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卷(文科)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战国李悝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东汉王充提出“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旉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肥沃。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 D.善于积累经验 2.南宋辛弃疾《最高楼》云:“千年田换八百主”,晚宋罗琦《田蛙歌》谓:古田千年八百主, 今一年一换家”,这表明当时 A. 政府抑制土地兼并 B. 土地买卖频繁 C. 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D. 小农经济破产 3.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 A. 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 D. 贵族地主的压迫 4.就研究中华农业文明起源问题来说,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A. 历史神话传说 B. 古代文献记载 C. 考古发掘资料 D. 民间祭祀遗存 5.《齐民要术》强调,种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种芜菁要“近市良田一顷”,种胡荽要“近市负郭良田一亩”,种红蓝花也要“负郭良田一顷”。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 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 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 6.《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表明宋代 A.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B.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 C.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D.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7.《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可知上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史书记载: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宋代,仅凤翔(属陕西)设有监司;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上述记载,最能印证的历史现象或变迁是 A.竹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B.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 C.政府对管理竹子种植的重视 D.东周到明代初年的经济变化 8.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 A. 揭示了官商勾结是晋商获利的唯一途径 B. 说明商帮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C. 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D. 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9.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这座墓葬最早应出现于 A. 商代 B. 春秋战国 C. 宋代 D. 清代 10.19世纪初,在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据了6个。清代集市中心的总数则在4万处左右。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多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这反映明清时期 A.隐含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 B.对外政策的调整促进经济繁荣 C.商品经济的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受生产方式质变的影响较大 11.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1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表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13. 清政府在1904年颁布《商会简明章程》,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其中9个建于海外)和223个分会。这客观上有利于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御外国军事侵略 C.政府政治现代化转型 D.实业救国思潮普及 14.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不承认共和则已,即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 B.革命派在政治上还不成熟 C.革命派缺乏足够的实力 D.幻想帝国主义制衡袁世凯 15.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明显错误的一处是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16.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入手,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工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由此可推断出 A. 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 B. 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 C. 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 D. 新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 17.1947年——1952年全国土改,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土地的权利”;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全国完成农业集体化。这些措施的贯彻 A.有利于国家工业化的顺利开展 B.推动了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C.扭转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局面 D.体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 18. 1953—1956 年和 1979—1992 年,在国内经济史学研究中都被称为“过渡时期”。关于两个“过渡时 期”的相同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B.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并存 C. 公有制经济都占据绝对优势 D. 外资企业从无到有大量引进 19.“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史诗。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浓墨重彩地铺陈开来……”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B.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0.1984年,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富有影响力的企业相继诞生。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农村责任制广泛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普遍开展 D.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 2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9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2. 1874 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 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 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慢 B. 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 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D. 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23.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震惊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24. 《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B. 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 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D. 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任选其中一题作答。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宋代的民间手工业比前代有所发展。……宋代取消了束缚商业发展的政策,使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宋代大部分行业的手工业者都是亦工亦商,手工业的经营者就是商人,手工作坊和工场就是商店,以印书手工业为例,书店兼有编辑、印刷、书店的性质,以卖书为主要任务,……同时,官营手工业在整个社会手工业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为民间手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宋代民间手工业高度发展原因探析》等 材料二:为使战时后方工业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国民政府对民营工矿业采取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先后颁布了《非常时期工业奖助暂行条例》《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等。为保护厂矿设备免遭日机轰炸,工矿调整处采取疏建办法,规定凡制造工作能分开者另设分厂,设备能在洞中使用者,可开凿山洞,移内工作。并设立疏建贷款,在疏建技术上给以指导。为帮助内迁厂矿复工或新建厂矿尽快开工,政府对其货款总计达2003万元,从民国二十八年到三十三年,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供应给民营企业的五金、化工、电气等器材、原料总值约563亿元。还制定“技工招募法”,到各地招募技术员工,至民国二十九年,已招募技术员工达12164人。此外,还开设了各种训练班、训练新技工。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促进宋代民间手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16分) 26.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 年代 主要热词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 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 绿军装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 银河﹣Ⅰ号、喇叭裤 20世纪90年代 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21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第27、28题为选考题,任选其中一题作答。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第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意义。(10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5分) 28.(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年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12分) (2)材料二中的F2可能是哪些因素? (3分) 文科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C D A B B D A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A D C A B D C B A B D 25.(25分) 【解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宋代取消了束缚商业发展的政策,使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宋代大部分行业的手工业者都是亦工亦商,手工业的经营者就是商人,手工作坊和工场就是商店”和“官营手工业在整个社会手工业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为民间手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从宋代商业政策的调整、经营方式灵活、官营手工业比例下降等角度概括得出促进宋代民间手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为使战时后手工业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国民政府对民营工矿业采取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工矿调整处采取疏建办法……还开设了各种训练班,训练新技工”可以得出:采取扶持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工矿调整处采取疏建办法;设立疏建贷款,在疏建技术上给以指导;制定“技工招募法“,到各地招募技术员工;开设了各种训练班,训练新技工。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提供了经济上保证,又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1)宋代取消了束缚商业发展的政策;手工业经营方式灵活;官营手工业比例下降,民营手工业有生存发展空间。(任答3点即可)9分 (2)措施:对民营工矿业采取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工矿调整处采取疏建办法;设立疏建贷款,在疏建技术上给以指导;制定“技工招募法”,到各地招募技术员工;开设了各种训练班,训练新技工。10分 积极影响:这些措施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提供了经济上保证,又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6分 26.(12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解题的关键是对提取图表中某一类相似的词语,然后确定一个方向,然后选出论题,寻找论据回答问题。 【解答】(1)选题一:通过关键词:新中国、当家作主、法制、四个全面。然后确定论题“建国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民主政治的发展。 (2)选题二:通过关键词:五年计划、大跃进、公共食堂、大包干、万元户、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等论述“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曲折与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经济的曲折发展。 (3)选题三:通过关键词:苏联老大哥、上合组织等确定主题“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变化。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论题:建国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论述: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六十多年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然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坎坷和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尤其进入新时代,“四个全面”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总之,建国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既有曲折和失误,更有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示例二 论题: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曲折与发展。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经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由此我国也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和当前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分析,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不久又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十年间,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到21世纪初,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尤其进入新时代,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正逐步实现。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尽管历经曲折,但不断取得新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主义道路实现了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示例三: 论题: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在两极世界不处于孤立地位,我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积极参加日内瓦和万隆会议,日益步入世界外交舞台。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辉煌成就。尤其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面对不同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调整外交政策,不断开拓外交新局面。 27. (15分) (1)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建立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经济的极快发展。(6分) 意义: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开始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4分) (2)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5分)(答出两点4分,三点满分) 28. (15分)【答案】 (1)特点:集中在民生领域(以轻工业为主);以民营为主;中小企业成为主流;工业增长速度快。(4分) 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鼓励实业的发展;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8分) (2)因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3分) 【解析】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的信息可知集中在民生领域;依据材料一“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的信息可知以民营为主;依据材料一“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可知中小企业成为主流;依据材料一“工业年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的信息可知工业增长速度快。原因:依据材料一“1912年到1920年”的时间围绕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从国内和国际的因素分析回答。 (2)因素:依据材料二图示中阻力是F2,结合所学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可知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