所在,故B项符合题意,排除AD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的反抗,排除C项。 31. 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 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 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 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与理解。根据材料信息,从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可以看出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本质没有看透,A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B项与题意背离,排除;C项错误,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没有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32.1839年9月,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 A. 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 B. 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 C. 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 D. 清政府已经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林则徐……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林则徐仍具有天朝上国华夷观念,故B正确;当时林则徐对英国有一定的了解,故A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清朝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故C错误;材料说明清政府没有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体现了华夷观念,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林则徐的思想认识的局限性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33.“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是在中国最好的宣教士,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材料说明租界是 A. 中国人认识西方文明的窗口 B. 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 C. 中国和世界联系的最佳通道 D. 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集中呈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是在中国最好的宣教士”说明上海成为中国人认识西方文明的窗口,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上海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故B项错误;CD项说法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租界的变化 34.“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 A. 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 英国的坚船利炮 【答案】C 【解析】 【详解】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军事技术的落后和英国的坚船利炮都是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但都不是根本原因。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落后的封建专制体制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即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差距,故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清王朝和英国的差异是社会形态上的差异,体现在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和思想文化等等各个方面,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差异。 35.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正万増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下列项中说法正面的是 A. 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B.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的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军队执行情况来看,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省份路途遥远,可以得出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筹安排,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清军的武器装备落后和政治腐败,故AC项排除。 二.材料阅读题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几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 【答案】(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西汉设置中朝,限制丞相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宋朝设置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进一步分割相权,强化皇权;元朝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 (2)史实: 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评价: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稳定,提高决策效率;但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权力更加强”的信息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西汉时期设立中外朝制度、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置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分割宰相权力以及元朝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他的原则是恐怖”并结合所学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提高决策效率角度思考积极意义;从皇权的极度膨胀阻碍社会进步等角度思考消极影响。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規,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基恩·梅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李斯所议问题实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这一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创新”的表现,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答案】(1)制度:郡县制。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该制度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2)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影响: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官任官的权从地方豪强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这一制度为历朝所延用,影响深远。 【解析】 【详解】(1)制度:丞相李斯指出周实行分封制的弊端,从而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影响:根据所学对比分封制回答出郡县制的影响,从中央与地方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2)创新:根据材料“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联系所学对隋唐时期新的制度进行分析,科举制是对旧的选官制度的重大的突破。影响主要从科举制对官吏来源、加强中央集权和笼络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