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9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9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学案)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重点内容。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考查价值,仍然是今后命题的重要考点之一。‎ ‎2.列强侵华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及与侵华特征的关系、列强侵华的双重性影响。‎ ‎3.《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及作用。‎ ‎4.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5.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6.明确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政权建设、军事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史实,归纳出中共领导民主革命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基本线索和依据。‎ ‎7.中国民主革命中呈现出的革命精神,包括五四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内涵。‎ ‎8.结合近年来纪念抗日战争即反法西斯战争的一系列活动,认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重点、难点剖析】‎ 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①19世纪40-60年代,为列强侵华开始阶段,英法美俄等列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为打开中国市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攫取各种侵略特权,进行商业输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广大爱国军民英勇反抗,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坚守广州,陈连升、关天培等在抗击侵略军的战争中壮烈牺牲。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人民同清朝爱国将士共同抵抗。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②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侵略加强阶段。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加强对华由“中外和好”到掀起瓜分狂潮,加紧资本输出。美、德、日等新兴国家随着实力上升,对中国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进行英勇抗战,甲午中日战争的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大战和威海大战中,广大官兵浴血奋战。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显示出了巨大的反侵略斗争精神。‎ 近代前期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①‎ 反侵略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方面的原因:清政府当政,统治腐败;战前不做认真的准备;战争中妥协退让,避战自保;打击、压制抗战派;一些将领贪生怕死。这些都证明腐朽的清王朝不能担当领导反侵略的重任。②经济、军事方面的原因:中国近代以来,一直落后于世界潮流。同侵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军事装备处于劣势。③发动民众方面的原因:清政府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与人民处于对立地位,不可能也认识不到人民的反侵略力量,因而不可能发动人民全面参加反侵略战争。④资本主义国家方面的原因: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在侵华问题上的关系以勾结为主,中国人民面临共同侵略;20世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可以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如抗日战争中就利用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二、日本法西斯侵华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重点注意下列问题:(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由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包括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七七事变:日本大举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3)日军在沦陷区的残暴统治:血腥屠杀中国人民;推行以华治华政策,建立伪政权进行殖民统治;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等残暴的殖民统治手段;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对占领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等等,从经济上对占领区的经济实行野蛮的掠夺。‎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停止了内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大规模的会战,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开辟了国外战场。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造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辉煌战绩,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战时期,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标志是华北事变,误以为是九一八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国内阶级矛盾的地位开始下降,而中日民族矛盾的地位开始上升。到华北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而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则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是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 三、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重点把握两条线索:‎ 一是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0——1900),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影响。‎ ‎(1)两次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并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后,为扩大在华利益,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断然拒绝。1856年至1860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争。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至19世纪80年代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强国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和进行资本输出。1883年至1885年,法国发动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一方面列强征象对中国提供政治性贷款,疯狂在中国投资设厂开矿、修筑铁路,进行资本输出;另一方面,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义和团运动兴起。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侵略联军,借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战争。②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奥匈帝国)及西班牙、比利时、荷兰11国组成的公使团签订了《辛丑条约》。‎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和《辛丑条约》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1)鸦片战争期间:①清朝爱国军兵的反侵略斗争;②人民群众自发抗英。(2)甲午战争期间和战后:①清朝爱国官兵英勇抵抗。②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义和团运动: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是其根本原因。其历史意义是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巨大力量,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沉重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它的灭亡。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样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着他们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①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误以为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史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是两对,国内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②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误以为只是由于敌强我弱。甲午战争时期,中日双方的军事力量差距并不十分悬殊,尤其在海军实力方面可以说是旗鼓相当。战争之所以以清政府的战败告终,其原因完全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③‎ 中国近代前期被迫与列强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误以为是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条款,但巨额赔款以及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严格控制清政府的规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显然,其危害比中日《马关条约》更为严重。④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正义性,误以为其具有历史进步性。义和团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具有鲜明的爱国性和正义性;但其盲目排外,排斥包括先进生产力在内的西方文明,带有浓厚的愚昧落后色彩。‎ 四、全民族的抗战、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1)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停止了内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人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抗战时期,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它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 ‎(2)主要区别:①抗战路线不同;②抗战坚决程度不同;③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④战场范围不同;⑤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⑥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到抗战后期,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与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相互关系:①他们相互依存,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②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牵制了大量的日军,扰乱了敌人后方,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加速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③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作战,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到来。但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封锁、进攻根据地,加重了敌后战场的困难。中共则坚决回击,打退了敌人的反共高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既团结又斗争,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④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①抗战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政府军队消极抗战的含义是不主动收复失地、寻机歼敌,误以为是国民政府军队的将领和士兵不再英勇抗战。战略相持阶段开始后,从尊重历史的态度出发,国民政府爱国官兵浴血抗战的人与事并不少见,如被誉为“全国军人楷模”的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三次长沙会战和中国远征军的入缅作战,都可以说是气吞山河、彪炳史册。但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抗战战略,是消极应战而不是积极求战,是满足于守住现有控制区域而不去主动反攻收复失地,这些都是其消极抗日心态的真实反映。②‎ 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维持八年之久,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帝国主义始终没有放弃灭亡中国的野心,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误以为只是由于中共方针政策的正确。长达八年的时间内,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中日民族矛盾始终处于最主要的地位,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始终不得消解,这才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八年中始终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 五、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简要过程 太平天国由南到北发展。前期:从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到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具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东征,1853年达到全盛时期;后期: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防御战;洪仁王干主持朝政,发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土地。评价——革命性: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性:打上了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经历的烙印,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3)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帝国主义。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 局限性: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启示:农民运动应该由新的阶级来领导,由新的思想武器来武装,才有出路。‎ 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把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尖锐,从而正确理解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对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领会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准: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正义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误以为它具有历史进步性。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力量是农民知识分子,不代表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它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目的是建立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具有空想性的理想社会,违背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具有历史进步性。‎ 六、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背景: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清政府内外交困,进行新政,新政失败。孙中山在1894年,成立兴中会,反清革命。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1905年,孙中山同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还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2)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①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②武昌起义:由与同盟会保持密切联系的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策划,在起义计划泄密的非常情况下,‎1911年10月 10‎日,由革命士兵熊秉坤、金兆龙率先起义,并取得成功。革命党人建立第一个省级政府——湖北军政府,国号“中华民国”。③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受武昌起义的鼓舞,全国十几个省相继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④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3)成果:①“三民主义”: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体;“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临时约法》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等规定,体现了《临时约法》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原则。《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历史意义:①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⑤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⑦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误区警示】 ①‎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摧毁了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误以为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辛亥革命后,共和制从形式上看虽说建立了起来,但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对中国人民来说却遥不可及。而君主专制在遭此致命一击后,倒是再也无法稳定地存在下去了。其最大功绩是什么,应该不难看出。②清帝被迫退位,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打击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误以为主要是由于袁世凯的逼宫。‎ 七、如何认识《天朝田亩制度》‎ ‎(1)产生根源: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②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斗争目标。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他们迫切的现实愿望,以及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性质:是太平天国建立理想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改造封建社会的政治方案,也是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最主要标志。‎ ‎(3)认识评价:①强烈的革命性。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它所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反映出当时广大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实行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这种愿望用政权发布的文件系统地体现出来,是太平天国的伟大成就,也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为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空想性。它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它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③落后性。它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因此,它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总之,《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正义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误以为它具有历史进步性。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力量是农民知识分子,不代表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它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目的是建立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具有空想性的理想社会,违背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具有历史进步性。‎ 八、辛亥革命酝酿和爆发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局限性 ‎(1)必要性: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可能性:①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准备了一些条件。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③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④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⑤‎ 客观条件:20世纪初,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运动风起云涌;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可能。‎ ‎(3)局限性: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②辛亥革命引起的变化有限: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内阁频繁更迭,总统选举有名无实,民初政治形同闹剧;‎ 普通国民选举、监督之权并未兑现;各级地方自治机构中,政治权力仍旧牢牢操控在旧官僚、士绅手里。③相当多社会问题上,辛亥革命显得更为保守:①法令中没有丝毫体现孙中山所构想的土地税和土地国有制政策;②《临时约法》中没有对妇女参政权做任何规定。④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艰难而曲折,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民主之路任重而道远。‎ ‎【误区警示】①20世纪初民主革命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其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误以为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清政府的反动与腐朽则是促使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因素。‎ ‎②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误以为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资产阶级革命派之所以妥协、退让,虽有政治经验的不足、未认清袁世凯本来面目的一面,但究其根源,还在于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正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才使得它具有革命和妥协的双重特性。‎ 九、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前,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源;同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它既是前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又是迈入民主革命新阶段的第一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里所要求的“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科学地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本身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 包括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等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第二,正确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因果关系,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因此要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误区警示】①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主要在于参加运动的各阶层,特别是工人阶级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彻底的斗争精神和姿态,误以为其彻底性的依据是斗争的结果。一场短短数月的群众性运动,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因此其彻底性绝不可能是这一意义上的。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误以为中共主要是苏俄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帮助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的必然产物,是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必然要求。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仅仅是推动其破土而出的外在因素,最多是起了个“助产士”的作用。‎ 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的一个伟大事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使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改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无限生机,广大人民团结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缔造了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一个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我们党依靠这三大法宝,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顽强奋斗,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此要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 ‎1.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 ‎ 国共合作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政党——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在与北洋军阀斗争的过程中也认识到:国民党必须补充新鲜血液,必须加以改组。‎ 国共合作的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三大政策,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蓬勃开展起来,并进行了北伐,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2.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结果——被迫撤离南昌,转移到农村开展游击战争。‎ 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组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根据“八七会议”的决议,毛泽东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在损失较重的情况下,放弃进攻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湘粤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影响: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3.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经过: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和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为全民族抗战的到来创造了条件。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精神财富。‎ ‎(2)遵义会议:背景——由于左倾错误,红军处于极端危险的 境地。时间——1935年1月。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利益,她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在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尖锐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过程中,中共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坚持抗战,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但国民党仍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最终被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 ‎ 【误区警示】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就是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等的不同。‎ ‎②‎ 国共第一次合作之所以能够实现,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误以为只是由于孙中山、中共或共产国际的正确决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操纵中国各派军阀进行大规模混战,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孙中山、中共和共产国际顺应了这一历史要求,为解决这一矛盾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佳途径——进行国共两党的合作,来共同担负这一历史重任。③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斗争,是枪杆子和笔杆子的完美结合的过程,误以为仅枪杆子就杀开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作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精辟论断。但毛泽东领导开辟井冈山道路的斗争,是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的理性思考中,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反复,才杀开了一条血路。火热的革命实践和冷静的理论思考,是开辟井冈山道路的两个重要途径。④抗战结束后,内战的爆发具有必然性,误以为内战完全可以避免。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抗战结束后始终顽固坚持“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这势必使中国重新回复到抗战前的黑暗局面之中;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要为中国人民尽可能争取一个光明的前途,争取民主是中共的基本要求。而此时的国共双方尽管不能说是势均力敌,但实力相差也不十分悬殊。而对中共来讲,民主是和平的先决条件。可见内战的爆发并非偶然。‎ ‎【题型示例】‎ 题型一、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例1、(2017年天津卷5) 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C ‎【举一反三】(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中国传统的外交观念是“华夷之辨”,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称谓逐渐不再使用“夷”,‎ 说明中国逐渐接受平等的外交观念,即清政府开始接受国际惯例,故C正确;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不符合本题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中国摒弃天朝观念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B错误;洋务运动自始至终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反对,故D错误。‎ ‎【变式探究】(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项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国际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倾销为主,故C项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没有提高,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 ‎【答案】C ‎【举一反三】(2015·四川文综,5)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答案】D ‎【解析】图中的旗帜是美国国旗。晚清时期,美国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故D项正确。A项是鸦片战争的后果;1885年中法战争后,签订《中法新约》,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故B项错误;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是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故C项错误。‎ ‎【变式探究】(2015·安徽文综,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变式探究】(2015·山东文综,17)右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D ‎【解析】图表反映了1871~1921年5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趋势,关注两个时间段,一是1871年贸易比重很小,说明起步晚,二是1911~1921年贸易额迅速增加,说明不仅没有受到一战的影响,反而利用一战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从而可以判断是日本,D项正确。英国最早打开中国市场,1871应该占比重大,一战期间受影响下降,A项错误;德国和俄国一战期间都下降,B、C项错误。‎ ‎【感悟提升】以通史观审视近代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及影响 ‎(1)阶段特征 ‎①1840~1894年:军事上以赤裸裸的武力侵华为主,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英国在侵华过程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 ‎②1894~1931年: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以“以华治华”为主(扶植傀儡政权),以武力侵华为辅;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③1931~1945年:以日本武力侵华为主,日本妄图独霸中国。‎ ‎④1945~1949年:以美国政治侵略为主,美国干涉中国内战,奉行扶蒋反共政策;经济上,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 ‎(2)双重影响 ‎①一方面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具体表现在对人民基本生存权以及在政治、经济上的破坏。‎ ‎②另一方面,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举一反三】(2015·天津文综,13)(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答案】(1)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 以天朝上国自居。‎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 ‎(2)屈辱的服从地位。‎ ‎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变式探究】(2015·浙江文综,38)(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 连接之关系》(1902年)‎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答案】(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可以看出“核心观点是先“完全法律”,再“修约”,进而废除领事裁判权;“时间”结合近代最早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回答即可;“影响”从中国司法、社会性质等方面回答。‎ ‎【变式探究】(2015·江苏单科,22)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答案】(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题型二、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例2、(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0)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A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错误。‎ ‎【变式探究】(2016年江苏卷历史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D ‎【变式探究】(2016年北京卷文综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图9 图10‎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举一反三】(2014·广东文综)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答案】B ‎【解析】由时间“1917年”可以排除A、D两项,维新变法是在1898年,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1927年;由题意可知新县长仍然有祭孔、跪拜等旧官僚的作风,而且教育会副会长也认为其“可望其布泽于民”,即持赞同态度,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不彻底,及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故B项正确,C项错误。‎ ‎【感悟提升】多角度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1)“倡导社会改革”——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财产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 ‎(2)“播下革命种子”——太平天国宣扬的反清思想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 ‎(3)“汉人势力抬头”——清廷依靠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平定太平天国,他们都被封为地方总督或巡抚,自此汉人势力上升,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 ‎(4)“削弱清廷根基”——太平天国运动涉及大半个中国,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一度动摇清朝的统治。‎ 多种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连。‎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5)从社会史观看:影响社会习俗的变迁。‎ ‎【变式探究】(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选项 对应度 自主分析 A ‎×‎ 戊戌政变不同于戊戌变法,是慈禧发的破坏戊戌变法的,是反现代化的 B ‎√‎ 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 C ‎×‎ 是晚清中国的屈辱史,不符合题意 ‎ D ‎×‎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也是反现代化的 题型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例3、(2017江苏卷单科历史9)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政治B.文化传统C.人口密度D.地理环境 ‎【答案】A ‎【变式探究】(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掉A。根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即可知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正确。工农武装割据不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不符合材料,CD错误。‎ ‎【举一反三】(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1)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答案】C ‎【变式探究】(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2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 A.辛亥革命胜利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历史事件在教材中明确讲过,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这是一种定性的表述,没有其他的历史事件能够代替,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变式探究】(2016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介绍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的粮食大丰收。在红色地区粮食之所以价格能够那么低,很重要的就是在红色区域实行了土地革命,做到了农民有田可以种,这就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因此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红军对农民生产的保护;C选项说法错误,政府当时的主要精力是巩固苏区,开展土地革命;D选项说法错误,人民并没有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很多物资还是匮乏的,依旧处于被封锁中。‎ ‎ 【举一反三】(2015·课标全国Ⅰ,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答案】D ‎【感悟提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变迁 ‎(1)国民革命时期 ‎①政策: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依据:帝国主义“以华治华”,支持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土地革命时期 ‎①政策:由武装反蒋到逼蒋抗日。‎ ‎②依据: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1931年随着日本大举侵华,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向民族矛盾。‎ ‎(3)抗日战争时期 ‎①政策:联蒋抗日。‎ ‎②依据:法西斯与世界人民的矛盾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都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4)解放战争时期 ‎①政策:自卫反蒋。‎ ‎②依据: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坚持专制独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题型四 国共十年对峙 例4.(2016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答案】A ‎【举一反三】(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答案】D ‎【解析】根据“1947年2月1日”,可见此时还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另起炉灶”方针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时间不符,也无从体现“开始实行”,故A错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应是在1949年建国后实行,时间不符,故B错误;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也是由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C错误;根据“一切丧权辱国条约”等信息可见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故选D。‎ ‎ 【变式探究】(2015·天津文综,6)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答案】B ‎【解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得农民获得土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故选B。A、C、D三项都是土地革命的影响,但不是本质问题,皆排除。‎ ‎2.(2014·四川文综,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C ‎3.(2014·福建文综,16)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时间信息“长征期间”可知中共的方针政策调整发生在“1934~1936”年间,A项是1927年,D项是1945年,排除A、D两项;再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民族矛盾加剧”可知这一调整是C项所述,促成了抗日民族统第一次世界大战线的形成,而B项旨在纠正党内错误路线,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题型五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例5.(2017年江苏单科卷历史9)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答案】B ‎【变式探究】(2017年北京卷17)17、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宝岛回归”‎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中共七大召开”‎ A.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⑤①② C. ②③④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答案】D ‎ ‎【解析】“宝岛回归”于1945年8月,“家园沦陷”指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血战台儿庄”发生于1938年,“全民族抵抗的枪声”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4月。由此可知,正确的顺序应该为②④③⑤①,D项正确。A、B、C三项均错误。‎ ‎【举一反三】(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变式探究】(2016年新课标Ⅰ卷文综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特别是把“争取民主”归为“谬误名词”可知,材料体现了国民党维护一党专政的用意,无助于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也和塑造战时政府形象无关,所以A、B两项错误;“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国民党禁止刊载相关名词体现了其控制舆论,思想专制、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变式探究】(2016年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图4‎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答案】D ‎【举一反三】(2015·课标全国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背景,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从防御工事构筑于华东要塞及华北部分地区,可知材料仅指中国局部并非指全国各地,A、D项错误。至1937年国共已合作抗日,且1933~1934年时,红军主要活动于南方一带,1934~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与材料所述地域不符,C项错。‎ ‎【变式探究】(2015·课标全国Ⅱ,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答案】B ‎【变式探究】(2015·天津文综,13)(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答案】(3)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解析】第(3)问,第一小问,从国际交往的惯例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结合中国反法西斯的贡献回答。‎ ‎【举一反三】(2015·重庆文综,14)(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 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 ‎【答案】(2)部队的生产与生活;对妻子女儿的思念及夫妻间的相互鼓励。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围绕左权将军给妻子的信中描述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第二、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题型六 解放战争 例6.(2015·江苏单科,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答案】C ‎2.(2014·安徽文综,16)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答案】B ‎【解析】图①是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图②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图③‎ 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图④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据此可知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③②①④,故答案为B项。‎ ‎3.(2014·山东文综,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 ‎【答案】B ‎4.(2012·江苏单科,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过程,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题干有两处关键信息,一处是“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一处是“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根据这些信息可知,当时仍处于战略防御阶段。结合所学可知,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是展开战略反攻,而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正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所述的形势。‎ ‎【变式探究】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 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答案】B ‎【举一反三】(节选)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答案】(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解析】第(3)问,前两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较容易组织答案,而对政治变革的趋势的概括,要注意抓住时间限制,即“近代以来”,同时答案要有概括性、全面性,切忌繁琐。应注意从社会性质的变化入手,从而概括出“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的政治演变的历史趋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