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作业)
课时作业(三十二) 一、选择题 1.(2019·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认为“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这段对话说明( ) A.救国路径趋于多元化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孙中山反对教育救国 D.严复主张君主立宪 A [材料反映在救亡图存方面,严复主张维新,教育立国,孙中山主张革命,实业救国,说明救国路径多元化,故A项正确。] 2.孙中山1895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兴中会誓词,1903年把“创立民国”作为中华革命军团体誓词,1905年将其思想体系概括为三民主义,后来又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这表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 ) A.旨在彻底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追求建立与美国相同的政治体制 C.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D.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 D [从材料“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可知孙中山从中国国情和固有的制度中寻找有用之处,以建立新制度,故D项正确。] 3.孙中山接受了维新派把民族独立与社会变革密切联系起来的观念,但摒弃了政治上君主立宪的妥协倾向。这表明孙中山( ) A.不注重中西思想的融合 B.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借鉴 C.缺乏对西方政治的关注 D.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 D [孙中山“摒弃了政治上君主立宪的妥协倾向”表明其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故D项正确;A项材料未涉及,排除; 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4.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熔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 )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 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 D.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 D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这是孙中山推崇“博爱”的目的,故D项正确。] 5.1921年,孙中山在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时认为“马克思主义里面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中国的经典学说早在两千年前就都已经说过了”,而自己的三民主义才是“造成新世界之工具”,“共产之在苏俄行之,而在中国断乎不能”。此言论表明孙中山( ) A.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坚持用资产阶级纲领来改造中国 C.不愿联俄联共 D.主张发展三民主义 B [据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并不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用资产阶级纲领来改造中国,故A项错误,B项正确;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6.(2019·河南滑县二中月考)国民党改组后,有日本记者问及孙(中山)“所主倡之三民主义”是否“再制列宁”,“踏袭列宁等之所说”时,他明确表示“决非如此”,并详细解释说,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据此,孙中山认为自己的思想( ) A.直接从传统思想发展而来 B.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 C.没有受到西方的任何影响 D.仍依从中国文化传统 D [根据材料“三民主义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可知,孙中山认为自己的思想首先是从传统思想中汲取有益成分发展而来的,故D项正确。] 7.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 ) 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 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 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 B [根据题目关键信息“国民革命失败后”“从城市的退却”“向农村的进攻”可知,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故B项正确。此时期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故A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8.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 A.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逐渐探索出来 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 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明确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 A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9.(2019·江西赣州四校协作体联考)1927年8月,毛泽东指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该思想( ) A.否定了八七会议上做出的决定 B.改变了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 C.应是国共对峙局面形成的结果 D.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材料中“武装”“土地革命”体现的正是八七会议的决定,排除A项。根据“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可知,毛泽东主张放弃城市中心道路,而当时党中央坚持城市中心道路,故没有体现“改变了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排除B项。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形成,排除C项。该思想体现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这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上山”也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D项正确。] 10.“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C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共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故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但不是“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故A项错误;B、D两项只是“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一个方面,排除。] 11.《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D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所以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D项符合题意。] 12.(2019·湖北襄阳四校联考)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 ) 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 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A [材料中毛泽东所说体现了主动融入世界的意向;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政策则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的意向,故答案为A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总统,我想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统治者有现在农民协会这样肃清盗匪的威力。什么盗匪,在农会势盛地方,连影子都不见了。……至于土匪,则我所走过的各县全然绝了迹,哪怕从前是土匪出没的地方。原因:一是农会会员漫山遍野,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二是农民运动起后,谷子廉价……民食问题不如过去那样严重。三是会党加入了农会,在农会里奋开地合法地逞英雄……四是各军大招兵,“不逞之徒”去了许多。因此,农运一起,匪患告绝。对于这一点,绅富方面也同情于农会。他们的议论是:“农民协会吗?讲良心话,也有一点点好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关于农民革命问题的相关思想。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有了哪些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 解析 (1)从材料一“农民协会这样肃清盗匪的威力”、“农运一起,匪患告绝。”等信息,结合毛泽东对于农民运动重视的态度,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发展,从材料二“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可归纳总结;第二小问依据,结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以及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作用,中共革命实践经验,可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 答案 (1)农民在民主革命中有着伟大的作用;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是必要的;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2)发展: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农民阶级是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依据:中国是半殖民地社会(国情);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理论;井冈山斗争的实践。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今是患贫,不是患不均。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实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恩惠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孙中山《民生主义》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围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首先分析材料,概括出观点,可以是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可以是反对,或者是认同马克思主义但是与当时中国的实际不相符;然后结合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即可。 答案 示例1 论题: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 论证:孙中山自1894年创立兴中会以来,历次革命屡败屡战、屡战屡败。1917年苏俄的十月革命、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为其指出了一条新路。同时,孙中山看到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尖锐的社会对立,也不愿重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其民生主义原本就试图以“平均地权”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孙中山一定程度上吸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扶助农工”等社会主义色彩的内容。 结论: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其民生主义有了新的发展。 示例2 论题:孙中山指出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 论证: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列宁主义与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相对薄弱的俄国取得成功。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与上述地区情况迥异,生产力水平、社会文明发展程度远远落后。照搬马克思主义,搞城市革命,消灭资产阶级,在中国不可能取得成功。作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主张“师马克思之意”,不“师马克思之法”。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结论:孙中山指出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应该“师其意不用其法”。 示例3 论题:孙中山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论证:马克思主义既指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也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等推动社会变革的具体要素。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者,希望将来的中国如社会主义般美好;但他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可能认同无产阶级专政。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他看到了工农群众的力量,开启了国共合作,顺应了大革命的潮流;但他没有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后来的革命实践,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看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结论:因其自身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孙中山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查看更多