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万州二中高2022级高一上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社会的解体 B. 私有制的产生 C. 国家的建立 D.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联系所学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出现的“天下为家”的主要原因是私有制产生,故B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先有私有制产生才有国家的建立,而不是先有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才有“天下为家”,王位世袭制是国家形成的一个特征,不能说王位世袭制是“天下为家”出现的原因,故D项错误。 2. 西周的国家格局与商代颇为相似,商代方国林立,西周则有许多诸侯国。然而,商代的方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西周的诸侯国则多是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 A. 商王位卑与方国首领地位平等 B. 周王能够完全控制各个诸侯国 C. 商周两代行使王权的强弱差异 D. 血缘关系开始影响国家的政权 【答案】C 【解析】 商代方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与商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纽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离心力;西周的分封制主要以血缘为纽带,确定了诸侯的权力与义务,诸侯国较商代方国受王权的控制更强,故选C项。商代方国臣服于商王,商王的地位高于方国首领,不选A项。周代封国虽然较商代方国受王权的控制更强,但周代封国有较大的独立性,B项夸大了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选B项。虽然西周诸侯中王族占了大多数,但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血缘关系已经影响了国家政权,所以不选D项。 3.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下图,鲁国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西周分封制下的鲁国位于今日的山东省。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东省西南部。故答案选B。①是齐国;③是燕国;④是楚国。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4.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 西周的宗族观念浓厚 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来看,周代的政治具有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西周的宗族观念问题,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故C正确。 6.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利于邻里和睦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深受宗法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可得出土楼的结构特点与建筑布局体现的宗法的思想,故D项正确;利于邻里和睦有其影响,但是反映不了题旨,故A 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家族,谈不上皇权至上,故B项排除;材料中宗族与宗教是两回事,故C项排除。 【点睛】土楼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 7.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至秦始皇帝,灭诸候为郡县,不世官。”材料中的政治制度的特征不包括 A.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 D. 形成大一统的格局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可以看出周代政治制度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故A、B、C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形成大一统的格局是在秦朝时期,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名师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对“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的分析理解。 8.公元前221年,秦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3世纪早期 C. 公元前2世纪末期 D. 公元前3世纪末期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可换算为公元前3世纪末期,故D项正确;公元前2世纪早期指的是公元前199年——公元前170年,故A项错误;公元前3世纪早期指的是公元前299年——公元前270年,故B项错误;公元前2世纪末期指的是公元前130年——公元前100年,故C项错误。 9.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的、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周边王朝已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B. 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C. 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 中央王朝统治范围迅速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从“以血缘为纽带的、牢固的部落集团”到“分封的王国”再到“统一的大帝国”,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逐渐增强。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这反映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中“完全”一词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管辖逐渐增强,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并未涉及皇帝制度的内容;D选项是表面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11.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 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 体现皇权独尊地位 C. 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 震慑分裂势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可以分析出帝王认为有了玉玺就有了上天的任命,具有了合法性,所以本题选A;B、C、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2.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 企图通过分封巩固统治 B. 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 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 D. 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广建封国,拱卫周王室,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根据材料“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可知,西汉统治者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办法来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无论是西周分封制,还是西汉的封国制,最终都导致了分裂割据,排除B;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君主专制正式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排除D。 1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察举制 C. 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 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可知,汉初高祖刘邦既保留了西周的分封制,又实行了秦朝的郡县制,即“郡国并行制”,故选D。A项为汉武帝时期的措施,排除;察举制为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不是地方的行政制度,且其与材料的时间也不相符合,排除B;汉武帝时期,为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重用侍从、秘书等,建立了中朝,以削弱相权,故C项与材料时间也不符合,排除。 14.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 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 B. 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 C. 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 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重用内廷近臣和频繁任免丞相的措施,直接用意是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分割相权以加强集权,而是强调汉武帝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B项错误。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一个途径,而不是其频繁任免丞相的用意,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僭越皇权的信息,而是强调汉武帝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D项错误。 15.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 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C. 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 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相权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宦官和外戚才得以通过皇帝的信任而掌控大权,C项正确;皇帝权力衰微是宦官专权和外戚专政的影响,而非根源,A项排除;宦官专权与宗族观念没有必然联系,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权力,没有涉及地方权力,D项排除。所以选C 16.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 取代皇权政治 B. 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 确保政权稳固 D. 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可知,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皇权,故D选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了“共天下”,而不是取代皇权政治,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对皇权具有一定威胁,而不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故B选项错误;东晋门阀士族势力强大,独立性强,不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故C选项错误。 17.史书载: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驳回诏书。皇帝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诏书最终才得以颁布执行。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汉朝的中朝 B. 唐朝的门下省 C. 宋朝的枢密院 D. 明朝的内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皇帝要破格提拔刘士泾为太仆卿,其诏书遭到给事中官员驳回,皇帝只好再向给事中官员解破格提拔刘士泾的理由,诏书才得以通过执行;故可知给事中有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隶属于唐朝的门下省,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的中朝是由皇帝左右亲信近臣构成,中朝在宫廷内对重要的政事先做出决策,因此不会出现诏书被驳回的现象,A错误;宋朝的枢密院院负责军事,不具备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排除C;明朝的内阁是皇帝咨询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与材料不符,排除D。 18.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 A. 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B. 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 C. 世官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 D. 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等信息可知,该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使平民知识分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科举制的特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并未打破门第界限;B选项错误,察举制后来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压制人才;C选项错误,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平民优秀分子没有参政机会。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9.北宋初期,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到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交战于庭”。这种现象反应的本质是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在相位之争 B.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C.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利对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宋代御使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未体现相位之争,故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武帝设立中外朝制度,大大削弱了相权,开始改变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至北宋中期,御史虽然可以监察宰相,但其权力仍小于宰相,故D选项不符合史实。 20.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 A. 派文臣做知州 B. 设“三衙”,收精兵 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选儒臣”、“分治大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针对前朝地方武将割据地方的弊端,宋代派文臣做知州,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设“三衙”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与派遣儒臣治理地方无关;C选项错误,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是宋代中央削弱地方财权的措施,与派遣儒臣治理地方无关;D选项指的是宋代的禁军制度,与派遣儒臣治理地方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1.据记载:某大臣奏报时影响了宋太祖的玩乐且拒不认错,太祖打掉了大臣两颗牙齿,大臣将打掉的牙齿放在怀里,太祖责问:“汝怀齿欲讼我耶?”大臣对日:”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这表明 A. 宋太祖具有闻过则喜的风范 B. 相权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C. 宋代史官治史的公正客观性 D. 史书记载具有明鉴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大臣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防止史官将此事进行记录,将宋太祖打掉的牙齿收藏在怀中,皇帝也因此进行了赏赐,体现的是史书具有明鉴作用,D选项符合题意。太宗高兴主要和大臣收藏牙齿,防止史官记载有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B选项排除。宋代史官治史的公正客观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22.每个人都有烦恼,作为学生,我们可能苦恼于考试成绩或每天繁重的作业。贵为一国之君的天子也有着其无尽的烦恼。宋太祖说“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这也说出了历代皇帝们的心声。下列措施属于皇帝为了防范“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而采取的是 ①“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②“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③“故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④(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皇帝防范“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即不许别人侵入自己的利益范围,皇帝防范“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的措施,即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结合所学,明太祖“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废除丞相,加强了皇权,①正确;“故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是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正确;“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反映的是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不属于君主专制,排除②;(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的是分封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不属于君主专制,排除④;故选A。 23.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 ) A. 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 B. 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 C. 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 D. 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将军带兵光复幽蓟,驱逐敌寇所获得的荣耀,都比不上科举高中状元所获得的荣誉,反映了宋朝文人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观念导致的结果,A正确;题干通过科举中状元与边关大将的对比,表现出的是重文轻武的观念,而不是文武并重的观念,也不能体现科举制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的繁荣,排除BC;武将专权表现最突出的是唐朝的藩镇割据,排除D。 24.“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A. 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继承历朝传统 B. 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 元代行省划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可知,元朝划分行省不再依照地理条件,这是为了防止地方利用地理优势进行分裂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项。AB项,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继承历朝传统、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的表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排除;D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大的地区划入一个行政区划,削弱地方经济、文化认同感,认为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但是材料并未体现作者对这种划分依据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5.《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材料表明宣慰司属于 A. 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 B. 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C.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D. 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可以看出,宣慰司属于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错误,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6.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但是并无决策大权,顾问机构;内阁的出现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并无实权,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因此①④错误。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形成,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故选B 考点:明代政治制度 点评:明代废除丞相后,实行内阁制度,用来分担皇帝政事,但是无决策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关废除丞相的目的和内阁的职责等也需要掌握。 27.《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 A. 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 B. 具有最高决策权 C. 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 可以统领六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裁決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可知明朝内阁在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上,相当于宰相辅佐皇帝行政的职能,故C符合;根据所学可知,明朝的内阁只是皇帝的辅助咨询机构,没有決策权,汉唐宰相辅政时有一定的决策权,故A错误;具有最高决策权的是皇帝,B错误;明朝内阁始终无法定地位,不能统领六部百司。故D错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阁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征和材料信息来分析。 28.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 宦官专权 B. 内阁的作用 C. 六部掌握实权 D. 废行省,设三司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时期内阁正式形成,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所以,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维持正常运转,故B正确;根据题干“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可以排除宦官专权,故A错误;明初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而不是掌握实权,故C错误;军机处的设置是在清朝雍正年间,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具体考査明朝内阁的作用。 29.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宋代设参知政事和枢密使 C. 元朝中书省的建立 D. 清朝设置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结合所学可知,孟德斯鸠是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17、18世纪是我国的清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参知政事和枢密使,分散了相权,皇权强化,但不符合清朝,排除AB;元朝建立中书省,丞相的权力有所反弹,不符合题意,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联系所学启蒙运动的时间和中国清朝专制统治的史实分析解答。 30.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 秦朝丞相府 B. 清朝的军机处 C. 宋朝的御史台 D. 唐朝的中书省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反映的是这一机构按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故B项正确;秦朝的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宋朝御史台属于国家的监察机构,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 【点睛】本题以梁启超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军机处。考查军机处的职能。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对军机处职能的掌握。 31.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军机处官员选拔标准严格 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亲臣重臣”说明皇帝选择信任的人担任军机处机关的官员,材料并未体现出选拔标准严格,故C符合题意;“军机处设在皇宫内”说明军机处处理事务要求保密性高,在材料中有所体现,A不符合题意;“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说明地理位置相近便于皇帝宣召,材料有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说明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故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专制制度加强的相关措施考生可通过分析材料得到答案,对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32.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钱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A. 杜绝贪腐现象 B. 扩大御史权力 C. 提升监察效果 D. 促进制度转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回避制度是指清代在选任监察官员时,为避免各种关系干扰、防范于未然所作的限制性规定。这一规定严格规范监察纪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监察官员偏袒同党、亲朋,提升监察效果,因此C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这一规定只是从形式上限制监察官员,其实际效果有限,不能完全杜绝贪腐现象;B选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规范监察官员的行为,严肃监察纪律,不能扩大监察官员的权力;D选项错误,专制社会的监察制度是君王的耳目和工具,是整肃吏治的国家机关,在皇权绝对控制下进行监察,不能促进封建社会制度的转型。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3.清代嘉庆朝礼亲王昭梿曾说:“自明太祖后,立通政司,凡内外章奏,皆须于其司挂号后,始能达入九重,故权相多以其私人专主其任。宪皇帝(雍正帝)夙知其弊,乃命内外诸臣,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折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可见当时奏折制度的实施 A. 要求皇帝具备勤政意识 B. 放宽了权臣干政的权限 C. 较好地理清了君相关系 D.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折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雍正帝实行奏折制度的勤政意识,故A选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削弱权臣干政的权限,不是放宽,故B选项错误;清朝没有宰相职务,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使应该全面分析材料关键信息,“明太祖后……权相多以其私人专主其任”、“宪皇帝(雍正帝)夙知其弊……改用折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这说明雍正帝改变明朝权相阻碍奏折上达的弊端,加强皇权,积极勤政,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34.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政治制度不断成熟 D. 地方机构办事高效 【答案】B 【解析】 【详解】布政使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变为由皇帝任命的巡抚的属官,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正确;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布政使职权的变化,未体现扩大地方行政权力,A错误;布政使职权的变化不能体现政治制度的成熟,C错误;布政使职权的变化不能体现地方机构办事高效,D错误。 35.从左图到右图,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央机构逐步精简 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D.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相权一步步地被削弱乃至被废除,专制皇权则相应地不断强化,故选D。图一到图二中央机构逐步增加,图四军机处虽然具有精简化特征,但是其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皇权,排除A;行政效率的提高是表象,其本质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与B项同理,其本质也在于君主权力的强化,排除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材料设问中的“本质”,中国古代官制不管如何演变,其本质都在于服务皇权,强化君主专制。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特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五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反映出该制度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秦始皇设置的“若干行政区”是指哪一制度?同材料一的制度相比,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宰相制度这一变化所产生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答案】(1)分封制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最终导致周朝灭亡。 (2)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3)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监督。作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也有制约皇权的作用) (4)被西方国家借鉴;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徒,而自列为诸侯。”可知材料论述的是周初的分封制。后果:根据材料“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灭亡)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联系所学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最终导致周朝灭亡。 (2)依据材料“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秦朝的行政制度为郡县制。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根据所学可知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特点:根据材料“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待门下省加以复核”“送尚书省执行”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且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根据所学回答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4)根据材料三“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可知被西方国家借鉴;根据材料四“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得出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根据材料“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可知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推动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