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合法性”的是 A. 设置官吏 B. 楚王问鼎 C. 三家分晋 D. 兼并争霸 ‎【答案】A ‎【解析】‎ 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合法性”指的是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地方诸侯国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设置官吏是属于世袭统治权范围内的合法权力,故选A;BCD均是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实力衰微的情况下,地方诸侯国挑战周天子权威的事情,故不属于合法性行为,所以排除。‎ ‎2. 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 A. 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 B. 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 C. 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 D. 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 ‎【答案】D ‎【解析】‎ 从孔子的语言使用情况来看,在平常的时候说鲁国的语言,在诵读经典和周礼的时候用雅言,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语言虽有异,但天下一家,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孔子一个人的态度;B选项错误,孔子平日里都用鲁国语言来传道;C选项错误,这时候周天子权威已不复存在。‎ ‎3. 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 推广精耕细作 B. 推动社会转型 C. 抑制土地兼并 D. 改变地租形式 ‎【答案】B ‎【解析】‎ 材料“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实际有利于形成土地私有制,从而推动社会转型,故选B;精耕细作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特征,排除A;材料是土地兼并的根源,排除C;材料与地主无关,排除D。‎ ‎4. 唐代三省以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序分工;北宋前期的中枢部门则在其管辖权限内实现了决策、执行一体化。这一变化 A. 避免了决策失误 B. 有利于权力制衡 C. 削弱了宰相职权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答案】D ‎【解析】‎ 从唐代三省程序分工到宋代前期在其管辖权限内实现了决策、执行一体化,可提高行政效率,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错误;材料的做法可以减少决策失误,但不能避免,A项错误;由材料“决策、执行一体化”,说明宋代前期在权力制衡和削弱相权方面做得不够,排除BC。‎ ‎5. 对下表中税收信息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终结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C.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 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的至道末年农业税高于非农业税,到之后的天禧末年和熙宁十年,非农业税超过农业税,但从农业税纵向比较,数据是大体稳定的,故并不能说明农业发展衰退了,而只能说明工商业等非农产业发展了,故排除B而选C;非农业税增加幅度较大,并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走向终结,因为古代中国自商鞅变法开始直至1840年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非农业税不一定就全是对外贸易税收,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这一题的材料属于数据类图表材料。读数据图表需要注意:(1)注意数据图表和具体事项的名称;(2)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格尤其要注意横纵栏间的数据大小变化);(3)关注表格或图形的题头或说明以及出处与注释,还要注意分类栏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与题头之间的关系。‎ ‎6. 《明史.职官志》载:明朝中期以后,“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宦官内阁彼此倾轧 B. 决策权力趋于异化 C. 相权膨胀威胁皇权 D. 政局混乱皇权失控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说明明朝宦官控权力较大控制了内阁,这体现了决策权逐渐走向异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决策权控制在宦官手中,故A项错误;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制度,故C项错误;内阁制度的发展,体现出皇权的加强,故D项错误。‎ 点睛:“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宦官权力增强。‎ ‎7. 下表反映出16~18 世纪中英金、银的比价变化(据《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编制)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中国 英国 ‎1534年 ‎1:6.3 ‎ ‎1:11.5 ‎ ‎1580 年 ‎1:5.5 ‎ ‎1:11.7 ‎ ‎1635 年 ‎1:10 ‎ ‎1:13 ‎ ‎1751年 ‎1:14.9 ‎ ‎1:14.5 ‎ A. 传统农耕文明全面衰退 B. 英国商人对华贩卖鸦片 C. 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 D. 海禁政策阻滞中外贸易 ‎【答案】C ‎【解析】‎ 由上面表格来看,中国在16-18世纪金银比价总体上是上升的,这意味着白银价格总体上是下降的,究其原因是由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导致的,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故选A;金银比值的变化与白银流入流出关系巨大,而与传统农耕文明关系不大,故排除A;英国商人对华贩卖鸦片是在18世纪中后期才开始的,故B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海禁政策之下,中国对外贸易并没有完全停滞,故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D。‎ ‎8. “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 A. 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 B. 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 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D. 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答案】D ‎【解析】‎ ‎“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说明明清文学有张扬言情的倾向,但是始终摆脱不了理学的影响,即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故D项正确;明清文学没有突破理学的束缚,反映不出离经叛道的特色,故A项错误;明清文学有张扬个性的倾向,但不是主要目标,故B项错误;明清文学以小说作为主要的表现的形式,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明清文学时而张扬言情,时而明道,这从实质上说明明清文学没有完全突破宋明理学的束缚。‎ ‎9. “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B. 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与革命的预演 C. 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准备 D. 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因而备受推崇 ‎【答案】A ‎【解析】‎ 题干说到太平天国运动为戊戌变法提供了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所以对推动戊戌变法有帮助,而孙中山既自觉接受太平天国正面影响又接受其反面教训,说明天平天国运动也有助于推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故选A;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运动,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BC;D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 ‎10. 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 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C. 技术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D.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答案】C ‎【解析】‎ 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实现救亡图存,故“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但洋务运动单纯引进西方科技,而不变革封建制度,最终失败,故又“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其在学习西方方面对今天的借鉴:‎ ‎(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 ‎(2)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还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题体制,重视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洋务企业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11. 19世纪末维新思想家陈炽在《续富国策》中指出: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落后 B. 自然经济解体、工业发展缓慢 C. 洋务运动没有实现“求富”目标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 ‎【答案】B ‎【解析】‎ 材料“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表明,通商口岸开放后,国内农民和手工业者失业者较多,究其原因在于外国商品远远不断的涌入导致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且中国工业发展缓慢,无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工作,B符合题意;A与材料“开埠通商六十年”不符;C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材料所述无关;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不会导致大量的失业现象的出现,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12.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提倡民主科学 D. 推动实业救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挽救民族危亡,故A正确。发展资本主义,不属于核心动力,故B排除。提倡民主科学,属于文化思想方面,也不属于核心动力,故C排除。推动实业救国,其目的仍然是挽救民族危亡,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过程·挽救民族危亡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历程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的重点知识之一,在备考中要引起足够重视。例如,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主张设议会、行立宪,伸民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的胜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号,宣传西方民主思想,提倡民主科学;后期则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经历了以城市为中心到工农武装割据的过程。近代中国的思想发展历程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学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找到了一个可以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 ‎13. 2018年,全国高考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追思中国近代两大学堂,指出其相似点 ‎ 京师同文馆 万木草堂 A. 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办学目的 B. 西学教育思想已经风靡一时 C. 都是政府重视文化教育的体现 D. 秉承“中体西用”的办学宗旨 ‎【答案】D ‎【解析】‎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堂,其办学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万木草堂是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以“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故选D;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提倡君主立宪制,而非君主专制,A项错误;当时仍然是传统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西方办学理念刚刚出现,不可能风靡一时,B项错误;万木草学堂是私人办学,C项错误。‎ ‎14. 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 A. 古史辨析,科学求真 B. 托古改制,宣传变法 C. 动摇正统,解放思想 D. 倡导革命,维护民主 ‎【答案】C ‎【解析】‎ 由“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可知,国学大师钱玄同借重印的《新学伪经考》反驳儒家所信奉的经典著作不过是伪造的,这就是要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故选C;《新学伪经考》是基于特殊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学术探讨,并非科学求真,排除A;B是康有为写的《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排除B;材料无关倡导革命和维护民主的信息,排除D。‎ ‎15. 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重要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和参加的革命活动。‎ 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D. 标志着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由“中国人民抗日史的重要一步”说明这一事件发生在1931-1945年间,由“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和参加的革命活动”可知这一事件是指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学生为主体、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参与的运动,在推动抗日运动高涨的同时,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故选A ‎;这一事件主要的影响是在政治或者说抗日方面,所以B不是主要影响,故排除B;九一八事变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故排除C;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故D错误。‎ 点睛:这一题关键是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中国人民抗日史”、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和参加的革命活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一事件是指一·二九运动,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6. 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A. 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 B. 发动秋收起义, 建立红色政权 C. 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D. 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答案】C ‎【解析】‎ 结合材料中时间“1927年”,1927年在发动秋收起义(9月)失败后,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进行武装斗争与发展形式——开展土地革命,符合材料中信息“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特点,故选C。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属于国民革命时期的任务,而题干时间为“1927年12月”,故A项错误;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纠正“左”倾错误是1935年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 ‎17.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 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 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 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 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联系所学知识,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为了适应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的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AB两项与题干“深刻的民族性质”的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是1938年论《持久战》的发表,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抗日战争的三条线索:‎ ‎(1)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2)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抗战局面。)‎ ‎(3)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 ‎①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开始。这一时期,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这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②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 ‎③1945年8月至9月是反攻阶段。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中国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8.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答案】A ‎【解析】‎ ‎“双减双交”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条件下,为完成反帝任务实行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和“耕者有其田”均是为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采取的措施。因此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随着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 ‎19.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 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 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 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 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以及大会代表和政府委员均有一定的民主人士等信息来看,这次会议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即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故答案为B项。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排除A项;1949年一届全国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排除C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排除D项。‎ 点睛:1948 年 4 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次讲话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提出土改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提出革命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20.‎ ‎ “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段文字应出自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答案】B ‎【解析】‎ ‎“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等字眼说明当时仍然处于过渡时期,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过渡时期的临时宪法,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属于土地革命时期,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体现的均是社会主义经济而非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1. “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A. 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 B.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 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 D. 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 ‎【答案】C ‎【解析】‎ ‎“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说明是提出“求同存异”的万隆会议。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C正确;A是日内瓦会议内容;B是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D中制止新殖民主义不符合材料主旨。‎ ‎22. 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A. 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 B. 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 C.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D.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 ‎【答案】C ‎【解析】‎ 材料显示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到1957年下降为62.3%‎ ‎,说明工业化比重逐渐上升,经过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促使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C正确;农业并不是受到破坏,是因为工业化突出,A错误;农村社会此时没有更大变革,B错误;D是大跃进时期。‎ ‎23. 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A. 八字方针的制定 B.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 改革开放的实施 D. 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答案】B ‎【解析】‎ 从包产到户在不同时期的遭遇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在“左”倾错误严重时遭到批判,在思想路线和经济政策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时又得到肯定。故答案为B项。A、C项不符合材料总体信息,排除;D项说法片面,经济政策也有不受“左”倾错误干扰的时期,排除。‎ 点睛: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成功探索包括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1960年针对三年经济困难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文革”期间两次成功的探索。探索中的重大失误包括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制定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开展;1966—1976年“文革”期间,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国民经济损失严重。‎ ‎24.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 加入世贸,融入全球 B. 开发浦东,打造上海 C. 政企分开,权责明确 D. 包干到户,提高收入 ‎【答案】A ‎【解析】‎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更加全面地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符合题干材料中市场扩大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这一表述,A项正确。浦东的开放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旨在将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同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因此浦东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国家正确的经济策略带来的,而市场的扩大则体现不明显,故B项错误。政企分开,权责明确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中经济学家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市场的扩大对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的促进作用。‎ ‎25. 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 ‎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被改变②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③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还存在着,故①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还没有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故②也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是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出来的,这说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断积极参与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能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得到了认可和肯定,故D符合题意,所以选D。‎ 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 ‎26. 某学者指出,雅典人认为城邦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公民群体,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但是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材料表明 A. 参与城邦生活是雅典人的权利和义务 B.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 雅典城邦具有排外和开放的双重性质 D. 外邦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公民阶层 ‎【答案】C ‎【解析】‎ 由“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说明雅典城邦的排外性,由“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可以得出其开放性,故选C;AB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D的说法本身不符合史实,雅典公民指的是除奴隶之外的雅典本邦成年男子,故排除D。‎ 点睛:“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有时我们所认定的答案以为就是课本所学或者是自己看到的材料出处,但是却没有关注材料本身所表达的真实意思,而这一真实意思往往不是我们主观判断的,所以做选择题时,一定注意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尊重材料的原意,而不是先入为主。‎ ‎27. 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昌和人们的安宁而幸福的生活”(《论共和国·论法律》),“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国家篇·法律篇》)。这说明他 A. 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B. 批判了市民法的狭隘 C. 主张公法要高于私法 D. 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答案】D ‎【解析】‎ 西塞罗的主张是说法律要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服务,要弃恶扬善,故选D;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精神,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与题目主旨不符,所以排除;题干中的信息没有对市民法的批判,故排除B;题干没有提到公法与私法的区别,故排除C。‎ ‎28. “它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这个时代的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材料中的“这个时代”‎ A. 推翻了基督教会神权统治 B. 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 C. 描绘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D. 直接引发了近代科技革命 ‎【答案】B ‎【解析】‎ 由“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等信息可知,上述时代反对中世纪神权统治而且开启了近代科学,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故选B;A应该指的是宗教改革,C应该指的是启蒙运动,D应指的是市场需求与科技条件的具备,故排除BCD。‎ ‎29.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实际上是在强调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是不可避免的,即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A正确;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而未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欧洲出现“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B;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而非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排除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与新航路无关,排除D。所以选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30. 康有为指出:“民之立君者,以为己之保卫者也。盖又如两人有相交之事,而作中保也。故凡民皆臣,而一命之士以上,皆可统称为君”。与康有为这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A. 自由平等 B. 社会契约论 C. 天赋人权 D. 人民主权说 ‎【答案】B ‎【解析】‎ ‎“民之立君者,以为己之保卫者也”意为民众设立君主的目的是保护民众自身的利益,与近代启蒙思想家提出社会契约论思想相近,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排除A、B;人民主权说指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民之立君者,以为己之保卫者也”,结合所学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分析解答即可。‎ ‎31.‎ ‎ 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一般都把“民主”理解为古希腊式的民主,因此认为民主是危险的,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人们也相信,在国家管理中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美国1787联邦宪法规定 A. 各州保留一定自治权 B. 国家实行联邦制共和制 C. 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D. 两院实行不同的选举制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可知,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认为“暴民专政”的根源在于直接民主。美国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这从某种程度上符合“暴民专政”的特点。显然,防止“暴民专政”最好的办法是“精英政治”,即美国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的间接民主形式可以对“暴民专政”进行牵制,减少其危害。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是中央政府(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可以排除;C项是为了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B项显然不符合题意。‎ ‎32.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法律条文,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 德国议会权力不受皇帝限制 B. 德国开始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 C. 德国议会通过选举组建政府 D. 德国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可知,德国议会权力受到皇帝的限制,故A项错误;德国政府是由皇帝任命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故D项错误;材料中规定了德国议会的权力和产生,这说明德国开始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故B项正确。‎ ‎33. 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 古典音乐盛行于中世纪,根据材料信息“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可知这一时期已出现资产阶级,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音乐家逐渐摆脱了封建势力和旧思想的束缚,走向追求自由和自主的道路,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是19世纪中叶,而这一时期音乐的特点是浪漫主义,故C项正确。 民族主义的音乐流派重在弘扬本民族特性,而材料信息不涉及民族特性的相关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推断出材料所描绘的是19世纪中叶时期,而现代主义音乐流派兴起于20世纪,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4. 下表为英、美、德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英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始终居各国之首 B. 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增速不断加快 C.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 英、美、德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 A中的绝对数据是三个国家里最高的,但这并不能表明发展速度最快,而且题干所述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所以A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表格中各国的工业生产都在增长,但并不是增速不断加快,故B的表述不符合史实;C符合题意,第二次科技革命大大地促进了美德英等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各国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原因,故选C;D说法错误,英美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故排除D。‎ ‎35. 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不矛盾主要表现在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 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 努力实现和平民主 ‎【答案】D ‎【解析】‎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排除A;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是农民的土地要求,排除B;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C;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推进了和平民主的进程,故选D。‎ ‎36. 斯大林普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需要大批资金,而苏联既不能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谋求贷款,更不能采用殖民掠夺的方式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本,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只能依赖自己国内资金,为此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但农业长期为工业化建设让步会造成国民经济的不平衡和非健康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AB两项苏联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D项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而非解决工业化建设资金方法。‎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政策 ‎37. 1933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对于此举,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每日邮报》上写文章盛赞:“罗斯福总统做得极其正确。”凯恩斯如此盛赞是因为该项政策有助于 A.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 刺激外贸,复苏经济 C. 恢复银行经营信誉 D. 扩展市场消费能力 ‎【答案】B ‎【解析】‎ 美国政府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是为了促使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从而有助于复苏经济,故选B;A错在了“全面”,美元贬值与全面干预经济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A;题干中的信息不是恢复银行信誉的举措,故排除C;题目主旨是刺激出口而不是扩展市场消费能力,故排除D。‎ ‎38. “一个国家为了保持其支配地位,它必须将其资源用于军事力量、对盟国的财政支持、向外国提供援助以及同维持国际经济有关的成本等方面……随着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从而国际体系进入一种失衡状态。”下列现象,与上述原因最吻合的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B. 英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 C. 苏联的经济困难与解体 D. 美国失去对联合国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由题干中的一国为了“保持其支配地位”会将其资源用于“对盟国的财政支持、向外国提供援助以及同维持国际经济有关的成本等方面”,就会导致其“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要保持其美元的支配地位,就要维持美元价格的稳定,而各国兑换美元会导致美国国内美元减少,所以为了维持能够兑换,就要增发美元,而增发又会导致美元贬值,无法保证其稳定,因而这一体系就会走向崩溃,故A与上述说法一致,所以选A;英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积极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导致的,故排除B;苏联的经济困难与解体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质变,与题干中的经济不符,故排除C;美国对联合国的控制时间很短,而且也不属于经济领域,故排除D。‎ ‎39. 法国高蒙公司在介绍运作电影的经验时说:“现在我们往往以这样的方式来生产电影,采用法国导演和制片、采用好莱坞明星配置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在法国或意大利等国拍摄,在法国融资。《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等都是合作拍的,取得了很好的票房。”这一“经验”实际上反映出 A. 高质量电影可带来经济效益 B. 高蒙公司最先实行电影业的合作 C. 经济全球化对电影业的影响 D. 国际合作促进了法国电影业繁荣 ‎【答案】C ‎【解析】‎ 法国高蒙公司介绍运作电影的经验是“采用法国导演和制片、采用好莱坞明星配置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在法国或意大利等国拍摄,在法国融资”,这说明法国电影的繁荣是得益于经济全球化,故选C;A的说法是对的,但是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A;题干中的信息没法得出高蒙公司最先实行电影业合作,故排除B;D是表面就可以得到的信息,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实际上反映出”这一要求,故排除D。‎ ‎40. 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就要求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决议草案最终以128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这反映出 A.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 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日趋合理 C. 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 D. 联合国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答案】A ‎【解析】‎ 材料“决议草案最终以128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日趋合理”;C项包含在A项之中;D项不符合史实,联合国的职能没有发生改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20分,第42题10分,43、44、45题各10分,共4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继承了北洋政府的法律,形成了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体系,国家现代法制初具规模。但囿于当时之国情,这些法典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步履艰难。‎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范围内移植西方近代宪法观念、宪法文明成果(精华)并将其本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的,《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究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制宪历程中呈现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政建设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特点: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体现救亡图存;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制宪的过程充满曲折。‎ 原因: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努力; ‎ ‎(2)评价: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法制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为依法治国提供保障;但是宪政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 ‎【解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特点: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体现救亡图存;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制宪的过程充满曲折。‎ ‎(2)由材料“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法制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为依法治国提供保障;但是宪政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探索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和演变的。甲午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道遭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仁人志士从救亡图存、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目的出发,在制度与文化、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开辟了向国外学习的现代化之路。这就决定了启蒙与救亡互为表里,仿效与探索相辅相成。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言,它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近代的中国在帝国的黄昏中醒来,在思想的汇合中扬弃,逐渐踏上了蜕变与新生的历程。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的演变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历史逻辑,即不同的历史时代面对的主题和任务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思想与理论成果。‎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相关具体史实,围绕“时代主题与思想理论探索”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救亡图存与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中国人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19世纪90年代,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西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并将之付诸实践,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示例二:民主革命浪潮中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每况愈下。为此,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但均以失败告终。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装起义的浪潮中不断丰富民主革命思想,形成了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政府和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面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民主革命浪潮的不断高涨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发展。‎ 示例三: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一邓小平理论,并使其不断深化和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的形成和不断发展。 ‎ 说明:若学生拟定“北洋政府黑暗统治下的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论题也可,阐述要结合思想或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内涵、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言之有理,史实准确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信息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进行论证,本题可以从“救亡图存与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民主革命浪潮中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信息提取观点,第二小问论证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不断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探究开放型非选择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1. 情景开放型。这类试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表格,让同学们通过识图或分析表格、材料完成相关问题。解答这类题时经常需要利用一些原理和史学常识解答。 ‎ ‎2. 角色体验型。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充当历史当事人,进行角色体验。这种开放题,较能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体验品质等。注意解答时根据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整理。‎ ‎3. 仿写型。即给出一份样本,要求学生仿照样本的内容,根据列出的条件完成测试的题型。‎ ‎4. ‎ ‎ 多种评价型,即通过创设新情境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命题者对此不作评判性界定,由学生选定论证的切入点。解答这类试题时,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请考生从给出的43、44、45三道历史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 ‎4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铁道部逐步开始主辅分离的进程,铁路系统内的学校、医院、工业工程等辅业逐渐被分离出去。2005年,为缩减管理层级,铁道部正式撤销了铁路分局。当然,这些“断尾求生”式的改革并未涉及铁道部体制的核心……即政企合一型的垄断体制。2008年中央政府提出了旨在优化政府职能的大部制改革,此旧垄断封闭的铁道部体制直接阻碍了政治系统整体优化的实现。‎ ‎2012年,铁路“两院”改革完成,铁路系统的检察院与法院正式移交地方。在此之后,在2013年的铁道部改革方案中,铁道部职能一分为三: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 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铁道部作为独立、政企合一部门的历史就此终结。‎ ‎——摘编自马得勇、张志原《观念、权力与制度变迁:铁道部体制的社会演化论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道部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道部体制改革的意义。‎ ‎【答案】(1)背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大部制改革的推行;铁道部原有体制存在严重弊端等。‎ 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简政放权、政企分开等。‎ ‎(2)结束了政企合一体制,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析】‎ ‎(1)由材料“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铁道部逐步开始主辅分离的进程,铁路系统内的学校、医院、工业工程等辅业逐渐被分离出去。2005年,为缩减管理层级,铁道部正式撤销了铁路分局。”可以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由“2008年中央政府提出了旨在优化政府职能的大部制改革,此旧垄断封闭的铁道部体制直接阻碍了政治系统整体优化的实现”和大部制改革的推行和铁道部原有体制存在严重弊端等。第二小问,由材料“2003年……2013‎ 年”来看,铁道部体制改革的特点是逐步推行、渐进改革。由材料“并未涉及铁道部体制的植心……即政企合一型的垄断体制”和“铁道部职能一分为三: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体现了简政放权、政企分开的特点。‎ ‎(2)铁道部体制改革的意义要从铁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归纳,可以答为:结束了政企合一体制,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4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17年9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主题为“联合国维持和平改革;执行和后续行动”的高级别会议。会议引起联合国会员国高度重视。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副总统彭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以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分别代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与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到会并讲话。他说,每天维和人员都在为建立持久和平创造条件,维和行动仍然是一个“成本效益极高”的工具,但一些问题亟待改革,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古特雷斯说:“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政治的首安地位,以使维和行动的部若对外交努力提供积极支持,而不是将其替代;第二,维和行动的装各应当得到适当保障;第三,维和行动应当维护联合国的价值观;第四,必须与非盟和欧盟等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构建这种伙伴关系并在各方支持下,联合国就一定能够使维和行动适应断旧挑战,使其变得更加有效和具有成本效益。”‎ ‎——据《安理会商讨联合国维和改革的执行和后续行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联合因维持和平改革”设想。‎ ‎【答案】(1)困境:维和行动的财政拮据;维和行动的立法缺位;现有维和规则存有较大缺陷;某些大国强行介入维和行动。‎ ‎(2)设想:尊重维和地区的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维和行动的装备应有所保障;维和行动应遵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宗旨;应注重与相关区域性组织的合作。‎ ‎【解析】‎ ‎(1)困境: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中的“成本效益极高”、“维和行动的部署对外交努力提供积极支持”、“维和行动的装备应当得到适当保障”、“‎ 必须与非盟和欧盟等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等信息并结合联合国维和的有关史实可以得出:维和行动的财政拮据;维和行动的立法缺位;现有维和规则存有较大缺陷;某些大国强行介入维和行动。‎ ‎(2)设想: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材料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讲话可以推论出其设想应该是:尊重维和地区的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维和行动的装备应有所保障;维和行动应遵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宗旨;应注重与相关区域性组织的合作。‎ ‎4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冯梦龙(1574-1646年)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通俗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他认为通俗文学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在《叙山歌》中,他提出要“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文学主张。在传奇《酒家佣》的序文中曾这样说道:“世人但勿以故事阅传奇,直把作一具青铜镜,朝夕照自家面孔可矣。”他的那些记录当时的历史事件的著作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供市井细民阅读的拟话本、长篇说部、小说类书,以及剧本民歌、笑话等有更大的读者群。‎ ‎——摘编自《冯梦龙通俗文学观浅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冯梦龙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梦龙文学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答案】(1)特点:文学体裁丰富;内容具有通俗性、写实性;强调真情实感;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具有冲破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 ‎(2)背景: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社会世俗化趋势加强;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出现。‎ ‎【解析】‎ ‎(1)根据“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通俗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真情的流露”“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世人但勿以故事阅传奇,直把作一具青铜镜,朝夕照自家而孔可矣。”概括出特点。‎ ‎(2)冯梦龙(1574-1646年)生活的明末清初时期,联系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回答历史背景,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 ‎【名师点睛】‎ ‎(1)冯梦龙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通过通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即可。‎ ‎(2)冯梦龙文学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需要联系冯梦龙生活时代的特征,即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文化。‎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