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 阶级的产生 B. 世袭制的确立 C. 王的出现 D. 早期国家的诞生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体现的是国家疆域、国家机器和城市的出现,这些是早期国家诞生的标志,故D正确;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材料和王位世袭没有关系,故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王的出现,故C错误。‎ ‎2.《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A. 表明了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 B. 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 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 D. 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做法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的原则,故C正确;这是对宗法制度的遵循,故A错误;这一做法强调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故B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和材料信息,故错误。‎ ‎3. 学者顾则徐说:“西周封建,方国变为封国,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无封之国为外国(夷狄之国),朝下之国独立程度大大削弱,且国有爵等。”材料表明分封制( )‎ A. 推动了等级社会的形成 B. 形成了封国对抗中央的局面 C. 削弱了周王的统治地位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在西周初期是以王室子弟为主体进行分封的,他们是周王的直接派遣者,且“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封国的独立程度大大削弱,故相对于商代的方国而言,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D项正确。‎ ‎4.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 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 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确立的需要 C. 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 适应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材料“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认为郡县制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诸侯割据现象的出现,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A选项排除。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C选项排除。商鞅变法时期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选项排除。‎ ‎5.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哪一变化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封建专制主义集权之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视天下一切为个人私有财产,百姓难以摆脱对君主的依附,故 A项错误;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材料无从体现,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着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故 C 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下虽无世禄之臣”可见秦朝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 D 项正确。‎ ‎6.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 ②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③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④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体现出三省六部制的目的、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这样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①②③正确;皇权高于相权,故④错误。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 ‎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 A. 中央的派出机构 B. 皇帝的顾问机构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中央的并列机构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元朝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行省即行中书省,是元朝中央的派出机构,故A项正确;行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是皇帝的顾问机构,B错误;行中书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是元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制度,故CD错误。‎ ‎8.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须注重才学 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D ‎【解析】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 ‎9.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A. 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 政令畅通得到保证 C. 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 极权统治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这一信息可知,丞相被废除了,而不是“丞相权力受限更多”,故可排除A;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央官制的变化,没有涉及“政令畅通得到保证”的问题,故可排除B;依据“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可知,六部地位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故可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了明初废除丞相等中央官制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君主专制,故选D。‎ ‎10.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 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 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 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 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并强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反映出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的危害,即可能对皇权造成危害。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来要惩罚军机大臣的意思,排除;B项,该项表述是军机处的作用,与材料中皇帝认为军机大臣权力过大可能威胁到皇权内容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撤销军机处的内容,排除。‎ ‎11.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药”(鸦片),清政府不得已准许本国栽种土烟,企图通过“内地之种日多”,使“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这本质上揭示了 A. 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 ‎ B. 为改善民生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 C. 鸦片走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 D. 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 ‎【答案】D ‎【解析】‎ 清政府通过种植鸦片以防止外国鸦片的进入,显然没有充分认识到鸦片对于国人的危害,D正确;商业战役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前,A错误;此时政府并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鸦片对于政府财政影响,C错误。‎ ‎12.下列各项为近代不平等条约的条文,出自《南京条约》的是 A.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B. 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谇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C. 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 人租赁 D. 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等之礼相待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体现的是《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故A正确;“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谇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体现的是领事裁判权,这是《南京条约》附件里的条款,故B错误;“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体现的租地权,也是《南京条约》附件里的条款,故C错误;“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等之礼相待”是中美《望厦条约》里的条款,故D错误。‎ ‎13.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 A. 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 B. 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 C. 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 D. 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 ‎【答案】B ‎【解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渐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正确;近代中国虽然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没有维护了国家主权,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国际法著作的影响下,中国转变了外交观念,排除D。‎ ‎14. 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能在近代历史上“庇护”在华的外国“流氓”所依据的是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领事裁判权 C. 协定关税权 D. 永久居住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A不对,“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近代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C不对,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对等的优惠,就是片面的协定关税,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出现在近代中国的协定关税,就属于后一种性质。D也不符合题意。领事裁判权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故B正确。‎ ‎15.“内地土产出口,外来洋货内销,取道湖广粤北者日少,上百万以挑运、护运、开旅店为生者,失了谋生之路。”导致此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五口通商后,广州外贸垄断地位被打破 B. 五口通商后,沿海沿江航运得到了发展 C.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中国南方陷入内乱 D. 辛亥革命起自南方,中外勾结遏制革命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内地土产出口,外来洋货内销,取道湖广粤北者日少”,导致“上百万以挑运、护运、开旅店为生者,失了谋生之路”,表明国内联系南方的对外贸易通道日益衰落。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港口只有广州一处,其商道衰落的直接原因是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广州外贸垄断地位被打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沿海沿江航运的发展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C选项错误,这一现象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结果,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后出现的,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D选项错误,这一现象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结果,与辛亥革命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皇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这说明当时 A. 地方自主性增强 B. 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 C. 中央集权削弱 D. 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 ‎【答案】B ‎【解析】由地方官和咸丰皇帝认为广州战事与上海无关,可知当时的清政府君臣多缺乏现代国家观念,B项正确;两江总督和皇帝的想法一致,不能说明地方自主性增强和中央集权削弱,AC项错误;地方大员恐怕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不能说明这是在办近代外交,D项错误。‎ ‎17. 下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 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 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 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片中“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说明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故A项错误; “香港仍坚持‘赏借’体现了清朝皇帝仍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当时《南京条约》还没有签订,故C、D项错误。‎ ‎18.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A. 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B.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 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D. 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答案】B ‎【解析】清朝中枢是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火烧圆明园,威胁中枢机构,故B正确;A和D是第一次鸦片战争;C不属于威胁中枢机构。‎ ‎19.数据分析对于历史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清两国士兵体格比较表。据此可推知 年龄(平均)‎ 身长(CM)‎ 体重(KG)‎ 胸围(CM)‎ 呼吸缩长差(CM)‎ 肺活量(MI)‎ 握力(KG)‎ 日本兵 ‎21岁5个月 ‎164.8‎ ‎61.3‎ ‎85.1‎ ‎7.03‎ ‎3631.0‎ ‎41.0‎ 清国兵 ‎28岁10个月 ‎166.6‎ ‎54.8‎ ‎89.7‎ ‎6.70‎ ‎3029.0‎ ‎31.0‎ A. 清军体质全面不及日军 B. 日本更加重视军队建设 C. 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D. 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力量的对比,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根据题干材料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更加重视军队建设,在士兵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各个方面都优于中国,故B项表述准确;根据图表数据可知,清军在身高和胸围方面优越于日军,不能够得出清军体质全面不及日军,故A选项错误;材料数据体现的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清两国士兵体格比较,两国士兵体格只是军事战斗素养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因此也不能得出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故C选项错误;军人体质对两个国家的战争结局很重要的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故D选项错误。‎ ‎20.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正确。从材料中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排除B、C。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故选A。‎ ‎21.一部小说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敌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受之后,我们的铁轨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部小说可能以哪个事件作为历史背景 A.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B. 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 C.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之后 D. 日俄战争结束的几年之后 ‎【答案】B ‎【解析】根据“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和所学知识可知,潍县属于山东,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使德国获得在潍坊驻军的特权,故B正确;《南京条约》没有涉及山东,排除A;CD没有涉及山东问题,排除。‎ ‎22.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发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该记载反映了 A. 三元里抗英斗争 B. 义和团反帝斗争 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反帝斗争 ‎【答案】A ‎【解析】依据“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即带水勇应之……将夷兵困在垓心矣”,结合所学可知,1841年,中国人民在广东三元里大败英国侵略者,故A正确;义和团运动是189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反割台斗争是18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国民革命运动时间是1924-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即带水勇应之……将夷兵困在垓心矣”,联系所学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史实分析解答。‎ ‎23.清人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阿古柏曾出兵强占伊犁地区 B. 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 C. 左宗棠入疆旨在镇压地方武装叛乱 D. 1885年设立行省以加强管理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是“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故B正确;沙俄曾出兵强占伊犁地区,故A错误;阿古柏不是新疆人,是境外势力,故C错误;清政府在1884年设立行省,故D错误。‎ ‎24.下图是某日本史书中一张战争形势图,它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 反割台斗争 B. 黄海大战 C. 威海卫战役 D. 鸦片战争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中的“靖远”“致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故答案为B项。A项黄海大战时“致远”已经沉没,反割台斗争时不可能出现,排除;C项黄海大战时“致远”已经沉没,威海卫战役时不可能出现,排除;D项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中国和英国,此时清政府还没有建造“靖远”“致远”等船只,排除。‎ ‎25.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申报》刊文指出,中国“十余年来,旧观顿改,以此言守,尚何虑敌焰之嚣张乎”,并主张“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这表明 A. 国内舆论对洋务运动评价较为客观 B. 国内部分舆论存在轻视日本的倾向 C. 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力量应强于日本 D. 清朝政府官员存在盲目乐观的情绪 ‎【答案】B ‎【解析】材料是《申报》中的言论,根据“尚何虑敌焰之嚣张”“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可看出,材料言论具有轻视日本的倾向,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A;材料是《申报》刊文并不能代表整体国人,C错误;材料反映《申报》刊文存在盲目乐观,并不能代表清政府官员,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联系所学甲午战争的背景和结果分析解答即可。‎ ‎26.《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诗句是 A. 威远怒号亡义律,虎门咆啸赞天培 B.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C. 水师饶勇世昌烈,利炮坚船更虎狼 D. 八千十万神兵起,扫灭洋人世界新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指的是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C项体现的是黄海海战的场面,故C项正确;A项指的是关天培虎门抗英,故A项错误;B项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B项错误;D项指的是义和团运动。‎ ‎2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是指 A. 三元里抗英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反割台斗争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可知,这次起义是在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题意的起义只能是义和团运动,故D正确;三元里抗英是在1841年,故A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在1851年,故B错误;反割台斗争是在1895年,故C错误。‎ ‎28.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 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 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 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地排外体现了他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认识,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并没有起到促进历史转折作用,排除B项。材料不是从义和团运动性质角度阐述,故D项错误。‎ ‎29. 义和团烧铁路火车时,“顺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义和团的排外行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支持 B. 铁路兴建冲击了传统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 C. 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 D. 西方工业经济的压迫是激起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义和团运动,题眼是“失车船店脚之利……蜂起应之”。材料反映了铁路的修建影响从事运输的下层民众的生活,因此义和团烧铁路火车时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故C项正确。‎ ‎30.《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 民众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B. 学习西方成为社会的共识 C. 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工具 D. 西装成为社会主流的服饰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可知对洋物的痛恨,材料“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可知是对洋人的穿着破旧的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对洋人的同情。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体现了民众复杂的矛盾心理,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学习西方,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项错误。当时的社会主流服饰仍然是长袍马褂,并不是西式服装,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汉王朝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政区域,对南部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除设置宣慰司、安抚司等机构外,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历史学家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碎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钱穆所说的宋代政治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答案】(1)特点:治理体系日益完备(设置专门机构);因俗而治;注重维护中央权威。‎ 意义: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疆域版图;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边疆开发;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基本模式。‎ ‎(2)变化:中国社会由贵族社会转变为平民社会。原因:科举制的实行;士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汉王朝……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隋唐两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元朝……设置宣慰司、安抚司等机构……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得出:治理体系日益完备;由“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得出:因俗而治;结合所学知识从注重维护中央权威、巩固统一的角度补充。‎ ‎“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疆域版图、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边疆开发、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基本模式等角度分析。‎ ‎(2)“变化”,根据材料二信息“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碎的平民社会”得出:中国社会由贵族社会转变为平民社会。‎ ‎“原因”,依据材料二信息“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得出:科举制的实行;结合所学知识从士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等角度补充。‎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 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三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摘编自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的最主要原因。你认为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并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答案】(1)原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例1:不可避免,理由: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迫切要求寻找更多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不可调和,战争不可避免。‎ 例2:可以避免,理由:英国并非要占领中国,战争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中国政府内部战和不定,且并未为战争做好准备。‎ ‎(2)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参与阶层广泛;③斗争方式多样;④受国际形势影响;⑤反侵略与追求民主相结合。‎ 内涵:①忧患意识;②反抗精神;③爱国精神;④自强不息。‎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角度分析。‎ ‎“是否能够避免及理由”,此问为开放性设问,从肯定或否定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如果选择不可避免,则依据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和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不可调和的角度说明理由;如果选择可以避免,则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中国政府内部战和不定,且并未为战争做好准备的角度分析理由。‎ ‎(2)“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可以概括得出:持续时间长、参与阶层广泛、斗争方式多样、受国际形势影响、反侵略与追求民主相结合等。‎ ‎“时代内涵”,依据材料三信息“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概括得出: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由材料三信息“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概括得出:反抗精神;由材料三信息“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概括得出:忧患意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