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 A. 通过选官实现平等 B. 选官路径推崇荐举 C. 按照才能选拔官吏 D. 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三人的主张是关于按能选官都没有涉及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选官的途径,故B项错误;从“举贤才” “因能授官”“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知都是按才能选官,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按才能选官没有涉及选官对象已经向百姓普及,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 做题关键要紧紧结合材料,注意:选项表述正确,并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抓住“举贤才”“因能授官”“有能则举之”是关键信息即可。‎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都主张“礼”、“法”并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儒家思想更重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但强调贵贱有序,排除A;道家思想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法家强调人与法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选C;儒家主张“礼”、“法”并用,排除D。‎ ‎3.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②奠定中国奴隶主经济基础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故①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属于思想方面,不可能奠定中国奴隶主经济基础,故②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③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故④正确。故①②③④组合错误,故A排除。①②③组合错误,故B排除。①③④组合正确,故C正确。②③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 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 B. 专制主义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 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D. 道教兴起,佛教传人,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即是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C项正确。A项发生在汉景帝时期,与题干汉武帝时期不符,排除。专制主义体制在秦朝时已经确立,B项说法错误,排除。佛教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5.三国时期,官学一撅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 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 “贵儒”又“尊道”‎ C. 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 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答案】B ‎【解析】‎ 根据“遵儒者之教”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明两人都“贵儒”,根据“履道家之言”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两人都“尊道”,故答案选B。三国时期,儒家思想虽遭到一定的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传统文化没有断裂,排除C;题干没有体现佛教,排除D。‎ ‎6.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这主要反映出 A. 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 B. 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 C. 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主导地位 D. 北宋时期迷信色彩浓厚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用酒祭祀作佛事”,可见佛道思想渗入民众生活,与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家思想逐渐合流,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民间丧葬习俗,并不能反映“各个方面”,故A项排除;北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创立,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哲学,故C 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文化心态,故D项排除。‎ ‎【点睛】“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用酒祭祀作佛事”是解题的关键。‎ ‎7.“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 A. 宋明理学 B. 董仲舒新儒学 C. 荀子思想 D. 维新思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两宋理学主张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理,先有理而后有万物,并认为“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就是天理,主张“存理去欲”,从而使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与材料信息“世界本原”“思辨色彩”等相符,故A项正确;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主要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春秋大一统”等,并未探讨世界本原问题,与材料信息“世界本原”“思辨色彩”等不符,故B项错误;荀子主张礼法并用、“君舟民水”、性恶论等,并未探讨世界本原问题,与材料信息“世界本原”“思辨色彩”等不符,故C项错误;维新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并未探讨世界本原问题,故D项排除。‎ ‎8.朱熹指出:“小道小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 A. 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 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 C. 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 D. 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 ‎【答案】B ‎【解析】‎ 材料认为小处也有理,是理学中格物致知的体现,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探究,排除A项;科学实验起源于近代西方,材料中没有倡导科学实验,排除C项;重视经验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 点睛:程朱理学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掌握天下之理,从而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9.“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丁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下列思想与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A.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B. 朱熹的格物致知 C.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D.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 ‎【答案】C ‎【解析】‎ ‎“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属于反对空谈,讲求实际的学风,符合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C正确;其他人的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0.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 A. 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B. 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C. 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 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答案】A ‎【解析】‎ 清末的革命者大力宣传王夫之是因为他“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想通过宣传王夫之激起人民的反清斗志;而清政府追褒王夫之是因为他的“忠君守礼”, 通过追褒王夫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反映了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对王夫之的不同评价,没有涉及王夫之的多面性,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 ‎11.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才的重要标准,非孝者廉者不能为官。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被作为天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是汉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 A. 开士人入仕之先河 B. 加速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C. 保证了官员的品学兼优 D. 杜绝了不良社会风尚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从察举制考查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孝和廉是当时社会最推崇的,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故体现出儒家思想政治化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士人入仕在先秦就已经存在,孔子说“学而优则仕”;C选项错误,孝廉并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无法保证品学兼优;D选项错误,这一选官制度不能杜绝不良风尚,只能说是对社会风尚起到积极影响。‎ ‎12.《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墨子·亲士》中云:“人国而不存在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 百家争鸣的局面加剧诸侯争霸 B. 墨家的主张未对政局产生影响 C. 儒家思想更符合当时时代需求 D. 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A颠倒了因果关系,应该是诸侯争霸促进了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所以排除。根据所学知识,C项本身是错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没有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排除B;子贡作为当时的一个知识分子,在当时起到“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的作用,D正确。‎ ‎13.1952年,中国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高等学校由211所减为182所,其中综合性院校由55所减为13所,工科院校由33所增加为39所,师范院校由12所增加为32所,农林院校由17所增加为29所。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被取消。此外,私立大学和原教会大学全部改为公立。这次高校院系调整 A. 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仿效了英美高校体系限制人文社会科学 C. 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的情况下作出的举措 D. 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调整工作的重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体现了在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中,工科、农林、师范院校增加了,工科院校增加是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农林院校增加是为了培养农业人才以配合工业化进程,师范院校增加是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因此这次院系调整是为了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A项正确;从材料“195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当时建国初期,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效仿苏联的体系,故B项排除;三大改造是1956年完成的,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突出国防科技,故D项排除。‎ ‎14.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这说明启蒙运动 A. 宣扬理性主义反对思想禁锢 B. 重视知识价值反对天主教的愚味思想 C. 其主要目的是驱逐天主教的黑暗 D. 要求人们有独立的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的本质就是理性主义,所以,材料强调的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反对思想禁锢,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没有反映出启蒙运动与天主教会之间的关系,故B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人格的独立,故D项排除。‎ ‎15.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暑、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况万国舆图》等图书。材料表明利玛窦 A. 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 B. 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 C. 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 D. 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D ‎【解析】‎ 利玛窦在教堂中放置的这些东西都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这使得中国人认识到更多的西方先进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利玛窦对经济方面的努力;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学东渐”的思想,更提不上“改造”中国;C选项错误,错误,利玛窦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传教,其他的都是手段。‎ ‎16.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 A. 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 B. 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 C.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 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何心隐认为“寡欲”是一种自然人性论,反对程朱理学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排除A选项,本题选择B选项。何心隐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在当时不可能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何心隐代表新兴阶级,他也是儒家的代表,而不是新兴阶级的代表,排除D选项。‎ ‎17.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人中国 ‎【答案】A ‎【解析】‎ A选项正确,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对主权的认识也更加深刻。B选项错误,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失败中国国际地位迅速下降,清朝政府放弃了天朝上国的思想;C选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甲午战争对当时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体现不出是近代中国的分水岭;D选项错误,西方主权思想引入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开始了。‎ 点睛: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活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18.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这主要表明我国 A. 科技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 B. 优先发展航天和国防科技 C. 体制改革向科技领域扩展 D. “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各个项目都是与科技有关的,说明中国科技发展出现了新的格局,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不只是航天和国防科技;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改革的内容;D选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 ‎19.15世纪后期以来,古登堡(注:西方活字印刷术发明人)版《圣经》发行,学者们能得到可靠和标准的《圣经》进行讨论和争论,阅读《圣经》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由上述材料推断 A. 科学知识为神职人员垄断 B. 印刷技术推动了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思维 D. 宗教迷信在欧洲广泛流行 ‎【答案】B ‎【解析】‎ 活字印刷术使得《圣经》更加普及,使得人们自己读到了圣经,开始怀疑教皇的解释,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活字印刷术推广使得神职人员垄断被打破;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与启蒙运动相关的内容;D选项错误,宗教并不能算作迷信,在此之前宗教也传播广泛。‎ ‎20.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南北方 A. 分裂对立势难消除 B. 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C. 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 对社会安定的愿望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可知,南北朝皆体现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故选B;分裂对立势难消除说法错误,排除A;经济发展趋于平衡,对社会安定的愿望与材料无关,排除C,D。‎ ‎2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道家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材料强调的是道家思想。B项是道家思想,故选B。A是法家思想,C是董仲舒的儒学思想,D是理学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辩证法的运用带有普遍性,许多思想家和学术流派在阐述自己的理论学说时体现出辩证思维方式,不断推动中国哲学的辩证法的发展。《周易》和道家的《老子》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 ‎22.“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A. 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B.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C. 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D. 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和所学知识可以推断此言论属于“天人感应学说”,此学说体系是西汉儒学董仲舒提出成为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基础,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对材料“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3.“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董仲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理论而非孔子的理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理论而非老子的理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理论而非韩非子的理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 ‎【名师点睛】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术语。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明宋濂《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24.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 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 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C. 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 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思想主张对晚清“民权共和”思想起到理论的先导作用,这种思想主张应当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B项符合题意,黄宗羲的思想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了基础。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不能反映王阳明思想的特点,说法错误;D项李贽没有民权共和的主张;排除AC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黄宗羲的思想 ‎25.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 A.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B. 以哲学探究为己任 C. 贯穿唯物、唯心之争 D. 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是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所以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明理学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不是单纯的以哲学探究为己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唯物、唯心之争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这些“论”的共同基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伦理道德而非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封建伦理道德 ‎【名师点睛】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26.‎ 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A. 精英政治 B. 代议制民主 C. 直接民主 D. 贵族政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苏格拉底对公民大会的嘲讽。其不满主要针对的是公民大会的成员构成,认为公民大会被大量诸如铁匠、农民、小商贩等缺乏政治素质的人所充斥。与反对缺乏政治素质的人参政相应的即提倡精英政治,故A项正确。材料中缺乏足够信息支撑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没有“代议制”的主张,故B项错误。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的代表,材料里面表现的是苏格拉底对公民大会的不满,故C项错误。与缺乏政治素质的人相对的并不一定是贵族,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 ‎27.以下是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的思潮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 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每周评论》和《新青年》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最多来看,说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故答案为A项。B项“唯一途径”和C项“都是马克思主义者”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从材料信息来看,《每周评论》和《新青年》发表的西方习俗礼仪为主题的文章较少,排除D项。‎ ‎28.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见,胡适主张 A. 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 B. 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 C. 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 D. 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知,A错误、C错误。而D中的西方文化中国化也不符合题中的关键词句。且D与洋务派、维新派相关。而B符合材料的意思,故正确答案为B。‎ ‎29.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答案】D ‎【解析】‎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政治始终;B项不符合史实,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C项说法错误,主流价值观依然是儒家思想;D项正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对商人看法的观念。‎ ‎30.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达尔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可以看出这是追求的平衡和制衡作用,这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类似,故选B。A项主张的是开明的君主制;C项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学说;D项是生物学家,提出的是生物进化的观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思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8分)‎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们的核心观念是“通识学习”,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念开办学校。人文主义者相信,“通识学习”是实现真正自由,确使人类潜力能够得到完全发挥的关键。通识学习的内容包括历史、道德哲学、雄辩术、文法、诗歌、数学、天文以及音乐,其目的在于以此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按照希腊人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心灵的准则,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强调身体教育,学生被授以标枪技巧、箭术、舞蹈,并被鼓励练习奔跑、摔跤、狩猎和游泳。人文主义教育被认为是为未来生活进行的实际准备,它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出伟大的学者而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市民。它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 ‎——(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1912年,德国留学数年的蔡元培担任首任教育总长,他特别强调: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同时,他深感国人年长而失学者为之众,欲求教育普及,特设立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两教育司鼎足而三。2月,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为:军国民主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前两者旨在强兵富国,后三者均以培养共和公民的“完美人格”为目的,并用以节制前两者的副作用。‎ ‎——张晓唯《蔡元培评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通识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蔡元培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其对通识教育的新发展。‎ ‎【答案】(1)特点:以人为本 ;通识学识、文理兼修(教育内容广泛),侧重人的素养提升和潜能激发;重视德育、体育,强调人的身心健康;面向未来,注重全面发展;影响深远。‎ 影响: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有利于近代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为社会的现代化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2)背景:忠君尊孔思想顽固强大,清末教育改革有限;教育落后,失学者众多;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民国创立;主权遭到侵犯,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的需要;蔡元培受西学影响,倡导民主,开启民智。‎ 新发展:社会教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三者相结合;提出新的教育方针,如:军国民主义教育等五种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和培养公民的完美人格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通识教育”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通识学习’是实现真正自由,确使人类潜力能够得到完全发挥的关键。通识学习的内容包括历史、道德哲学、雄辩术、文法、诗歌、数学、天文以及音乐,其目的在于以此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强调身体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市民。它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和所学可以总结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信息“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和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答案,答出三点即可。‎ ‎(2)本题考查蔡元培教育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得出忠君尊孔思想顽固强大,清末教育改革有限;结合所学知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得出主权遭受侵犯,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民国创立;蔡元培自身的角度即蔡元培受西学影响,倡导民主,开启民智。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信息“普通教育……专门教育……特设立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两教育司鼎足而三……针对清朝学部1906‎ 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前两者旨在强兵富国”可以总结出答案。‎ ‎32.【历史选修1: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材料 1906年预备立宪开始两个月后,清廷颁布中央官制改革方案,规定“刑部改为法部,专任司法。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晚清司法改革由此开始。大理院效仿西方,是近代意义上的最高法院,时人称其为三权分立之肇端。“改寺为院”的理由十分牵强——出洋考察的大臣们认为大理院名称更接近西方和日本的“大审院”,操作更为简单易行,实际上是地位较低的大理寺改为最高法院,可减少对皇权的制约,实现清政府大权统于朝廷的改革目标。法部与大理院分权后,一切司法事权全归以往参与陪审、复核死刑的大理院掌握,昔日大权在握的刑部竟成“闲曹”,于是部院相争,改革遭遇重重阻力。正是由于清廷“大权统于朝廷”的内在需求,导致其官制改革方案,对于司法机构的改革路径,设计并不合理——为了以行政掌管控司法,将位高权重、实质具有最高法院功能的刑部改设为最高司法行政机构,而将位卑权轻、并无最高司法审判权力的大理寺改为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仍然压低其品秩,以便控制。这种角色错位,导致大理院与法部之间龃龉不断,据理力争的大理院与负隅顽抗的法部,陷入激烈冲突的漩涡,严重影响了司法改革的进程。同时,这种改革路径,致使最高司法审判机构出身卑微,一开始就低人一等,位居行政机构之下,为司法独立埋下了观念障碍。‎ ‎——摘编自韩涛《晚清官制改革中的“改寺为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司法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效仿西方;维护皇权;部院分权;司法机构改革设计不合理。‎ 背景:西方司法制度传人;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民族危机;传统司法制度影响。‎ ‎(2)影响:客观推动司法近代化;为司法独立埋下了观念障碍;延缓了司法改革进程;加剧政治混乱。‎ ‎【解析】‎ ‎(1)‎ 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进行归纳即可。据材料“‘参酌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可得出中西结合;据材料“对《大清律例》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成果主要体现在《大清现行刑律》……还制订了《民事诉讼律草案》等一系列法典”可得出司法改革全面、成果显著;据材料“将刑部改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作;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专掌审判”可得出司法初步独立;同时清政府主动进行司法改革,适应了时代发展。根据材料“其专断、不公、野蛮也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可得出传统封建司法制度的弊端;根据材料“参酌各国法律”可得出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传入;根据材料时间“1902年至1911年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内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国际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同时1905年清末新政的实行起了推动作用。‎ ‎(2)可以从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秩序、法律发展以及外国法治思想的传入角度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