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

历史模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 贾谊《新书・君道》载:“文王之泽下被禽兽,洽于鱼鳖,故禽兽鱼鳖,枚若枚乐,而况士民乎?”《汉书・晁错传》记其上书:“德上及飞鸟,下至水虫草木诸产,皆被其泽。然后阴阳调,四时节,日月光,风雨时。”这说明秦汉时期(  )‎ A. 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 B. 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C. 政府强化了对山林河川的管理 D. 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得到了加强 2. 魏氏春秋日:“魏文帝驾崩以后,明帝将送葬,曹真、陈群、王朗等以暑热固谏,乃止。魏明帝曹睿因天气酷热没有为曹丕送葬的行为受到后代史学家的讥讽。”这表明(  )‎ A. 史家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 酷暑天气影响曹睿的孝德品行 C. 魏晋时期的正统思想遭到削弱 D. 儒家伦理影响史学家价值判断 3. 史书记载:“赵宋立国,行伍出身的赵匡胤谓近臣日:‘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以至于出现‘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的局面。”这说明宋代(  )‎ 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实现了官员间的相互监督 C. 治国理政方式发生了转变 D. 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有效性 4.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反映了(  )‎ A. 文官体制对皇权的制约 B. 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 皇帝失去了太子册立权 D. 历朝遵循嫡长子继承权 5. 鸦片战争后,洋货的进口虽已不断增加,但尚未能深入农村,当时深入农村的只有在非植棉地区的洋纱以及洋铁(经过打制农具等)和洋油、洋针等少数品种,所排挤的也是原来的土铁、土钢、制蜡、榨油等手工业的商品。该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中国(  )‎ A. 传统手工制品生产技术高超 B. 城乡之间的发展出现失衡局面 C. 自然经济有着顽强的抵抗力 D. 传统手工生产能有效降低成本 6. ‎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司法改革:检察机关负责侦查和起诉,同时对审判予以监督,警察部门辅助检察机关进行侦查,总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初级检察厅在各级审判衙门中相应设立。清政府进行司法改革(  )‎ A. 维护了清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B. 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C. 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法律依据 D. 推动中国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7.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认为:“即以国粹论,旧说九流并美。倘若一尊,不独神州学术,不放光辉,即孔学以独尊之故,而旧形衰落也。人间万事,恒以相争而兴,专古而萎败,不独学术一端如此。”由此可知,陈独秀主张(  )‎ A. 各家学说在争鸣中自由发展 B. 摒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 C. 复兴国学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D. 全面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同意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试办经济特区时,中央有关机构搞了一个文件,叫《旧中国租界的由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 肯定广东省的改革模式 B. 说明特区试办需谨慎 C. 阐明融入世界的必要性 D. 剖析西方侵华的历史 1. 在古希腊雅典,口头话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在民主政治的决策机构公民大会上,还是在民主的审判机构公民法庭上,抑或在城邦一年一度的公共葬礼上,政治领袖字斟句酌的精彩演说都是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这一现象本质上是雅典(  )‎ A. 公民积极参政的反映 B. 演讲发达的结果 C. 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D. 政治体制的产物 2. 某思想家认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据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  )‎ A. 公正平等下的经济自由 B. 提高关税以保护国内市场 C. 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D. 倡导“新经济”发展模式 3. 如表为1940-1950年部分年份苏联加盟共和国预算支出情况表。据此可知,苏联的财政管理体制(  )‎ 年份 /用途 国民经济建设 社会文化建设 国家机关管理 其他支出 总计 ‎1940‎ ‎20.0‎ ‎66.4‎ ‎11.2‎ ‎2.4‎ ‎100‎ ‎1945‎ ‎18.5‎ ‎65.7‎ ‎13.0‎ ‎2.8‎ ‎100‎ ‎1948‎ ‎22.2‎ ‎66.8‎ ‎9.6‎ ‎1.4‎ ‎100‎ ‎1949‎ ‎21.7‎ ‎67.7‎ ‎9.4‎ ‎1.2‎ ‎100‎ ‎1950‎ ‎21.2‎ ‎67.2‎ ‎11.6‎ ‎100‎ ‎--(摘自柯契托夫《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经济文化建设及其预算》)‎ A. 调动了加盟共和国经济建设积极性 B. 有利于加盟共和国的全面综合发展 C. 使得加盟共和国经济建设基础薄弱 D. 增强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凝聚力 4. 如图选自2015年12月IT网行业资讯。图片的主旨是(  )‎ A. 社会不重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 B. 互联网成为社会交际的必备工具 C. 科技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D. 互联网更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0分)‎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9‎ 世纪中叶,中国正经历向近代化社会转型的缓慢历程。货币流通领域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即白银货币的泛化。白银打破政府的禁银令,从较小的范围使用扩大到更多的交易领域,并逐步取代了明政府发行的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白银货币泛化带来的货币变迁与朝廷的利益相抵触,降低了政府对财政金融的独享,使政府失去了货币主权。但白银货币的泛化却促进了明代中期以后国内、国际贸易的繁荣。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朝中期白银的货币化,使货币摆脱了几千年来依赖于国家财力来缓解财政困难的状况。国家再也无法像印纸钞时那样,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己控制之下,中央集权国家专制权力由此受到了严重削弱。 --摘编自马良《明清时期白银货币泛化研究(16-19世纪中叶)》材料二: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之间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种账面资产。自2010 年底开始,中国政府针对“自由使用货币”标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积极姿态期望人民币能够早日加入 SDR货币篮子大家庭。在过去5年中,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最终, 2015年11月30日,IMF正式宣布,人民币于2016年10月 1日正式加入SDR。 --摘编自郑联盛《人民币加人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根源与影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中期白银货币化与人民币纳入 SDR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这些不同的社会背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通过大革命(1789-1799年)推翻君主框架,建立一个共和国。于是,现代以来的世界历史从这个共和国家诞生了。法国大革命虽然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奉为神圣的精神旗帜,却在革命过程中制造了与之背道而驰的杀戮、暴政与专制。当时革命领袖马拉的宣称,“我们必须通过暴力来建立自由。为了粉碎国王的专制主义,我们现在应暂时实行“自由的专制主义”。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就是因为要摧毁旧制度中的一切,才走向了自由的对立面,所以革命并非越彻底越好。况且即使所谓彻底的革命也不可能一下子实现革命的长期目标,而总要在革命后通过若干改革慢慢实现的。能够用最小的流血代价换来最大的社会进步,才是最成功的革命,比如英国的“光荣革命”。陈旭麓先生说“革命是用暴力变旧质为新质,改良是以渐进的斗争形式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矛盾对立的。二者交叉地出现,或缓或急地促进社会的新陈代谢”。无论是“革命”还是“改良”都应该是自然发生而不是人为制造的。 --摘编自武其芳《“革命”需要理性的评判》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实现民主自由的途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材料:清朝前期建立的经制兵--八旗军和绿营军,在鸦片战争前已腐朽不堪。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八旗和绿营军失去了镇压人们起义的作用。清政府依靠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勇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从此,“勇”代替了“兵”。19世纪70年代,中国东南海防出现空前危机,清政府开始筹建近代海军。然而,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南洋、北洋水师先后全军覆没。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蓬勃兴起,八国联军乘机发动了大规模侵华战争,天津、北京很快相继失陷。所有这一切,充分反映了清朝军队几乎完全丧失对外抵御作用。甲午战争的刺激,促使清朝将传统旧军制向新军制转变,而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军制改革是1901年清政府下诏“变法”后开始的。1901-1905年,清廷实行“新政”,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改用洋操训练,使用新式枪炮,军事制度的改革步入正轨,新军也蓬勃发展起来。清政府本想通过军事制度改革收回全国兵权,但因清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政局不稳,所以,计划未能完成,军权反而落到大军阀袁世凯手中。辛亥革命后,军阀现象最终形成,并一跃而居于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支配地位 --摘编童远忠《清末民初国家军事体制改革述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军事改革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军事改革。 ‎ 2. 材料:伴随着日本侵略而兴起的中国全面抗日战争,逐渐地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前,蒋介石国民党中央实行高度的独裁政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际上是为实行民主政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在七七事变后不久即提出了“改革政治机构”的要求,与此同时,其他政治派别也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而国民党则把“建国”作为重要的目标与“抗日”的口号并列提出。1938年3、4月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成立国民参政机关,为实现宪政作准备,并提出对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予以合法的充分保障。不久,有各个不同政治派别参加的国民参政会成立,参政员虽非民选,但确实有广泛的代表性。从“建国”的意义上去看,这当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开端。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积累起来的现代化因素,还表现在中国社会在战争期间发生的其他重大变迁,这些变迁包括人民觉悟的提高、文化的传播、工业布局的调整等诸多方面。然而,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现代化又陷入了绝境。 --摘编自荣维木《从抗日战争看中国现代化历程的顿挫与嬗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为中国所积累的现代化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现代化陷人绝境的原因。‎ ‎ ‎ 1. 材料:关羽,字云长。陈寿《三国志》中,关羽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并列,并没有表现出绝伦超群之处。据陈寿《三国志》、《三国志》“裴松之注”、常球《华阳国志・刘先主传》、《晋书》、《宋书》、《南史》、《魏书》、《陈书》等史书记载,历史人物关羽不过是三国蜀汉的一位大臣,生前最高官衔是“前将军”,最高爵位是“汉寿亭侯”。他勇武、重义,但同时具有傲慢自大、容易发怒、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气量狭小也使得他与同僚关系不睦。隋唐时期,关羽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颂扬,关羽的名气也不大,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最崇拜的三国人物是“为帝王师”的诸葛亮。这一时期的蜀汉人物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史书中鲜有记载。在民间,这一时期的关羽只是具有魔力、神力的鬼魅形象。两宋时期,汉民族始终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之下,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对关羽不断加封。北宋中叶以后,宋王朝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三国时蜀汉君臣不畏强敌的精神和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和整个社会的心理需求。随着关羽神位的不断攀升,在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之下,关羽祠庙在全国上下逐渐兴起。加上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市和村落。民间的关羽崇拜越来越狂热,关羽也由人而逐步变为神。 --摘编自郭素媛《关羽崇拜与关羽形象的演变及诠释》‎ 根据材料,说明分析关羽形象发生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羽崇拜现象形成的原因。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汉朝时期的文献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强调人战胜自然灾害能力增强。 B.从材料内容明显可以看出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材料并没有体现出秦汉政府对山川河流的管理。 D.材料是强调要以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对经济活动的规范。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发展。要求学生结合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内容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儒家思想的内容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答案】D ‎ ‎【解析】A.材料中史学家对曹睿的批评主要是因为他不孝。材料体现不出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材料反映的是史学家评论,并不能真正说明曹睿的品行是由于天气影响。 C.材料看不出真统思想遭到削弱。 D.从材料可以看出由于曹睿没有为父亲送葬,所以史学家对他进行讽刺。反映了当时儒家孝道伦理影响了史学家的判断。 故选:D。 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和内容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3.【答案】C ‎ ‎【解析】A.材料是要强调国家要重用读书人,是重文轻武思想的表现。没有体现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材料是强调要建立士大夫政治是强调以文人治国。并没有反映出官员之间相互监督。 C.宋朝建立之前武将掌权,军阀割据。材料中反映的是要建立士大夫政权,要让武将读书,明显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反映了宋朝时期治国理政的方针发生了明显转变。 D.材料看不出政府决策有效性得到保障。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宋朝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宋朝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4.【答案】A ‎ ‎【解析】“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立为太子”体现了文官体制对皇权的制约,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5.【答案】C ‎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洋货的进口深入农村的只有在非植棉地区的洋纱以及洋铁和洋油、洋针等少数品种,所排挤的也是原来的土铁、土钢、制蜡、榨油等手工业的商品,这体现了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对列强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故C项正确。 依据材料“所排挤的也是原来的土铁、土钢、制蜡、榨油等手工业的商品”可知,A项错误。 材料只是体现了洋货在农村的状况,没有涉及城市,因此不能得出城乡之间的发展出现失衡局面,故B项错误。 D项说法绝对化,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并正确把握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抵制作用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B ‎ ‎【解析】“检察机关负责侦查和起诉,同时对审判予以监督,警察部门辅助检察机关进行侦查,总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初级检察厅在各级审判衙门中相应设立”表明清政府进行司法改革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解题的关键是“检察机关负责侦查和起诉,同时对审判予以监督,警察部门辅助检察机关进行侦查,总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初级检察厅在各级审判衙门中相应设立”。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清末新政,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A ‎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倘若一尊,不独神州学术,不放光辉,即孔学以独尊之故,而旧形衰落也。人间万事,恒以相争而兴,专古而萎败,不独学术一端如此。”的大意为中华文化不再绽放光辉,即是孔子之学为一家独尊的缘故,因而日渐衰落。人世间的很多事都因为相互竞争而得到兴盛,因为独自占有而萎缩失败,不只是学术一样如此,所以 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口号/核心)【第一个提出者:陈独秀】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含义: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传统道德;反对原因: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根本)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 解答本题要精准理解陈独秀言语含义,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理解分析能力。 8.【答案】B ‎ ‎【解析】“中共中央同意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试办经济特区时,中央有关机构搞了一个文件,叫《旧中国租界的由来》”表明该报告的主旨是特区试办需谨慎,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是“中共中央同意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试办经济特区时,中央有关机构搞了一个文件,叫《旧中国租界的由来》”。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改革开放,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中,要想在政坛上崭露头角,就必须学习演讲、辩论和修辞技巧,所以,材料中的“口头话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政治领袖字斟句酌的精彩演说都是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等现象本质上是政治体制的产物,故D正确。 A、B、C三项认识肤浅,均不能揭示本质问题,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口头话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政治领袖字斟句酌的精彩演说都是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0.【答案】A ‎ ‎【解析】通过材料“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故A正确。 材料信息未涉及到提高关税,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增加需求的内容,排除C。  新经济是以发展高科技为主,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考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11.【答案】C ‎ ‎【解析】题干显示国家经济建设的预算在20%左右,明显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苏联的财政管理体制导致加盟共和国经济建设基础薄弱,故C正确。 A包含题干主旨,排除。 国家预算侧重文化建设,B说法片面,排除。 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措施,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2.【答案】C ‎ ‎【解析】从两幅图可以看出,1990年时,“和小朋友一起玩”秋千;2015年,“和小朋友一起玩”电脑。这表明科技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故C正确。 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说法太绝对,D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东西在变化。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3.【答案】【小题1】(1‎ ‎)根据材料一“…白银打破政府的禁银令…使政府失去了货币主权…促进了明代中期以后国内、国际贸易的繁荣…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集权国家专制权力由此受到了严重削弱”结合所学可知,明中期白银货币化打破了明朝专制政权的货币垄断权;促进了明朝中后期市场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自由奔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政治危机;有利于社会的多元化;有助于抑制货币的恶性通货膨胀;加剧了封建势力对白银的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 (2)一问根据材料一“逐步取代了明政府发行的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及材料二“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之间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种账面资产”可知,明朝白银货币化使白银走向了完全货币形态,人民币具备的世界范围内贮藏、交易等功能;二问结合所学知识,明代从海外贸易、中央集权加强、赋税制度、商品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当代从世界多极化趋势、综合国力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特别提款权的发展进行回答。 故答案为: (1)影响:打破了明朝专制政权的货币垄断权;促进了明朝中后期市场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自由奔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政治危机;有利于社会的多元化;有助于抑制货币的恶性通货膨胀;加剧了封建势力对白银的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 (2)不同:明朝白银货币化指白银从贵重商品走向了完全货币形态;当今人民币钠入SDR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世界货币,具备世界范围内的贮藏、交易等功能的标志, 社会背景:明代:海外贸易的发展。封建制度的没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赋税制度的发展(或封建地租制度的发展或封建租细关系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 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特别提款权的制度的发展。‎ ‎【小题2】‎ ‎ ‎ ‎【解析】(1)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结合题干“…白银打破政府的禁银令…使政府失去了货币主权…促进了明代中期以后国内、国际贸易的繁荣…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集权国家专制权力由此受到了严重削弱”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结合题干“逐步取代了明政府发行的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之间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种账面资产”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阐述。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阐述的能力,本题掌握明清商业的发展及当代世界经济变化表现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信息围绕主题提炼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对于提炼观点进行论证。本题依据材料中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及影响从“实现民主自由的斗争道路具有多样性,是由国情决定”或者从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应兼顾目标与代价提取观点。论证部分前者从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政局变动情况分析回答。后者依据所学从英国或者法国革命不同分析回答。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论题:实现民主自由的斗争道路具有多样性,是由国情决定的。 ‎ 阐述:法国大革命充满暴力与血腥,是由于法国的反动势力更顽固,面临的国际环境更恶劣,暴力是对付反动势力的必要手段,作为法国的革命者可能是没有选择的余地,法国经过近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也足以证明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英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也有过暴力,也处死过国王,经历过一个回合的斗争,革命势力与封建势力都认识到通过妥协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所以,才有了“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对社会政治变革运动,不能仅凭结果进行评判,而应具体分析变革面临的诸多要素。 示例二: 论题: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应兼顾目标与代价。 阐述:民主自由是一种权利,人民享有这种权利相对于专制,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果为实现民主自由的权利,而造成长期的社会动乱,就违背了社会变革的初衷。如法国不仅革命过程中充满暴力与血腥,革命之后,由于革命过程中造成社会分裂,导致政局的长期动荡,经历近代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以较小的代价,达到了目标,并形成了通过改革解决社会矛盾的传统,使英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冲突。因此,作为社会变革的领导者,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牢记社会变革的根本目的,不应为了眼前的具体利益目标,而使社会付出惨重代价。 ‎ ‎【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需结合法国大革命、英国光荣革命来解答。 本题为难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小题1】原因:镇压人民运动的需要;甲午战争的刺激;中国武器装备和军事制度落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惨败的教训;为了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 ‎【小题2】简评:清王朝没有达到维护专制统治的目的;袁世凯势力乘机崛起,后来发展成北洋军阀集团;新军成为辛亥革命重要力量,推翻了千年君主专制制度;采用西洋的技术装备和军事制度,创办新式军事学校和培养军事人才,加速了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进程。‎ ‎ ‎ ‎【解析】本题考查清末军事改革,需结合清末军事改革的原因及评价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清末军事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小题1】因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为民主政治提供借鉴;国民政府的内政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抗战时期工业布局调整,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文化的传播等也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 ‎【小题2】原因:美国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国内战争的破坏。‎ ‎ ‎ ‎【解析】(1)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统治。主要考查抗战时期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影响。 (2)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主要考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对中国民主化的消极影响。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不利因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7.【答案】【小题1】最初形象:争强好胜,骄傲自满,容易发怒,且肚量狭小,是被批判的对象。宋代以后:“忠义”“英勇”重情重义,从外貌到品质得到美化且赋予了神秘色彩。明中叶以后:“关帝庙”遍及全国各地,民间定期对其进行祭祀活动。‎ ‎【小题2】关羽自身的优秀品质;宋明理学的影响;当政者的政治需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对财富的向往;戏曲和小说的渲染。‎ ‎ ‎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勇武、重义,但同时具有傲慢自大、容易发怒、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气量狭小也使得他与同僚关系不睦”“三国时蜀汉君臣不畏强敌的精神和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和整个社会的心理需求”“民间的关羽崇拜越来越狂热,关羽也由人而逐步变为神”; (2)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答的关键信息是“特质契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和整个社会的心理需求”“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 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