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零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零培)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零培) ‎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 A.铁犁牛耕     B.个体牛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 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 A.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 ‎3.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此俗语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极端贫困 C.自给自足 D.自产白销 ‎4.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西欧近代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合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由于 (   )‎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农具制造技艺落后 ‎ B. C.政府不注重农具改进   D.地理形势的局限 ‎5.随着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出现了雇募工匠。‎ 从征役制到雇募制,实质上反映了(   )‎ A.政府放松了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 B.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 C.官营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D.官营手工业兴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6.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冶铁 D.耕种 ‎7.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 这主要是由于(   )‎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8.“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出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 (   )‎ A. 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9.明代有家训指出,“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 A. 宗法制度依然存在    B.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 C.轻商观念已有变化    D.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10.《宋书·周朗传》:“制度日侈,商贩之室,饰等王候……见车马不辨贵贱,视冠服不知尊卑。”‎ 材料主张(   )‎ A. 抑制商业的发展   B.王侯要重视商业 ‎ C.反对尊卑与贵贱   D.商人王侯等贵贱 ‎11.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 C.对外贸易的繁荣    D.闭关锁国政策的松驰 ‎12.“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五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早期面貌的是(   )‎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 ‎13.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画面左上角与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 此画像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 市场交易有专门场所   B.农产品大量商品化 ‎ C.专业化市场开始形成   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14.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 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 A.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15.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 这表明(   )‎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清政府已改变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 C.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有利于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D.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是当时中西方重要的贸易机构 ‎16.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田亩收税)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17.《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 这说明(   )‎ A. 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土地公有制形成 ‎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18.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B.企业家们在海外扩张中起决定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19.1500—1600年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 B.商业革命引起农业技术进步 C.价格革命导致价格上涨 D.欧洲农业危机引起物价上涨 ‎20.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黑奴贸易      B.殖民屠杀      C.工业污染     D.商业战争 ‎21.“英国和荷兰商人组建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 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   )‎ A.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 B.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 C.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阻碍世界市场的拓展 ‎22.17、18世纪,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为英国殖民扩张奠定物质基础的是(   )‎ A. 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B.颁布《航海条例》 ‎ C.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D.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3.下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 ‎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最可能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4.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积极发动对外殖民扩张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二、材料题(共3题,52分)‎ ‎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   材料一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曲礼下》‎ ‎   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沿袭“官搭民烧”,到乾隆以后更加衰败。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产品畅销海内外。‎ ‎   材料三 (明清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生计)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1.材料一反映的手工业属于哪种经营形态?其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古代诸多手工业产品中居于怎样的地位?为什么?(10分)‎ ‎ 2.材料二反映出手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9分)‎ ‎3.材料三表明明朝的手工业出现了何种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其最大特征是什么?(6分)‎ ‎26.(15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材料二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所说的“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6分 ) ‎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9分)‎ ‎27.(12分)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 ‎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 ‎   ‎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小说情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谈谈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关联。‎ 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高一文零) ‎ ‎ ‎ ‎1-5CBCAB  6-10CBBCA  11-15ACAAD  16-20ADAAB  21-24BCDD ‎25.(25分)(1).形态:官营手工业。地位:产品质量最高。原因:官府控制,集中大作坊生产;工匠最优秀,技术最高超,生产不计成本;原料等次最好(10分) (2).变化:明朝中叶以后,在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原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9分) (3).新现象: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 ‎   特征: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6分)‎ ‎26.(15分)(1).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6分) (2). 因素: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 ‎ 影响: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9分)‎ ‎27.历史现象:开辟新航路;早期殖民扩张(占领殖民地、掠夺金银、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发展种植园经济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与乌托邦思想。(8分)‎ 关联:小说是时代环境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4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