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不同之处。其主要依据应是 A. 禹死后启继位 B. 建立武装 C. 设置官职 D. 制定刑法 【答案】A 【解析】 “天下为公”指天下为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天下为家”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禅让给禹,禹以自己的封国夏为天下之号,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并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成为夏朝的天子。“天下为公”的局面变成了“天下为家”,这是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故选A;B、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的是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材料反映了宰相既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又能制约皇权,ABC都是君臣共治天下。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打破了君相权力的平衡,因此象征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 3.汉语中将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王国”),统治诸侯国(王国)的君主称为“诸侯”“君王”或“国君”,也有使用“国王”的称谓。 这反映出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封国”“国君”“国王”等可知,这是分封制下出现的政治现象,故C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于贤能者的一项政治制度,当时只有部落而没有国家政权,排除A;王位世袭制始于夏启,终于清朝,它是“家天下”时期王位传承的一项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封国”“国君”“国王”,结合所学分封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4.“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神权色彩浓厚 C. 政治等级森严 D. 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西周宗法制的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搞清大小宗关系)为核心;大小宗具有相对性;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没有体现出神权色彩和贵族的特权,故BD项不选;分封制形成了森严的政治等级制度,故C项不选。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制特点: ①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②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③宗法制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分封制,进行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 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一记载反映了西周实行的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禅让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CD不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推选首领的制度,夏朝建立后被世袭制取代;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雏形,秦朝全面推行。A属于西周制度,但根据材料中“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主要是指分封制。 考点: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 点评: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公九卿制 D. 皇帝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只能是郡县制度,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制度,公九卿制、皇帝制度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 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统一六国 C.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D.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答案】B 【解析】 “六合”代表的是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的六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说明六国已经被统一;而“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说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本质。因此选B。A是分封制;C是夏朝;D是宗法制。 8.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 A. 分封制度 B. 皇帝制度 C. 宗法制度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创立了皇帝制度,故B项正确;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不是由秦始皇创立的,故A、C项错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因而世袭制不是由秦始皇创立的,故D项错误。 9.古代中国皇帝制度首创于( ) A. 夏朝 B. 周朝 C. 秦朝 D. 汉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因为有侯王,依靠祖先保佑,天下刚刚太平,如果再分封诸国,这是在制造战争啊,想求得天下的安宁,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得天下的安宁”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修长城 D. 统一文字 【答案】B 【解析】 秦始皇为解决因“分封诸国”带来的问题,为“求得天下的安宁”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对巩固统一局面也有积极影响,但不符合材料要求的对解决“分封诸国”带来的问题,排除ACD项。 1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皇帝制 C. 郡县制 D. 宗法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反映了郡县制的好处和深远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封建”是指分封制,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皇帝制度,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D项排除。 12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这反映了( ) A. 上古天神名号的来历 B. 上古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称呼的来历 C. 先秦王朝统治者称呼的来历 D. 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称谓的来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皇帝称号的理解。在上古三皇五帝时代至夏、商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称为“帝”,如黄帝、帝喾、帝尧、帝纣等。从周朝起,改称为“王”,如“周武王”、周平王等。秦朝建立后,因嬴政认为功绩“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而创立“皇帝”一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谓,自此以后“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此后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即“天子”)的称呼。故选D。 考点:“皇帝”称谓的由来。 点评:“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可见,“皇帝”的称号,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 13.根据下图诸侯国的分布判断,这些诸侯国存续之时,正处于( ) A. 周初分封之际 B. 春秋争霸之时 C. 战国争雄之际 D. 秦灭六国之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过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大量诸侯国被吞并,到战国时期,只剩下秦、齐、燕、楚、韩、赵、魏等几个大国了,故C正确;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齐、鲁、燕、 卫、晋等,图中信息与之不符,排除A;春秋争霸之时,诸侯国的数量非常多,而图中只有秦、赵、燕、楚、韩、魏等几个大国,排除B;图中有秦、齐、燕、楚、韩、赵、魏等诸侯国,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4.我国现行的省级管理体制开端于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秦朝地方上是郡县制;唐朝地方实行道州县制度;元朝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清朝不是最早设行省的朝代,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 15.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 秦朝郡县制 B. 西汉郡国并行制 C. 元朝行省制 D. 清朝军机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汉初戒于“亡秦孤立之败”,分封一些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但“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这些诸侯国的势力膨胀,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A、C、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均可排除。故选B。 考点: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 点评: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其结果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削弱,无力与中央相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从而完成了汉代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 16.“隋唐时期,中国拥有先进的政治体制”。这主要指的是 A. 三公九卿制 B. 行省制 C. 内阁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隋唐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故A项排除;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故B项排除;内阁制是明朝的中央官制,故C项排除;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故D项正确。 【点睛】“隋唐时期”是解题的关键时间信息。 17.“至此,我国先贤一直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到了组织人事上的落实。”—《中国历代文官制度的演变轨迹》与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军功爵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学而优则仕”,可以看出重视学习和考试,经过考试走上仕途,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是科举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18.古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指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正确;世袭制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选官,A错误;察举制是按照孝廉标准选官,九品中正制是按照门第选官,均不符合材料主旨,B和C错误。 19.“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具有此种行政审核功能的机构是( ) A. 汉朝的中朝 B. 唐朝中书省 C. 唐朝门下省 D. 唐朝尚书省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侍中的职责是审读百司奏抄,以驳违失,结合所学可知,唐朝门下省负责审议,这机构是唐朝门下省,故C正确;汉朝的中朝始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B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联系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20.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 A.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文字说明明代内阁的地位逐步提高,但职能并未改变,依旧是皇帝的秘书机构,D正确,A是科举制特点;内阁并不能领导六部,B错误。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C错误。 21.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明太祖 A. 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 B. 废丞相,权分六部 C. 废行省,设三司 D. 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人君不能躬览庶政……”等分析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躬览庶政”,以杜绝大臣专权,故B项正确;A项是宋朝时分割相权的措施,排除;行省是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殿阁大学士,故D项排除。 22.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答案】D 【解析】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故选D。 23.明太祖在遗诏中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顾问国事,明太祖设立 ( ) A. 政事堂 B. 中朝 C. 殿阁大学士 D. 内阁 【答案】C 【解析】 【详解】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渐感力不从心,于是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故C正确;政事堂是唐代和宋前期宰相合议问政的场所,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朝设于汉代,内阁是明成祖设立的,排除BD。 24.某朝代中央政府在全国划分了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一朝代是( ) A. 秦代 B. 西汉 C. 唐代 D. 元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开始设置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5.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郡县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举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标准之一,故从材料中郭巨埋子而“被荐举为孝廉”可以得出是汉代的察举制,故C项正确;A项是秦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是隋朝设立的选官制度,排除。 26.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安史之乱 D. 三藩之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霓裳羽衣曲”和“马鬼坡”、“玉颜空死处”等信息可以看出是指的唐玄宗和杨贵妃时期,指唐朝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七国之乱是西汉时期、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三藩之乱是康熙时期的,所以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安史之乱 27. 唐代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 A. 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 地方权力的进一步分散 C. 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D. 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两种含义:一是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管理;二是在中央皇权拥有绝对的权威。所以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保证皇权的独尊,符合第二层含义,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三省六部制 28.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历史主题是( )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王位世袭制“传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王位世袭制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B符合题意,故选B;禅让制“传贤”,注重继承人的才能、品德,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涉及“王权”“继承”问题,察举制、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D。 29.通常意义上,“帝国”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其二,专制统治;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按照上述理论,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的帝国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之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通过强大的军事扩张,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0.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家族社会和睦 B. 贵族王位世袭 C. 宗法观念浓厚 D. 分封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是宗法制的影响,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浓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家庭和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是宗法制的影响,和王位世袭制以及分封制无关,故BD错误。 【详解】 二、材料题 31.中国古代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和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二 汉之刺史、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自辟”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郡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答案】(1)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形成了二元体制。 (2)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4)地方自主性(或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解析】 【详解】(1)意图:依据材料一“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可以概括出是加强对地方统治的答案。影响:依据材料一“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可以归结出是二元制体制。 (2)特点,依据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可以得出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组织答案,即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特征:依据材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可以归纳出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4)趋势:结合材料从中央集权加虽的角度概括作答即可,即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答案】(1)制度:察举制。说明: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任选两点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任选2点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乡举里选”指的察举制度,因为察举制度的特征就是“乡举里选”,由于察举制度重视孝和廉,所以察举制度也就能够起到社会教化作用。 (2)材料二是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变为了注重门第,名门士族垄断官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主要突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中正官往往会徇私舞弊之类的答案均可。 (3)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就是回答出科举制度的作用,以积极作用为主,例如,科举制度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度让社会形成一个读书学习的风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