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城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冲刺卷(四)历史试题
陕西省山阳中学2021届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冲刺卷四 第Ⅰ卷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D. 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可知A项正确;B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特点。C是秦朝以后才有皇帝制度。D体现出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排除。 2.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永恒”的新思想。这种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 孔子、孟子 B. 老子、庄子 C. 墨子、庄子 D. 荀子、韩非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中“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永恒”符合道家崇尚自然的倾向。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故答案为B项。A项,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排除;C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排除。 3.下图为中国古代一幅著名书法作品,其字体的特征是 A. 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B. 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C. 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D. 奔放跃动,极富写意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仔细观察图片发现该书体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结合所学可知,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风卷残云,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故答案为D项。ABC项,根据所学可知,楷书平衡对称,整齐安定;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小篆笔画圆匀,富图案美。此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 4.某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浙江古代文明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①越窑的青瓷 ②大邑的白瓷 ③钱山漾的绢片 ④马王堆的素纱襌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越窑和钱山漾遗址均位于今天浙江省境内,属于浙江古代文明成果,所以①③符合题意;大邑位于今天的四川境内,马王堆位于今天的湖南境内,不是浙江古代文明成果,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故排除B、C、D项。 5.一个类似桌面的大轮盘,分为若干格,活字字模按韵排列在格内。排版时,两人合作,一人读稿,一人转动字盘,取出所需的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后,将字模还原放入格内,既省时又方便。此项技术的发明者是 A. 东汉杜诗 B. 北宋沈括 C. 宋代毕异 D. 元代王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类似桌面的大轮盘”“活字字模”“印刷”等可以判断描述的是转轮排字盘。根据所学可知,元代王祯是转轮排字盘的发明者。故答案为D项。A项,东汉杜诗是水排的发明者,排除;B项,北宋沈括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排除;C项,宋代毕昇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排除。 6.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可知这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条款,故A正确;《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中都没有涉及关税的内容,排除B、C、D。 7. 有学者说:“1895年以后民营工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乃外人大量设厂所激起之经济民族主义使然。外人大量设厂之后,一面有民间提倡挽回利权,一面有清廷倡导于上。”该学者认为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实业救国思潮涌现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故①错误;根据材料“清廷倡导于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②正确;根据材料“民间提倡挽回利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甲午战后张謇等人提出实业救国思想,故③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发生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④错误;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 8.孙中山研究了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西方政治制度、经济民生和社会状况,就民生方面提出的主张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民生方面的主张是平均地权,D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设问不符,排除AB。创立民国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设问不符,排除C。 9.《新青年》经常介绍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 主张维新变法 B. 倡导民主共和 C. 提倡科学思想 D. 批判封建伦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说明《新青年》借助西方自然科学反对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实质是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思想。故答案为C项。A项,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排除;B项,倡导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除;D项,批判封建伦理是新文化运动的表象,不是其实质,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10.某爱国运动的宣言提出:“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场爱国运动是 A. 五四运动 B. 国民革命运动 C. 一二·九运动 D. 全民族抗日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务望全国工商各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信息可知,学生举行的示威游行,号召全国工人、商人一起起来支持,可知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所以选A。国民革命运动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B。一二•九运动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与材料不符,排除C。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日运动高涨,与材料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 “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结合五四运动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1.近代以来中国婚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主要反映了 A. 新式婚礼开始出现 B. 恋爱自由新风开创 C. 政府提倡新式婚礼 D. 城乡流行集体婚礼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婚人”“介绍人”“主婚人”“设婚人”等可知,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一种新的婚礼。根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包括婚俗受到西方的影响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材料中“上海市社会局第四届集团结婚典礼”可知,反映了该婚礼是得到了政府的认可的,由此得出:政府提倡新式婚礼。故答案为C项。AB项,根据所学可知,新式婚礼开始出现、恋爱自由新风开创是在鸦片战争后,但材料时间“民国三十五年”不符,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集体婚礼,排除。 12.某学生对抗战期间发生的部分战役进行梳理,制成下表。表中①②③对应选项正确的是 时间 空间 战果 1937年 ① 八路军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 ② 中国官兵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③ 华北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歼敌四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A. 平型关台儿庄1939年 B. 平型关台儿庄1940年 C. 台儿庄平型关1939年 D. 台儿庄平型关1940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1937年”“八路军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指平型关大捷;“1938年”“中国官兵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是指台儿庄战役;在“华北”的“八路军一百多个团,歼敌四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是指1940年的百团大战。故答案为B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排除A、C项;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排除D项。 13.在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做出分析,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于1956年9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大会还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并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的方针,故B选项正确;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春天,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时期中国还没面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12月,与材料中“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关头”不符,故C选项错误;中共十四大召开于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4.邓小平在与英国外交大臣的谈话中说:“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映,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这件事情”首先得到成功实践是在 A. 1979年 B. 1982年 C. 1997年 D. 1999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可知是一国两制,该构想首先在香港得到成功应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故C项正确。ABD项时间与香港回归时间不符,排除。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紧扣设问要求“首先得到成功实践是在”,结合一国两制的实践即可知道是1997年香港回归。 15.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下列表述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迅速增长的是 A.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中国开始工业建设 B.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中国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C. 国防科技成就突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空间技术发展迅速,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已经走向国际舞台;故B项错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科技进步,2003年,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1990年中国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发射服务,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故D项正确。 16.下列是当今世界四个国际组织的标志。这四个国际组织按其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①是APEC,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②是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③是不结盟运动的标志,成立于1961年;④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综上所述,这四个国际组织按其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②④,排除ABD,所以选C。 17.伯里克利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该制度是指古代雅典的 A. 中央集权制 B. 君主立宪制 C. 直接民主制 D. 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伯里克利”、“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可知,反映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主权在民的特点,因此题干中的制度是直接民主制,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A选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英国首创,B选项排除。雅典属于民主政治,D选项排除。 18. 在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和贵族展开长期的斗争,推动了一部被后世誉为“欧洲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的成文法颁布。这部成文法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的发表,改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现象,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B项正确。习惯法是指贵族为维护自身利益,可随意解释的法律,通常是由贵族制定,是不成文法,排除A。公民法是古代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法律以及习惯法规范,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与材料不符,排除C。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侧重于处理经济上的纠纷与利益,与材料不符,排除D。 19.1689年,某国外交官提及英国当时政治状况是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签署的条约不过是一纸空文。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因为当时英国 A. 王权的神圣性没有改变 B. 限制王权法案的实施 C. 国王已经成为虚君 D. 议会的权力来源于国王 【答案】B 【解析】 【详解】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限制王权的措施,从此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国王的权力不断下降,议会的权力开始超越王权,B正确;1689年之后王权地位开始下降,并不是没有改变,A错误;国王已经成为虚君是1721年责任内阁制确立之后,C错误;议会的权力来源于国王是光荣革命之前,D错误。 20.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不仅获得了民众的崇拜,而且成为凡尔赛宫的座上宾,国王和贵族们也一样尊敬这位思想的天才。这位“思想的天才” ①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②反对君主专制 ③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④提出“主权民”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伏尔泰主要思想包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君主立宪和信仰自由。①②符合题意。主张三权分立学说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主权在民”说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③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BC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③或④,排除。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21.1787年制宪会议上,与会代表达成一个妥协:黑奴在选派国会代表和纳税时按自由民人数的3/5计算,奴隶贸易进行到1808年停止。这一妥协有利于调和 A. 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B. 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C.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立法与司法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南方实行种植园经济,保留奴隶制度,黑奴按照自由民人数的五分之三计算,实现了南方和北方的妥协,有利于缓和南方和北方矛盾,故A项正确;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妥协是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的产生方式,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排除;中央与地方妥协是联邦制的实行,材料没有体现出,故C 项排除;立法与司法的矛盾妥协是三权分立原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故D项排除。 22.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的竣工仪式上说:“19世纪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让物质世界的内在力量为智慧所控制,成为文明人的驯服工具”。“抽象的理论”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是 A. 万有引力定律 B. 经典力学 C. 广义相对论 D. 狭义相对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特点;而材料中“抽象的理论”指的是科学技术,故“抽象的理论”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是经典力学,经典力学的建立对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有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牛顿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排除A。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都不是“抽象的理论”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排除CD。 23.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国会通过了某项法案:“雇员享有自行组织起来,建立、参加或协助劳工组织,自行选派代表集体谈判以及为了集体谈判或其他互助或自卫事宜而采取协同行动的权利”。该法案是 A. 《农业调整法》 B. 《紧急银行法》 C. 《全国劳工关系法》 D. 《联邦紧急救济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第一次明确地承认工人拥有组织工会并由工会代表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故C项正确。《农业调整法》主要是调整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排除A。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主要是恢复金融秩序,与材料不符,排除B。《联邦紧急救济法》主要是进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与材料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雇员享有自行组织起来,建立、参加或协助劳工组织,自行选派代表集体谈判以及为了集体谈判或其他互助或自卫事宜而采取协同行动的权利”,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24.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总部位于如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北约的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约总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①是意大利,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②是法国,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④是英国,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5.如表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数据 项目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GDP增长率 —0.4% 2.7% 2.3% 3.5% 2% 2.8% 3.8% 4.5% 5.7% 失业率 5.2% 6.6% 6.8% 6.1% 5.7% 5.4% 5% 4.7% 4.1% 通胀率 6.9% 6.5% 2.7% 2.7% 2.5% 2.3% 1.7% 2.1% 2.5% 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 ①GDP获得较快增长 ②失业率逐年下降 ③通胀率明显下降 ④财政赤字问题解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中可知,GDP获得较快增长,通胀率明显下降,故①③正确;②错在“逐年”,是曲折下降的。④财政赤字问题无法从表格得出。②④错误。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的“新经济”,解题的关键是看懂表的内容。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美国的“新经济”,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第II卷 本卷共4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汉武帝时期,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影响。 【答案】(1)制度:郡县制和皇帝制。 举措: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2)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 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中国“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解析】 【详解】(1)关于制度,根据材料一“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郡县制和皇帝制方面回答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关于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的新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设立刺史制度方面分析作答。 (2)关于措施,根据材料二“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重用儒生、建立太学、表彰六经等方面回答即可。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作答。 27.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和文化的迁移并不会在真空发生,迁移需要交通、通信和规范等基础设施和制度。……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极大地改善了国际交通运输状况。随着大量国家和殖民地开始供应原料,一个更广泛的贸易秩序形成了。在基本商品中,大众用品首次变得有利可图。从事贸易的地区数量迅速上升……20世纪初期,世界一体化逐渐成为现实。 ——改编自【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与航行”的重大发明成果,并概括20世纪初期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支持新的全球经济的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接管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总额超过六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册 (2)根据材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答案】(1)发明:蒸汽机车;汽船。 内容: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与撞击;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 (2)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 利:总体上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 弊: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问题日益突出,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极大地改善了国际交通运输状况”可知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与航行”的重大发明成果是蒸汽机车和汽船。根据材料一“在基本商品中,大众用品首次变得有利可图”、“从事贸易的地区数量迅速上升……20世纪初期,世界一体化逐渐成为现实”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交流、人口迁移、文化碰撞、社会形态冲突等方面思考作答。 (2)关于因素,根据材料三“持新的全球经济的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接管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可从技术发展、国际组织推动方面概括原因。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根据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总额超过六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可从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方面回答有利方面;关于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经济危机蔓延等方面回答弊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