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_1912年)课件(76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_1912年)课件(76张)

第 4 讲 晚清时期的 中国 ( 1840~1912 年 )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内容索引 通史知识整合 高频考向突破 压轴大题导练 通史知识整合 鸦片战争到 1912 年清帝退位 (1840 ~ 1912 年 )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空坐标 主干知识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1840 ~ 1894 年 ) 政治 (1) 列强的侵略 —— 两次鸦片战争 ① 鸦片战争: 1840 ~ 1842 年,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 1860 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联合发动,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2) 中国人民的反抗 —— 太平天国运动 ① 背景:鸦片战争后,封建压迫和西方侵略激化矛盾 ② 过程:爆发 —— 金田起义;高潮 —— 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转折 —— 天京变乱;防御 —— 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失败 —— 天京陷落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1840 ~ 1894 年 ) 政治 (3) 革命纲领 ①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② 《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经济 (1)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 洋务运动兴起: 19 世纪 60 ~ 90 年代,洋务派以 “ 自强 ”“ 求富 ” 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3)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 文化 (1) “ 新思想 ” 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阐述了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思想 (2) “ 中体西用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提出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的思想,掀起了洋务运动 (3) 早期维新思想: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社会 生活 (1) 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并行不悖 (2) 交通与通信的进步 ① 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② 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 唐胥铁路 ) 通车 ③ 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3) 近代报刊的出现: 1872 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 (1894 ~ 1912 年 ) 政治 (1) 沉重的民族危机 ①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 1895 年 )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 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 1901 年 )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工具 政治 ( 2) 中国人民的抗争 ① 戊戌变法: 1895 年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898 年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 ② 义和团运动:农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但也存在着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③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掀起 “ 实业救国 ” 的热潮;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的斗争等 (2)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文化 (1) 维新变法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 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民主共和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 (1894 ~ 1912 年 ) 社会 生活 (1) 物质生活的变化 ① 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 断发易服 ” 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2) 交通事业的进步: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 通信工具的变迁: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 (4) 大众传媒的发展 ① 报刊业的发展:维新派、革命派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② 1905 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时段特征 政治上: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统治于 1912 年结束 。 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 “ 实业救国 ” 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 思想上:清朝统治者从 “ 天朝上国 ” 的迷梦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 中体西用 ”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高频考向突破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晚清时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8 卷 Ⅰ , 28 、 41 ; 18 卷 Ⅱ , 28 ; 17 卷 Ⅰ , 29 ; 16 卷 Ⅰ , 29 ; 13 卷 Ⅰ , 29 、 40 ; 13 卷 Ⅱ , 29 ; 12 卷, 41 ; 11 卷, 29 、 3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8 卷 Ⅱ , 42 ; 18 卷 Ⅲ , 41 ; 17 卷 Ⅰ , 28 ; 17 卷 Ⅱ , 28 、 41 ; 17 卷 Ⅲ , 28 ; 16 卷 Ⅰ , 28 ; 16 卷 Ⅱ , 40 ; 16 卷 Ⅲ , 41 ; 15 卷 Ⅰ , 28 ; 15 卷 Ⅱ , 28 ; 14 卷 Ⅰ , 28 ; 12 卷, 30 晚清时期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18 卷 Ⅲ , 28 ; 17 卷 Ⅲ , 41 ; 16 卷 Ⅲ , 28 、 29 ; 15 卷 Ⅱ , 29 ; 14 卷 Ⅰ , 29 ; 14 卷 Ⅱ , 28 ; 13 卷 Ⅱ , 40 ; 12 卷, 31 考向一 晚清时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 对列强侵华的四方面认识 (1) 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 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 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认知深化 (4) 关于列强侵华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对中国而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最主要的,我们应看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 2.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的转型 (1) 表现 ① 政治:中国的领土等主权沦丧,但形式上还有一个代表全国的政府;各阶层人民反抗斗争,如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等。 ② 经济:列强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兼有早期的资本输出,体现了工业文明的内在要求。代表农耕文明的小农经济逐步走向解体,但比重仍很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另一方面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变动较大,出现外商企业等近代企业。 ③ 思想:出现 “ 向西方学习 ” 的新思想,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但基本没有付诸实践。 ④ 社会: “ 买办 ” 、无产阶级等新兴阶级出现;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渐传入中国。 (2) 认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诸多领域发生巨变,被有些人认为是 “ 数千年未有之巨变 ” 。但变化局限于一定范围,广大内地和人民的生活所受影响并不太大,列强的侵略势力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中国还在农业文明的道路上徘徊。 3.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政局的变动 (1) 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1861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总理衙门,它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使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2) 主张同外国侵略者 “ 尽心议和 ” 的政治派别掌握了清朝的政权。 1861 年,咸丰帝病逝后,慈禧太后勾结奕  发动政变,控制了清政府的实权。 (3) 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列强迫不及待地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也迫切需要列强的帮助。 1862 年,清政府 “ 借师助剿 ” 。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基础上勾结起来,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 (4) 汉族官僚势力不断扩大。同光年间,汉族督抚数量增加,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技术精良,掀起了一场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以 “ 自强 ”“ 求富 ” 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特征 (1) 广泛性:主要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其原因是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的利益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利益以救亡图存方面具有一致性。 (2) 开放性: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人们的眼界进一步开阔,更加深入地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 (3) 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从甲午战前的器物到甲午战后的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 (4) 继承性:先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等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就是质的飞跃,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统治,而是反对封建统治,进而发展资本主义以救亡图存。 (5) 阶段性: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反侵略为主,表现为直接对外,原因是列强的侵华方式表现为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辛丑条约》签订后,则往往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原因是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家国情怀: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不断高涨。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核心素养感悟 1. 命题点:近代留日学生的分布状况 (2017· 课标全国 Ⅰ , 29)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 1 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 ,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真题导练 √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抓题眼  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留日学生占绝大多数,山西、陕西等地经济落后,留日学生相对较少 。 找错点  “ 革命活动 ” 未必会影响留学教育; “ 政策 ” 未变化; “ 势力范围 ” 与留日学生分布无关联 。 2. 命题点: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中日 “ 舆论战 ” (2018· 课标全国 Ⅰ , 28)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 包装 ” 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 “ 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 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 进程 B .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 外交 D .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 民主革命 √ 抓题眼  日本的舆论宣传属于 “ 外交战 ” ,清政府 “ 无所作为 ” ,反映了其不谙熟近代外交。 找错点   “ 舆论宣传 ” 对战争有一定影响,但不会 “ 左右战争进程 ” ; “ 变更政体 ”“ 鼓动革命 ” 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 。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1. 命题点: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018· 济宁高三期末, 8) 下表为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对外部分借款的概况,由此可知 当时 考向押题 时间 承借人 贷款人 用途 1861.11 江苏巡抚李鸿章署布政道吴煦 上海外商 雇船至安庆运淮军至上海 1862.6 苏松太道吴煦 英商怡和洋行 “ 常胜军 ” 饷银 1863 江苏巡抚李鸿章 上海外商 部分湘军军饷 1863 江苏巡抚李鸿章 上海 美商 洋行 上海会防局洋枪队军需等费 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B. 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 C. 清军的近代化程度逐渐提高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 √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中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对外借款用途是支付 “ 常胜军 ”“ 湘军 ” 军饷及 “ 淮军 ” 运输费用,结合史实可知,清政府对外借款用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故 D 项正确。 2. 命题点: 20 世纪初晚清政府的自救改革 (2018· 乐山一模, 29)1908 年,晚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 “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 , 1911 年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 13 人中,皇族 7 人。这一 改革 A. 标志近代立宪运动起步 B. 适应了资本主义的需要 C. 彰显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D. 旨在应对国内政治浪潮 √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反映的宪法大纲和责任内阁仍以皇权至上,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故 A 项错误 ; 材料 中的宪法大纲和责任内阁维护皇权地位,不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故 B 项错误 ; 从 材料中的皇位世袭和皇族内阁,不能体现出民主观念,故 C 项错误 ; 清末 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为了缓解反清革命高涨而实行的骗局,故 D 项正确。 1. 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 (1) 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的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3) 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 认知深化 考向二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 兴起 (4) 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关卡逐渐减少,这些虽然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5) 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 2. 官办洋务企业民营趋势 (1)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 “ 富国强兵 ” 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 (2) 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而生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 (3) 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逐渐扭亏为盈。 1913 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 3.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贡献 (1) 思想上:洋务派提出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表明统治阶级已经承认 “ 中学 ” 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由 “ 传统人 ” 开始向 “ 现代人 ” 转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基础。 (2) 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 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4) 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 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4. 晚清政府顺应近代化的努力 (1) 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清政府举办了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是中国经济、军事、外交、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甲午战争失败后,晚清政府为扩大税源,实行 “ 振兴实业,奖恤工商 ” 的新经济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提供了较宽松的政策环境,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3)1898 年维新变法期间,清政府制定了经济改革措施:保护农工商业,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等等。清廷以上谕形式发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这在 “ 以农为本 ”“ 重农抑商 ”“ 耻言技艺 ” 的中国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4)1901 年清政府实行 “ 新政 ” 。提倡、规范和奖励工商,设立与商部配套的机构律学馆 ( 负责起草有关经济法令和政策 ) 、商标馆 ( 负责商标事宜 ) 、商报馆 ( 及时报道各信息 ) 、商务学堂、工艺局等。这表明传统封建政府的职能有所转变。之后又推出 “ 预备立宪 ” ,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 “ 皇位永固 ” 。 “ 新政 ” 和 “ 预备立宪 ” 虽是迫于内外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但促进了中国经济和法制的近代化,具有进步意义。 时空观念: 中国的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在列强侵略下开放通商口岸较早,自然经济的解体较快,因此中国的近代工业大多分布在这些地区。关于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一定要放在此时空背景下进行理解和分析。 核心素养感悟 抓题眼  税负减轻有利于企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强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3. 命题点:洋务运动的矿业政策 (2017· 课标全国 Ⅰ , 28)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一 举措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 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 控制 D .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真题导练 √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找错点  税负减轻不等于加强 “ 管理 ” ; “ 摆脱 ” 不符合史实;企业稳健发展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 “ 保证 ” 一词表述太绝对化。 找错点  主办方仍然是政府,即 “ 官方 ” ;所造船舶供各省使用,并未投入 “ 市场 ” ;材料反映的仅是 “ 福州船政局 ” ,不能说明 “ 轮船制造业 ” 整体情况。 4. 命题点: “ 洋务运动 ”“ 协造 ” 生产方式 (2017· 课标全国 Ⅱ , 28)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 “ 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 ” ;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 “ 协造 ” 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 了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 商办 B . “ 协造 ” 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 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 明显 D .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 抓题眼  材料反映出造船费用由中央无偿派拨各省到由用船方承担所用材料费,体现出 “ 协造 ” 的意图 。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3. 命题点:晚清时期自然经济的解体 (2018· 滨州高三期末, 11) 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由此可以 看出 考向押题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 281 77 969 23 0 0 4 250 100 1885 3 071 40 3 923 51 714 9 7 708 100 1911 4 810 16 20 441 69 4 445 15 29 696 100 A.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逐步 加深 B . 传统小农经济结构逐渐瓦解 C. 近代中国逐渐落后西方 世界 D . 列强逐渐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是从 1849 年到 1911 年农业税比重逐渐下降,这反映了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因此工商杂税比重上升,故 B 项正确。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中国的对外贸易量有较快增长,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故 B 项正确。 4. 命题点: 19 世纪末期的中外贸易 (2018· 吉林二模, 8) 如图所示 是 19 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 统计图 ( 单位:万海关两 ) 。图片反映 出 中国 答案 解析 A. 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 优势 B . 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 C. 经济和管理制度逐渐 进步 D . 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 1.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1) 特点 ① 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② 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③ 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现 。 认知深化 考向三 晚清时期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 (2) 评价 ① 进步性: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问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 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2. 晚清教育改革 (1) 概况:晚清教育改革始于洋务运动,中经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时期,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统治地位最终被近代教育制度所取代。 (2) 阶段 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主要内容:一是兴办新式学堂。新式学堂共分三类:外语学堂 ( 如京师同文馆 ) 、军事学堂 ( 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 ) 、技术学堂 ( 如上海机器学堂 ) 。二是派遣留学生。这一时期派遣的留学生是去欧洲和美国,学习军事和科学技术 。 评价: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是在 “ 中体西用 ” 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特点是 “ 变器不变道 ” ,未触动封建制度本身,科举制仍被保留,出现新式学堂与科举并存的局面。通过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在封建教育制度的链条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 ② 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戊戌变法时期,提出了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兴办学校。包括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大小书院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堂等变革措施,但由于维新变法很快归于失败,这些举措没能推行,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尽管如此,也是对原有教育制度的一次大的冲击 。 ③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主要内容:一是废除科举制度。 1905 年,清政府正式下诏, “ 自丙午 (1906) 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 ,科举制度被废除。二是建立新教育制度。制定新的教育体制: 1904 年 1 月 ( 是年为旧历癸卯年 ) ,清政府颁布以日本学制为蓝本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 “ 癸卯学制 ” ,仍以 “ 中体西用 ” 思想为指导;成立教育行政机构: 1905 年,清政府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学务的正式教育行政机关;推广种类齐全的新式学堂:包括普通教育学堂 ( 蒙养院、大中小学堂 ) 、各级师范学堂和培养专门人才的实业学堂;派遣留学生:强调日本为出国游学的首选国家;编写新式教科书: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等 。 评价 消极:依然贯彻 “ 中体西用 ” 思想,强调 “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 五端,带有浓厚的封建性,教育体制也有许多不合理之处。 积极:废科举,办学堂,确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制的附庸地位,有利于教育的独立发展和学堂职业教育、知识教育功能的发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1) 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2) 表现 ① 第一次高潮:明朝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② 第二次高潮: 19 世纪中叶前后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办,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洋务派以 “ 中体西用 ” 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度及思想 。 ③ 第三次高潮: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 。 (3) 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 (4) 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主要局限于 “ 器物 ” 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 “ 器物 ” 层面向 “ 制度 ” 层面过渡的迹象。 唯物史观: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入反映出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动。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是国门洞开之后地主阶级的救国主张; “ 君主立宪 ” 和 “ 民主共和 ” 思想的提出,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由寄希望于清政府到推翻清政府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抉择。 核心素养感悟 5. 命题点:梁启超的救亡图存思想 (2016· 课标全国 Ⅲ , 28)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 “ 诗界革命 ” ,曾赋诗 “ 泱泱哉我中华 …… 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 ” 这反映出 “ 诗界革命 ” A.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 .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 . 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真题导练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 抓题眼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梁启超这首诗反映了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找错点  “ 民主革命 ” 思想是孙中山等革命派的思想; “ 白话文运动 ” 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早期维新派是其 “ 开端 ” 。 6. 命题点: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2015· 课标全国 Ⅱ , 29)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旨在 A. 揭露历史真相 B . 引介西方理论 C. 倡导变法维新 D . 颠覆孔孟学说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 抓题眼  康有为通过《新学伪经考》宣传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 找错点  古文经系 “ 伪造 ” 不是 “ 历史真相 ” ;康有为借助孔子著作,非 “ 引介西方理论 ” ;康有为是借助和改造而非 “ 颠覆 ” 。 5. 命题点:甲午中日战争后的思想解放潮流 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 “ 西学中源 ” 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而放弃 “ 西学中源 ” 说。 “ 西学中源 ” 说退出历史舞台的客观原因 是 A. 西方文明冲击暴露其不科学性 B. 没有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C.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阻力有所减弱 D.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中国人更加理性 考向押题 答案 解析 √ 解析  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潮流发展,材料中 “ 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 ” 表明思想解放已进入更高的制度层面,而不再需要以 “ 西学中源 ” 说作为变革策略,故 C 正确。 6. 命题点:严复等人的思想主张 19 世纪末,许多知识分子对讲究温文尔雅的传统礼仪观念提出了质疑,而对进化论赞赏有加。如严复曾强调 “ 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 。这些 言行 A. 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 体系 B . 带有明显全盘西化的倾向 C. 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 需要 D . 为 “ 托古改制 ” 作了舆论 准备 答案 解析 √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严复想要借助西学来挽救民族危亡,所以说这些言行符合了当时的时代需要,故 C 项正确。 压轴大题导练 全国 卷大题命题分析 近七年来,全国卷高考在本讲内容一共命制了九道大题: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的启示 (18 卷 Ⅱ , 42) ;上海和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比较 (18 卷 Ⅲ , 41) ;晚清矿业的发展 (17 卷 Ⅱ , 41) ;晚清变局 (17 卷 Ⅲ , 40) ;晚清人口问题 (16 卷 Ⅱ , 40) ;晚清的自开商埠高峰 (16 卷 Ⅲ , 41) ;晚清海洋利用 (13 卷 Ⅰ , 40)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科学的态度 (13 卷 Ⅱ , 40) ;评析近代中国的 “ 冲击 —— 反应 ” 模式 (12 卷, 41) 。本讲内容命大题的频率高,主要集中在经济模块,命题的角度多是中外关联或古 ( 代史 ) 、近 ( 代史 ) 贯通、近 ( 代史 ) 、现 ( 代史 ) 贯通。 2019 年备考需关注与热点相关的晚清经济史的内容,例如中国近代的户籍改革、城市发展、关税制度、民族工业等 。 (2018· 吉林二模,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时代的帝都北京是权力的象征,核心功能是国家政治管理中心。内城以皇城、紫禁城为中心, “ 分列八旗,拱卫皇居 ” ,严禁经商、生产,维护皇权的权威,体现专制社会的秩序安排。直至 1900 年之前,城市建设仍然停留在中世纪时代,落后于青岛、广州等城市,更落后于后来居上的上海。北京第一个近代公园中央公园是由清帝退位后,社稷坛改建的,天安门广场的开放也是在 1913 年后。少得可怜的商业区难以适应发展需求。王府井大街毗邻使馆区,外交使节和侨民众多,附近又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和官府,消费群体高档化和西洋化,成为京城少数的商业街区 。 —— 据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 改编 25 分大 题导练 材料二  近代工业的出现使资金、技术、人才集中于城市,城市开始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转向以生产消费功能为主,经济上取得对农村的支配地位。城市社会结构 ( 社会阶层 ) 发生变化,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人、士绅、企业家、银行家、记者、商人、买办等构成城市新兴阶层。租界对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起着示范引导作用。上海英租界由领事召集选出董事会,下设工部局,内设财政、税收、工程、警察等负责租界管理。这种机制颇似西方城市的行政制度。租界的市政条例很多,如人车分道等,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租界影响华界,华界模仿租界,推动着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城市建设开始注重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以官府、祭祀坛殿、寺庙为中心的布局被以商业街区和市民活动空间为核心的 格 局代替,人们根据交通、生产、环境和消闲的因素设计城市。上海公共租界从 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起开始兴建高标准的碎石马路,电报电话、照明系统、邮政系统得以建立。城市向开放、多元、快节奏的工业生活方式变迁。通商口岸城市形成一种亦中亦西的殖民地色彩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消费格局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化。观念的更新是人们消费变化的思想根源。在物质生活领域最先打破等级制,消费走向大众化、平民化。 —— 据田兵权《简议中国城市的近代转型》改编 (1) 依据材料一概述晚清时期北京城市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北京城市近代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12 分 ) 指导语 “ 特点 ” 需从材料中概括,注意获取材料的关键信息: “ 政治管理中心 ”“ 维护皇权权威 ”“ 落后 ”“ 高档化和西洋化 ” 。北京城市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传统、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 答案  特点 :政治功能突出,突出王朝尊严和统治秩序;商业落后,市民活动空间少;贵族化消费特征明显;经济凋敝,对民生缺乏足够的重视。 ( 答出 3 点即可 ) 原因:属于政治中心,专制和保守势力强大;传统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开放程度低,西方文化影响较小;工商业落后;皇权至上观念的影响,无意改善民生。 ( 答出 3 点即可 ) (2) 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3 分 ) 指导语 注意寻找归纳的角度,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提示了这些角度, “ 功能 ” 和 “ 结构 ” 、 “ 管理体制 ” 、 “ 基础设施 ” ( 城市建设 ) 、 “ 消费格局 ” 。城市近代化的作用要紧紧围绕 “ 近代化 ” 来分析。要涵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层面。 答案 答案  主要 表现:近代城市功能和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城市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城市近代化也表现为城市建设 ( 市政基础建设 ) 的近代化;新观念的输入使近代城市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 答出 3 点即可 ) 推动作用: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城乡进步和近代化发展的样板和劳动力量;城市社会结构 ( 社会阶层 ) 的变化,城市新兴阶层产生;新生力量迅速崛起,为进步的政治运动和民主革命积蓄了新的力量;中国社会进步思想和观念的形成,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冲击着封建等级秩序,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2016· 课标全国 Ⅲ , 4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 1898 年至 1910 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 30 余个商埠。 ——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等 12 分 大 题 导练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12 分 ) 指导语 审题:注意 “ 自开商埠 ” 指的是主动开放的商埠。提取的信息可以是其分布区域,也可以是自开的时间或性质。提取 “ 一个 ” 信息即可。 答题: “ 分析 ” 是进行说明,一般从原因 ( 背景 ) 、影响 ( 结果 ) 方面进行阐述;答题所用史实必须符合题干材料内容的时间要求 “ 1898 年至 1910 年 ” 。 答案 答案  示例: 信息:集中于沿海地区。 分析: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其他答案: 如果答成以下答案,酌情得分。 信息:提炼信息为 “ 东北地区较为集中 ” 等也可。 分析:将 “ 沿海地区 …… 相对发展 ” 答成 “ 这些地区经济发达 ” 得 1 分;若分析了自开商埠的原因可得 2 分;回答了 “ 有利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冲击了自然经济,有利于近代化 ” 得 2 分, “ 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 得 1 分。 如何阅读材料 (1) 按照顺序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例如上题的出处信息提醒我们要用 “ 中国近代经济史 ” 的内容回答本题。 (2) 带着问题读材料。例如上题中要围绕 “ 自开商埠 ” 阅读图文材料。 (3)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核心词语。例如上题中的 “ 主动开放 ”“ 1898 年至 1910 年 ” 等。 (4) 图表类材料要仔细阅读,弄清图表隐含的信息。例如上题中 “ 自开商埠 ” 的区域分布特点。 答题技巧点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