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学案
专题06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易错点1 不能准确把握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 “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新时期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的举措 【错解】A 【正解】B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材料判定“这种体制内的监督”的基本属性,据材料“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等信息可知,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可知,B正确。 易错点击 比较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性质 发展演变 意义 备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的政治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奠定了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础 共同构成了新中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制度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这一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正式确立这一制度;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制度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这一制度;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的建立,实践了这一制度 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繁荣 即时巩固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不包括 A.颁布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初期,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人大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故A项、C项和D项都属于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成就;B项属于经济建设,不是“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易错点2 不能准确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的职能 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以下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 B.政治协商制度仍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C.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地位 【错解】B或C 【错因分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如果学生审题不清,或者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的职能与地位区分不清,均会错选。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统一战线组织,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正解】D 【解题思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D说法不符合材料和现实,符合题意。由“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可知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易错点击 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它不是国家机构。全国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二者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职能不同。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全国人大的职能是履行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以及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3.产生和组成方式不同。人民政协由上一届委员会协商决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民间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华侨的代表以及特邀人士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由人大代表组成,县级和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下级人大间接选举产生。 即时巩固 协商民主的特点是不同的利益集团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成后还可以协商。协商民主的最大意义在于 A.调动各利益集团参政的积极性 B.保证公民可以有序地参与政治 C.促进政治选举健康有效地发展 D.实现对执政党科学执政的监督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材料反映了协商民主在不同利益集团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做到选举前、选举中和选举后均可协商,保证了各阶层公民健康有序地参与民主政治,故选B。A、C、D项均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中的问题,故排除。 【答案】B 易错点3 不能全面理解“一国两制” 1983年,中共中央提出:说到统一,有一个用什么“统” 的问题。照我们的意见,就是用一个国名、一个首都来“统”,其余都可以维持现状不变。就是说,既不要用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去“统”,也不要用台湾的现行制度来“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央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一国两制”下台湾内部事务不变 C.海峡两岸已实现了“三通” D.中国反对美国干预海峡两岸事务 【错解】D 【正解】B 【解题思路】1981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就是用一个国名、一个首都来‘统’,其余都可以维持现状不变”可得出“一国两制”下台湾内部事务不变,故B项正确;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是在2008年,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干预台湾事务,故D项错误。 易错点击 全面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基本内涵 (1)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前提。 (2)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3)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但没有外交权。 2.重要意义 (1)“一国两制” 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造成的不良后果。 (3)“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针。 即时巩固 针对香港立法会部分候任议员在宣誓仪式上公然宣扬“港独”,侮辱国家和民族,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其中包括“未进行合法有效宣誓或者拒绝宣誓,不得就任相应公职,不得行使相应职权和享受相应待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解释 A.是维护“一国两制”的重要举措 B.有助于促进香港回归和社会稳定 C.是坚持“九二共识”的直接体现 D.是海峡两岸交流往来的政治基础 【答案】A 易错点4 不能全面把握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 1972年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年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 A.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 B.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 C.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 D.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 【错解】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两岸关系的演变。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如果对此理解不清,即容易错选D项。 【正解】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材料中1972年8月即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周恩来在台湾问题上反对以往23年对台工作仅采取炮击、广播宣传台湾官兵起义等简单的做法,之后指示新华社多宣传、介绍台湾新闻和言论,不主张采用言论攻击的方式。上述周恩来的主张反映了70年代初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故选C。材料部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故A错误;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属于外交问题,故B错误;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应在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后,故D错误。 易错点击 图示法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即时巩固 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面漫画所反映的事件(2015年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得以成行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 A.推行“一国两制” B.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 C.坚持“九二共识”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答案】C 易错点5 不能准确区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宣布:“(1)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自应收回。(2)此项地产上所建之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地产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错解】B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把握不准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一边倒”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如果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清,就会出现错选。 【正解】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史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自应收回”涉及清除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特权的问题,故答案为“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A解决的是如何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解决的是怎样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解决的是如何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D是周恩来在1953年12月提出的,是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故选A。 易错点击 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 解决的问题 内容 影响 “另起炉灶” 如何对待国民党政府的外交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奠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我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这三大外交政策都是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提出的,这些外交政策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改造成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 即时巩固 建国初期签订的一份外交文件规定:“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该文件 A.贯彻了“一边倒”方针 B.倡导了“求同存异”方针 C.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体现了“不结盟”原则 【答案】A 易错点6 不能全面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下表为周恩来某一天的行程安排,这些外交活动的内容表明当时他正在参加 时间(7月17日) 外交活动 上午10点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11:40 访晤英国外交大巨艾登 下午l点起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16:50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联合国大会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错解】B 【正解】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根据材料中的外交活动中的国家有苏联、英国、法国等可判断是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故C项正确;我国是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A项错误;万隆会议没有西方国家参加,故B项错误;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包括苏联、英国和法国,故D项错误。 易错点击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中国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登上国际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是新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加的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外交政策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改造成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 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3)1972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4)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即时巩固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A.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分析图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见,“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的时期”出现于1979—1988年,此时中美建交实现,中国对外开放推动了双方的良性的合作与交流,故选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整个国际形势相关,并非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相关因素,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美攻苏守的态势,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A 【记忆点一】比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 1.相似点 (1)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都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 2.不同点 (1)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 (2)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资产阶级议会制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和活动。 (3)政党在政权中的活动方式不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则采取两党制或多党制的轮流执政的制度。 (4)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权力主体是人民;资产阶级议会制中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记忆点二】1954年宪法与共同纲领的异同 项目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相同点 都为新中国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以及宪法保障;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制度 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夕 不同点 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一五”计划顺利开展 目的 巩固民主革命成果,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加强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制定机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体现原则 人民民主的原则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特点 具有过渡性、革命性,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的意义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具有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特点 作用 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记忆点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原因、教训 1.曲折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严重破坏(1957—1976年):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发展完善(1976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2)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受到公民文化素质的制约。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的,缺乏经验。 3.从“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文化大革命” 发生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2)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民主法制不健全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及党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巨。 (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存在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另外,世界上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显得更加必要。 【记忆点四】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异同 1.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不同点 项目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地方 设立目的 实现中国和平统一 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 享有权力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有一定的自治权 社会制度 仍是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设立区域 港、澳、台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主要作用 祖国和平统一 各民族共同繁荣 【记忆点五】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2)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4)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5)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2.不利因素 (1)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嚣张,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 (2)日本、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是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巨大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3)海峡两岸的民间沟通还不充分等。 【记忆点六】全面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 (2)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特点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平等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5.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记忆点七】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1.1949年11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 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 C.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 D.中央允许地方自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之初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依据1949年11月即新中国建立伊始,毛泽东指示华中局等单位“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恢复与发展生产” 可知,毛泽东重视发挥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反映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形式,故选C。1953年12月新中国开始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初步形成,故A项错误;B、D两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无反映,故排除。 2.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13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民族国家,进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走的是 A.“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 B.“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 C.“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 D.“政党—国家—宪法”的道路 【答案】D 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1949年9月的新政协会议确立的,排除A项;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排除C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故D项正确。 4.观察下面的漫画,其反映的突出主题是 A.“一国两制”获得成功应用 B.国际反华势力支持“台独” C.解决台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D.讽刺“台独”势力自不量力 【答案】D 【解析】“一国两制”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漫画中并没有提到国际反华势力,故B项错误。漫画没有反映出台湾问题形势严峻,故C项错误。漫画内容反映的是“台独”分子企图将台湾与大陆分离,但台湾与大陆本为一体,“台独”分子的这种行为只是徒劳,故D项正确。 5.1990年10月7日台湾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在1991年2月23日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中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国家统一纲领”阐明:“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台湾 A.认同“九二共识” B.承认“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 D.同意两岸“三通” 【答案】C 【解析】“九二共识”出现于1992年,排除A项;“承认‘一国两制’”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据材料“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可知当时台湾坚持“一个中国”,故C项正确;“同意两岸‘三通’”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 A.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正确性 B.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 【答案】B 7.(2017年江苏卷)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两国总理”“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可以佐证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与材料信息“两国”不符,故A项和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符,排除。 8.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面人身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 A.实践了不结盟运动的政策 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 D.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非会议。据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指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的贝尔格莱德会议,排除A项;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排除B项;“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据材料“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可知,这次会议力图改变国际旧秩序,故D正确。 9.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改善。从图表走势中能直接得出中美贸易总额在1972—1978年区间内出现了高低起伏波动,显然这与两国关系的发展紧密相关,A项说法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绝对,“始终”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了中美贸易发展,此时“文革”尚未结束,故C项错误;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故D项错误。 10.(2016年天津卷)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答案】A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最先是作为古代的一种地方组织而存在的,周时的一“党”约“五百家”。后来人们把在朝堂之上因共同利益或主张结成的政治势力集团称为朋党。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朋党的存在且党争不断,如秦代吕(吕不韦)嫪(嫪毐)之争,东汉钩党(外戚与宦官集团)之争,唐朝牛李党争,宋代熙丰、元祐党争,明朝末年东林党人与阉党的争斗。对党争的评论也很多。孔子教导弟子“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王夫之更是尖刻地评判道:“朋党之兴,始于君子,而终不胜于小人,害乃及于宗社生民,不亡而不息。” ——整理自王桐龄《中国历代党争史》等 材料二 为筹措军费以镇压苏格兰起义,1640年专制君主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这届议会中,支持国王的一派称为“骑士党”,多为受到王室恩宠的大贵族,是坚定的国教信仰者;反对国王的一派称为“圆颅党”,主要由新贵族、乡绅及工商业者组成,大多是非国教徒。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次年召开了新一届议会,在这届议会中,英国近代两党的雏形——“宫廷党”与“乡村党”开始出现。1679年4月召开的新一届议会中,沙夫茨伯里领导的乡村党获得绝对多数,敦促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政府不得随意逮捕或监禁任何人,这使得“反对派不必害怕因发表反对政府的言论而遭到迫害了”,并且试图通过干预王位继承的《排斥法案》。针对这一法案,议会公开分裂,拥护这一法案的被对手称为“辉格党”,法案的反对者被讥讽地称为“托利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法案包含限制王权的13个条款,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近代英国的政党政治随之兴起。 ——摘编自刘金源《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 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在这里。 ——摘编自《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党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党争现象做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近代英国两党政治形成的主要因素。与同期中国相比,英国政党有何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现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结合近代以来的相关史实,分析新中国选择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官僚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与民众关系不大;负面影响大。评价:古代党争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受官僚政治的影响;败坏政治风气,削弱统治力量,危害社会;不被社会或主流思想认可。 (2)因素: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围绕宗教和王权的斗争);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民主政治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成为制衡君主权力的重要力量;政党活动由法律保障和规范等。 (3)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原因:民国初年政党林立、党派众多导致民主政治发展迟缓;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一党独裁制度导致政治黑暗;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12.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二 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 材料三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材料四 美国政府正式通知国会,向台湾出售包括两艘佩里级护卫舰等在内的系列装备,共18.3亿美元。美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对参与此次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企业实施制裁。 ——摘编自2015年12月12日《参考消息》 (1)材料一中的“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3)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答案】(1)窃取: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 (2)中国观: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 (3)变化:由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积极为主)。 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 (4)中美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抗日战争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回答。第二小问,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朝鲜战争”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图表内容分析得出。第二小问,根据当时的中美关系、中国的发展状况、国际形势的变化回答。 第(4)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美关系的发展特点、主要障碍和美国的对外政策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