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新高考二轮复习通史版第8讲 地中海沿岸的文明——古代希腊、罗马学案
第8讲 地中海沿岸的文明——古代希腊、罗马 【时空定位】 【线索提炼】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6世纪,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成果对近代西方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上: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济上: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奴隶制工商业获得长足发展,对外贸易繁荣。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崛起,为奴隶主民主政治和法治文明奠定了基础。 思想文化上:古代希腊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本身,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阶段一 古希腊文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末) 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因素:相对隔绝的谷地和海岛地形,易于形成相对隔绝的城邦政治。 (2)经济因素:形成了以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结构。 (3)政治因素:城邦制度的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4)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意识。 (5)个人因素:古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动和改革。 (6)推动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 2.民主进程 (1)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4.评价 (1)积极作用: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其民主氛围使其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2)消极影响:雅典民主基础狭窄,直接民主过于泛滥,造成雅典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二、经济文明的发展 雅典等希腊城邦,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为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思想文化 1.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成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 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 3.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制度保障 (1)特征 ①主权在民: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全体公民皆可参与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 权力制约:主要是指城邦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五百人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和由公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的制约;陪审法庭还对官员和法律进行控制。 ③法律至上:严格实行法治,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公民平等。 ④公民意识:公民人人皆可为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公民的共识。 ⑤直接民主: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是西方近代民主的滥觞。 ⑥轮番而治: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判员由抽签选举产生,每个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 (2)制度保障 ①从机制上看: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机构有力地保障了民主的实施。 ②从公民权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从方式上看:制定了一整套辩论的章法来保证辩论的实施;克利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 ④从物质上看:通过发放公职津贴等方法鼓励公民参政。 2.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认识的七个误区 (1)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是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从民主的程序上看:雅典民主强调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属于价值理性,侧重于从整体角度阐释民主,但很难保证真正的民主。比如全体公民都有机会被选为陪审法庭成员;选举方式是抽签选举;司法审判中采取法庭辩论等形式与程序。雅典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相对粗糙,雅典的程序性民主无法保证真正的民主。 (3)从民主的范围上看:古代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4)从实质上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5)从影响上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误认为其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完备的体系。 (6)对于“陶片放逐法”:不宜夸大其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还应看到它极易成为排除异己、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使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政治家被流放,不利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健康发展。 (7)关注两个概念的区别:“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在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的职责等方面;“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 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3.古代希腊先哲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他对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4)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倡导“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真题典例】 1.命题点:陪审法庭的职能 (2019·高考全国卷Ⅰ,T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信息涉及陪审法庭的职权范围,迁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理解。 析错点:材料涉及的是陪审法庭的职能,不能体现法律服从民众意愿;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是由抽签产生的;在古代雅典,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答案试解】 B 2.命题点: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2019·高考海南卷)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被认为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雅典民主的表现包括( ) A.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 B.本地自由民皆可参加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可行使司法审判权 D.国家的公职人员均由推荐产生 [满分秘籍] 扣题眼:雅典民主的政治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析错点:公民大会的参与者是公民不是“自由民”;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不是司法机关;雅典的公职人员是抽签选举产生。 【答案试解】 A 3.命题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平等原则 (2014·高考山东卷)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满分秘籍] 扣题眼:依据材料中“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信息体现公民的平等。 析错点:“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不是材料主要信息;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教信仰问题;血缘不符合材料中“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的信息。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古代雅典民主局限)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 ) A.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B.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 C.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 D.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 解析:选B。工匠等普通人可以“站起来发言”,外邦人要“紧闭嘴巴”,说明演说自由是雅典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命题点: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下表反映了一些学者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些观点。 学者 主张 (中国)陈唯声 雅典民主政治的胜利是比较先进的商品经济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的胜利 (英国)芬利 如果没有雅典帝国,就不可能有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充分发展的民主制度 (法国)克鲁瓦瑟 雅典民主是希腊精神最伟大的创造物之一 (中国)易建平 民主政治与小国寡民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 A.雅典民主的出现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B.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史学界有颇多视角 C.外国人更多从精神层面探讨雅典民主的产生 D.中国学者的主张符合科学逻辑已成学界共识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中国)陈唯声、(英国)芬利、(法国)克鲁瓦瑟、(中国)易建平,对雅典民主制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有不同的认识,故B项正确;材料中,每位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认识,不能由此得出雅典民主出现的原因是他们每位学者主张的综合,故A项错误;(英国)芬利从制度方面探讨雅典民主的产生,(法国)克鲁瓦瑟从精神方面探讨雅典民主的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中国学者的观点成为学界的共识,故D项错误。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希腊哲学研究主题的变化 (2019·高考全国卷Ⅱ,T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从公元前5世纪以前至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对哲学命题的论述,理解其研究对象的变化。 析错点:对神的敬畏与崇拜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公元前6世纪以泰勒斯为代表的思想家将关注点转移到自然;启蒙运动时期哲学的主题转移到政治。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梭伦的人文主义思想 (2018·高考全国卷Ⅰ,T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梭伦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财富。 析错点:材料只是提及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梭伦反对奴隶制度, 且梭伦反对的是债奴制而并非整个奴隶制度;材料主要讨论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权利平等,梭伦推行财产等级制,并不主张权利平等;梭伦提出贫富差别并非为了抨击它,其意在强调道德比财富更重要。 【答案试解】 D 3.命题点:古代雅典人文思想与传统文化 (2017·高考全国卷Ⅰ,T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满分秘籍] 扣题眼:根据材料可知,在古希腊神话中,诸神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迁移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进行理解。 析错点:根据“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可知,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并不淡薄;理性占据主导地位应是在近代的启蒙运动之后;雅典民主政治进程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梭伦改革。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古希腊人文精神)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这反映了( ) A.重视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B.人类自我关怀的人文精神 C.雅典的民主缺乏道德基础 D.罗马法尚处于习惯法阶段 解析:选B。材料“美德即知识”“德行可教”的意思是美德和知识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这体现了对人类自身价值的认可,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故选B项;重视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是人文精神的部分表现,而且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题意表达的是人文精神,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C项;罗马法是古罗马的法律规范的统称,与古希腊人文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排除D项。 2.(命题点:智者学派的局限性)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 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解析:选D。由材料“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可知个人主义的泛滥,故D项正确;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思想文化繁荣发展,故A项错误;诡辩的出现是由于古希腊当时教育中心的转移,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智、诡界限,故C项错误。 阶段二 古罗马文明(公元前6世纪-公元6世纪) 一、政治 1.古罗马政权的演变 (1)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2)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3)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 (4)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 (5)768年查理曼帝国建立,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演变成后来的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封建国家。 2.罗马法 (1)演变 ①《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标志着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②公民法:出现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是仅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的法律。 ③万民法:公元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④《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于6世纪,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特点: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历史地位:其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二、经济文明的发展 1.古罗马长期对外扩张,使地中海变为内湖,国际交往扩大使得奴隶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得到了充分发展。 2.中国的丝绸之路:西迄罗马(当时称罗马为大秦),东到长安、洛阳等地。 三、思想 1.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 (1)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产生。 (2)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2.罗马法蕴含的自然法原则和理性精神, 成为近代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法学思想的渊源。 1.罗马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罗马法时代,是奴隶制社会,不会存在人人平等。但是对于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地位,主张平等原则。该原则发展成后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法人制度:罗马法没有法人名词,但是设立了法人制度,对法人分为社团和财团,并对法人的权利义务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 (3)一夫一妻制度:与现在内涵不一样,但是至少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名词,成为后人战斗的武器。 (4)物权法定制度:罗马法强调物权的范围和种类都由法律规定。所有权为自然权,为核心权利。后来该原则发展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继承制度:实行遗嘱至上原则;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2.罗马法的基本内涵和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1)基本内涵 ①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③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法理精神。 (2)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①正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之一的大陆法系,亦称为罗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②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如《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就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 ③罗马法中许多原则和制度,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以及权利主体中的法人制度。 ④罗马法的立法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它所确定的概念、术语,措词确切,结构严谨,立论清晰,言简意赅,学理精深。 3.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制的区别 (1)法律观念:中国古代法律深受宗法群体观念影响,罗马法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权利。 (2)法律地位:中国古代法律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人治色彩;古罗马法律是国家统治的根本,体现了明显的法治色彩。 (3)法律结构: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而古罗马法律则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 (4)法律内容:古罗马法律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中国则没有。 (5)法学家地位:古罗马法学家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中国古代法律则完全以官方为主导。 (6)历史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而古罗马法律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的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罗马法的特征和影响 【真题典例】 1.命题点: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平等 (2018·高考全国卷Ⅱ,T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长期斗争最终使得平民与贵族获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 析错点:题干提及平民与贵族斗争,要求在法律上与贵族平等,并不是取消贵族特权;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018·高考江苏卷)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满分秘籍] 扣题眼: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与材料中“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相符。 析错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与材料中“ 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不符;材料“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表明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法的先声”不等于合乎各国的司法现状,与材料中“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不符。 【答案试解】 D 3.命题点:罗马法的公平原则 (2015·高考全国卷Ⅰ,T32)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满分秘籍] 扣题眼: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 析错点: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遵从民众意愿,都不能保证司法公正。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罗马法的特征)古代罗马某一时期,初步司法程序由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执掌,通过初步程序,诉讼当事人确定“争执要点”,即拣出需要审理的问题。随后,由一位经当事人从选民名单中挑选出的、执政官授权的普通公民对案件加以审判,作出有拘束力的判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古罗马( ) A.法律程序烦琐且过于注重形式 B.讲究法律实践的公开公正 C.严格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实施具有主观随意性 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通过初步程序……由一位经当事人从选民名单中挑选出的、执政官授权的普通公民对案件加以审判,作出有拘束力的判决”可以得知, 这一时期古罗马讲究法律实践的公开公正,故选B项;题干主要述及法律判决的过程,没有涉及判决的形式,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会严格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C项;题干主要述及法律审判的公平、公开,而不是其审判的主观随意,排除D项。 2.(命题点:罗马法的影响)“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的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这强调罗马法( ) A.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B.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C.遵循契约精神的规则 D.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 解析:选B。罗马法“奉行主权在民原则”,这种说法属于明显的程度失当,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可知,罗马法的某些价值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所谓“契约精神”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的是启蒙运动而非罗马法,故D项错误。 主题一 从学科素养角度考查古代中西文明的异同 【主题概述】 (1)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法律制度、监察制度、国家治理及思想有着相同之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与东方的中华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要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文明。 (2)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侧重于中西文明的比较。备考仍要关注中西文明对比这一角度,尤其是中西政体、法制以及人文主义与民本思想的比较。高考可能会从古代东西方不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法律思想、人文精神、国家治理的差异等方面,命题考查政治制度运作方式、法律制度及其思想的特点及导致不同特点的历史原因等。 【综合大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与西汉时期,御史大夫作为监察长官,同时又是丞相的副职,受到丞相的统制,因此,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或由丞相决定,或由丞相参预其中。隋代废除(御史台)台主任命御史台官署的制度,改由三省长官推荐。唐高宗永徽年间后,监察御史“多是敕授”。到了宋仁宗时,规定宰相所荐举的官吏及宰相的亲故不得出任御史,而由皇帝亲自任命或掌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上,秦汉时监察官无权处置违法失职的官吏,只有上奏或 呈报丞相或州郡长官查处。隋唐时监察官渐次有了部分的直接处分权。宋代御史台有权传讯违法失职官吏,复审大理寺审理案件。明代巡按御史可“小事立断”。 ——摘编自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 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斯巴达尽管采取奴隶主贵族的专制,但行使司法权的监察官形成了对最高权力享有者“王”的有效制约,在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着他的行踪。监察官有权对“王”进行刑事审判。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雅典,监察官们的权柄如此之大,以至国王也不得不讨好他们。在雅典,司法的权力制约功能就更加明显,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 ——摘编自孙永兴《论西方早期社会的司法》 材料三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李祝环《接触与碰撞: 16世纪以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影响。 思路点拨:本题答案源于材料,求答项为“变化”“影响”。第一小问“变化”,结合材料一,从监察官任命的变化和监察官职权的变化方面分析。据材料一“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或由丞相决定”“由皇帝亲自任命或掌握”得出监察官由丞相参与任命转变到由皇帝直接任命,据材料一“监察官无权处置违法失职的官吏”“隋唐时监察官渐次有了部分的直接处分权”得出监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官吏到获得部分的直接处分权。第二小问“影响”,监察官由丞相参与任命转变到由皇帝直接任命,表明削弱了丞相权力,强化了皇权,监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官吏到获得部分的直接处分权,表明增强了监察权的独立性,有利于监察效率的提高。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思路点拨:第一小问,答案源于材料和所学知识,求答项为“不同”(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结合材料一、二,从监察官的权力范围和有无刑事审判权等方面对比分析。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监察官旨在维护民主制度,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监察官旨在维护皇权。 (3)据材料三,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法律与罗马法共同的历史价值。 思路点拨:第一小问,答案源于材料,求答项为“相似点”。由材料“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可以概括出政府垄断立法;由“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可以概括出立法形式多样化;由材料“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可以概括出保护私有财产。第二小问,共同的历史价值可以从分别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都是人类社会宝贵遗产的角度回答。 答案:(1)变化:监察官由丞相参与任命转变为由皇帝直接任命;监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官吏到获得部分的直接处分权。 影响: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专制;增强了监察权的独立性,有利于监察效率的提高。 (2)不同:古代希腊监察官可监察最高权力者,而中国古代则是只监察百官;古代希腊监察范围广且有刑事审判权,而中国古代监察官无刑事审判权。 原因: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监察官旨在维护民主体制;而中国古代是皇权专制,监察官旨在维护吏治清明和皇权统治。 (3)相似点: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共同的历史价值:分别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遗产。 主题二 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古代西方文明与近代西方文明的渊源 【主题概述】 (1)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民主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罗马法为罗马文明的内核,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罗马法的法律理念及其法治原则对近代东西方的立法和司法影响深远。 (2)古代西方政治、法律、思想文明与近代西方政治文明、思想文明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高考重视围绕古代雅典文明、罗马法律及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等,从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选举任职方式、公民义务和权利、政治运作方式的制衡、法治原则,罗马法的法律思想与原则,古希腊人文精神与文艺复兴的关系等方面,考查古代西方文明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立法司法原则等方面的影响,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其内在联系。 【综合大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觞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的回归 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两个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思路点拨: 审题:本题属于观点论述题。首先,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觞于这一思想”,归纳概括观点。如近代欧洲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其次,选择史实论证。 答题:答题时注意史论结合。如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科学革命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 答案:观点:近代欧洲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角度一:文艺复兴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体现了精神方面的进一步解放。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体现了人身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角度二:近代欧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使人们享有了一定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人身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角度三: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即科学革命),破除了迷信和盲从,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不仅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冲破了自然对人类的束缚,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物质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角度四:近代欧洲工业革命兴起和发展,通过技术革新,使工业布局摆脱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物质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说明:任意两个角度即可) 总之,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近代欧洲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技法指导】 历史观点论述类解题方法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明确,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可以分方面论述: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理出思路再写答案。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下结论。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或评价性升华。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德州期中)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包括选举任免的官员在内,所有官职均非一人充任,而是以多人,通常是10人担任同一官职。其目的是( ) A.防止出现个人专权 B.体现公民平等原则 C.激发公民竞争意识 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解析:选A。题干“所有官职均非一人充任,而是以多人,通常是10人担任同一官职”,目的是让他们共同协商,相互制约,防止个人专权,故选A项;题干只体现多人同任一个官职,没有体现公民平等,排除B项;大家任同一官职是为了防止专权,不是为了让他们竞争,排除C项;多人任同一官职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 2.(2019·济南二模)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是由独立公民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公民所归属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组成的;城邦不分大小强弱,在宗教、法律、钱币、度量衡等方面有高度的主权独立。希腊城邦的这些特点( ) A.削了公民的个人独立性 B.有利于公民集体意识的形成 C.为雅典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D.促进各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 解析:选B。根据材料“城邦不是由独立公民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公民所归属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组成的”“有高度的主权独立”可知,希腊城邦强调集体利益,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城邦的集体利益,而不是削弱公民个人的独立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希腊所有城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城邦既有民主政治,也有其他政体,排除D项。 3.(2019·苏州一模)《简明世界历史读本》载:“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政治改革,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民主政体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以平民为主、包括部分贵族在内的人民主权已成定局。”材料中的“政治改革”是指( ) A.梭伦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B.克利斯提尼用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C.克利斯提尼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伯利克里向公民开放一切官职 解析:选B。据材料“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利斯提尼用地区部落取代原有的血缘部落,故选B项;梭伦改革时期并未改变传统的血缘部落,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取消政治分野现象,而不是强调扩大机构人数,排除C项;依所学,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与材料表述不相符, 排除D项。 4.(2019·泰安二模)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同时希腊奴隶制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奴隶劳动广泛使用,亚里士多德把奴隶称之为“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据此可知,雅典的民主( ) A.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产物 B.有一定的阶级性 C.使城邦公民权利得以保障 D.成为内乱的根源 解析:选B。材料“把奴隶称之为‘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属性,故选B项;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材料没有体现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产物,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雅典的民主使城邦公民权利得以保障,排除C项;雅典民主政治衰亡的根源是城邦内的混乱,而不是雅典民主政治成为内乱的根源,排除D项。 5.(2019·淄博一模)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 A.推崇绝对真理 B.具有理性精神 C.否定神灵存在 D.捍卫思想自由 解析:选B。根据材料“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具有理性精神,故选B项;智者学派推崇绝对真理,排除A项;材料只是肯定人的理性精神,没有涉及人与神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肯定人的理性精神,未涉及反对思想专制,排除D项。 6.(2019·湘东六校高三联考)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本主义特征,如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史诗《伊利亚特》和散文汇编《伊索寓言》。这表明古希腊( ) A.具有较浓厚的宗教意识 B.创造了辉煌的文学成就 C.强调人在现实中的价值 D.以神为中心的文学倾向 解析:选C。根据材料“文学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本主义特征”可知,这一时期古希腊的文学作品的特征是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现实中的价值,故选C项。神话不同于宗教,故“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不是具有“宗教意识”,排除A项。材料主要提到的是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征,不是文学成就,排除B项。这些作品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体现的是“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本主义特征”,故不是“以神为中心”,排除D项。 7.古代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发言时,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定,它要求公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观点的表述。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尽可能地保证平民的参政权 B.着力于防范专权现象的产生 C.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两面性 D.公民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解析:选C。雅典平民并不都是公民,只有公民才有参政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专权现象,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在保证公民参政权的同时,又限制了公民权利的充分发挥,故 C项正确;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雅典公民是有言论自由的,故D项错误。 8.(2019·永州三模)关于“对人私犯”的制裁,《十二铜表法》规定严重伤害保留同态复仇,较轻伤害支付固定罚金。但到查士丁尼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 A.法律体系的形成 B.社会文明的进步 C.人文主义的传播 D.阶级矛盾的缓和 解析:选B。据材料“《十二铜表法》规定严重伤害保留同态复仇”“到查士丁尼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一律改为罚金制裁”可知,习惯法逐渐被取代,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故选B项。 9.(2019·济宁二模)下图为《民法大全》中所载的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述。其意在强调( ) A.人的自然权利是平等的 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奴隶制度违背法的精神 D.法律具有至高权威性 解析:选D。题干中提及“应当承认和维护裁判官发布的告示的法律效力”“即便裁判官具有奴隶身份也不能构成法律效力的影响”“皇帝也应当遵守法律”,据此可知罗马法强调遵从法律的权威,故选D项。 10.(2019·潍坊二模)罗马公民法上的婚姻概为夫权婚姻,丈夫控制着妻子的人身与财产;后来出现的万民法婚姻中,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且当事人间的合意不存在时,婚姻即可取消。这一变化( ) A.渗透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 B.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C.实现了古罗马的男女平等 D.标志着西方离婚法诞生 解析:选A。根据材料“罗马公民法上的婚姻概为夫权婚姻……后来出现的万民法婚姻中,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且当事人间的合意不存在时,婚姻即可取消”可知,这一变化渗透了平等这一自然法的基本思想,故选A项;公民法的出现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排除B项;根据材料“后来出现的万民法婚姻中,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且当事人间的合意不存在时,婚姻即可取消”可知,罗马法提倡男女平等,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提倡平等婚姻观念,并未涉及离婚法何时诞生,排除D项。 11.(2019·菏泽一模)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罗马法由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的重要时期。这一演变主要反映了统治者( ) A.由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寻找权力的合法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策略 D.重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解析:选C。罗马习惯法时期,贵族任意曲解法律,引起平民的强烈不满,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故选C项;“由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习惯法也能为统治者提供合法依据,排除B项;罗马法由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与“重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无关,排除D项。 12.(2019·德州一模)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材料表明( ) A.执政官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执政官 B.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执政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解析:选B。材料“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体现出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故选B项;材料“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说明法律的客观性不以执政官的意志为转移,执政官不等于法律,排除A项;自然法不是具体法律条文,排除C项;材料“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说明法律的客观性不以执政官的意志为转移,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陪审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梭伦实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措施是设立了被称为“赫里埃”的公民陪审法院。陪审法官从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中选举产生(一般人数为500名左右),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参加案件的审判。每次参加审判的陪审法官人数大概是法院陪审法官总数的1/10, 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投票表决,投票方法是往票箱内投放石子。古罗马的司法审判权最初属于民众大会,每个案件都由30至40名法官共同审理。法官全部从公民中选举产生,每年改选一次。 ——摘编自《浅析中西陪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目前,美国有两种人数不同的陪审团,分别是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由23人组成,小陪审团由12人组成,每位陪审员任期最长不超过18个月。美国法律规定,选出的陪审团必须在受理地区的范围内具有相当合理的代表性,即在种族、年龄、性别等方面较为准确地反映该地区的人口状况;这样就更能保证陪审团不会在某些问题上有严重的意见倾向……原被告双方的律师都有相等的将其认为应该回避的人从陪审员名单中除名的机会。 ——整理自《试论美国的陪审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陪审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雅典陪审制度相比美国陪审制度的不同,并分析美国陪审制度所体现的价值理念。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一中古雅典陪审法官产生方式以及案件审判结果产生方式可知古代雅典陪审制度的特点;第二小问评价,结合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可对古代雅典陪审制度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评价。(2)第一小问不同,结合材料二内容,对比材料一中雅典陪审制度,可从陪审法官数量、产生方式、利益关系回避等方面总结美国陪审制度的不同;第二小问价值理念,从材料二“美国法律规定,选出的陪审团必须在受理地区的范围内具有相当合理的代表性……原被告双方的律师都有相等的将其认为应该回避的人从陪审员名单中除名的机会”可知,美国陪审制度所体现的价值理念是公平、民主。 答案:(1)特点:陪审员由公民抽签产生;陪审员的法律素质不高。 评价:古代雅典的陪审制度既是当时司法民主的体现,也是维护城邦民主的重要保证,但其抽签产生陪审员的方式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多数人的暴政)。 (2)不同:陪审员人数减少;陪审员不再由抽签产生;选出的陪审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利益相关方采取回避原则。 价值理念:公平、民主。 14.(2019·苏州质量检测)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先秦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努力。如果抛开其中的专制主义等不良成分,其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按规则办事的理性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正义主张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法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零和博弈”之上的……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 ——摘编自彭新武《法家精神:价值与缺失》 材料二 罗马人在公元前449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颁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国早期公民的基本法律。随着罗马人的征服,立法者们创建了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适用于罗马统治下的所有人。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他们建立起一些原则,即被告在被定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允许法官废弃那些不公平的法律条款。罗马法有助于帝国内分散的地区一体化,罗马法律的原则直到帝国消失之后的漫长时间里,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法家的治理主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分类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据上述材料,归纳先秦法家与罗马法在“正义”标准和民众“权利”上的差异。 解析:(1)据材料一“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可得出,法家提倡变革,依法治理;据“其中的专制主义等不良成分”,可见法家主张强化专制主义;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反映出它主张崇国抑民。 (2)第一小问分类,结合所学知识,从呈现形式看,分为习惯法与成文法;从适用范围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第二小问价值,当时看,协调各方矛盾,维系了罗马的统治秩序;长远看,影响后世治理。(3)第一小问在“正义”标准方面的差异,材料一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而材料二罗马法“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第二小问民众“权利”上的差异,材料一法家“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而材料二“他们建立起一些原则,即被告在被定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允许法官废弃那些不公平的法律条款”,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众权利。 答案:(1)主张:提倡变革(或主张变法);依法治理(或按法律规则办事、以法治替代礼治);强化专制(或专制主义);崇国抑民(或富国抑民、强国弱民)。 (2)分类:习惯法与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价值:协调各方利益;保护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维系帝国统治;影响后世治理。(任意三点即可) (3)“正义”标准:先秦法家主张“大公无私”或“崇公抑私”;罗马法则主张“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权利”上的差异:先秦法家侵吞民众权益;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民众权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