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46*1.5=69分)‎ ‎1.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 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 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 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 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说明林则徐对英国的鸦片走私还没有看清本质,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还是抱有幻想,希望用和平方式实现禁烟,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林则徐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不出林则徐对英国的政治研究很深,故D项错误。‎ ‎2.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上海、广州、福州、宁波和厦门五口通商,上海成为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 损害身体,消弱军人战斗力 B. 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 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 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林则徐提出了鸦片泛滥的几大危害,如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等;但从材料看,林则徐最担心的还是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所以鸦片必须禁止,D项正确。故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国门洞开 ‎4.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 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在华利益 C. 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详解】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于是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故B正确。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已获得“最惠国待遇”,排除A。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总理衙门成立于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D错误。‎ ‎【点睛】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于是企图通过“修约”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5.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属于基本识记的内容 ‎【详解】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海关进口税则》能够自主确定进口货物的税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故A正确。其他三项在税率问题上均无明确规定,故排除BCD。‎ ‎【点睛】《南京条约》内容:(一)五口通商。根据条约第二条规定,将中国沿海城市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开辟为通商口岸,满足了英国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欲望。(二)强占香港。根据条约第三条规定,把中国香港割让给英国,使得香港成为英国侵略 中国的桥头堡。(三)勒所赔款。根据条约第七条规定,中国赔偿英国款项总计2100万元,分四年付清, 包括赔偿鸦片费600万元,商欠费300万元,水陆军费1200万元。这笔巨款严重地削弱了清政 府的财政收入,而这一费用必然转嫁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灾难。(四)协定关税。根据条约第十条规定,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 国政府商议。协定关税是近代中国工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五)其它问题。英国可以在通商口岸派设邻事、管事等官;废除广东公行制度;释放卖国汉奸;英国管员与中国官员平等往来;英军占据中国的地区,直至清政府付清赔偿款项后才撤离等。‎ ‎6. 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 收回通商口岸 B. 发展民族经济 C. 维护国家主权 D. 挽救国家危亡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的时间确定材料所处的时代背景,即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然后依据材料“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可知C、D两项是清廷的意图;由“欲图商务流通”可知要发展民族经济。由“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可知A项不是清廷意图。故选A。‎ 点睛:此题属于否定选择题。要根据时间信息判断出清政府“广开口岸”的背景结合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7.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 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 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 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题中多省教案频发(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徒的冲突),民间传言表明教堂“罪大恶极”,这些现象是中外民族矛盾加剧的体现,即选B项;AC两项与题干无必然联系;太平天国运动推崇洋教(基督教教义是拜上帝教的来源之一),D项更错。‎ ‎【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列强侵华战争·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影响。‎ ‎8.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此题难度不大,识记层次。关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 ‎9.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洪秀全受西方宗教影响,创立拜上帝教,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人们都是上帝的“赤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太平天国运动由初期的反孔到尊孔,是因为反孔、推行拜上帝教的思想遭到人们的反对,影响其政权,因此不得不调整,故A项正确。故选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10.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注意革命党、中华民国与老农之间的联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11.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答案】A ‎【解析】‎ 临时政府是按照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的,故A说法正确;中国革命后没有建立联邦制共和国,而是中华民国,故排除B;中国根本没有成为最民主化的国家,因为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C排除;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的袁世凯就没有西方民主观念,故排除D。‎ ‎12.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和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详解】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故A正确;B D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且说法也不科学,不管列强的手段如何不同,都是损害中国利益,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奋起反抗,故排除BD;大众传媒对民众有影响是外因,关键是内因民众自身的觉醒,故C错误。‎ ‎【点睛】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 ‎13.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 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 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洋务运动创办工业的根本目的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自强求富,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扩大中外贸易交往”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发展官督商办企业”的目的,故C项错误;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几被洋人占尽……而作自强之气”,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是抵御外侮求富求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排除其它选项。‎ ‎14.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 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 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 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 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题中“重庆商人在上海采办洋货”即是外国商品输入中国(洋货内销)的体现;钱庄在这个过程中起了借款和代为付款的金融中介作用,即是重要作用,故选D项。ABC三项在题中材料中不能体现。‎ ‎15.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 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 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 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 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答案】A ‎【解析】‎ ‎“状元实业家”发出的“舍身喂虎”的感叹,实际上是“实业救国”精神与“重农抑商”传统的冲突。‎ ‎16.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点理解“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即所有其它社会改造方法都行不通的前提下,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成为俄国社会进步的必然和唯一行得通的选择。‎ ‎17. 《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A. 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 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 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 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有封建主义的剥削,外有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危机严重,继续探索救国之路。但是辛亥革命创立共和后以失败告终,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民主思想传播和反对封建礼教的重要性。因此“民主”与“科学”口号虽然所发表的文章论述的不多依然成为基本的口号。据以上分析,答案为A。其它均错误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背景。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对传统道德。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18.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 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 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 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 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即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时共产党人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致使革命力量受到巨大的损失,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是在土地革命或者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项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是指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不符,排除。D项是在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之前,左倾路线领导人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八七会议。‎ ‎19.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正确。从材料中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排除B、C。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故选A。‎ ‎【点睛】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本题的解题关键之一是时间“1903年”,学生解题时可结合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得出正确答案。‎ ‎20.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21.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 ‎;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另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与抵抗、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 ‎22.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A. 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 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 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 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良歹分明,情甘帖服”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官员对夹带鸦片的人依法加以惩处,对夹带鸦片的船货尽数没收,体现了清政府禁止鸦片流毒,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的具结承诺,无法得出得到各国政府的公认,故B项排除;材料中禁止外国商人带鸦片来华,可得出鸦片贸易在当时是不合法的,故C项排除;是否“享有治外法权”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具结是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文件,即对自己的行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示。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广州采取了“缴烟、具结”的外贸政策,旨在断绝外来鸦片,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于禁烟态度的坚决,究其原因是清政府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题干中的具结分析当时政府官员的态度,即可获取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试题以清政府官员坚决禁烟态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弘扬了民族精神,是对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考查。‎ ‎23.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 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 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C ‎【解析】‎ 材料“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说到中国近代发展海军主要是局限于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能抵制,西方侵略的程度和频度决定了海军的发展程度,故C项正确,排除AB;依据材料“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说明D项错误。‎ 点睛:关键信息是“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从中分析出答案。‎ ‎24.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是与其一直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有直接关系的,这一题考查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一时政热点。考生在做题时充分利用“抗日根据地”这一信息,然后确定时间,再结合所学与材料信息,就可以排除掉三个选项,也可以直接选,所以这一题还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25.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 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 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 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答案】B ‎【解析】‎ 材料“1937年8月”“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反映出抗战防御阶段,中共要变敌后为抗日的主战场的战略,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1932年土地革命时期,排除;长征是 1936年10月胜利完成的,故C项错误;D项是1938年春,排除。‎ 点睛:关键时间“1937年8月”,用此分析出答案。‎ ‎26.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故B项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都属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而不是民族战争时期,排除A、C;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27.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 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可以看出,抗日战争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故答案为D项。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未能彻底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不存在革命工作中心转移的条件,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力量的壮大,不是统一战线,排除C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影响 点睛:抗日战争带来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学*科网还表现在抗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力量的巨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控制的区域以及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队伍的扩大。整个抗战过程,就是国共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过程,抗战结束时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材料反映的就是这种逐渐加强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8.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中国共产党总结的是自1931-1938年这七年内的东北抗战经验,而非1937年以来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故①项错误。中共中央在《解放》周刊的文章中,总结了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表明党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的历史事实,故②项正确。1938年正处于抗日的胶着时期,抗日战争的前景尚不明确,故③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作为第一条经验,可知强调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答案为C。‎ ‎29.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 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 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台 C. 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 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材料中的信息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其目的是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故B正确;抗战时期,中共主张团结地主阶级进行抗战,故A项错误;抗战时期,国共进行了合作,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王明“左”倾错误被纠正是在整风运动上,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抗日战争·减租减息 ‎30.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 A. 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 B. 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 C. 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反的纲领并没有走向下层民众,这是导致失败的客观原因,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太平天国反封建信息,A错误;C明显与材料不符合;D中根源不符合材料主旨。‎ ‎31.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 A. 通过舆论强化对官员监督 B. 允许民间新闻出版的自由 C. 开创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 D. 体现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兴各省新闻官……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洪仁玕主张通过舆论强化对官员的监督,故A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舆论监督的作用,不是民间新闻出版的自由,故B选项错误;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在太平天国之前,故C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时姓氏容易错选B或D选项,其原因在于姓氏混淆了“新闻出版的自由”与“新闻监督”的概念;没有正确认识“分权制衡”的思想内涵和表现。‎ ‎32.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B. 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 C. 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 D. 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 ‎【答案】A ‎【解析】‎ 材料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但却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说明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专制特权思想根深蒂固,故A正确;BD不属于主要原因,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排除;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表述错误,排除。‎ ‎33.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A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清末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实质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晚清预备立宪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晚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01年,清政府终于宣布实行“新政”。之后又推出“预备立宪”。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但是,清末修律客观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完成了从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 ‎34.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符合题意;A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35. 1924年教育社会学家陈启天在《国家主义与国民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人人以为有国家色彩的教材太狭隘,不如采用含有世界色彩的教材;记述战事的教材太残酷,不如采用歌颂和平的教材较合人道;培养爱国思想的教材太危险,不如培养文化的教材可赞赏。”从材料可以得出( )‎ A. 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 B. 军阀政府试图通过教材控制青年的思想 C. 巴黎和会淡化了国人的世界意识 D. 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影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说明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使国人对民族主义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引起教材内容的变化,A项正确;BC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36.‎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內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方文明的冲击 B.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政府的腐朽统治 D. 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答案】A ‎【解析】‎ 外源是指中国的启蒙源自西方文化,突变是指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裂变,出现这两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西学东渐,西方的侵略,民族危机,故A正确,排除 BCD。‎ ‎37.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 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 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 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 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基础知识,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胡佛“对经济的有限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A项措施不是对经济的干预。B项提高关税没有被罗斯福借鉴。C项不是干预措施。D项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且被罗斯福所借鉴,过选D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罗斯福新政背景。‎ ‎38.《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 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 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 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经济大危机期间,为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实施了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的举措,故本题应选A项;B.C.D三项均为罗斯福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举措,与题目中的农业危机无关,故排除。‎ ‎39.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 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 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 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 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理解与分析。罗斯福把“老绅士”比喻为资本家,因为新政将他们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挽救出来,所以“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罗斯福虽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但他在经济上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一些措施,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因此“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故本题选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对资产阶级的影响 ‎40.‎ ‎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B ‎【解析】‎ 此题是比较类型的题。新经济政策出台是在1921年,中国的改革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国内外经济环境并不相似。中国的农村改革巩固了农村集体所有制,苏俄新经济政策巩固的是个体小农业,故C项不对。中国的改革促经了中国工业化,苏联在1925年提出了工业化方针,故D项排除。中国改革和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如何调整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中国改革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41.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 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 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B ‎【解析】‎ 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31年”“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联系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建立,判断B项正确。后来此模式僵化,,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D项理解有误。‎ ‎【考点定位】必修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42.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 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 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 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时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故D正确。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故A排除。福特的经营与政治信仰无关,故B排除。新经济政策不能说明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故C排除。‎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 ‎43.“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 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工人的工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增长的速度,表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是体现了生产增长率与工人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不能得出A、C、D三项的结论。‎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44.‎ 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A. 余粮收集制 B. 粮食税 C. 农业集体化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可知,列宁是对余粮收集制的反思,后来实行了粮食税。所以答案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余粮收集制 ‎45. 1922年俄共中央规定:“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参加本区或本村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尚未成立,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带头创办这些组织。”这一规定的实质目的是 A. 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 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C. 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D. 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属于公有制性质组织,共产党员必须参加或带头创办这些组织,体现了俄共中央力图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A表述符合题意;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是在斯大林时期,B与“1922年”不符,C不合题干主旨;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征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生产,D与题干主旨无关。故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特点 ‎4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 A. 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 B.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 C. 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 D. 新经济政策能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其实党向新经济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可知保尔对新经济政策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说明了新经济政策在政治领域的作用,那就是加强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D项正确。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与题干强调新经济政策的政治作用不符,排除A。B项说法错误,是对新经济政策的否定,排除。1918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提供了物质保障,促进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二、材料题(47题10分;48题15分,共21分)‎ ‎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 ‎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2)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答案】(1)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2)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化道路 ‎【详解】(1)根据材料“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从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国有企业利润收缴、农业税的征收和节俭几个方面分析苏联工业化资金的来源。‎ ‎(2)第一问道路,根据材料“拒绝了“通常”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可知“通常的”内容;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英国工业化资金来源,工业化过程和结果总结答案。‎ ‎【点睛】提取历史材料关键信息需走出的几个误区:‎ 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 真伪。要注意记录者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史实或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必须要对材料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信息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能符台题目要求的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深层次地对材料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的本质。四是不能将材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 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进行对比分析。‎ ‎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 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 材料三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3)20世纪30年代,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材料四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4)材料四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2) 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 ‎(3)表现形式: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成果: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4)原因:西方国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事例: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 ‎【解析】‎ 试题解析:(1)从“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可知,它与新经济政策相关。‎ ‎(2)“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说明了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说明了苏联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说明了苏联借鉴了中国的教训。‎ ‎(3)苏联在30年代的经济建设主要内容为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它的主要成果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的作用。‎ ‎(4)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因此开始关注苏联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便受到了它的影响。深远影响,主要是回答二战后西方国家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5)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完全的计划和完全依靠市场都是不可取的,应将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