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钦州市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商民族与上帝神的关系被“拟血缘化”,形成“父(上帝)·长子(商王)·子(民众)”的关系结构,商王是“诸侯之长”。西周在这一结构之外,又构建了“天·天子臣”的新关系,创造了“二元结构”,周王成为“诸侯之君”。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 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 削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C.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形成了官僚与贵族共治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相较于商王“诸侯之长”,周代成为“诸侯之君”明显是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中央集权体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代确立,故A项错误;缘关系对政治影响的弱化,B项错误;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据《史记》载:黄帝死后,其孙高阳(即帝颛顼)因为品行能力出众,继承了他的事业;之后,黄帝的曾孙高辛(即帝喾)接替颛顼之位。喾死后,他的儿子挚继位、但由于治理不善,被放勋(挚的弟弟)替代,这便是后来的帝尧。由此可知当时 A. “家天下”局面已经形成 B. 禅让制度遭到破坏 C. 血缘关系影响王位继承 D. 黄帝族高度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黄帝、颛顼、帝喾、挚和勋的关系和地位传承可知,黄帝时代血缘关系影响到王位继承,C项正确;“家天下”局面是夏朝时形成的,A项错误;黄帝等人的权力继承以品行能力为主,B项错误;早期国家时期并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项错误。‎ ‎3.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下图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 - 17 -‎ A. 封建体制开始崩溃 B. 集权体制初现雏形 C.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 玺印具有统一风格 ‎【答案】B ‎【解析】‎ ‎【详解】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表明国君的权力越来越大,国家权力向国君手中集中,集权体制逐渐形成,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分封制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诸侯争霸,C选项排除;玺印具有统一风格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B。‎ ‎4.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有上卿级别的前后左右将军,负责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负责修筑宮廷的将作少府等等。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 C. 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 D. 表明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中央官职由皇帝直接任命,各官职职责明确,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与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无关,排除A;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5.下列表格反映汉代前期太尉一职任职变化情况,据此可以推知 - 17 -‎ A 汉初太尉设置变化无常时有时无 B. 汉初太尉设置与加强皇权关系密切 C. 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 汉初太尉设置与中央集权关系密切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太尉的设置时有时无,并非固定职位,说明这一职位的设置取决于能否适应专制统治,由此可以推知汉初太尉设置与加强皇权关系密切,故答案为B项;A项可以从材料信息直接得出,不是推知,排除;从材料信息不能看出被提拔为太尉的均是皇帝亲信,排除C项;设置太尉不是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项。‎ ‎6.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其工作运行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由皇帝赋予。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A. 削弱了三省长官权限 B. 扩大了宰相的行政权 C. 造成了藩镇割据 D. 满足了皇帝集权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唐朝时期,原来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执行权被一分为三,皇帝任免三省长官,严密控制三省工作运行,反映出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满足了皇帝集权需要,D项正确;“削弱了三省长官权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扩大了宰相的行政权与将“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执行权分开”不符,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僚体系,与地方上出现藩镇割据无关,C项错误。‎ ‎7.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 17 -‎ A. 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B. 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 C. 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 D. 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从唐初“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到唐中期需经过户部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再到唐朝后期有过犯罪经历的举人,不得参与科举考试,否则严惩举送官和考试官,这些变化反映出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A项正确;唐代科举考试的审查、举送环节不断规范,不能说明“儒学衰败”刺激了科举变革,B项错误;科举并非唐代入仕的唯一通道,C项错误;科举报考资格的规范化,不能说明当时的社会流动性加强,D项错误。‎ ‎8.下表为太平天国的出版和宣传机构(部分)及其职能。由此可知,太平天国出版和宣传机构的成立 A. 以毁灭儒家文化为主要目标 B. 旨在宣传洪秀全的宗教思想 C. 推动了中国舆论宣传近代化 D. 有助于其思想和政策的宣传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成立诏书衙、镌刻衙、刷书衙、删书衙、宣诏衙等机构,分别负责对诏旨、谕告、书籍等各种文书的撰写、刊刻、印刷和分送等,合作完成各种文书的出版和分送,有利于思想和政策的宣传,D项正确;删书衙作为五衙门之一,负责“删改”孔孟、诸子百家书籍中与太平天国理念不符的部分,不能说明太平天国宣传机构以“毁灭”儒家文化为“主要目标”,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这些宣传机构的成立旨在宣传洪秀全的“宗教思想”,B项错误;推动了中国舆论宣传近代化与“衙门”式管理、“雕版印刷”技术刊印等不符, C项错误。‎ ‎9.‎ - 17 -‎ 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国存在七误:一误于战前对朝鲜问题始终犹豫不决;二误于日军侵朝时无备战决心;三误于平壤战役的用人不当;四误于国境线上的仓促布防;五误于大连旅顺迅速陷落;六误于北洋舰队困守威海;七误于不敢坚持长期抗敌。这学者旨在 A. 指出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 B. 强调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 C. 强调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 D. 突出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国存在七误,总体是清政府战前判断失误、战争中指挥失误,即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故答案为C。该学者主要是总结了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没有体现要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和主张进行改革,排除AB项;甲午战争中中国存在失误并不意味这当时中国的军备远远落后于日本,排除D项。故选C。‎ ‎10.对“公车上书”的描述,过去人们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即事件当事人的说法。康有为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局的描述,栩栩如生,后人往往信之为确论。对此,也不乏研究者提出质疑,但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采用。对康有为的描述理解正确的是 A. 主观色彩浓厚,可信度较低 B. 孤证不立,应多类型史料进行互证 C. 质疑未被广泛采用,说明真实可靠 D. 作为一手史料,应为事件的真实再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康有为对“公车上书”的描述,具有主观色彩,如果有其他类型史料相互印证,就不会有质疑者,故B正确,D错误;主观色彩浓厚,未必可信度较低,需要相互印证,故A错误;质疑未被广泛采用,也不能说明康有为的描述真实可靠,故C错误。‎ ‎11.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主要反映了 A. 反革命势力旨在破坏《临时约法》 B. 国民宪政意识薄弱 C. 《临时约法》未涉及人民权利 D. 民主平等现念缺失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国民对于临时约法没有深刻认识,说明宪政意识薄弱,故B - 17 -‎ 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国民宪政意识的问题,不是反革命势力对《临时约法》的破坏,故A选项错误;《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已经涉及人民权利,故C选项错误;宪政意识薄弱也不能等同于民主平等现念缺失,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选项与材料主旨吻合程度高低的问题,学生要学会判断哪一个选项与材料的主旨与重心最为吻合,本题AB选项都与材料信息相关,但通过材料主旨的综合分析可知,B选项最合适。‎ ‎12.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 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 B. 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 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 D. 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故选D;根据材料“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可知是由民主向民主政治转变,不是辩证和科学理解民主,A错误; 材料反映了先进中国人的民主意识增强,无法体现民族意识增强,因此不能说实现中华民族全面觉醒,B错误;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13.1924年12月,毛泽东在家乡韶山养病期间,通过走亲访友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写成《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一文。下表根据该文列举的一个佃农家庭一年收支情况整理而成(单位:银元)。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农民强烈的斗争精神 ②说明农村存在入不敷出现象 - 17 -‎ ‎③数据较为全面并且具体细致 ④体现毛泽东注重实际的作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收入小于付出,说明农村存在入不敷出现象。数据中涉及收的几个方面,支出的几个方面,体现出调查较为细致,这是毛泽东务实作风的体现。故②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斗争的内容,①错误,排除ACD项。‎ ‎14.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生产、阶级斗争等诸面相,皆在民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村内武委会、各教会、党支部、村队部等虽然在组织上分开,但实际工作中密切配合,将民兵动员与组织纳入了轨道,使其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可知,抗战时期的“民兵”‎ A. 发挥了革命统一战线军事上的优势 B. 协调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C.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 D. 巩固并且扩大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村内武委会、各救会、党支部、村队部等虽然在组织上分开,但实际工作中密切配合,将民兵动员与组织纳入了轨道,使其发挥了重大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的“民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巩固并且扩大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民兵,而不是革命统一战线,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了抗战时期民兵的重要性,但没有强调其协调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了抗战时期的民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没有强调为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取得胜利,C项错误。‎ ‎15.1949年3月,党的某次会议报告中说:“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随着战斗的逐步减少,工作队的作用就增加了。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即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将要使人民解放军全部地转化为工作队,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估计到。”将人民解放军转化为工作队主要是 A. 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的需要 B. 为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 C. 土地改革深入开展的客观要求 D. 国共北平和谈达成共识 ‎【答案】B ‎【解析】‎ - 17 -‎ ‎【详解】1949年3月,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即将面临由革命时期转向建设时期,因此提出将人民解放军转化为工作队,这是为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B正确;解放军转化为工作队不是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推动的,两者不具备因果联系,排除A;土地改革主要在解放区进行,1947年就已经开始,但从材料看,解放军转化为地方工作队是对后续工作的一种提前安排,排除C;D中“共识”不符合史实,排除。‎ ‎16.黄炎培说:“在东半个地球大陆上边,建造一所新的大厦来。这大厦是钢骨水泥的许多柱子撑起来的。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是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这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民主统战线。”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大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柱子”体现了平等团结的愿景 C. “第一”凸现共产党领导地位 D. “钢骨水泥”体现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这钢骨水泥是什么?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人民民主统战线”,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性质,D解读有误,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在东半个地球大陆上边,建造一所新的大厦来。……这些柱子是什么?第一是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这些单位就是一根一根柱子”可知, “大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体现共产党领导地位,“柱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分子的平等团结,ABC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7.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的是 A. 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B. 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C. 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 所有雅典公民的品德都很高尚 ‎【答案】A - 17 -‎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雅典公民坚信自己属于国家,誓死保卫国家独立自主的原因是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A项正确;小国寡民形态不是导致雅典公民爱国的原因,B项错误;雅典文化中的尚文不尚武,C项错误;“所有雅典公民的品德都很高尚”的说法绝对,D项错误。‎ ‎18.罗马共和国时期,出现特殊情况时,独裁官行使独裁统治,在规定期限内,独裁官可以中止法律,颁布临时法令,.....拥有无限的军事行政权...但是,特定任务完成,必须自动辞职,即使情况特殊,任期也不能超过6个月。独裁官制度体现了 A. 罗马法包含的民主是虚伪的民主 B. 独裁官凌驾于法律之上破坏民主 C. 罗马的万民法损坏公民的参政权 D. 罗马共和国存在专制独裁的隐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是特殊时期的独裁官权力很大,虽然有限制,但存在专制独裁的可能,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就是权力不断增大的结果,故D项正确;不能因为特殊时期独裁官拥有很大的权力,而得出罗马的民主是虚伪的,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故A、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公民参政权的损坏,故C项错误。故选D。‎ ‎19.1830年英国辉格党人要求改革下院选举制度,时任首相的托利党领袖威灵顿公爵竭力反对,他认为英国现行的选举制度“完美无缺”。这一顽固立场使首相威信大跌,托利党内阁垮台。辉格党人组阁后提出的改革法案在下院获得通过,但遭上院否决。此事在英国引发骚乱,辉格党人利用时局迫使国王和上院让步,最终于1832年通过议会选举改革的法案。材料反映 A.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B. 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根本利益难以调和 C. 斗争与妥协推动英国宪政制度完善 D. 立宪政体未能有效阻止国王和上院专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 - 17 -‎ 根据材料“辉格党人组阁后提出的改革法案在下院获得通过,但遭上院否决。此事在英国引发骚乱,辉格党人利用时局迫使国王和上院让步,最终于1832年通过议会选举改革的法案。”可知,斗争与妥协推动英国宪政制度完善。故答案为C项;《权利法案》没有遭到破坏,依然是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议会的主要权力在下院,排除D项。‎ ‎20.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中,康涅狄格州代表团糅合各方方案,建议国会实行两院制,众议院实行比例代表制,参议院实行一州一票的平等代表制。该妥协方案把中央集权的原则和邦联主义原则混合起来,这一妥协方案的出现反映了 A. 黑人与白人的矛盾 B. 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C. 中央与地方矛盾 D. 行政与立法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众议院实行比例代表制体现人口大州的优势,反映了大州的利益,参议院实行一州一票的平等代表制体现了大小州的平等,故B项正确;南北方的矛盾是在于黑人和印第安人是否也算进人口比例中,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也没有体现两党的问题,故C、 D两项错误。故选B。‎ ‎21.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马布里描述道:“岛上渺无人烟,天空晴朗,万顷碧波舒人心脾,它吸引我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这表明,马布里(   )‎ A. 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存在弊端 B. 主张开展无产阶级革命 C. 强力抨击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 极力鼓动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 - 17 -‎ 根据材料“它吸引我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因此作者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存在弊端,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可知,体现了作者对当时资本主义所存在的弊端不满的情绪,没有体现要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故B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有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等,材料内容体现了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因此材料没有抨击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是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王权,与材料中“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不符,故D选项错误。‎ ‎22.《全球通史》中说:“苏维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革命,当时工人们选举产生了工人代表会议即苏维埃,以协调他们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尽管苏维埃当时遭到了镇压,但它们作为鼓动和直接行动的机构已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临时政府相比,苏维埃所具有的主要“价值”是 A. 以推翻沙皇专制为革命目标 B. 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C. 同工农群众联系紧密 D. 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答案】C ‎【解析】‎ ‎【详解】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相比,苏维埃具有的独特优势是其与工农群众联系紧密,在发动群众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故C正确;1905年革命资产阶级和工人苏维埃都以推翻沙皇专制为革命目标,无法体现与临时政府相比,苏维埃所具有的主要“价值”,排除A;苏维埃只是掌握了大部分武装,不是全部,排除B;材料反映工人苏维埃在1905年的革命的作用,此时还没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工人们选举产生了工人代表会议即苏维埃,以协调他们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分析解答。‎ ‎23.1946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给苏联领导人撰写了《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长篇报告,指出“战后欧洲经济支离破碎,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巨额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广阔前景,如此一来,美国就可以加强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奠定其引领世界的基础”。诺维科夫的报告 A. 揭露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企图 B. 无限夸大美国的霸权主义野心 C. 主张对抗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 D.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冷战的爆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 17 -‎ 材料“1946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战后欧洲经济支离破碎”“加强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引领世界的基础”等强调美国在战后欲通过经济扩张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这一论断对苏联领导人决心同美国对抗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冷战的爆发,D正确;马歇尔计划正式提出是在1947年,A项错误;“无限夸大”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4.如图为1960年英国人所作的一幅漫画,掌舵者是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他身边坐着英国内阁的主要成员。漫画还附有一句配文:“如果我们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我们就能投票选举总统……还有我能在国会询问英格兰发生的事。”这一作品的创作主要是为了 ‎《开往美国,还是通向共同市场》‎ A. 宣传脱离欧共体的主张 B. 支持英美政治联盟的强化 C.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D. 抨击政府外交政策的失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题目《开往美国,还是通向共同市场》和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是讽刺麦卡米伦首相倾向美国,而漫画作者则是希望政府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从而抨击政府外交政策的失当,故选D;1967年欧共体建立,A错误;材料讽刺英国政府同美国的联盟,B错误;1960年是推动经济区域化,C错误。‎ ‎25.1973年,包括苏联在内的欧美35个国家举行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的《欧洲安全和合作最后文件》提出“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和“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原则。之后苏联却在东欧部署导弹,并武力干涉南部非洲、红海和阿富汗等地事务。这反映了当时 A. 苏联掌握了世界的主导权 B. 美苏军事力量此消彼长 C. 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不涉及外部安全事务 D. 美国失去遏制苏联的实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 17 -‎ 依据题干“1973年,包括苏联在内的欧美35个国家举行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之后苏联却在东欧部署导弹,并武力干涉南部非洲、红海和阿富汗等地事务”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军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而美国由于经济危机、滞胀等影响导致战略优势更多在苏联,这反应了美苏军事力量此消彼长。故答案为B项。A项,当时仍然是美苏两极格局,苏联并没有掌握世界的主导权,排除;C项,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不涉及外部安全事务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只能表明美苏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不能说明美国失去遏制苏联的实力,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第Ⅱ卷(综合题: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24分,第27小题14分,第28题12分,共计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三 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 ‎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 ‎(1‎ - 17 -‎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答出三点即可)‎ ‎(2)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盐铁官营。(二点即可)‎ ‎(3)特征:血缘关系浓厚;家国同构;君权、父权至上(或君主专制);人治。‎ 评价: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得出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根据“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得出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原因:根据“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得出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根据“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得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还可从封建经济的发展、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等分析总结。‎ ‎(2)措施:根据“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得出政治上实行推恩令;根据“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得出设刺史监察地方;根据“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得出在中央设立中朝;根据“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直属中央政府”得出经济上盐铁官营。‎ ‎(3)特征:根据“始终没有脱离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发展脉络”得出血缘关系浓厚;根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得出家国同构,君权、父权至上;根据“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得出人治。‎ 评价:可从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推动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等分析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17 -‎ ‎ 50年前,在东西方冷战正酣的大背景下,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做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在中法之间同时也在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打开了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日 材料二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做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三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出席“第六届中美危机规避与合作对话开幕式时,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发表主旨演讲。他谈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美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提出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为核心),确立了双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当今世界,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零和”关系。19世纪的方法解决不了 21世纪的问题。构建21世纪的国际秩序,不能紧抱冷战遗产和思维不放,否则就是在制造而非清除障碍。新的形势呼唤新的国际关系模式……中美两国在国际安全、防扩散、反恐、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跨国犯罪、疾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广泛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人民网华盛顿2014年4月10日电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交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面对的新形势、新挑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19世纪的方法解决不了 21世纪的问题”?‎ ‎【答案】(1)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西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需要打破西方国家的遏制和封锁。‎ ‎(2)借口:新中国没有做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选择:“一边倒”政策。‎ ‎(3)经济全球化;全球性问题的存在。‎ 原因: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冷战思维的后果;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中“在东西方冷战正酣的大背景下”可知,处于东西方冷战时代,根据材料一的出处“‎ - 17 -‎ ‎ 2014年3月27日”和材料一中“(50年前即1964年)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超凡的战略眼光……在中法之间同时也在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打开了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法建交的国际背景还包括,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时中国需要打破西方国家的遏制和封锁。‎ ‎(2)借口:根据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做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可知,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是,新中国没有做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选择:根据材料二中“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做出了“一边倒”的外交选择。‎ ‎(3)新形势:根据材料三发表的时间“2014年4月10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面对的新形势是经济全球化。新挑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面对的“新挑战”指的是全球性问题的存在。原因:根据材料三中“当今世界,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零和’关系”可知,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根据“不能紧抱冷战遗产和思维不放,否则就是在制造而非清除障碍”可知,冷战思维的后果;根据“新的形势呼唤新的国际关系模式”,“中美两国在国际安全、防扩散……基础设施建设等广泛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的方法解决不了 21世纪的问题”的原因还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28.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材料二 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 17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地制改革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治政府的地制改革对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据此,请你谈谈从中得到的农业改革启示。‎ ‎【答案】(1)举措: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税改革。积极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保障;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2)不利因素: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军国主义基础深厚;日本对外扩张欲望强烈。‎ 启示:改革要兼顾农民利益;改革要扫除落后生产关系。‎ ‎【解析】‎ ‎【详解】(1)举措可结合材料“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进行概括。积极影响则结合材料“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进行分析。‎ ‎(2)不利因素可结合材料“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进行概括。启示则结合所学从兼顾两方利益、生产关系等角度进行回答。‎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