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卷 ‎2020.1‎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刘斌在《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城考古的意义》中说:“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良渚文化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②良渚文化有力证明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历史 ‎③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④良渚文化在中国都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可知,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①错误;③正确;据材料“对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晚商时期这一传统观念。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国都邑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可知,②、④正确;选D;A、B、C错误。‎ ‎2.陈直说:“《史记·殷本纪》合于殷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寿县蔡侯墓近出铜器群,倘无《史记·蔡世家》,则蔡侯后期世系,即无从参考”。作者意在说明 A. 甲骨文、金文可以印证《史记》‎ B. 甲骨文、金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 C. 考古资料否定了司马迁的记述 D. 出土文字价值一定优于传世文献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史记·殷本纪》合于殷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可知,《史记·殷本纪》与殷虚甲骨文者记载相符的有百分之七十,《史记·楚世家》记载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这说明甲骨文、金文可以印证《史记》,A正确;甲骨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B说法错误;据材料“《史记·殷本纪》合于殷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可知,考古资料印证了司马迁的记述,C说法错误;D说法偏颇。‎ ‎3.依据地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 D. “田氏代齐,六卿分晋”‎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地图信息“齐、楚、燕、韩、赵、魏、秦”可知,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六卿分晋”就发生于此时期,D与题意相符;“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是分封制,A与题意不符;“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反映的是分封制实质,B错误;“并吞战国,海内为一”是秦统一六国,C错误。‎ ‎4.据如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人物 时间 主要内容 商鞅 秦孝公时期 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 邹忌 齐威王时期 举贤人、修法律、鼓励臣下进谏 李悝 魏文侯时期 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颁布《法经》‎ 吴起 楚悼王时期 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度,裁减冗官,选贤任能 A. 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 B. 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 C. 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 D. 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无论是商鞅、邹忌,还是李悝、吴起,在变法法令中都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D正确;变法实行土地私有制是商鞅变法措施,A片面;材料没有涉及侧重重建伦理的措施,B错误;据所学可知,当时变法旨在富国强兵,C说法错误。‎ ‎5.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这一做法 A. 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B. 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 C. 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D. 使“四书”成为儒学基础读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A正确;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此时是百家争鸣,没有实现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B错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C错误;使“四书”成为儒学基础读物是南宋的朱熹,D错误。‎ ‎6.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反映了 A. 无为而治推动思想统一 B. 法制建设有利文教发展 C. 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 D. 开疆拓土助力汉赋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可知,汉武帝时期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表明了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C正确;无为而治是汉初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统治思想是董仲舒的新儒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法制建设”,B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时期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没有涉及“开疆拓土助力汉赋传播”,D错误。‎ ‎7.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说:“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谢,北之崔、卢,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犹卬(yǎng古同“仰”)然以门地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地而用之……往往其时仕者,或从辟召,或举孝廉,则皆贵胄也。其起自单族匹士而显贵者,盖所罕见。”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发生于 A. 秦汉时期 B. 魏晋南北朝 C. 隋唐时期 D. 北宋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犹卬(yǎng古同“仰”)然以门地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地而用之……往往其时仕者,或从辟召,或举孝廉,则皆贵胄也。其起自单族匹士而显贵者,盖所罕见。”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的用人之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其依据是门第出身,B正确;秦实行军功爵制、汉实行的是以品德才能为依据的察举制,A与题意不符;隋唐、北宋时期实行的用人之法是科举制,重考试成绩,C、D与题意不符。‎ ‎8.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这一现象表明,氐人当时 A. 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 B. 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C. 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 D. 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可知,氐族人能织布,善于种田,畜养豕牛马驴骡,这表明了氐人当时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C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氐族人的生活习俗,没有涉及“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B、D错误。‎ ‎9.观察如图,这一对峙局面结束于 A. 公元前3世纪末期 B. 公元3世纪初期 C. 公元3世纪末期 D. 公元6世纪末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地图信息“北齐、北周、陈”可知,这是北朝形势图,据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废掉北周皇帝自己称帝,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D符合题意;A、B、C与材料不符。‎ ‎10.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地方州郡长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的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官员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根据实绩实行奖惩、升迁或黜落。”这一措施 A.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B. 减轻了封建国家的财政负担 C. 调动了知识分子入仕的积极性 D. 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官员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根据实绩实行奖惩、升迁或黜落。”可知,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员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这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A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地方官的任免及考核,没有涉及“封建国家的财政负担、调动了知识分子入仕的积极性、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B、C、D错误。‎ ‎11.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吸取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的教训,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①正确;借鉴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的经验,唐太宗时期知人善任,虚怀纳谏,②正确;武则天“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③与题意不符;崇文抑武,大兴文治是宋代措施,④错误;选A;B、C、D错误。‎ ‎12.与白居易诗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描述相符的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均田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并结合所学可知,白居易诗中描绘的是西安大雁塔进士题名处,与其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D正确;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与题意不符,A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与题意不符,B错误;均田制是土地制度,与题意不符,C错误。‎ ‎【点睛】选官制度的三个阶段:先秦时期---世官制;汉代时期----察举制;唐至明清时期----科举制。‎ ‎13.在事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 A. 海上丝绸之路畅通 B. 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 C. 汉藏文化交流频繁 D. 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可知,陪葬的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这反映了当时民族间经济交流密切,也体现了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陪葬的骆驼……”,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A错误;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制陶业和制瓷业成为两个独立的部门,B说法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汉藏文化交流频繁”,C错误。‎ ‎14.如图是北京某学校小张同学做的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朝代的权力分配示意图,但不小心破损了一部分。请根据所学判断这是 A. 汉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B. 隋唐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C. 宋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D. 宋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示意图可知“路”下辖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尤其是转运使司是宋代负责地方财政的机构,据此可知这是“宋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C正确;据示意图 “路”可知不是汉代,A错误;据所学可知隋唐中央权力分配应该有“三省六部制”,故B错误;宋代中央权力分配是二府三司制,与材料不符,D错误。‎ ‎15.与隋唐相比,宋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 ‎①国家对社会成员控制相对松弛 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③重视家族出身的门第观念淡薄 ④社会形成崇佛抑道之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社会成员控制相对松弛,①正确;据所学可知,西汉规定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到宋朝才得以改变,②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宋代实行科举取士,相对客观、公正,这表明了重视家族出身的门第观念淡薄,③正确;社会形成崇佛抑道之风是唐朝武则天时期,④与题意不符;选A;B、C、D错误。‎ ‎16.北宋张载说:“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意思是说如果圣人之学不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那么,这种圣人之学是没有用的。其体现的主旨是 A. 格物致知、探究天理 B. 虚心求知、择善而从 C. 学贵有用、经世致用 D. 以德育人、博学精思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意思是说如果圣人之学不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那么,这种圣人之学是没有用的”可知,张载主张要学以致用,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学以致用,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而不是探究规律和明白道理,A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学以致用,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而不是学习的态度,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学以致用,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而不是育人的方法和思维,D错误。‎ ‎17.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朝有效地行政管理主要得益于 A. 和亲制度 B. 册封制度 C. 朝贡制度 D. 行省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元朝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其有效行政管理制度是行省制,D正确;A、B、C与元朝都不符。‎ ‎18.后人评价“有元一代制度,莫善于历”,其杰出贡献者是 A. 沈括 B. 毕昇 C. 郭守敬 D. 王祯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有元一代制度,莫善于历”可知,元代的历法是出于郭守敬《授时历》,C正确;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A与题意不符;毕昇是北宋时期的人物,与题意不符,B错误;王祯是元代的农学家,D与题意不符。‎ ‎【点睛】十一世纪中叶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9.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每经历一次全国性农民起义之后,新建王朝在总体上说来都比前一个王朝有所进步,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这可以用来说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A. 造成了皇朝的易姓换代 B. 推动了王朝政策的调整 C. 推动了国家的重新统一 D. 建立了农民的革命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 “……每经历一次全国性农民起义之后,新建王朝在总体上说来都比前一个王朝有所进步,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可知每个新王朝的建立,为避免阶级矛盾的激化,都竭力努力发展生产,减轻对人民的剥削,B符合题意; A不是材料主旨;材料没有体现“推动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建立农民的革命政权”,C、D错误。‎ ‎20.18世纪末,铜钱七八百文即可兑换一两银子,到了19世纪30年代,就要铜钱一千六七百文才能换到。这一现象表明 A. 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出超 B. 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 C 鸦片输入危害社会经济 D. 鸦片贸易由非法转向合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18世纪末,铜钱七八百文即可兑换一两银子,到了19世纪30年代,就要铜钱一千六七百文才能换到”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人民负担,C正确;据材料可知,由于鸦片输入导致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入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鸦片贸易由非法转向合法”,B、D错误。‎ ‎21.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八旗和绿营使用冷兵器作战能力低下 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 太平天国于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 新的社会经济政策出现 D 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中国西北边疆渡过危机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与题意相符;据所学可知,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是由于清政府腐败,而不是“八旗和绿营使用冷兵器作战能力低下”,A错误;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的是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的建立,B错误;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是南方,与西北无关,D错误。‎ ‎22.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 甲午战争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D. 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但是用长远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可知,甲午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A与题意不符;C不是材料主旨;材料没有涉及“文学革命的兴起”,D错误。‎ ‎23.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这一现象表明 A. 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 B. 湘淮官僚集团迅速崛起 C. 清朝中央权威严重受挫 D. 军阀割据局面初步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发展,C符合题意;‎‎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A错误;湘淮官僚集团迅速崛起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与题意不符;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于民国时期,D与题意不符。‎ ‎【点睛】“东南互保”协议: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其属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南方各省督抚称皇室诏令是一个团写之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发展。‎ ‎24.该图像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清朝政治统治结束 B. 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C. 民主共和政体产生 D. 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产生,C正确;据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政治统治结束,A错误;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是1911年10月,B与题意不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民族独立,D错误。‎ ‎25.时任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说:“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与此论述关联的是 A. 保路运动 B. 武昌起义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发了五四运动,运动中形成了“三罢斗争”,C正确;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A、B与题意无关;国民大革命发生在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为其提供了革命力量的团结,D与题意无关。‎ ‎【点睛】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6.“中国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也就是说“必须与俄国打成一片,一切均借俄助。”【据《新民学会资料》】该认识 A.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必然性 B.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C. 汲取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D. 忽视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中国的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 “必须与俄国打成一片,一切均借俄助。”,这表明没有注意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与复杂性,D正确;材料强调“中国的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创立”,A错误;材料强调“中国的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没有涉及“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B错误;材料强调“中国的改造与存在,大部分要靠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帮助”,没有涉及“国民革命”问题,C错误。‎ ‎【点睛】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7.朱德赋诗:“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这一现象 A. 开启了党创建人民革命军队的征程 B.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 C. 反映了党领导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D. 促成了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并结合所学可知,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推动了工农革命力量的壮大,B符合题意;八一南昌起义开启了党创建人民革命军队的征程,A与题意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与土地改革无关,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抗日问题,D错误。‎ ‎28.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在延安调停期间,听到最多的词是“人民”;一位外国记者总结陈毅、粟裕指挥某次战斗胜利的场景总结出人民的力量“推翻了正统军事公式的因素”;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认识到“遭遇百姓抛弃的境遇及其危险”。这表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A.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 广大民众的支持 C. 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D. 土地革命的开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一位外国记者总结陈毅、粟裕指挥某次战斗胜利的场景总结出人民的力量……;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认识到‘“遭遇百姓抛弃的境遇及其危险”’”可知,材料反映了人民力量的伟大----“推翻了正统军事公式的因素”及“遭遇百姓抛弃的境遇及其危险”,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毛泽东思想的指导”,A错误;“国民政府的腐败”与“遭遇百姓抛弃的境遇及其危险”有关,但不符合材料“一位外国记者总结陈毅、粟裕指挥某次战斗胜利的场景总结出人民的力量……”,C错误;土地革命的开展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反映的解放战争时期不符,D错误。‎ ‎29.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B. 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实施 C. 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基本实现 D.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并结合所学可知,1960年八字方针提出,开始对国民经济比例进行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故D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是1952年底,A与题意不符;过渡时期是1949---1956年由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与题意不符;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基本实现是1949—1952年,C与题意不符。‎ ‎【点睛】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30.观察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 棉花 猪羊牛肉 水产品 ‎1978‎ ‎30477.0‎ ‎216.7‎ ‎856.3‎ ‎465.5‎ ‎1980‎ ‎32056.0‎ ‎270.7‎ ‎1205.4‎ ‎449.7‎ ‎1985‎ ‎37911.0‎ ‎414.7‎ ‎1760.7‎ ‎705.2‎ ‎1990‎ ‎44624.0‎ ‎450.8‎ ‎2513.5‎ ‎1237.0‎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 B.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进一步提升 C. 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渐扩大 D. 中国自主制造的实力大大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表格“1978---1990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与“对外开放”无关,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与“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渐扩大”无关,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与“中国自主制造的实力大大提高”无关,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简述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作用。‎ 材料二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开拓和巩固疆域的主要成就;结合秦朝的统一说明清朝疆域奠定的意义。‎ ‎【答案】(1)原因:秦地理位置优越,内部相对稳定;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秦国远交近攻,采取了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 作用: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为后世王朝长期沿用;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成就:17世纪80年代统一台湾并在台湾设府;反击沙俄侵略,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8世纪50、60年代,平定蒙古准噶尔部,稳定新疆;清初至18世纪末,通过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等措施巩固对西藏的管辖。‎ 意义: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定型;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解析】‎ ‎【详解】‎ ‎(1)原因:据材料“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可知,秦地理位置优越;据材料“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可知,秦国内部纷争较少,相对稳定;据材料“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据材料“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可知,秦的统一符合人民愿望,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结合所学可知,秦王嬴政采取了远交近攻、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 作用:本问可从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为后世王朝长期沿用;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回答。‎ ‎(2)成就: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对台湾:1684年清统一台湾并在台湾设府,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对沙俄:据所学可知,康熙帝两次亲征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并于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俄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对新疆:据所学可知18世纪50、60年代,平定蒙古准噶尔部,稳定新疆;清初至18世纪末,对西藏:通过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等措施巩固对西藏的管辖。‎ 意义:结合所学可从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定型;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材料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二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依据;简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答案】‎ ‎(1)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持续时间最长,始终是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的持久战打乱了德日意法西斯的全球侵略计划,支援与配合了欧洲、亚太等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持久抗战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为美英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了前提,为同盟国先后解决二战主次要矛盾和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胜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后方、军事和情报基地,直接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反法西斯斗争。‎ ‎(2)依据:重视祭祀与战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国际惯例;全国人大决议。‎ 意义: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解析】‎ ‎【详解】(1)说明: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持续时间最长,始终是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的持久战打乱了德日意法西斯的全球侵略计划,支援与配合了欧洲、亚太等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持久抗战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为美英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了前提,为同盟国先后解决二战主次要矛盾和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胜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后方、军事和情报基地,直接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反法西斯斗争等方面回答。‎ ‎(2)依据:据材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知,重视祭祀与战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据材料“‎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可知,全国人大决议将‎12月13日作为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据材料“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可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者成为国际惯例。‎ 意义:本问可从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等角度回答。‎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1951年,于敏在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钱三强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放弃了已经做出出色成绩的科研方向,转到氢弹研究。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无愧为“中国氢弹之父”。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于敏的颁奖词。‎ ‎——摘编自《于敏:惊天事业,沉默人生》,《科技日报》2019—09-24‎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敏献身氢弹研究事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于敏的历史功绩。‎ ‎【答案】(1)原因: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的需要;于敏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理想。‎ ‎(2)功绩:于敏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研究探索氢弹理论,提出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于敏的研究解决了我国热核武器物理的基础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 ‎【解析】‎ ‎【详解】(1)原因:据材料“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于敏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理想;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两国垄断了核武器,为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的需要。‎ ‎(2)功绩:据材料“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可知,于敏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据材料“1961年,钱三强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放弃了……,转到氢弹研究。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可知,研究探索氢弹理论,提出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据材料“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知,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据所学可知,于敏的研究解决了我国热核武器物理的基础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