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先秦的地名来历中,因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的沿袭而出现过“异地同名”的现象。如西周懿王曾一度都于犬丘(今甘肃天水境内),后来的卫国和宋国均有地名犬丘。秦先祖非子居地远在陇西,却也把其居住地命名为火丘。这些史实表明,探寻“异地同名”现象有助于了解 A. 自然环境的演变 B. 朝代更迭的状况 C. 疆土扩展的情形 D. 移民迁徙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据“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的沿袭”可知,根据“异地同名”能够探寻方国、部族的迁移和沿袭,故D项符合题意;地名的变化并不一定能够了解自然环境演变、朝代更迭和疆土的扩展,排除ABC项。故选D。 2.韦伯在《儒教和道教》一书中谈到古代中国社会具有中央集权的权利高度集中与地方政治控制的脆弱涣散两重性。而权威对社会的渗透能力很难得到完整兑现,中央权利只能控制到县一级。作者认为,地方政治控制“脆弱涣散”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僚体制的腐败 B. 农民起义对皇权的反抗 C. 皇帝对地方长官的猜忌 D. 中央权威对社会渗透能力有限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央权利只能控制到县一级”说明古代社会对地方的控制涣散在于政府未能建立基层的有效控制,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从官僚体制的腐败、农民起义和皇帝的猜忌等角度分析问题,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母弟”在先秦文献中一般指的是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母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 体现礼乐教化 B. 强化宗法观念 C. 维护母系权威 D. 突出分封差别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母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公子”来看,这是周朝为了强化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观念。B正确;礼乐制度主要是体现等级差异,A排除;母系权威在先秦时期已经消失,C排除;分封制主要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D排除。故选B。 4.瞿兑之在《秦汉史纂》中云:“中国成为一统国,自秦启之,而汉承之,虽遇乱世,终犹心焉一统,人人皆拭目翘足以为庶几复见太平。二千年来如一日,此秦汉之所赐也。”据此,该学者强调秦汉时期 A. 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统一的基础 B. 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一定合理性 C. 形成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统一 D. 思想嬗替是王朝取得成功的经验 【答案】A 【解析】考查秦汉的政治。中国成为统一的国家从秦朝开始的,汉承秦制,后来虽有朝代更新、变化,但是统一的局面一直是大势所趋,这是因为秦汉时期中国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这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政治保障,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材料并未涉及,故BD不符合题意;秦汉时期虽然是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统一的时期,但是学者强调的是秦汉对后世统一趋势的影响,故C项不符合题意。 5.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刺史无固定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那国。其职级仅为六百石,但出巡时代表朝廷,可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侯王。与此同时,刺史职权虽重却又不能直接处理地方政务。这一制度设计 A. 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B. 体现了以小制大政治智慧 C. 表明了“推恩令”势在必行 D. 标志着汉代监察制度的完善 【答案】B 【解析】由材料“职级仅为六百石”、“可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侯王”可知西汉刺史位卑权重,体现以小制大的政治策略。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刺史制度本身,而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A排除;推恩令是削减地方诸侯权力的举措,材料中并未提及,C排除;材料强调刺史制度的运行机制而非影响意义,D排除。故选B。 6.东汉士族多以经学世家面目出现,唐朝高门士族对文学日趋重视,士族家族遂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家经学已丧失了正统的地位 B. 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 C. 科举考试使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D. 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文学日趋重视”“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人们可凭借学识和才能进入政府,故C选项正确;儒家这时期没有丧失其正统地位,故A选项错误;这时期重视文学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的制度因素,而不是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故B选项错误;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D选项错误。 7.唐玄宗开元21年,在全国十五道置采访使,以“六条”监察非法行为,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姚州,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采访使制度 A. 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 B. 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 C. 注重维护君主的权威 D. 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答案】D 【解析】“在全国十五道置采访使”“巡边、羁縻州”说明唐朝时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D正确;“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不符合这一时期的事实,属于以后的影响,排除A;唐玄宗设“采访使”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控制,采访使是监察权、不是行政权,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权威问题,排除C。故选D。 8.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 A. 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 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 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 D. 宋朝开始中药治疗疫疾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杭州发生的“湿疫”疫情,他组织富豪捐款修建医院抗击疫情,说明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故C正确;材料只是体现1089年这一年的疫情和自然灾害,故A说法错误; B与材料无关; 早在东汉张仲景就用中药治疗疫疾,D说法错误。 9.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方式处理。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B.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 C. 行省所握权柄颇重 D.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的行省所掌握的权力比较大,如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各种庶政,但是其军事权却为“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所掌管,其财政权也为“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所掌管,并且“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由此可知元代行省的权力大但是并不专,受到节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行省权力虽大但受到节制,“大而不专”,这涉及到军事、财赋等诸多方面,并非仅强调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行省权力虽大但并不集中,不能得出其“权柄颇重”的结论;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明初废除丞相后,一切中央大权集中到皇帝,但是保留了前代“廷推”、“廷议”的传统。重要官员由六部长官等中央官员及巡抚、总督等开会公开推举,各部不能决定的大事,由中央各部长官“廷议”公决。这说明 A. 明朝政治制度相比前代大大退步 B. 官制调整使得中央决策更加完善 C. 废除丞相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 D. 中国古代有集体决策的民主传统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但是保留了前代‘廷推’、‘廷议’的传统”“中央官员及巡抚、总督等开会公开推举,各部不能决定的大事”等信息可知,虽然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但保留了“廷推”、“廷议”等传统,决定部分国家大事,说明废除丞相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明朝政治与前代相比,无法得出明朝政治制度相比前代大大退步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宰相加强了皇权,而不是中央决策更加完善,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废除丞相后保留了“廷推”、“廷议”等传统,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没有强调中国古代有集体决策的民主传统,故D选项错误。 11.“因为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据此可知,造成中国海权弱化的根本原因是 A. 重农抑商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 C 朝贡贸易体制 D. 封建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指中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说明造成中国海权弱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闭关锁国政策是造成中国海权弱化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朝贡贸易体制不符合“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排除C。 12.梭伦改革期间制定的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控告。如果被告被判有罪,受到罚款或财产充公的处罚,原告可获得罚款的一部分作为奖励;如果起诉者在庭审所获得的陪审团支持票数不足1/5,其本人则要被罚款。这一规定表明,在雅典 A. 全体居民被授予法律规定的公民权 B. 受害者才可依法向法庭控告施害者 C. 公民发起控告不得损害城邦的利益 D. 法庭对被告实行“有罪推定”原则 【答案】C 【解析】“任何人都可以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控告”,但控告失败控告人则面临罚款,可知这一规定意在防止公民发起损害城邦利益的控告,故选C;“全体居民”说法有误,排除A;“受害者”与“任何人”不符,排除B;D项无法体现,排除。故选C。 13.与普罗泰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奴隶不看作人,而把人的概念内涵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据此可知,古希腊对人的认识历程的解读合理的是 A. 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B. 第一次将人置之于世界的中心位置 C. 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D. 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 【答案】D 【解析】“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理性、城邦与自由”说明古希腊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古希腊人对道德的认识,排除A;普罗泰格拉第一次将人置之于世界的中心位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中普罗泰格拉等人对人的概念和内涵等作了探讨,但没有夸大人的作用,排除C。 14.公元前216年,因保卫卡苏里努姆时异常勇敢,元老院拟授予普莱雷斯提士兵罗马公民权,但被普莱雷斯提人断然拒绝。原因是他们不愿意因接受罗马公民权而舍弃本邦公民身份。这表明当时 A. 罗马公民权具有排他性 B. 罗马显贵阶层的相对封闭性 C. 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D. 罗马公民权的吸引力在减弱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罗马城邦的公民权与其他城邦的公民权无法兼容,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因此A选项正确。罗马公民不等于显贵阶层,B选项错误;C选项与材料设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选项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故选A。 15.随着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的交往不断加强,罗马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原有市民法不能保护外国人的权益。为此,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创立了一套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这表明罗马万民法 A. 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 B. 司法实践日趋灵活多样 C. 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适用于境内的所有居民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与外国人交往的增加,罗马创立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这表明万民法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A项符合题意;“司法实践的灵活多样”在材料里没有体现,B选项错误;万民法并不能保障人人平等的实现,C选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境内的所有自由民而非所有居民,D选项错误。 16.19世纪60年代,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抨击国王在议会的演说,国王下令将其逮捕,法庭以议员有豁免权为由将其释放。国王又操纵议会剥夺了威尔克斯议员身份,指示政府下达逮捕令。这表明当时 A. 舆论监督的作用有限 B. 王权凌驾于议会之上 C. 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D. 议员议政权无法保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国王操纵议会剥夺威尔克斯的议员身份,并指示政府下达逮捕令”可知,这时期国王有一定的权力,体现出君主立宪制的不完善,故C选项正确;题干与舆论监督作用无关,故A选项错误;君主权力在《权利法案》颁布后逐渐减弱,故B选项错误;题干并未强调议员议政权受影响,故D选项错误。 17.从1867年至1884年,英国进行了第二、第三次选举制度改革,使大多数成年男子拥有了普选权;1885年又对国会选举中的议席分配进行了改革,使选区的分配更趋合理、完善。据此可知 A. 英国大多数公民拥有选举权 B. 欧美国家人民普遍享有了选举权 C. 英国君主立宪制已正式确立 D. 资产阶级代议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面对垄断组织所引起的新矛盾,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选举制度和议会席位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故选D;AB与材料和史实不符,排除;1689年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C与史实不符,排除。 18.1781年,美国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杰伊发如表封致各州的公开信,详细介绍了当时的财政状况,呼吁各州为了共同的福利,向国库交纳应缴的派款,但其呼吁收效甚微。这种状况出现主要是由于 A. 战争对美国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B. 大陆会议没有强制性的征收权力 C. 美国各州之间存在着复杂矛盾 D. 各州普遍存在对中央政府的疑虑 【答案】B 【解析】材料“1781年”可知,此时美国是“邦联制”,(大陆会议)中央政府无实权,故B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19.从历史上看,每当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时,更多体现的是政党政治选举的隐性需求。至于“国家利益”和“民族经济主义”是否与大众的利益相一致则成了次要的问题。这表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A. 完全背离本国大众利益 B. 是政党自利取向的产物 C.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D. 顺应了民族主义的潮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其贸易保护主义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各自政党政治选举的利益,是每一个政党自利取向的产物。B正确;材料表明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家利益”和“民族经济主义”被放在次要位置,而不是完全背离大众利益,A排除;从长远来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美国自身,但是在材料中并没有述及该层意思,C排除;材料中提及了“民族经济主义”,但是它与“民族主义”不是一个意思,前者是一种狭隘的、自私自利的经济观念,D排除。故选B。 20.阅读上表中两部宪法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两国 1875 年法国宪法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 总统有权任命内阁;总统签署法案须经政府部长会签;部长 对立法部门负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任命国务员(内阁总理和部长) 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 及发布命令须国务员副署 ①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宪法的上述条文都旨在防止总统专权 ③总统须对议会负责 ④各部部长均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两部宪法均规定了两国元首并非世袭,符合共和政体的特点,①正确;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受限;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统同样由议会选出,权力受限,上述条文都旨在防止总统专权,②正确;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总统任命内阁、签署法案时须经政府部长会签,而部长对议会负责,由此可推知,总统对议会负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时须得到议会同意,由此可推知,总统对议会负责,综上所述,两国总统均对议会负责,③正确;法国1875年宪法明确规定,部长对立法部门负责,④项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BCD排除。故选A。 21.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在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普鲁士拥有17席,可以否决任何欲修改宪法等的议案(14票即可否决),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和符滕堡(4票)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它们不利的议案。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政制中 A. 法律制定贯彻人民主权原则 B. 组织形式凸显联邦主义原则 C. 权力结构奉行议会中心原则 D. 议席分配体现平等主义原则 【答案】B 【解析】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大邦和小邦都有权力来否决以会中对自己不利的议案,各邦之间权利平等,在组织形式上呈现了联邦主义的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德意志帝国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军权外交权及对议会的控制权,君主专制为实,故AC项不符合题意;由材料“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普鲁士拥有17席”,说明德意志帝国政制中议席分配并不平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鸦片战争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五,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 《南京条约》危害性有限 B. 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 自给自足的经济发挥优势 D. 清政府积极维护关税主权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这里清政府只看到了税率较之前增加,并未认识到“协定关税”是对国家关税主权严重践踏,这说明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因此B选项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深远,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自然经济的优势,C选项错误;“协定关税”是对国家关税主权的严重践踏,并非积极维护,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3.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公议定则例”。这反映了 A. 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商业战争 B. 晚清政府海关管理的松驰 C. 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D. 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 【答案】D 【解析】从清初自主制定海关税则,统一征收外贸关税,到《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演变,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对比的是清朝前期和晚清中国海关主权的变化,与鸦片战争的性质无关,A选项错误;海关关税税则制定从清政府自主到中外协定,不能说明海关行政管理的松弛,B选项错误;清朝关税主权的改变,不能反映英国商人试图打开中国市场,C选项错误。 24.史学界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和评价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下列表述符合唯物史观的是 A. 社会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因而没有进步价值 B. 纲领本质上反封建是革命的,形式上落后是空想的 C. 平均主义有一定的革命性,但在实质上具有反动性 D. 纲领满足了农民土地需要,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明确了土地和产品的分配原则与方法,其核心内容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是革命的,在形式上是落后的,具有空想性,这一观点符合唯物史观,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两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有反封建的进步价值,A项错误;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而非革命性,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过,没有满足农民土地需要,D项错误。 2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救亡运动高涨,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故排除ACD,选B。 26.《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地督抚接连致电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轻地方负担。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这反映出 A. 地方势力依然受中央掌控 B. 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 C. 清末新政未取得明显效果 D. 财政危机闲扰地方政府 【答案】A 【解析】中央否决地方提议,最终导致地方诉求没有实现,说明中央对地方仍然有一定的掌控力,故选A项;地方的诉求最终没有实现,说明没有对中央集权形成严重挑战,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清末新政的内容,排除C项;地方请求对筹款予以折扣并不意味着地方受到财政危机困扰,排除D项。故选A。 27. 1793年,(英国调派使臣到中国,提出互市、租地等要求——引者注。)乾隆皇帝在给英国使臣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尺土,俱为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分疆,各有专属。……且天朝亦无此体制,此事尤不便准行。” 但到了 1901年,清政府公布议和诏书上谕,居然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屡经列强的侵略打击,清政府完全丧失了对外抵抗的信心和意志 B.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清政府认识到开放的必要性 C. 面对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清政府想以此获得帝国主义的支持 D. 帝国主义对清政府的逼迫与威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给出的两则材料是有对比关系的。乾隆时期的骄傲自大不复存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由于中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只得向西方列强低头,以维系其统治。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8.1913年11月,《民权报》发表评论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这一-评论折射出 A. 传统政治模式被颠覆 B. 政治斗争空前激烈 C. 政治民主化基本实现 D. 民主观念深人人心 【答案】A 【解析】材料现象说明辛亥革命后,国内政治环境空前宽松,政党政治空前活跃,反映了传统的封建政治模式被颠覆,故A正确;材料反映了政治环境的宽松,不能说明政治斗争的激烈,排除B;政治环境宽松不等于政治民主化的实现,且辛亥革命后也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排除C;民主观念深人人心体现为广大民众对民主观念的接受,但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排除D。故选A。 29.民国三年,严复连续发表《说党》系列文章,阐释其对政党政治的看法。严复认为政党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疏通民意、保护民权的作用。但同时又说:“如果轻率地认为,只要中国有了政党制度,中国就会立即富强起来,这的确是浅人之见。”据此可知,严复 A. 对近代政党政治有清醒的认识 B. 认为中国实行政党政治利弊参半 C. 对戊戌变法失败进行深刻反思 D. 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富国强兵道路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严复认为中国实行政党制度并不能使中国立即富强,据此可知在民国建立之后,严复对于中国所实行的政党政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A正确;在题干中,严复对于政党政治有了比较清晰地分析,但不能说其分析时“利弊参半”,即利益和弊端各占一半,B排除;依据材料“民国三年”,即1914年,而此时戊戌变法早已经失败多年,C排除;材料仅是表明严复对政党政治进行评价,但并没有指出中国该实行何种道路,即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富国强兵道路,D排除。故选A。 30.芮恩施指出:北京学生掀起了大事。千百年来,有组织的舆论第一次在中国发动了。在山东问题决定前后,由于学生的行动在先,商人同情继起于后,中国自觉了。对“中国自觉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 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全面觉醒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学生”针对“山东问题”发动的五四运动,带动商人等阶层加入,促使“中国自觉了”,指的是这次运动推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全面觉醒,D项正确;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A项错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临时约法》,B项错误;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项错误。 31.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人都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深刻思考中国的革命和未来。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A. 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民族解放的新武器 B. 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兴起 C. 标志着中国人民救亡意识的觉醒 D. 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 五四运动后,共产党人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为指引,后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成为实现民族解放的新武器。A正确;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兴起于1953年的三大改造运动,B排除;五四运动确实标志着中国人民救亡意识的觉醒,但材料强调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对中国革命的作用,C排除;材料反映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排除。故选A。 32.下表所示为毛泽东生平年表(部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活动体现了 时间 事件 1924年2月 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秘书等职 1925年12月 主编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刊物《政治周报》 1926年5月 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A.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 B.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诉求 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本形成 D. 毛泽东路线在中央领导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国民革命运动高潮到来,这种合作方式是当时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诉求。B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中国革命,A排除;“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C排除;材料体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而1935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D排除。故选B。 33.“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这说明 A. 无产阶级是大革命的领导阶级 B. 民众思想的进步有利于大革命进行 C. 国民党开始关注民生问题 D. 中国民众民族意识刚开始觉醒 【答案】B 【解析】题意内容表明,民族主义的发酵和社会大众的态度有利于北伐战争的推进,说明民众思想的进步有利于大革命进行,故选B项;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关注民生问题,排除C项;根据“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可知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在大革命之前就已经觉醒,排除D项。故选B。 34.1927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陈独秀主张农民协会的会员和自卫武装可应征加入国民革命军队伍,毛泽东提出农民武装可以“上山”或加入同党有联系的军队中去,以保存革命的力量。这些主张 A. 初步吸取了国民革命的教训 B. 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C. 推动了大革命新高潮的到来 D. 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先锋力量 【答案】A 【解析】1927年7月4日,在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关头,陈独秀和毛泽东都提出了保存革命力量的方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主张初步吸取了国民革命不重视武装的教训,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故B错误;此时大革命即将失败,故C错误;陈独秀没有认识到农民的作用,故D错误。 35.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文券,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口号.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以践行 B.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正走向高潮 C. “农村包围城市”成为全党共识 D. 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得到广泛认可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34年”“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坚决保卫赤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以践行,故A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高潮,故B错误;“农村包围城市”尚未成为全党共识,故C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故D错误。 二、材料阅读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思想,既为皇权的尊崇奠定了基础,也为人臣限制皇权提供了依据。传统中国士大夫,规谏君王过失,并不仅仅是对君王的忠诚,更是为了国家不败。皇帝代表了国家社稷,所以士大夫对皇帝为首的国家忠心耿耿,拼死匡正,但绝不仅仅是对一姓皇帝之忠,国家利益、天下兴亡,都高于皇帝。儒家经典为他们限制君权提供了足够的思想武器与道德勇气。 ——王瑞来《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材料二 当你进入华盛顿的众议院大厅时,你会为这个大会议厅里的粗俗举止感到吃惊。尽管你在大厅里一再环顾,依然看不到一个著名人士。几乎全部议员都是无名之辈,他们的姓名没有在我的头脑里留下任何印象。在这个教育几乎普及的国家,据说人民的代表并非都是能够写字无讹的。仅隔几步,就是参议院大厅的大门。但在这个不大的会议厅里,却聚集了大部分美国名人。你在这里见到的每个人,都会使你想其他最近的声望。他们当中有善于雄辩的大律师、著名的将军、贤明的行政官和出名的国务活动家。这个会议厅里的一切发言,可与欧洲各国国会的最出色辩论媲美。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儒家哪些理论为限制君权提供了依据。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所述体现了什么政治理论?并阐述这一理论在美国权力机构设置中的具体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儒家限制君权的理论与美国政治尊奉的政治理论有何区别。 (4)众所周知,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构建源于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创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方启蒙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1)孟子的民本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2)分权与制衡(答三权分立也可以);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构成行政、立法、司法权三权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参议院和众议院分置,达成大州与小州,精英和民众的制衡;联邦制,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平行,各自分权。 (3)儒家思想是在承认君主专制的前提下限制君权,而三权分立学说是以人民掌握国家主权为基础;儒家限制君权的理论未有制度和法律保障,三权分立在美国的政治实践中有宪法依据;儒家在历史的发展中越来越倾向于维护君权,而美国的三权分立却在民主实践中不断完善。 (4)在维新变法时,维新人士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主张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来宣传革命和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这些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解析】 (1)依据材料“传统中国士大夫,规谏君王过失,并不仅仅是对君王的忠诚,更是为了国家不败。皇帝代表了国家社稷,所以士大夫对皇帝为首的国家忠心耿耿,拼死匡正,但绝不仅仅是对一姓皇帝之忠,国家利益、天下兴亡,都高于皇帝”,可知这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相似。 (2)政治理论:依据材料“华盛顿”“众议院”“参议院”“这个会议厅里的一切发言,可与欧洲各国国会的最出色辩论媲美”可知是分权与制衡理论;具体表现: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相关知识,可知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构成行政、立法、司法权三权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参议院和众议院分置,达成大州与小州,精英和民众的制衡;联邦制,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平行,各自分权。 (3)依据材料“为皇权的尊崇奠定了基础”、“几乎全部议员都是无名之辈”可知儒家思想是在承认君主专制的前提下限制君权,而三权分立学说是以人民掌握国家主权为基础;据儒家发展的过程可知儒家限制君权的理论未有制度和法律保障,三权分立在美国的政治实践中有宪法依据;儒家在历史的发展中越来越倾向于维护君权,而美国的三权分立却在民主实践中不断完善。 (4)据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可知,戊戌变法受启蒙运动影响最大的君主立宪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一批启蒙学者,他们翻译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著,介绍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把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今译《法的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以及米尔的《群己权界论》和《穆勒名学》等7部著作译成中文出版;辛亥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思想精神是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显然其基本思想精神是源于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宣扬的民主科学精神主要来源于启蒙运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