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02课 商鞅变法(测)-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1)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 【答案】D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背景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出现新气象,其中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有( ) ①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②出现了邯郸、临淄等较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③封建土地日益私有化 ④人身依附关系日趋强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经济方面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导致封建土地日益私有化,同时邯郸、临淄等成为较为繁华的商业中心,故①②③组合正确,故A正确。当时人身依附关系日趋减轻,故④错误,故B、C、D都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背景 3.春秋时期的下列现象不能反映社会转型的是( )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相地而衰征” C.生产力的提高 D.井田制瓦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社会转型的含义,A项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的瓦解,B项是春秋时期改革的内容,按田亩多少收税,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D项代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因此A、B、D三项能够反映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故A、B、D三项都排除。而C项是推动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但本身不能反映社会转型,故C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背景 4.春秋前期齐国的管仲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 ) A.经济实力增强 B.军事力量加强 C.社会性质变化 D.实现称霸目标 【答案】C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背景 5.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是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 ) A.齐国 B.魏国 C.秦国 D.赵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商鞅最初把目标放在魏国,但魏惠王没有重用他,故B正确。他建功立业的首先目标不是齐国,故A错误。秦国也不是商鞅变法的首先目标,故C错误。同理,赵国也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背景 6.商鞅之所以能在秦国实现理想,其原因不包括( ) A.出身贵族家庭 B.在魏国不受重用 C.秦孝公求贤若渴 D.商鞅本人才能突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商鞅在魏国的境遇说明其出身与其是否受重用没有多大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商鞅在魏国不受重用二投奔秦国,故B正确,排除。商鞅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受到秦孝公的赏识,从而实现了理想,故CD都正确,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背景 7.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 ①新兴地主阶级 ②自耕农阶级 ③奴隶主阶级 ④商人阶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内容 8.下图为秦国在商鞅变法中统一的商鞅铜方升,这与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关(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重农抑商 C.统一度量衡 D.改革社会风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秦国在商鞅变法中统一的商鞅铜方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铜方升用于统一度量衡,故C正确。“为田开阡陌封疆”与商鞅铜方升无关,故A错误。重农抑商也与商鞅铜方升无关,故B错误。改革社会风俗没有用到铜方升,故D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内容 9 .秦国在正式变法之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辩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答案】D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内容 10.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到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主要是因为( ) A.商鞅不是秦国人 B.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C.商鞅有谋反野心 D.商鞅的严刑峻法束缚了旧贵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是因为商鞅变法的措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故B正确。商鞅不是秦国人,显然不是原因,故A错误。商鞅没有谋反野心,故C错误。商鞅的严刑峻法针对所有人,不仅仅束缚了旧贵族,故D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影响 11.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明确“决定性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D三项都是A项的影响,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商鞅变法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才导致国力强大,统一六国,故A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影响 12.观察下图,战国时期,秦国从一个落后的边陲之国到拥有“威武的秦军”,这主要得益于商鞅( ) 威武的秦军 A.奖励耕织 B.实行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推行军功爵制 【答案】D 【解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影响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刑”,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的“轻罪重刑”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3)以上材料反映出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以后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3)使秦朝法律严苛、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 【解析】 (3)据材料三“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对以后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特点 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