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高2019级)‎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付心中; 审题人:彭启霞)‎ 一、选择题(2×24=48分)‎ ‎1. 在一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佛教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贫贱不移,形容意志坚定,意思是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宠辱不惊,指受宠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以得失而动心。题干强调的是道德、品行的素质,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故C项正确。法家强调严刑重罚,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佛教强调来时,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 ‎(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4)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 ‎2. 以下观点属于墨家学派的是 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 “民为贵”、“君为轻”‎ C.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答案】D ‎【解析】D项的意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出自《墨子》,故D项正确;A是法家思想;B和C均是儒家思想主张。‎ ‎3. 下列选项中与金种子酒的广告语“传以诚,可立人;传以信,能齐家;传以仁,堪治国”核心理念一致的是 A.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D.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诚”“信”“仁”可知这应为儒家思想。A、B、C、D四项分别为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4. 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A.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B. 程朱理学的创立 C. 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 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问题为“不能印证”,“天人感应”学说来自战国时期阴阳家的思想,而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东汉时期,所以正确答案为A。B程朱理学吸收了佛教的思想。佛教的传入,促进了我国绘画艺术、雕刻艺术的发展,C、D可以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5.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以上思想及活动 A. 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B. 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 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 D. 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反映的是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结合“《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的信息,可判断考查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A项正确。儒学取得正统地位是在西汉,B项错误;儒家学派基础的奠定是在先秦,C项错误;经世致用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6.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选A项。明清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 ‎7.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 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 B. 王阳明主张“经世致用”‎ C. 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 阳明心学对后世影响巨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说明顾炎武认为王阳明新学背离了儒学的正统,弘扬的是佛学经义而非儒家经典,即儒学遭遇危机,答案选A,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C D两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8.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正好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排除C。商周时期的文字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用,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青铜器的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抓住关键信息“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正好体现了历史传承的作用。选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西周的宗法制 ‎9.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A. 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 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 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 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西汉败亡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司马迁强调的是“节俭”,故B项正确;C项“一致”说法是错误;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文辞铺张的,故D项“注意克服”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汉赋 ‎10. 苏轼曾经感慨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这反映了 A. 手抄本书籍在宋代已经消失 B. 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C. 造纸术改变了书籍短缺的现象 D. 宋人不重史学重儒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皆手自书”“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可知,题干主旨,即在强调“印刷术的作用”。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已经消失”,没有依据,明显错误;D项属于无关项;C项属于误选项,但题干材料主题是印刷术而非造纸术。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印刷术及其影响 ‎【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首先要明确四大发明的具体称呼,还要把握住出现的时间。其次,要对“‘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给予深刻认识,这是难点所在。从军事、科技文化领域的推动,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次,对中国古代科技特点有一个总体认识及归因。‎ ‎11.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A ‎【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 ‎12.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指的是 A. 《夫妇宴饮图》‎ B. 《洛神赋图》‎ C. 《步辇图》‎ D. 《清明上河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在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邓小平的意思是这幅画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只有D符合要求。ABC反映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 ‎13.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此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 小说的出现与繁荣 B. 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 戏曲的成熟与突破 D. 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唐朝至宋元时期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反映在文化领域,迎合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风俗画和戏曲艺术逐渐发展繁荣。思想领域,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发展产生“工商皆本”思想。A、C、D 三项都是商业发展的反映。书法艺术形成于魏晋时期,而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商业不够发达。B 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思想文化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因素。类似的题目如:‎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B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14.‎ ‎ 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下列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解答此题关键是时间“明代嘉靖前后”。依据所学《西游记》属于这个时期的“讲神魔之争的”的小说,其他三部出现在清朝。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明清时期的小说 ‎15.‎ ‎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故C正确。皇帝好恶不是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的决定因素,故A排除。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过于绝对,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王羲之 ‎16.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京剧是清朝时形成的剧种,生活在明朝时的人是不可能看到京剧的,所以排除④,年画、小说、颜体、八股文在明朝时都产生了,所以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产生的时间 ‎17. “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是早期维新派代表王韬对某个思想的高度评价,该思想出自于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变法通议》‎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说明此人最先提出师夷的思想,应该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故B项正确;A是林则徐著作;C是洪仁干著作;D是梁启超著作。‎ ‎18. 近代中国,对外交、西方科技、人民地位的认识上分别经历了从“夷务”到“洋务”、从“淫巧”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变化。这类变化集中反映出 A. 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 B. 思想文化观念逐渐西化 C. 社会半殖民地化日益加强 D. 民主科学取代专制愚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材料从外交、科技等方面分析了近代以来的称谓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逐渐由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变。,所以选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探索演变趋势 ‎19.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 对洋务思想有所突破 B. 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C. 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 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郭嵩焘已经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认识到只学习西方器物,不学制度是不行的,A项正确。郭嵩焘比较赞赏西方以政教为本,以商贾为末,而他所说的“政教”是指西方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而非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顽固派的主张是摒弃一切西学,与题干不符,排除C。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是康有为奠定的,与题干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 ‎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了。”这里强调的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实现富国强兵 C. 引领思想启蒙 D. 建立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选C项。挽救民族危亡和建立民主政治是戊戌变法的目的,排除AD;实现富国强兵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戊戌变法 ‎21. “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 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C ‎【解析】“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说明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故C正确;其他思想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排除。‎ ‎22. 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 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 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 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 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答案】A ‎........................‎ 点睛:本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学说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显然导致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这种认识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四个选项中与之对应的只有 A项。‎ ‎23. 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下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人物 言论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康有为 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陈独秀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 启蒙与救亡并重 B. 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 实现工业化,自强求富 D. 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答案】D ‎【解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近代历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时代主题,所以,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的共同诉求只可能是指“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24.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 记载的真实性 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修撰的政治性 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考查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答案为C项。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记载的真实性和对历史评价的公正性,排除A、B两项;解释历史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考点定位】史学素养·史书编著·影响史书编著的因素 ‎【名师点睛】写入书本的历史是对过去真实历史进程的记录和解释,不可避免地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撰写者本人能力、学识和观念立场的影响。官方积极介入修撰史书,是想通过这一途径宣扬官方意志和价值观念,让史书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官修史书的行为是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的,因此官修史书修撰具有政治色彩。‎ 二、非选择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蒙学教育非常兴盛。洪武八年命天下立社学:“但有三五十人家,便请个秀才开学,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清康熙时正式向全国推广义学:“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无论是社学还是义学,都是本着为天下所有儿童提供同等教育的精神而开办的,但这样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总要打些折扣,比如明朝“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社学”……蒙学教育的私学形式是私塾,蒙师按照乡里最诚敬的礼节聘请……官学蒙师经乡民推举或地方官选定,“具书致礼”,正式聘任。……明清蒙学重视道德教育……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使之逐步趋成于圣人的人格和境界,奠定一生发展的道德与文化基础。‎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大众教育是19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1900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然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义务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并简析明清蒙学教育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教育呈现出的新趋向并说明这种趋向的影响。‎ ‎【答案】(1)特点:官私教育相结合,体系较完备;存在明显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注重渗透传统道德文化;择师标准严格。‎ 原因:统治者稳固统治的需要;科举制度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 ‎(2)趋向:教育大众化;国家主导;教育的义务性。‎ 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完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国家的整合提供了机会。‎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和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教育呈现出的新趋向及其影响。除明清蒙学教育兴盛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说明以外,其他问题均要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得出,因此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1)明清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洪武八年命天下立社学”“清康熙时正式向全国推广义学”、“但这样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总要打些折扣,比如明朝‘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社学’”、“明清蒙学重视道德教育”和“蒙师按照乡里最诚敬的礼节聘请……官学蒙师经乡民推举或地方官选定,‘具书致礼’,正式聘任”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明清蒙学教育兴盛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统治者稳固统治、科举制度、社会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教育呈现出的新趋向,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大众教育是19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这种趋向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等信息归纳得出。‎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西学东渐”潮流之前,即16至18世纪,地球上却发生着与之相反的交流,即“东学西渐”。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欧洲人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的引进和改造,同时也变革了欧洲本身的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欧洲也由此而发达。‎ 在“东学西渐”的时候,中国这个创造了先进文明的大国,却因自身的保守正处于 衰落之中,直到在社会变革中吸纳、改造从中国引入的文明和制度因素而发达了的欧洲列强,又反过来以武力侵略中国时,中国人才被动地意识到自己的衰落,并由一部分先进分子倡导变革,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才从停滞中走向新的进步。这就是“西学东渐”。‎ ‎——摘编自刘永佶《“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东西文明的交流”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应客观全面且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论题:东西文明的交流,推动了中西方社会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将西方文化及近代自然科学成就带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传 统科学的发展,影响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促使部分中国人(士大夫阶层)开始面向世界。与此同时,中国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先后传到西方,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战胜封建势力有重要推动作用,启蒙思想家也利用儒家思想来反对基督教神学。中国文化成为推动欧洲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动力之一。‎ 总之,元明清时期,中西方文明的交流,推动了双方的社会发展和世界的进步。‎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下列“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论题提取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9——5分):论题提取准确,要素分解较全面,阐述较全面、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偏离论题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阐述论点欠缺说服力、表述不 清楚。‎ 说明:所拟问题必须围绕“东西文明的交流”,明确写出;阐述应包括“东学西渐”‎ ‎“西学东渐”两个方面,且每一方面都应从不同的视角分别阐述。给分:论题2分;阐 述8分,“东学西渐”不同视角(不低于两个)各2分,共4分,“西学东渐”同理给 分;总结2分。‎ 解答本题要从“西学东渐”或者“东学西渐”围绕“东西文明的交流,推动了中西方社会的发展”提取观点,然后结合古代四大发明对于西欧社会转型作用以及西方思想对于中国近代影响来论证回答。‎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初,在中央设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监察机关。都察院不仅“独专诸内外考察”,且可“唯所见闻得考察”。此外,明还设六科给事中,作为对朝中六部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不相统属,相互监督,都直接隶属于皇帝。在地方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其职能主要是“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斜,除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正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后又置府州县按察分司,还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同时,还不定时派出巡抚、巡按、总督等监察官员对地方进行巡视。明朝监察制度严密,监察内容涉及到国家政务的决策与实施、官吏的任免与黜陟、刑狱的审决等方面。‎ 明初,明太祖曾制定《宪纲》四十条,后经历朝增补,正式制定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察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察对象以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1497年,编纂成的《大明会典》把有关监察机关的法规条例汇总纳入其中,从体系上集两千年监察法律之大成而臻完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监察体制的特点。(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朝监察体制的作用。‎ ‎【答案】(1)特点: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监察网络;监察机构设置重叠,权力重复;监察职权大,范围广;监察法令法规不断完善;监察系统的相对独立,互相制约。‎ ‎(2)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强化君主专制;有利于澄清吏治,稳定社会秩序;对后世监察制度有一定借鉴意义;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贪腐现象。‎ ‎【解析】依据材料一“中央设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监察机关”“又置府州县按察分司,还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不定时派出巡抚、巡按、总督等监察官员对地方进行巡视”等信息逐条归纳回答。‎ 评价历史事件从两个方面来回答,本题可以从监察体系对于皇权服务以及后世影响回答积极作用,消极从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贪腐现象回答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